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悦读者(乐在书中的人生)(精)/大观丛书
分类
作者 祝新宇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祝新宇,70年人。笔名瘦猪、老祝。知名书评人。专职读书、写文章,在《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晶报》《上海书评》等报刊发表了百万字,曾获网易云阅读届征文大赛名。创作出版首部“哮喘知识小说”《自由呼吸》。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无边风雪
要吃在保质期内的罐头
天山七剑老大的朋友圈
浮华背后是苍凉
“△”之外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蔷薇花开凶残之夜
阎老西写微博
多鼠斋及其杂谈
无边风雪人来去
从鲁迅先生的暗功夫说起
从此胸中无块垒
梦蝶
不谈旅游,不谈美食,谈谈汪老的弦外之音
心灵的解放与自由
地坛的每一棵树下*都去过
人长脑袋并不是为了戴帽子
苹果树结不出橘子
惊起鹭鸶无数
心里搓火,嘴里干渴,那就喝!
模样、好玩与文学
生活是痛快的,画画也是
一个知识分子的窘境
文艺歌手
“我喜欢下午的时间”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临书但有惆怅
第二辑 以火向火
侦探女王的后花园
“闪电小说”或“突然小说”,莉迪亚的游戏
在“北漂”生涯中写童话
一些闪光的东西藏匿其中
床上的宝剑
隐匿中的人性与道德
暴力在减少,警报却未解除
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抵达内心
为自己写下谶语
臆想中的莎士比亚
身为社会志愿者的契诃夫
迟暮之年的情书
以火向火
文学在追求什么
本雅明魔法盒
把一生浸泡在酒里
双面侠库布里克
那些不断在巴黎找房、租房的世界文豪
水是个什么玩意儿
为女王陛下读书
为作家该抽什么牌子而操心的编辑
第三辑 品质主义
晚清“战痘”史
大清帝国的晚年心理
历史的镜子与黄药师的偏方
《剑桥倚天屠龙史》题外话
人类学并不忧郁
如何成为一个品质主义者
一芽一叶总关情
月光在哪儿
有趣必有益
阅读,没那么复杂
不是城堡,是沙龙
人和畜距离有多远
你读你的名著,我读我的八卦
人类为什么需要想象
自私的文学鉴赏史
用文学的眼光读历史
杂草:我们躲不开的唠叨的远方亲戚
在马背上,在天空下,在自由中
中年男人不敢尝试的梦想
“我的二十岁,我自己记住就可以了”
东北故事
长着一个吃货的胃,揣着一颗怀乡的心
爱猫成癖,是多么幸福的一件小事啊
虚构的地方让人迷恋
精彩页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以前我胡乱读书的时候,曾看过一副妙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此联写在二战日本投降次日,登在当时重庆的《大公晚报》上。但我不知道它的作者就是推出梁羽生、金庸的香港《新晚报》(《新晚报》隶属《大公报》)编辑罗承勋(罗孚)先生,更不知道罗孚就是在《读书》上发表《你一定要读董桥》的“柳苏”。
罗孚是位大有来头的报人,在《大公报》干了四十余年,颇受徐铸成和胡政之的赏识,被廖承志称为“罗秀才”。1947年,他参加重庆地下党刊物《反攻》的创办和编辑工作,当时的领导人正是江姐江竹筠。罗孚也是研究鲁迅与周作人的专家,绀弩体打油诗的资深粉丝,他本人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中央编译出版社已出版煌煌七卷本的《罗孚文集》。
这一切,我当然是后知后觉。
然而他的《北京十年》吸引了我。首先是它的标题,一看就是客居京师者的口吻。我在北京晃荡了也有十年之久,再看罗孚的文字,才觉得他与吾辈为稻粱谋不同,好像是涉及政治方面问题而羁留的,罗孚本人绝口不提,连好友陈子善亦是“不该问的就不要问,不该说的也不必说”。只有他的笔名露出一点马脚:柳苏者,取子长子瞻之贬谪也。然而这所谓贬谪,却催生了《北京十年》。书的前部分,很有些杨葵写“熟悉的陌生人”的味道,罗孚写了几个先后在他家做保姆的小姑娘,那时候还要查暂住证,姑娘们便躲在床底或屋顶,有人曾从屋顶跌落,查证人哈哈大笑。罗孚感到有点心酸。再往后,看他写那些文坛前辈,也有“何止这一点点的心酸”,但老人家们基本上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地步了。
