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于天堂(科特·柯本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查尔斯·R.克罗斯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重于天堂(科特·柯本传)(精)》是美国著名音乐记者查尔斯·R.克罗斯写就的权威科特·柯本传记。作者通过4年调查、400多次采访以及对柯本未出版的日记、歌词和家庭照片等珍贵资料的抽丝剥茧.生动再现了这个传奇摇滚巨星短暂而炽烈的生命足迹——从悲惨的童年到孤苦的青春期,再到在阿伯丁进行音乐探索的日子,直至最终成名后在公众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下自杀身亡。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地下摇滚乐的辉煌群像.更将其中心人物科特·柯本不为人知的一面重新发掘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音乐巨星的故事,更是一个始终渴望爱的、孤独的孩子的故事。
目录
作者的话
序言 重于天堂
纽约州纽约市,1992年1月12日
第一章 幼年时光
华盛顿州阿伯丁市,1967年2月—1973年12月
第二章 我恨妈妈,我恨爸爸
华盛顿州阿伯丁市,1974年1月—1979年6月
第三章 当月之星
华盛顿州蒙特萨诺市,1979年7月—1982年3月
第四章 草原带牌香肠男孩
华盛顿州阿伯丁市,1982年3月—1983年3月
第五章 本能的意志
华盛顿州阿伯丁市,1984年4月—1986年9月
第六章 不够爱他
华盛顿州阿伯丁市,1986年9月—1987年3月
第七章 裤裆里的酥皮·希尔斯
华盛顿州雷蒙德市,1987年3月
第八章 重返高中
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1987年4月—1988年5月
第九章 人类过多
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1988年5月—1989年2月
第十章 非法摇滚
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1989年2月—1989年9月
第十一章 糖果,小狗,爱
英国伦敦,1989年10月—1990年5月
第十二章 爱你太深
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1990年5月—1990年12月
第十三章 理查德·尼克松图书馆
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1990年11月—1991年5月
第十四章 烧烧美国国旗
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市,1991年5月—1991年9月
第十五章 每当我吞下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1年9月—1991年10月
第十六章 刷牙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1年10月—1992年1月
第十七章 脑子里的小怪物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1992年1月—1992年8月
第十八章 玫瑰水尿布味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1992年8月—1992年9月
第十九章 那场传奇的离婚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2年9月—1993年1月
第二十章 心形棺材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3年1月—1993年8月
第二十一章 微笑的理由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3年8月—1993年11月
第二十二章 柯本病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3年11月—1994年3月
第二十三章 就像哈姆雷特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4年3月
