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传奇式投资巨匠沃伦·巴菲特和爱德华·索普代表了投资领域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法:一个是价值投资,一个是量化投资。虽然巴菲特和索普持有不同的投资理念,但他们一致认为市场是可以被打败的。本书作者吸取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的精髓,创造了一套体系完整、帮你跑赢市场的独特选股策略。 为了揭开这一独创方法的神秘面纱,卫斯理·R.格雷和托比亚斯·E.卡莱尔总结出了量化投资的步骤清单,包括投资过程的四大关键要素: 如何避免可能出现长久性资本损失的股票:学会识别财务报表的操纵行为、欺诈行为和财务危机; 如何发现质量好的股票:学会发现过硬的经济专利权和雄厚的财力。格雷和卡莱尔看重资本和资产的长期回报、自由现金流和各种有利于盈利和财务实力的相关要素; 如何发现价值被高度低估的股票:比起自由现金流,我们能否通过市盈率更好地发现价值低估的股票?格雷和卡莱尔对50多个价值评估比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检验,包括一些不常见的比率、跨年平均指数和两项的综合指数; 如何找到由“聪明资金”发出的五种信号:本书向读者呈现了由内幕人、卖空者、维权股东和机构投资经理所传递的信号。 在详细介绍量化投资过程之后,格雷和卡莱尔对量化投资模型进行了历史的检验。他们的结论出乎意料,不是仅靠直觉就能获得的。 《量化价值投资(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理性投资)》配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优质资源,一个提供月度更新查阅工具的网站,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提供的模型查找股票,此外,还提供了一个新回测工具,还附有一个追踪量化价值投资新进展的博客。 如果您想在当今复杂的市场中充分利用资源和工具,那么本书绝对是好的选择。 目录 序 致谢 第一部分 量化价值投资的基础 第一章 愚蠢投资者的悖论 价值投资策略可以打败市场 量化投资如何防止行为错误 量化价值投资的力量 第二章 优化量化价值投资策略的蓝图 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 学术角度:提升质量与价格 策略的执行:错误的投资者行为 第二部分 安全边际——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避免资本的永久性损失 第三章 被欺骗!避开收益造假者和欺诈者 应计项目和盈余操纵手段 利用PROBM模型进行预测 第四章 财务困境风险计量:如何避免股市中的病人 破产预测简史 提升破产预测能力 如何度量财务困境风险 清理股票集合 第三部分 公司质量——如何发现优质公司 第五章 经济特许权——优秀品质的典范 主席的秘诀 如何鉴别经济特许权 第六章 财务实力:坚实的基本面 皮托尔斯基分值(皮氏F分值) 改进的财务实力分值(FS分值) 皮托尔斯基的F分值和我们的FS分值的应用比较 案例研究:路博润公司 第四部分 寻找低价股票的诀窍 第七章 价格比率:一场赛马 马赛中的赛马 比赛规则 比赛开始 任何时候都能使用的价格比率 最终的赢家 第八章 其他价格度量方法——标准化收益率与复合比率 标准化收益率 复合价格比率:总体优于部分之和吗 第五部分 佐证信号 第九章 蓝色马蹄爱上阿纳科特?斯蒂尔:跟随聪明资金的信号 股票回购、发行和公告 跟随内幕交易击败市场 主动主义与克隆 做空资金是聪明的资金 第六部分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第十章 孟加拉国的黄油产量预测标普500(S&P500)指数收盘价 可持续的阿尔法:用于评估历史表现的框架 严格检验大构想 投资标的参数 第十一章 神奇公式的缺陷 热门组合总是坏赌注 改进量化价值投资策略的结构 最终的量化价值投资清单 第十二章 用量化价值投资策略战胜市场 风险与回报 稳健性 在黑箱上开一个孔 人类VS机器 用量化价值投资策略战胜市场 附录:分析图例 关于公司网站
序言 本书最主要的内容是关于价值投资——通过对公 司基本财务报表分析评估公司价值,通过购买公司股 票而获得公司的部分所有权。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Graham)于75年前创立了价值投资的理念 。今天,这些理念被广泛用于投资行业并被学术界普 遍接受。作为一种投资哲学,这些思想的成功,大多 因格雷厄姆最著名的学生——沃伦?巴菲特的投资表 现而成就,而沃伦?巴菲特的致股东信鼓舞了众多投 资者的跟随。尽管这些思想哲学被广泛运用,同时还 伴随着计算能力呈指数型增长,以及无所不在的财务 数据,价值投资的奇迹依然发生。这似乎不符合逻辑 。有效市场为何还会给人免费午餐?最好的答案是, 价值投资的奇迹之所以依旧发生,与格雷厄姆所发现 的原因相同,那就是人类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尽管投 资工具不断创新,人类依旧是人类,自远古以来,人 类一直受到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困扰。