“十年一觉北京梦”,实际是罗孚在双榆树南里从1982到1993年的十一年。前辈间的交往、言谈往往带着对过去的反思,对现在的认识与对未来的主张,落在纸上皆是有价值的史料。流水一下吧:范用、楼适夷、吴祖光、杨宪益、戴乃迭、丁聪、冰心、萧乾、黄苗子、黄永玉、舒芜、钱锺书、杨绛、聂绀弩、夏衍、钟敬文、启功、周而复、陈迩冬、王益知、田象奎、端木蕻良、王世襄、常任侠、李锐、王力、朱光潜、沈从文、荒芜……这些几乎代表了当时半个中国的文化艺术界的老前辈,如今大多已仙逝,记录他们的罗孚也九十高龄了。现在再也读不到聂绀弩、启功、杨宪益那样半是戏谑半是认真的打油诗了。那两棵传说中的榆树早在罗老夫子移居之前便渺无踪迹,他日后在香港忆起故人旧事,想必会发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吧。
书的后半部,围绕着胡风集团的人与事,如周作人、潘汉年与袁殊来写,以回忆为主。罗孚建议读者“不妨当野史来读”,单看这几个名字,就知道里面牵扯了太多的中国现当代史,价值不必多说,而其中的观点也非千字文所能言尽和评论,大家去读好了。罗孚说:“有些事情,正史不记,只见于野史,那就更有意思了。”《北京十年》是野史不假,但绝不仅仅止于“有意思”。书里透露了不少文化名人乃至政治人物的秘事,读来令人大吃一惊,有的则是莞尔之余还有不莞尔的意思。举个小例子,聂绀弩出狱后,听说胡乔木要来看他,以为大祸临头,千方百计阻挠,不料胡来后对他大大赞扬了一番,但后来胡要给他的诗集作序,聂推脱说书稿已经排好,胡说这用不着他担心,结果书的目录没有这篇序,可内文里却有。聂怕别人以为序是自己走后门求来的这么拧巴,怪谁?
我前些日子读赵蘅《宪益舅舅的最后十年》,感叹这些国宝级的“老家伙”们,愈见稀缺,他们的记忆就是活生生的历史,需要有专人去记录、挖掘,能像罗孚这样亲自写下来就更难得了。
P16-18
导语
一辈子很短,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延长。我们无法和人杰交朋友,却能通过读书接触他们的灵魂;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线性,却能通过读书体验多种生活;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却能通过读书看见大致的历史。祝新宇著的《悦读者(乐在书中的人生)》这本小集子即是写了一些人杰和一些书的故事。
序言
翻检从前文字,无悔“少作”,亦无喜色,盖因世事
变迁,初志仍在。旧文当然有很多问题,却是落笔时的真
实心境。真实心境然而不是全部心境,就像这些不成样子
的文字,也不是我的全部。小时的理想是成为作家或者诗
人,到现在还留有些许残念。我试着写过几篇小说,写过
数十万字的玄幻,始不乱而终弃,也曾为了挣钱,给人捉
刀写传。读书已成了积习,刚来北京时,经济紧张,工作
之余就去书店蹭书看,也见证了好几家书店的消失。某日
,我在三联书店睡着了,被王小峰拍了照片,发在他博客
上。我不觉得这是羞辱。每晚在床上睡前读几页书,是最
好的安眠药。白天读书而有睡意,是另一种感性“书评”
。所以我建议你在临睡时读这本小册子。
一些好书会让读者产生幻灭感,深受伤害,觉得再怎
么努力,也不及其一,就只好甘心当个读者。这个集子就
是以读者身份写成的。写一些作家,评论一些书。书评绝
非文学赏析,或内容简介。好书评是要发掘出别人看不到
的东西,由甲言乙丙丁,兜转一圈再回到甲。乙丙丁,可
以是作家轶事,可以是与书相关的资料,可以是单就书中
某一篇发议论,亦可以是感触那一瞬的魂飞天外。
一辈子很短,我们可以通过读书延长。我们无法和人
杰交朋友,却能通过读书接触他们的灵魂;我们无法改变
时间的线性,却能通过读书体验多种生活;我们无法穿越
时空,却能通过读书看见大致的历史。这本小集子即是写
了一些人杰,故去和在世的大概各占一半。还有一部分读
书感想。
老祖宗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杨简师从陆象山多年
,一直没开窍。某日读《孔丛子》,读到“心之精神是谓
圣”,豁然开朗。我这种笨人,有些书的确读过很多遍,
却从来没经历过如此境界。但我真诚地将读书时的所见、
所思,呈现在诸君面前,假如有您读原书而不能看见的一
点东西,对我来说,也就知足了。
圣贤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妨
将其转意延伸一下,读书既为己也为人,能与读者诸君分
享读书的乐趣,不亦“悦”乎?是故,这本不成样子的小
书名日《悦读者》。
内容推荐
《悦读者(乐在书中的人生)》,一本“无一字无来处”的名人八卦集锦,一本“断章取义、六经注我”的书评荟萃。从无人不知的莎士比亚,到比较小众的布考斯基,从古代的陶渊明,到当代的双雪涛,以书论人,以书论书,作者祝新宇都臧否出了新意,虽为一家之言,却有惊喜不断。悦读者,既悦己,也悦人:阅读是乐趣,与读者分享,不亦“悦”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