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管华、张琰、王勇主编的《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训(高等院校计算机系列教材)》为实训教材,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全书共分为9章,全书讲解了网络互联的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涉及新主流网络技术,如网络基础、交换技术、路由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先后介绍了综合布线、网络故障检测;还介绍了网络项目规划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实体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的配置。本书内容包括综合布线,网络基础、网络命令和故障检测,网络建设项目规划和设计、网络架构、交换机基础技术,交换机高级 Vlan ACL,路由器技术,防火墙及网络安全,综合实训,厂家网络实验平台等网络互联技术内容。实践环节包括了15个实验和3个实训。主要网络实验内容包括网络实验基础、网络线缆及设备、基本网络命令、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配置、路由器静/动态路由配置,VPN技术等任务。通过各任务的实施,完成网络互联技术的技能训练。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读者能够对网络互联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特别是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互联的各种关键技术及其基本手段和常用方法。学习实践IP、RIP、OSPF、VLAN、RIP、ACL、VPN技术等目前主流网络协议及其在系统集成项目中的应用;了解当前各类主流网络技术,主流厂商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调试,体验其在系统集成过程中的应用;本书以实训案例为主线,内容覆盖面广,各个实训案例结合理论但又不限于理论。根据实际开发项目,进行一定的修改与剪裁,接近实际项目,难度适当,并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完成项目。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或相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 网络互联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其他工科类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的技术人员和相关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综合布线 1.1 局域网传输介质简介 1.1.1 光缆 1.1.2 双绞线 1.1.3 做线工具 1.1.4 水晶头 1.1.5 信息模块 1.1.6 双绞线配线架 1.2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及技术要求 1.2.1 布线系统设计目标 1.2.2 工作区子系统 1.2.3 水平区子系统 1.2.4 垂直子系统(主干区子系统) 1.2.5 建筑群子系统应 1.2.6 管理区子系统 1.2.7 设备间子系统 1.2.8 在结构化布线系统内的连接类型 1.2.9 综合布线安装及验收标准或规范 1.3 综合布线实验 实验1-1 双绞线跳线的制作与测试 实验1-2 双绞线与信息模块的连接 第2章 网络测试和故障检测 2.1 网络基础知识 2.1.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1.2 交换机路由器基础知识 2.1.3 划分子网 2.2 网络故障 2.2.1 网络故障的检查方法 2.2.2 网络故障原因分析 2.3 常用的网络故障测试命令; 2.3.1 ipconfig 2.3.2 ping 2.3.3 Tracert 2.3.4 pathping 2.3.4 netstat 2.3.5 arp 2.3.6 nslookup命令 2.3.7 Nbtstat 2.3.8 route 2.4 WIRESHARK应用简介 2.4.1 Wireshark主界面介绍 2.4.2 Wireshark抓包工作步骤 2.5 网络故障测试实验 实验2-1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2-2 Wireshark抓网络数据包实验 第3章 网络规划与设计 3.1 VLAN基础 3.1.1 VLAN概念 3.1.2 VLAN帧的格式 3.2 网络IP连通接口类型 3.2.1 常见的交换机接口类型 3.2.2 三层交换机间的IP连通路由模式 3.3 VLAN的规划设计 3.2.1 VLAN的规划基础 3.2.2 VLAN的设计 3.3 局域网的网络架构设计 3.3.1 基于网络分层设计 3.3.2 扁平化的两层结构 3.3.3 “233架构”模型分析 3.4 网络规划与设计实施案例分析 3.4.1 网络规划与设计 3.4.2 网络实施 第4章 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4.1 交换机基本知识 4.1.1 交换机的分类 4.1.2 交换机选型参数 4.1.3 交换机的常见接口(光口和电口) 4.1.4 交换机连接方式 4.2 802.1D生成树协议(STP) 4.2.1 STP的简介 4.2.2 第二层高可用性实现 4.2.3 锐捷链路汇聚 4.2.4 华为生成树协议模式 4.3 交换机基本配置 4.3.1 锐捷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4.3.2 华为交换机基本配置 4.4 交换机实验 实验4-1 配置交换机支持Telnet(锐捷) 实验4-2 交换机的命令模式及基本配置(锐捷) 实验4-3 以太网接口和链路配置(华为) 实验4-4 配置STP(锐捷) 实验4-5 配置STP(华为) 实验4-6 配置RSTP功能(华为) 实验4-7 配置生成树协议RSTP(锐捷) 第5章 交换机的高级操作 5.1 锐捷交换机VLAN配置 5.1.1 VLAN配置命令 5.1.2 一个VLAN配置案例 5.2 华为VLAN配置 5.2.1 华为交换机端口类型 5.2.2 华为交换机VLAN配置命令 5.3 VLAN部署应用案例 5.3.1 案例介绍 5.3.2 案例拓扑图 5.3.3 案例配置 5.4 访问控制列表 5.4.1 访问控制列表ACL简介 5.4.2 ACL的分类 5.4.3 锐捷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5.4.4 华为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5.5 交换机高级实验 实验5-1 使用单台锐捷交换机进行VLAN划分 实验5-2 跨交换机的VLAN划分 实验5-3 VLAN配置 (华为) 实验5-4 锐捷交换机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实验5-5 锐捷交换机使用MAC ACL进行访问控制 实验5-6 华为交换机VLAN间通过VLANIF接口通信 第6章 路由器技术 6.1 路由器简介 6.1.1 路由器功能 6.1.2 路由表 6.1.3 路由器的分类 6.2 路由协议简介 6.2.1 静态路由 6.2.2 RIP 6.2.3 OSPF 6.2.4 各种路由协议比较与选择 6.3 路由器的配置 6.3.1 路由器的配置基础知识 6.3.2 锐捷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6.3.3 华为路由器配置 6.3.4 路由器配置案例 6.4 NAT技术 6.4.1 NAT简介 6.4.2 NAT分类 6.4.2 锐捷NAT配置 6.4.3 华为NAT配置 6.5 路由器的基本实验 实验6-1 锐捷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6-2 华为路由基础配置 实验6-3 锐捷路由器静态路由,缺省路由的配置 实验6-4 华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 实验6-5 锐捷路由器VLAN配置-单臂路由 实验6-6 华为路由器VLAN间路由 (单臂路由) 实验6-7 锐捷路由器RIP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6-8 华为路由器配置RIPv1和RIPv 实验6-9 华为路由器RIPv2路由汇总和认证 实验6-10 锐捷路由器单区域OSPF广播多路访问配置 实验6-11 华为路由器OSPF单区域配置 实验6-12 锐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