也许,我们不能 克服这些内在的行为弱点,但我们可以利用投资过程 来减少这些弱点。我们能够使用的方法正是本书的第 二个主题:量化投资。 虽然“量化”一词可能使我们想到神奇变化的复 杂方程,而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使得这些方程更加令人 捉摸不透,但是,对这一术语的最好理解是,它是行 为错误的“解药”。面对未知,我们用来推理的大脑 非常不完美,而我们却全然意识不到这种不完美,因 为这种不完美本身让我们看不到我们的过失。我们很 “自信”地处于不完美境地。我们需要某种手段使我 们免于认知偏差,“量化”正是这一手段。它不但使 我们自身免于行为错误,也使我们能够发现别人的行 为错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模型不一 定特别复杂。实际上,事件本身的分量就表明,即使 是简单的统计模型,也要好过最好的专家。正是因为 我们不完美认知的基本属性,那些简单的统计模型才 会不断超越最好的专家,即便这些专家拥有模型的结 果。这一点对于价值投资者是这样,对于任何其他领 域的专家也是这样。 本书针对的是价值投资者。将激进策略的投资结 果与具有类似结果的消极策略相比,会让人觉得羞耻 和抓狂。为何如此激进的努力会白费力气?(这里, 我们委婉地使用“白费力气”一词,更为真实的表述 可以用“摧毁价值”。)可能的解释是,激进的投资 经理无意地——却是系统性地——将认知偏差带进投 资组合,这些偏差导致投资失败。然而,我们并不是 命中注定会这样。有一些量化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有更 好的投资表现,这些方法对于每位价值投资者来说都 不陌生:加大安全边际、识别高质量的特许经营、发 掘最廉价的股票。通过梳理这些方面的研究,并用我 们自己的方式进行检验,我们总结出这些研究中最好 的观点,进而综合为全面的量化价值投资策略。这些 策略并不是被动的指数跟踪策略,而是系统性的激进 价值投资策略。
导语 在《量化价值投资(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理性投资)》这本书中,卫斯理·R.格雷和托比亚斯·E.卡莱尔吸取价值投资和量化投资的精髓,创立出一套体系完整、可以跑赢市场的独特选股策略。这种方法比纯粹的价值投资或量化投资更有优势。正如作者所说,量化投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优的方法:在回避“选股”行为偏差的同时获得价值投资的好处。为了揭开这一独创方法的神秘面纱,格雷和卡莱尔总结出了量化投资的步骤清单。在详细介绍量化投资过程之后,格雷和卡莱尔对量化投资模型进行了历史检验。结论出乎意料,不是直觉所能做到的。本书配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优质资源,一个提供月度更新查阅工具的网站,方便读者使用本书提供的模型查找股票,此外,还提供了一个最新回测工具,最后,还附有一个追踪量化价值投资最新进展的博客。 书评(媒体评论) 开始投资永远没有太早或太晚之说。分别对所有 的股票(剔除了金融股和公用事业股)进行排名,然 后同一个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名次加收益率的名次,得 出一个新的名次,排序后即为神奇公式策略靠后的排 名。始终买入综合排名很靠前的30只股票即可。只要 你坚定不移地运用神奇公式,并有足够的耐心长期持 有选中的股票,你就能成为股市中稳赚的赢家。 ——乔尔·格林布拉特,《股市稳赚》和《股市 天才》的作者 如果你喜欢价值投资并希望你的投资过程少些随 机性,这本书就是必读之书。 ——托尼·唐博士,AQR资本管理公司全球宏观 研究员 格雷和卡莱尔成功地在基本面投资和量化投资之 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努力,阅 读此书让我受益颇多。 ——麦克杜夫·库哈纳特,柯思维资本管理有限 责任公司注册金融分析师,量化组合投资经理 本书提供了一个基于价值指标来评估股票内在价 值的详细分析。作者在书中呈现了与标普500相关的 企业倍数、神奇公式和市净率的回测结果,来判断相 对收益率α,他们还分析和推荐了一系列手段来识别 财务欺诈。他们的结论是,有一种方法,运用简单的 、经过验证的估值指标来识别非常便宜的股票,结合 防欺诈工具,为一个基于价值的高α策略提供了基础 。 ——美国读者 爱德华·达令 这本书很好读,作者提供的公式和应用方法很有 价值。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自己要 读一本DVD播放器的使用说明了,但事实上并不是这 样。本书的行文并不枯燥,内容丰富,我从中学到了 很多。 ——美国读者 安德鲁