第二十四章 天使的头发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4年3月30日—4月6日
尾声 伦纳德·科恩的来世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1994年4月—1999年5月
鸣谢
序言
在离我家不到1英里的地方,有一处建筑,能像希区柯
克的电影一样,坟墓般让我背脊发凉。这座灰色的单层建
筑被高高的钢丝网围栏环绕,在一个满是三明治店和公寓
的中产阶级社区,这般警戒显得不同寻常。围栏的后面是
三间商店:一间发廊、一间“国营农场”保险办公室和一
间“斯坦·贝克狩猎用品”。1994年3月30日,正是在第三
间商店里,科特-柯本和一个朋友买下了一把雷明顿猎枪。
商店老板后来告诉报社,他当时很疑惑为什么会有人买这
种枪,因为当时并不是“狩猎季节”。
每回我开车经过斯坦·贝克的店,都觉得自己目击了
一场悲惨的交通事故,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确目击了。
科特买下猎枪后发生的事件让我满怀深深的不安和欲望,
想要探寻这场事件后不为人知的真相。我内心满怀与精神
性有关的问题,想理解一个艺术奇才内心的癫狂所占的角
色,滥用药物对一个人灵魂的摧毁。我迫切地想理解一个
人内心和外在之间的鸿沟。这些问题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
毒品成瘾、抑郁和自杀的家庭来说,都太过真实了。对于
这些被黑暗笼罩的家庭来说——包括我家——想要回答不
能被回答的问题的欲望本身,就是一种阴魂不散的折磨。
这些秘密激发了本书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开
始于好多年前,在我年轻的时候。那时我身处华盛顿州的
一个小镇,每个月靠从哥伦比亚唱片寄来的包裹和“录音
带”俱乐部的演出接触摇滚——这是能让我从现实中逃离
的救赎。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邮购的唱片激励我离开生
长的乡下,最终成为西雅图的一名写手和杂志编辑。几年
后,在华盛顿州的另一端,科特·柯本在同一家唱片俱乐
部有了类似的深刻觉醒,并把对音乐的兴趣变成了事业。
我们的道路将在1989年交汇,当时,我供职的杂志做了第
一期涅槃乐队的封面报道。
爱上涅槃乐队很简单,因为不论他们名气多大,多么
传奇,他们好像永远是失败者,科特也是一样。他的艺术
人生开始于一个双车移动房里,他在那里临摹着诺曼·洛
克威尔的插画,并由此发展出讲故事的天分,这种天分后
来给他的音乐带来了特别的美感。作为一个摇滚明星,他
永远显得格格不入,但是我很欣赏他把属于青少年的幽默
感和属于老年人的顽固结合到一起的做派。我常在西雅图
见到他——戴着那顶夸张的盖耳毡帽,你很难不注意到他
——在这个少见真性情人物的圈子里,他着实是个有血有
肉的人物。
在写这本书时,很多时候幽默是这场西西弗斯式的任
务里唯一的一束光。《重于天堂》历经4年的调查,400场
采访,数不尽的、一柜子一柜子的文件,几百段音乐录音
,许多不眠的夜晚,和往返于西雅图和阿伯丁之间算不完
的公里数。这些调查带我去了很多地方——无论是情感上
还是现实中——那些我曾觉得永远不会去的地方。我也曾
兴高采烈,比如第一次听到《你知道你是对的》(You Know
You're Right),这首从未发行的歌是我心中科特最好的
作品。然而,在每次让人欣喜的新发现里,都有让人难以
承受的痛苦时刻,比如我手握科特的绝命书,目睹它被存
放在一个心形盒里,旁边就是保存着他一束金发的纪念吊
坠盒。
我写《重于天堂》的目的是不带评判地讲述他的人生
——他的金发和绝命书的故事——以此纪念科特·柯本。
这种尝试全靠科特的密友、家人和乐队队友们的慷慨协助
才得以实现。我想采访的每个人几乎最终都分享了他们的
回忆——不多的例外是因为有几个人想写下自己版本的历
史,在此我祝他们成功。科特的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谜团,
所有由于他的自我隐藏产生的愈加复杂的东西,以及他和
外界划清的界限,都是他毒品成瘾的产物,也是他毒品成
瘾的温床。有时我想象自己在学习成为一个间谍,一个经
验丰富的双面特工——娴熟掌握了一种不让任何人知道他
生活所有细节的艺术。
我有个朋友是一个戒毒成功的前瘾君子,她曾描述过
在她那样的家庭里被她称作“别说”的规矩。“我们在这
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她说,“我们被告知:‘别问,
