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近代第一个以“大学”身份建立的学校,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的学统。在过去的岁月中,蔡元培、胡适、章士钊、马叙伦、冯友兰、朱自清、顾颉刚等知名学者为北大国学的研究做出了各自卓越的贡献。可以说,他们对国学的反思、研究、继承和推广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所有莘莘学子来说,北大国学课堂中的知识精华是真正值得认真学习和用心领会的。但是,如果大师们的智慧闪光仅仅局限于北大讲堂,对于社会将是一件憾事。因此,这本由文章编著的《北大国学课(精)/人生金书》从北大国学课中选取最精华的部分,让你即使不进北大,也一样可以聆听到大师们的谆谆教诲。
本书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涵盖经学、史学、诸子学说、古典文学、历代科学与艺术、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既涉及大量国学瑰宝知识,同时,还有北大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和观点佐证,力图用最简洁的文字将国学经典中最精华的思想传递给读者。一书在手,就如走进北大国学课堂;一卷在握,就将传统智慧收入囊中。
国学到底是什么?它包含了什么内容?这个问题
着实难倒了一批国人。有人可能会说,国学就是以
诗词歌赋为代表的文学;也有人会说,国学就是以
《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历史学,这些内容都没错,
但是无论文学还是历史学,它们只能作为国学的一
个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
那么,究竟何谓国学?国学是一个国家特有的传
统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涉及
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
、政治、经济以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
、建筑等诸多方面。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国学是一种虚空久远的学
问,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建树。事实上,国学是
从一种更宏观的角度来建立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
和改造,我们在生活中的诸多行为习惯、诸种思维
方式都可以在国学中找到依据。只是,国学研究的
现状并不乐观。尽管“百家讲坛”栏目曾经带来一
时的国学热潮,但这种“热而不火”的短暂潮流并
不能促使大众进行深入的国学学习和长期的自觉传
承。而现今教育和媒体对如何更大范围地推广传播
国学思想也没有提出更为完善的模式。其实,国学
的热衷者并不少,但是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的老祖
宗的传统文化和学术,国学无论从传播还是传承来
说都颇为有限。
为什么国学会陷入这种尴尬的情形中?原因很复
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家对国学的认
知有偏差。每当提到国学,很多人认为那是一种高
屋建瓴的知识,“实际的利用价值”不大,与其学
习这种虚无缥缈的文史类知识,还不如学些更“实
际”的、更有“经济价值”的学问。比如,理科、
工科等专业就很受青睐。
也许,在这个信息更新迅速的物质时代,国学
给人一种“不合时宜”的感觉,但是,正是这种“
不合时宜”集中体现了国学的珍贵。首先,国学经
典中汇集了我们这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摸索
总结出的思想精粹和生活智慧。其次,国学经典中
蕴藏着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闪光的道德传
统,其中有很多都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发扬。最后
,国学经典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使我们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与
众不同又不可或缺的独立个体。因此,国学中蕴含
的厚重深广的人生智慧足以贯穿我们的生命,能够
对每个人的一生进行一种长期的、宏观的、形而上
式的指导。
对于国学的传播和传承,受众是没有限制的,
但是,从传播者来说,需要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北
京大学作为我国文学类科研成果最为显著的学府,
在国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和贡献能力有目共睹。北大
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近代第一个以“大学
”身份建立的学校,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
学府的学统,保持了一种文化传统的正统风范,也
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创。在过去的岁月中,
蔡元培、胡适、章士钊、马叙伦、冯友兰、朱自清
、顾颉刚等知名学者为北大国学的研究做出了各自
卓越的贡献,已逝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老先生更是
提出了“大国学”的观点。可以说,民国以来,中
国国学的研究和传承集中体现在许多学者和大师身
上,他们对国学的反思、研究、继承和推广又对当
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些学者和大师中
很大一部分又和北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对所有莘莘学子来说,北大国学课堂中的知识
精华是真正值得认真学习和用心领会的。但是,如
果大师们的智慧闪光仅仅局限于北大讲堂,对于社
会将是一件憾事。因此,本书从北大国学课中选取
最精华的部分,让你即使不进北大,也一样可以聆
听到大师们的谆谆教诲。这是一本轻松、好玩、全
面而又渊博的书,它将带领你穿越时间的阻隔,走
人中国文化的深处,领略她优美而深厚的人文风光
;带领你跨越地域的障碍,随时随地都能走人北大
课堂,聆听国学大师们充满智慧的声音。
书中按照国学经典《四库全书》的分类,将内
容分为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个部分,涵
盖经学、史学、诸子学说、古典文学、历代科学与
