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朱自清散文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朱自清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朱自清从20世纪2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文学创作,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是一位真挚细腻的文学大师,其作品被看作是娴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围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朱自清散文精选》收录了朱自清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对作品的选择,既注意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意其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从这些作品中处处可见朱自清“诚挚、美好的襟怀,严谨、认真的作风,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从朱自清求真、求实的严谨创作态度和治学态度中,从他朴实、正直、谦虚、诚恳的做人态度中,从他所表现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中,汲取养分。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目录 匆匆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刹那 背影 阿河 飘零 荷塘月色 春 威尼斯 佛罗伦司 罗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兰 柏林 德瑞司登 莱茵河 巴黎 三家书店 博物院 吃的 圣诞节 房东太太 别 看花 扬州的夏日 论气节 冬天 南京 重庆一瞥 潭柘寺戒坛寺 航船中的文明 儿女 女人 白马湖 序言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越的散文家, 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 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 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 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 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 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 》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 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 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朱自清一生著作20余种,约200万字,其文学创 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方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散 文创作的巨匠。提及朱自清的散文,我们都会想到朴 素动人的《背影》、轻盈凝练的《匆匆》、明净淡雅 的《荷塘月色》、委婉真挚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他的散文作品多样,有随笔,有游记,有特写 ,有杂感;或叙事言情,或状物绘景,或谈文论学, 或评时议势,既洋溢着自然和人情的至美,也透射出 内心凛然的正气风骨。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的散文就被看作是娴 熟使用白话文的典范,而且直至今天仍然是对读者具 有巨大吸引力的散文范本。他的重要性正如很多评论 家所公认的那样,只要学校讲范文,或编写文学史, 谈到现代散文的语言、文体之完美,朱自清必被提及 。正如叶圣陶所说:“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 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 代人,朱自清都值得我们去解读。他的思想与文采, 他的为人与为文,都值得我们尊敬。然而他一生的创 作数量巨大,普通读者很难有时间一一品读,为了让 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精品,我们编辑 出版了本书,其中有个别用字和当今现代汉语语法不 统一的现象,我们都没有做改动。 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读者能了解朱自清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家、学者和爱国民主战士的一生, 了解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对我国现代文学所作出的杰 出贡献,并从他朴实、正直、谦虚、诚恳的做人态度 中,从他求真、求实的严谨创作态度和治学态度中, 从他所表现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中,汲取到有 益的营养。 导语 他是一位真挚细腻的文学大家,亦是一个外柔内刚的民主战士。他的思想与文采,他的为人与为文,他无论是作为现代作家,还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人,都值得我们去解读。他的重要性正如很多评论家所公认的,只要学校讲范文,或编写文学史,谈到现代散文的语言、文体之完美,他必被提及。他就是朱自清。朱自清一生著作20余种,约200万字,作品风格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不论抒情、叙事、写景,还是说理,“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朱自清散文精选》收入了朱自清的经典力作,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不仅能学到很多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学习锤炼语言的技巧。 精彩页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蓝蔚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那边呢,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此地天裸露着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大中桥外,本来还有一座复成桥,是船夫口中的我们的游踪尽处,或也是秦淮河繁华的尽处了。我的脚曾踏过复成桥的脊,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但是两次游秦淮河,却都不曾见着复成桥的面;明知总在前途的,却常觉得有些虚无缥缈似的。我想,不见倒也好。这时正是盛夏。我们下船后,借着新生的晚凉和河上的微风,暑气已渐渐销散;到了此地,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习习的清风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任你人影的憧憧,歌声的扰扰,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它尽是这样静静的,冷冷的绿着。我们出了大中桥,走不上半里路,船夫便将船划到一旁,停了桨由它宕着。他以为那里正是繁华的极点,再过去就是荒凉了;所以让我们多多赏鉴一会儿。他自己却静静的蹲着。他是看惯这光景的了,大约只是一个无可无不可。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 那时河里闹热极了;船大半泊着,小半在水上穿梭似的来往。停泊着的都在近市的那一边,我们的船自然也夹在其中。因为这边略略的挤,便觉得那边十分的疏了。在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况且多少隔开些儿听着,因为想像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但秦淮河确也腻人。即如船里的人面,无论是和我们一堆儿泊着的,无论是从我们眼前过去的,总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渺渺茫茫的;任你张圆了眼睛,揩净了眦垢,也是枉然。这真够人想呢。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了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远处——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一段光景,和河中的风味大异了。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P8-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