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孟捷,冯金华著的《劳动价值新论(理论和数理的研究)(精)》代表了国内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其内容主要涵盖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将非均衡的视角引入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马克思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论;第二,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联系出发,对复杂劳动还原、转形问题、联合生产、国际价值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第三,对中国学者——包括本书作者在内——在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独特贡献,即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做了系统的介绍和进一步的探讨。本书广泛汲取了国内外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前沿成果,是具有理论集成性和创新性的力作,适合经济理论研究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和价值量的决定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价值决定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价值决定的客观基础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非均衡和不确定性:对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的再阐释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第二节 围绕两种市场价值概念的争论 第三节 市场价值的决定与资本积累基本矛盾 第四节 作为一种演化理论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章 复杂劳动还原与产品的价值决定:理论和数理分析 第一节 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教育培训劳动和剥削率 第三节 部门间复杂劳动的还原 第四节 关于部门间复杂劳动还原的经验研究 第五节 部门内复杂劳动的还原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一个简史 第一节 成正比理论的源起:个别企业层面的成正比 第二节 成正比与成反比 第三节 成正比规律向其他层面的推广 第四节 作为成正比理论之“硬核”的五个命题 第五章 从“新解释”到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以“新解释”为中心的当代转形理论:一个批判的概述 第二节 非均衡与第二种市场价值概念 第三节 价值转形的一般理论 第四节 结语 附录 总产品与重复计算 第六章 不必要的价值转形:对鲍特基维茨转形进路的批判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静态偏离系数模型 第三节 静态技术系数模型 第四节 动态模型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从单一生产到联合生产:价值决定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斯蒂德曼之谜 第三节 谜的破解 第四节 价值决定:单一生产和联合生产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国别价值、国际价值和国际贸易 第一节 文献回顾和主要假设 第二节 国别价值 第三节 国际价值 第四节 国际贸易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