艺术、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单是收罗了
大量国学瑰宝知识,让大家了解到国学研究和学习
的必要性,同时,还有北大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和
观点佐证。在书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很多国学的重
要内容,比如,道家、儒家、释家到底讲了什么,
主要思想和核心内容是什么,精髓何在。这些对诸
子百家学问的探讨,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学的
博大精深
编者力图用最简洁的文字将国学中最精华的思
想传递给读者,为读者提供最想知道、最需要知道
和最应该知道的国学知识。比起学术研究层面的知
识来说,书中的内容更显得通俗易懂、清新有趣。
丰富的内容、简明的体例,让你一书在手,就如走
进北大国学课堂;一卷在握,就将传统智慧收入囊
中。
文章编著的《北大国学课(精)/人生金书》为国学类图书,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按照国学经典《四库全书》的分类,将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不单是收罗了大量国学瑰宝知识,让大家了解到国学研究和学习的必要性,同时,还有北大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和观点佐证。虽然,不是每一个充满梦想的人都能有幸到北大聆听大师们充满智慧的教诲,但是却可以通过本书感受到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博大的胸襟和伟大人格的魅力,品味到北大浓郁的人文气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在其《中国古代文学史漫谈》中说到,孔子对《诗经》非常推崇。他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一个人不学《诗经》是没法说话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即“兴”“观”“群”“怨”。
《诗经》“兴”“观”“群”“怨”的特点就展现其强大的表现性和感染力,同时,更加强了读者对当时历史文化、人物形象塑造等的再还原和再认知。而诗经在历史之中,对于各种文学形式的影响,以及各种哲学思想体系的吸取,等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诗经》以另一种形式在文化历史中延续着。可以这样说,《诗经》已然成为我们审美、情感、文化的一种灵魂基因。而我们如今回顾这种基因,是为了更好地成就自己对美、情、文化的认知。
诗经成书过程有几种说法
关于《诗经》的成书过程,历史上众说纷纭,到今天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主流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献诗说”。也就是当时的天子,为了能够考察民间风俗的好恶,提出要三公九卿进献诗歌。通过一些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气象的诗歌,来进行更好的文化考察,同时,也加强自己对各诸侯地俗情风尚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做出更符合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的事情。而这种情况在《国语·周语》中有所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意思就是天子闻听政事,让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各级官员等不同的人都进献诗,乐官太师要献上乐曲,史官要献上史籍,少师喻讲箴言,盲人乐官负责吟咏诗篇和诵读讽谏,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上谏,老百姓则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上报,近臣在君王有误时尽力规劝,王之宗师在君主有过失的时候弥补其过错并进行监督,乐师和史官以进献的乐、史籍对君王进行教诲。所以,献诗说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君王清明、上下一心的国家风气。
第二种说法是编订说。这种说法是朱自清先生提出的。他指出,春秋时期有乐师,等级比较高的叫作“太师”(也就是我们“献诗说”中的“瞽”,所以,这个观点本身和“献诗说”也有类似之处)。各国使臣为了进行国家交流会有相互来往,这个时候就会举行宴会,而宴会上就需要奏乐唱歌。为了满足宴会的奏乐需求,乐师们就会搜集本国和他国的乐歌。而除了这些民间诗歌,乐师们还会保存贵族们特定场合的一些诗乐,比如祭祀、狩猎之类。同时,还有一些上谏给君王以正视听的献诗。之后,乐师们保留的诗乐也就越来越多。当然,这里还有_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各国都会有乐师,各国的乐师也为《诗经》的积累和编订做出了贡献,但是要说到最后进行统筹编订的,那就是周王朝的乐师了。《国语.鲁语下》中就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的记载,正考父是宋国的大夫,献《商颂》于周王朝的太师。同时,从《诗经》中统一的语言、韵律格式来说,《诗经》最后有非常大的可能是进行过统一编排。
第三种说法是“采诗说”。这种观点认为周朝朝廷有统一的采诗机构,其中有专门的使臣会对各国各地进行诗歌的采集,之后汇集到史官那里进行润色加工,最后才呈现给天子看。如《汉书·食货志》中所提:“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日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此处的“行人”,就是采集诗乐的官员。
相对于“献诗说”这种由下自上(有下面的各级官吏进献)的模式,“采诗说”这种由上自下(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机关到各处进行作品搜集)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规划性。同时,和“编订说”相比,“采诗说”的终极目的和最终统发者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目的是宴饮乐曲,统发者是乐师;后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正君王视听,统发者是周王朝朝廷。明显后者的政治性和正规性更大一些。P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