别说,也别告诉别人。’这是种保守秘密的准则,而在这
些秘密里埋藏着深深的羞耻,这种羞耻后来压倒了我。”
这本书也献给所有有勇气说出真相,问出令人痛苦的问题
和从过去的阴霾中逃出生天的人。
查尔斯·R.克罗斯
西雅图,华盛顿
2001年4月
导语
科特·柯本自1994年4月去世,距今已有20年了。在这二十年间无论是柯本本人还是涅槃乐队或者车库摇滚,都已经成了摇滚乐迷心中载入史册的名字。他的音乐已经超越了国界,在全世界获得一大批忠心耿耿的粉丝与乐迷。
在《重于天堂(科特·柯本传)(精)》中,美国老牌音乐记者查尔斯·R.克罗斯用他对柯本这个非凡艺术家的深刻同情,融合他对西雅图音乐界的深入了解以及基于四百多个采访和四年的研究,独家访问科本的未发表的日记、歌词、家庭照等,重塑了柯本绚烂而悲剧的一生。
书评(媒体评论)
《重于天堂》为所有音乐人物的写作设立了一个
新的高度。
——《滚石》
有史以来关于摇滚明星最为动人和坦诚的书籍之
一。
——《洛杉矶时报》
精彩页
科特的父亲唐当时21岁,在霍奎厄姆的一家雪佛兰加油站当技工。唐英俊而健美,但他的平头和巴蒂·霍利式的眼镜还是让他有种书呆子气。科特的母亲温迪当时19岁,相比之下,她是个典型的美人,穿戴打扮都有点像玛西亚·布雷迪。他们结识于高中,当时温迪有个小名“微风”。前一年的6月,就在她高中毕业的几个星期后,温迪怀孕了。唐向他父亲借了轿车,找了个借口,好让两人在没有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旅行去爱达荷州结婚。
科特出生之际,这对年轻的夫妇住在霍奎厄姆一间民房后院的一间小屋里。唐在服务站工作到很晚,温迪负责照看孩子。科特睡在一个白色的编织筐摇篮中,连着一个亮黄色的把手。尽管银根吃紧,科特出生的几周后,他们还是攒够了钱离开小屋,搬到了位于阿伯丁街2830号的一间稍大的房子里。“当时的房租,”唐回忆道,“只比之前每个月多5美元,但在那个时候,5美元可是不少钱。”
这个小家庭麻烦的预兆始于财政。尽管唐在1968年初被升为雪佛兰加油站的“领班”,他当时的年薪仅有6000美元。他们的大多数邻里好友都在木材行业工作,工人紧缺——有份研究将该职业形容为“比打仗还有致命危险”,但是干这个工资更高。柯本一家只能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到了科特这里,父母还是保证他穿着体面,甚至给他照艺术照。在这个时期的一组照片里,科特穿着白衬衫、黑领带、灰西服,看上去像个小公爵——他还是有点婴儿肥,胖乎乎的,脸颊饱满。在另一组照片里,他穿着配套的蓝色背心和西服上衣,戴着一顶比起他这个1岁半小男孩,更适合菲利普·马洛。戴的帽子。
1968年,科特十五个月大,温迪14岁的妹妹玛丽为她的家庭经济课写了一篇关于小侄子的作文。“他主要被母亲照看,”玛丽写道,“(她)抱他,在他表现好时夸奖他,参与他的很多活动,处处表现母爱。他对父亲的反应是这样的:一见到父亲他就笑。他还很喜欢爸爸抱着他。他先是大叫,如果这个法子不管用,他就大哭,好让人知道他想要什么。”根据玛丽的记录,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躲猫猫,八个月时,他长了第一颗牙;而他最早会说的单词包括:“可可、妈妈、爹爹、球、吐司、拜拜、嗨、宝贝、我、爱、热狗和猫咪。”
玛丽还列举道,他最喜欢的玩具包括口琴、鼓、篮球、小汽车、小卡车、积木、压力块、玩具电视和电话。关于科特的日常起居,她写道:“他睡觉的时候是这样的,被赶到床上睡觉时,他会大哭。他对家人太感兴趣了,片刻也不想离开他们。”他的小姨总结道:“他是个快乐的、总是笑着的小宝贝。他个性发展如此,全因为他得到的关注和爱。”
温迪是个细心的母亲。她给科特读益智书,买学习记忆卡片,还在她兄弟姐妹的帮助下确保科特被照顾周道。两家人都欢喜科特,他们给了他无尽的关注。“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言语去形容科特给我们家带来的欢乐和生命力,”玛丽回忆道,“他可真是个活泼的小人儿。那种个人魅力从幼儿时期就有了。他有趣,又开朗。”科特太聪明了,在他1岁半的时候,连小姨都不知道怎么把摇篮放低,他自己倒是轻而易举地搞定了。温迪迷恋于儿子的搞怪天性,租了一台超级八摄像机,给他录了影——这笔开销是她家很难承担得起的。在一段录像中,这个快乐、欢笑着的小男孩正在切自己的2岁生日蛋糕,看上去是父母宇宙的中心。
P12-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6: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