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善良如嘉木(精)/中国书籍文学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若荷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若荷著的《善良如嘉木(精)/中国书籍文学馆》分为四辑,主要收录了《生命里最初的感动》、《棉被上的流年》、《一架蔷薇千朵红》、《水一样的声音》、《皮线花》、《挂在翅膀上的春天》、《藏起一半的爱》、《园子里的春天》、《感恩慈母心》等散文。
目录
第一辑 亲情如根
生命里最初的感动
棉被上的流年
一架蔷薇千朵红
水一样的声音
皮线花
挂在翅膀上的春天
藏起一半的爱
园子里的春天
感恩慈母心
幸福的珍藏
母爱是一条河
城乡
天堂无电话
梦里又是清明雨
陪读的母亲
一把豆角
山里的亲戚
半个包子的幸福
梨园旧事
第二辑 博爱如叶
枫叶书签
一束玫瑰正芬芳
老师,我会想你的
风居住的天堂
别了少年心
香雪兰
美丽鸡尾草
陌生的朋友
落雪时刻的祝福
寄养猫
幸福的刺猬
那些鸟巢
一树繁花
你的眼睛,在想什么
爱情与酒杯
纸上的爱情
沸水里开花
第七个美丽的日子
栀子花香
第三辑 信念如花
星光下的童年
点燃梦想的七彩
跳跃长大的童年
盛开在掌心的花朵
草叶的生命
公园里的风景
时间不会等你
从生活低处出发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
花开的信念
另一种方式的花开
不做季节的盆景花
书是生命的禅堂
一朵花开的春天
聆听山野的秋声
落叶的心田
开放在高原
路上的彩虹
秋天,那片宁静的山野
把生命当作花开
仰头是天空
涅槃之美
爱,没有缺口
第四辑 善良如嘉木
善良如嘉木
良心开花
高粱有多少只脚
有种职业是老师
与心灵最近的栅栏
绿叶作花
柿红时节
布衣荆棵
高贵的萝卜
家乡的蓝月亮
炊烟是村庄的念想
海的喜悦
素食年华
当陌生向你微笑
在生命中的每一天
真爱才美丽
父亲的庄稼
眉头深深处
时间与人生
心境决定幸福
轻叩家门
序言
“中国书籍文学馆”,这听上去像一个场所,在我的
想象中,这个场所向所有爱书、爱文学的人开放,不管是
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可以在这里无所顾忌地读书——“
文革”时有一论断叫做“读书无用论”,说的是,上学读
书皆于人生无益,有那工夫不如做工种地闹革命,这当然
是坑死人的谬论。但说到读文学书,我也是主张“读书无
用”的,读一本小说、一本诗,肯定是无法经世致用,若
先存了一个要有用的心思,那不如不读,免得耽误了自己
工夫,还把人家好好的小说、诗给读歪了。怀无用之心,
方能读出文学之真趣,文学并不应许任何可以落实的利益
,它所能予人的,不过是此心的宽敞、丰富。
实则,“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
中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按照规划,这套丛
书将主要收录当代名家和一批不那么著名,但颇具实力的
作家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等。“中国书籍
文学馆”收入这批名家和实力作家的作品,就好比一座厅
堂架起四梁八柱,这套丛书因此有了规模气象。
现在要说的是“中国书籍文学馆”这批实力派作家,
这些人我大多熟悉,有的还是多年朋友。从前他们是各不
相干的人,现在,“中国书籍文学馆”把他们放在一起,
看到这个名单我忽然觉得,放在一起是有道理的,而且这
道理中也显出了编者的眼光和见识。
当代文学,特别是纯文学的传播生态,大抵集中在两
端:一端是赫赫有名的名家,十几人而已;另一端则是“
新锐”青年。评论界和媒体对这两端都有热情,很舍得言
辞和篇幅。而两端之间就颇为寂寞,一批作家不青年了,
离庞然大物也还有距离,他们写了很多年,还在继续写下
去,处在最难将息的文学中年,他们未能充分地进入公众
视野。
但此中确有高手。如果一个作家在青年时期未能引起
注意,那么原因大抵有这么几条:
一、他确实没有才华。
二、他的才华需要较长时间凝聚成形,他真正重要的
作品尚待写出。
三、他的才华还没有被充分领会。
四、他的运气不佳,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写作
生涯不够专注不够持续,以至于我们未能看见他、记住他

也许还能列出几条,仅就这几条而言,除了第一条令
人无话可说之外,其他三条都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些
作家深怀期待。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可能性
和创造契机,相当程度上就沉着地蕴藏在这些作家的笔下

这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中
国书籍文学馆”收录展示这样一批作家,正体现了这套丛
书的特色——它可能真的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
我们不仅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而且
