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有女如彼(谈谈女作家聊聊文学中那些佳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娟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郭娟著的《有女如彼(谈谈女作家聊聊文学中那些佳人)》是以女作家、女性为主的文学随笔,在“女人与文学”的主题下,漫谈女作家的生活与创作,笔涉萧红、冰心、杨绛、三毛、余秀华等,以及中外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形象。有史料,有见解,知性诙谐。 作者简介 郭娟,文学硕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新文学史料》杂志主编,专栏作家。已出版文化随笔集《花非花》(合著)、《写在水上》。 目录 辑一 白娘子饮下雄黄酒…… 奔向男人……以后 女人与群鸟 书中的“颜如玉” 病中的女人 “徐娘”风韵 嫉妒与女人 木兰从军与梁祝化蝶 楼上的女人 媒婆与班昭 女人的衣裳 女人的眼泪 女孩不宜:《海的女儿》 文化圈套里的潘金莲 现代女性模糊的面庞 关于母亲的反讽 读“红楼”与择偶 女人与金庸 辑二 恋爱中的妇女 那些没有写出的话 做一个苍凉的手势 新月与飞鸟的天堂 关露啊关露 闲话凌叔华 韦君宜的道路 《小姐集》的访谈 送别杨绛 钱杨的政治 那些如烟的往事 女兵燕瑾的私人日记 新女性传奇种种 三毛梦中的橄榄树 萨特、波伏瓦和比安卡·朗布兰 那个波娃、波伏瓦 余秀华:诗名“穿过大半个中国” 文学沙龙里的女人 出名或“出风头”与女作家的“女” 女子“有”才便是什么 辑三 女人与散文 女人与小说 女人与诗 文学与征婚 又简单又美好 三位女性小说家 穿牛仔裤的鲁迅 二寸象牙雕 女人们与“情人”们 女人写“性” 拟跨国研究:男人笔下的女人 文艺到底 后记 导语 继《纸上民国》之后,郭娟推出的关于女作家生活创作、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散文随笔结集。 以女性为题,解读知性诙谐,有史料,有见解。 《有女如彼(谈谈女作家聊聊文学中那些佳人)》分为三辑,分别谈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现代女作家以及解构女性与文学的关系。作者从独特的视角扑捉落笔,近距离地剖析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女性人物,引领读者走进她们的内心和生活。 后记 这本书以“女人与文学”为主题,集结了我的部分漫 谈式的文章,谈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谈中外女作家 。 向来不喜欢板正论文。谈文学,应该“文学”一点儿 ,何况是谈女人与文学。所以一直写这样essay(散文)式 的文艺随笔。后来读到林徽因谈戏剧的第一幕、杨绛谈简 ·奥斯汀的妙文,超喜欢!更仿佛得到了二位文艺女神仙 的加持。 谈女人与文学,其实也是谈女人与世界,也必然谈到 男人眼中、笔下的女人。然而我为什么好像只会在文学中 谈论女人、男人以及世界?——还在象牙塔中呗。这忽然 而至的自问自答,令我亦喜亦忧。 须交代的是,书中部分文章是十几年前的“少作”, 曾收在我的随笔集《写在水上》;现在看,其中识见倒不 过时,更留恋的是彼时文笔间洋溢的青春烂漫。另一部分 “成熟”文章,写于《纸上民国》出版后,特别是获得 2016年度“腾讯·商报华文好书”“《作家文摘》十大非 虚构好书”等奖项,受到鼓励和各处约稿的催促。其实《 纸上民国》中写到好几位民国女作家,考虑到同一家出版 社接连出版的两本书,不应让读者感到内容有重复,本书 就没有收那几篇文章。 最后,衷心感谢花城出版社,感谢林贤治、邹蔚昀等 师友为本书付出的辛劳! 郭娟 精彩页 女人与群鸟 在文学作品中,女人常常与群鸟相伴。这个现象很值得玩味。女人与花相伴是很自然的,“人面桃花相映红”,花儿与女人可说是互文见义,彼此不分的。那么鸟儿呢?因为鸟儿小巧轻灵,就有“小鸟依人”这样的话形容女人,又用“燕语莺声”比喻女人婉转动听的嗓音和歌喉,也还恰切。但女人与鸟有更深的渊源,探寻此事,会很有趣。 翻开典籍,一群鸟从中扑棱棱飞出来……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从李益《山鹧鸪词》中飞来的锦翅鹧鸪,据《本草纲目》载,“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鹧鸪双栖,啼叫的又是“行不得也哥哥”,怎不激起闺中少妇对外出郎君的思念而泪洒湘妃竹?——鹧鸪在此是劝喻远行人的。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外望,不忿朝来喜鹊声。 这首《闺情》写思妇彻夜难眠,早上忽听得喜鹊叫,披衣向外望,却不见夫君归来,不由得恼恨喜鹊叫她空欢喜。“不忿”是唐人口语,恼恨、厌恶之意。——喜鹊本是喜幸物,此处反衬出思妇的悲苦。 子规,又叫杜鹃、杜宇,其鸣声近于“不如归”,被人视为思归鸟而频繁进入思妇离人的歌吟: 无情杜宇闲淘气,头直上耳根底,声声聒得人心碎。你怎知,我就里,愁无际。 帘幕低垂,重门深闭。曲阑边,雕檐外,画楼西,把春酲唤起,将晓梦惊回。无明夜,闲聒噪,厮禁持。 我几曾离这绣罗帏?没来由劝我道“不如归”!征客江南正着迷,这声儿好去对俺那人啼! 在曾瑞这支“带过曲”中,淘气的杜鹃不分白天黑夜不管人家心情的啼叫使思妇焦躁烦恼;而在另一首诗中: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子规鸟因燕山大雪阻隔而不能飞到北方为江南的思妇唤回丈夫。 还有鸿雁和黄莺: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声惊妾梦,不得过辽西。 莺儿在春天鸣叫,歌唱青春与爱情,令思妇备感惆怅;而鸿雁传书,更关乎别离,李清照前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后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如果我们知道《一剪梅》作于赵明诚负笈远游之时,《声声慢》写在他死后,就多少体味了这词的沉痛,“怎一个愁字了得”。 除了思妇,寂寞宫女也常与群鸟相伴—— 白居易笔下“入时十六今六十”“一生遂向空房宿”的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宫女在寂寞中老去,“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却不敢吐露内心的悲苦,怕被能学人语的鹦鹉听见——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朱庆余《宫词》) 鹦鹉羽毛华丽绚烂,常配美人。记得潇湘馆里也有一只鹦鹉,学着林黛玉那样叹气,会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而《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写到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的林黛玉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都忒愣愣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精卫填海,来自更遥远的古代传说。女孩的父兄被大海淹死了,女孩愤而化作精卫鸟,终日不停地衔石填海,倔强执著得近于疯狂。 精卫鸟的传说涉及到女人与鸟的关系中最深的渊源和情结,可说是神话原形。《关雎》古老,唱颂爱情;爱情却不是鸟儿意象的本质。鸟的本质只能是飞翔。飞翔意味自由。自由的意思是超越局限。 P14-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