精彩页 在此之前,杰拉德听从了他的一名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巴菲特的亲戚的建议,投资了巴菲特的基金。这名亲戚正是伟大的价值投资学者,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格雷厄姆同大卫.多德(David Dodd)—起,于1934年出版了第一本价值投资者的圣经,《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他曾被称为“华尔街教父”,同时将巴菲特视为他的得意门生。格雷厄姆的这一判断后来被证实是具有先见之明的。 当索普在1968年结识巴菲特时,巴菲特已经创造了一个异常优异的投资纪录。他在12年前,也就是1956年,以26岁的年纪和仅仅100100美元的初始资本创办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巴菲特戏称其中仅有100美元是他自己投入的。)到1968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控制着1亿美元的资本,其中巴菲特拥有2500万美元的份额。从1956年至1968年的12年间,巴菲特实现了合伙人份额在扣除费用前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也就是在6%的基础费用上获得25%的收益。像杰拉德这样的投资者,平均每年可以获得24%的复合收益。除去税费,当初投资于巴菲特合伙基金的每一美元都已增至13美元以上。而巴菲特自己的资金,在扣除费用和税负前以超过30%的年化增长率增至23美元以上。不过,这一年,巴菲特已经很难为他的合伙基金寻觅到被显著低估的股票,因此决定清算基金。这使得杰拉德需要找到一名新的基金经理,而他希望索普就是这个人。他想知道索普独特的量化策略是否可以奏效,因此,在杰拉德的请求下,索普和巴菲特进行了一场桥牌对决。 巴菲特是一名准世界级的桥牌选手。一名国际桥牌选手以及巴菲特的日常业务伙伴莎伦?奥斯伯格(SharonOsberg)曾说:“他拥有与任何人抗衡的能力。这得益于他的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的专注。”巴菲特曾说:“我毎周花12小时的时间——比我醒着的时间多10%——打桥牌。我现在正在尝试通过减少睡眠获得多玩几局的机会。”巴菲特是一个令人望而怯步的对手。索普对于巴菲特的桥牌技术曾做过这样的评价: 桥牌玩家都知道桥牌在数学家眼中被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叫牌,也就是开局前的一个过程,传递出两队互为对手的四位牌手手中暗牌的相关信息。一旦牌局开始,牌手将利用叫牌阶段以及牌局进行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推断其他人手中持有的仍未显现的手牌。股票市场也是这样一个类似的不完全信息博弈,两者都充斥着隐瞒与欺诈。就像在桥牌中一样,如果你更早地获取到了更多的信息,并且更好地使用了这些信息,你将拥有更好的表现。这也使得巴菲特——可以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者——爱好桥牌的事实显得毫不奇怪。 索普也不是牌桌上的新手。在学会打败市场之前,索普已撰写了《打败庄家》(Beat the Deafer)—书——一本在21点算牌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书籍。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在他的《财富方程》(Fortune’s formula)——书中详细叙述了索普在算牌方面的冒险故事。早在1958年,索普就曾浏览过一篇出自数学家罗杰?鲍德温(Roger Baldwin)的文章,此人曾利用美国军方的“计算机”——实际等同于“算术机器”或者说这些机器的操作人员"一通过计算多种21点下注策略的 成功概率寻求最优策略。通过三年的努力,罗杰和他的三名同事发现通过使用一种不寻常的策略,可以使得21点的庄家优势降低至0.62%。令人惊讶的是,在他们发表他们的论文之前,连赌场都不知道自己拥有这么大的优势。牌堆中的52张牌构成了太多的排列组合,使得庄家优势难以计算。有的作者声称“好的”21点牌手,可以使得庄家的优势降低至2%?3%。鲍德温的策略,通过将庄家优势降低至0.62%,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唯一的问题是,就索普而言,鲍德温的策略仍然会输钱。他相信他可以做得更好。 索普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进行21点游戏时仅使用一副纸牌,而且每手牌之间并不洗牌。用统计学家的说法,这意味着21点的毎手牌之间并不“独立”。通过早期几手牌所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用于之后几手牌。举例而言,在21点中,A对于牌手有利。如果庄家发出一手牌中拥有三张A,牌手就知道牌堆中仅剩下一张A。这一信息将使得牌手认为牌堆的状况不利于他,他也将随之调整他的下注。索普利用MIT的大型计算机检验他的观察并得到了一个违背直觉的结果——“5”是剩余手牌中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牌。5对于牌手不利而对于庄家有利。索普意识到仅通过记录5的出现,牌手就能判断剩余手牌是否对自己有利。索普发现他对于原先策略的改进使牌手可以得到0.13%的优势。索普估计,假定在经过足够多手牌之后,这一微小的优势将累计成大量的金钱收益。他最初将新的策略以论文的形式发表,随后于1962年出版了《打败庄家》,该书成为赌博领域的经典著作。这本书详细记述了索普是如何通过他的算牌策略在多年之内,赚到了25000美元的经历。P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