,我们还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
的区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导语
若荷著的《善良如嘉木(精)/中国书籍文学馆》是一部精巧别致的美文集。全书着眼点很宽,无论是时光、生命、美丽这些宏阔的话题,还是亲情、吃食、琐事这些细微的景致,作者都能随意点染,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温润如水的力量。细细的流年,淡淡的风景,在若荷的一支纤笔下,慢慢检阅,不经意就流露出些温暖,柔软了岁月。本书实是美文的典范之作,亦是平静生活里的一分不错的精神食粮。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书籍文学馆”并非一个场所,它是一套中
国当代文学、当代小说的大型丛书。这里的每一位作
者都是值得关注、值得期待的。所以“中国书籍文学
馆”又真正构成了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我们不
仅能鉴赏当代文学中那些最为引人注目的成果,更能
怀着发现的惊喜,去寻访当代文学中那相对安静的区
域,那里或许是曲径幽处,或许是别有洞天,或许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精彩页
那个婶婶姓什么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她是当了人家的后娘,过得十分的委屈。她的长子,比她小不了几岁,小儿子才比她小十五岁。她自己没有孩子,很年轻,她的丈夫,我们却要叫他伯伯,身材瘦高,看上去没有多少力气,头发都有些花白了。他们两个从不一起来我们家,自然是因为年龄悬殊太大,怕人笑话吧。
婶婶手很巧,在村子里工作做的也好,因此上,被推选为村里的妇女干部。乡里有会要开的时候,她必是匆匆赶到,先在我们家站上一站,给我一个拥抱,再去开那长长的会议。母亲说,她很喜欢我。究竟是因为什么喜欢,母亲和她在我面前兜了一个包袱。我闷极了时就追着问,没及母亲说,婶婶自己先将包袱抖开了,说我是她的亲生女儿,因为小时候怕家里穷养不起,才给了我母亲,我一下子就信了。从此我记住,我是她的女儿,我开始很爱很爱她。学她走路,学她说话,学她温柔对人和气地笑着的样子。每当她来,我都想跟了她去,哪怕看看家里的小花猫也好。
那时的小花猫,已经习惯在我们家住了,奶奶拿它像宝贝一样地疼着,喜欢得不得了,给它起名叫花花。花花虽然和我是一家,可是不听我的话。我比它听话,可是母亲总说我调皮着呢!有一次,我挨了父亲的打,婶婶知道了就生母亲的气,我看到她,就想让她带我去她家里,我说不想待在现在这个家里了,这里不是我的家。母亲哭了,问我哪里是我的家?我说我是婶婶的女儿啊,她家才是我的家。婶婶落泪了,一把抱起我来,紧紧地搂着。然而不久,婶婶又开始喜欢我妹妹了,这一次,妹妹比我还要坚决,五岁的她自己弄了一个小包裹,坚决要随婶婶回家去,这下把母亲吓坏了,母亲从此再也不敢和我们开这样的玩笑。在我们的心目中,婶婶的确是比母亲的样子亲切得多。
婶婶也有苦恼的时候,我们不在的时候,她经常和母亲拉呱儿,说着说着就泪水涟涟的,劝都劝不住。她说她的儿子们,尽管不是亲生的。但是在三个儿子中,小儿子是由她看着长大的,也是她最疼的。那一年,她嫁给伯伯的时候,那个小儿子还小,才五岁的孩子,头发长得像女孩一样长,乱哄哄地纷披着,里面藏满了虱子,她又是剪,又是找人兑草药,一遍遍地擦洗,才没有再发展下去。她的神情很安详,说话时的语速很慢,声音很好听。
每当她诉说的时候,我们都是在一旁静静地听,母亲陪她唏嘘着,回头抹一下眼泪。经常看到她用娴熟的动作替伯伯做饭,缝补衣裳。一双灵巧的手,到很远的一个缝纫店里找来布头布边,眨眼间就为她的小儿子做出一条很合适的裤子。
就这么一年一年过去了,婶婶从如花的年龄,不知不觉就老了。她的儿子们也都已经先后结婚、生子。在这期间,她经历了给儿子们娶妻、分家,持久的家庭大战,“儿媳妇最爱好的是这个”。为躲避清闲,伯伯有时也带她到城里来,静静地住上几天,和我母亲一起做做手边的家务活,缝缝补补,日子过得很平淡。十五岁的时候,我出外就读,后来结婚,更很少见她,这时候,她家里那个伯伯也已经退休,她随伯伯又一同回老家去了。回到老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儿子们经常因为家事和伯伯闹,婶婶明地里不敢多说什么,背后也劝不了,只好一个人凄凉地抹泪。有一次家里再次爆发了大战,她对儿子媳妇们一应百诺,渐渐地,伯伯开始不理解她,与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婶婶一时想不开选择了跳河自杀。她跳的那条河水很深,惟她跳下去的那个位置水浅些,在好多人的急救下,把已经浑身僵硬的她从水里捞了出来。她却没有死去,重又缓了过来。
九十年代伯伯过世,家里已经是一贫如洗了。儿子们大概觉得这个家已经滑向没落,再没什么可得的,便由对她冷淡再视若陌生。最近的几年,她一直是一个人过日子,等她去世的时候,儿子们没有一个哭,更看不出哪一个悲伤,只是把棺木做得很好。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