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文青岛(第2季上下)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贠瑞虎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上册:
第一辑·人物
在青岛,与老舍相遇
萧红在青岛的黄金时光
闻一多的两次转变
凌道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求人间争富贵,但做沧桑一嘹鸥——蒲松龄与崂山
愿效老牛,为国捐躯——“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臧克家:青岛孕育的诗人
犹思昔日青潮——王统照在青岛
新月派女诗人方令孺:孑然一身前行
苏雪林笔下的青岛之美
聋哑奇才陈挹翠的“武侠”人生
第二辑·风情
夙沙煮盐——追忆红岛渔盐史
大话青岛方言
穿越千年的神秘——回到板桥镇
老照片里的青岛风情
青岛婚礼习俗漫谈
泛黄的照片,特殊的记忆
黑白的影像,多彩的记忆——青岛大集回眸
青岛年货清单
伴着酒香,溯源青岛与啤酒
远去的光影记忆
下册:
第三辑·往事
1897年的胶州湾
和世谦笔下的青岛日德战争
一个德国飞行员的冒险之旅
青岛要塞风云录
七七事变前后的青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在青掠夺、转运劳工的罪恶
赵世恪:放下零部件,扛起抗日枪
陈宝仓:抗日名将接收青岛
1945年,那城,那事,那人
第四辑·建筑
八大院:历史的镜像,惠民的典范
回望西镇大杂院
劈柴院中觅光影
追寻消失的胶州古城
雄崖所,最后的明代所城
山大第一公舍——鱼山路36号
炊烟缭绕里院情
追忆中纺大院
独具匠心的银行大院
穿越安娜别墅的迷雾
青岛的机场和历史场景
精彩页
遭遇讲述:
跟随劳工队伍,父亲被押到第一体育场(天泰体育场)。体育场看台下有地下室,里面铺着草席子,旁边就是厕所。晚上,我父亲琢磨着逃跑,便把地下室窗户上的窗棂子掰断,组织人往外跳,因为动静太大,被日军发觉。日本兵接连开枪打死好几人,剩下的人不敢跑了,连忙回到地下室。日本兵心眼很多,他们知道地下室里很湿,谁要是出去过鞋肯定湿透了,他们进去就看鞋,鞋湿的直接就给拖出去。父亲见状不好,连忙把鞋藏进了草席里,如此才躲过一劫。那些被拖出去的劳工都被绑在了体育场里的旗杆上,让狼狗撕咬。有个劳工围着旗杆跑,被狼狗咬到了手,谁知他手上的筋挂到了狗牙上,于是他发出阵阵惨叫,当时的情景父亲每次讲起来都感到毛骨悚然,悲愤万分。
河南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电视剧叫《花冈悲歌》,情节是日本兵押着一个劳工往前走,后面有个妇女领着一个女孩跟在后面,大声喊着“锡财!锡财!”就是以我父亲为原型。大约是在1945年的阴历二月二,父亲他们被押到小港码头上了船,船行到团岛头时,我父亲又把衣服一脱准备跳海逃生。不幸被日本巡海的小火轮发现抓回到船上。日本人当场就想处决他,幸亏船上的大副是中国人,带领众人求情才保住了父亲的命,当时天还很冷,劳工们你一件我一件,把衣服脱下来给父亲穿上。日本兵把我父亲绑在了船桅杆上一直绑到了日本。
到了日本,父亲他们被安排挖花冈河河道,因为山上有一个铜矿,排出来的污染河水往往会流到农民的土地里去。所以,日本人让他们挖河道把脏水排到河里。这些劳工工作量大,但吃食很差。吃的是橡子面,这种东西特别容易胀肚子,他们经常便秘,但就这个还吃不饱。住得也很艰苦,四面透风,没有衣服穿。太冷的时候,父亲就拾了一些水泥袋子绑在身上取暖。条件恶劣不说,他们还经常挨打挨骂。因为我父亲是小队长,看到队员经常吃不饱饭,就捡些当地老百姓榨苹果汁扔的苹果渣和鱼头鱼刺,用水煮煮让大家吃。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总比吃橡子面好,大家的脸色好看多了。谁想,此举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他们一看,不对,你们小队是不是偷老百姓的东西吃了,就把父亲绑到树上,用镐把打,让他交代。父亲不说,日本兵长崎就用刺刀把我父亲的左腿豁开了一道20多厘米长的口子,当时把父亲疼得将绑他的小树都给拽出来了。日本人不给他疗伤,他就每天上小河边用水洗,预防感染,慢慢伤口才得以愈合。后来父亲给我看过他的伤疤,很长,只能说父亲真是命大。
发起暴动忍无可忍,杀监工集体出逃
事件背景:位于日本秋田县北部的花冈,是当时强制中国劳工的日本35家公司的135个作业场中的一个。耿谆、刘锡财他们被押往花冈铜矿,被迫为“鹿岛组”(今鹿岛建设公司)做苦工。前面提到押往花冈的劳工有986人,实际上到达花冈中山寮的仅剩979人。在这“人间地狱”里,劳工们每天进行15至16小时的超强度劳动,却以橡子面、苹果渣充饥,严重的饥饿劳累,加上凶恶残暴的监工们的打骂摧残,仅半年时间就有200多人被迫害送命。日寇的凶残暴虐,让中国劳工忍无可忍,1945年6月30日夜,激情难抑的近700名中国劳工杀死日本监工,冲出了地狱一样的中山寮。日本派出2万军警围捕枪杀,余生的劳工再度落入魔掌。他们回去遭到变本加厉的惩罚和迫害,130人死于暴动以及随后日本军警的残酷报复。这就是著名的“花冈惨案”,也称“花冈暴动”。到日本投降后,在花冈的979名劳工共计418人命丧东瀛!
P340-341
导语
贠瑞虎主编的《人文青岛》(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编辑方式,内容分为人物、风情、往事、建筑四辑。“人物”这一辑,记者采访了闻一多、臧克家、童第周等先生的后人,还原大师在青岛的岁月。“风情”这一辑,是一幅斑斓的生活画卷。从战国时期齐国的红岛渔盐,到19世纪末李村大集上的各种年货。“往事”这一辑为还原青岛日德战争,吸收了最新出版的“青岛日德战争丛书”的研究成果,还披露了“日本在青掠夺、转运劳工的罪恶”。在“建筑”一辑中,西镇八大院的各色人等,银行大院里的名流和职员,在岁月中和老楼老院一起,演绎了青岛的沧桑。
序言
用档案资料打开历史,以新闻视角解读旧闻。
展现在读者眼前的《人文青岛》(第二季),
收录的文章,来自半岛都市报中《人文青岛》周刊
的部分专题报道。2013年6月《人文青岛》创刊,每
周四个版面(2015年变为每周三个版面)。
《人文青岛》创刊一年后,迅速成为半岛的一
张文化名片。此后,文章选题侧重新闻性。一方面
,根据全国性的新闻热点,如2015年抗战胜利70周
年,策划推出“青岛抗战”专题,将青岛保安大队
在崂山打游击的历史进行挖掘,采访在中国台湾的
老兵后人;另一方面,结合青岛城市发展的节点,
挖掘历史人文内涵,如2016年青岛地铁3号线全线开
通,以此为契机,推出地铁3号线“站望流年”系列
报道,立体呈现地铁站点的过往岁月。
《人文青岛》周刊充分挖掘青岛的人文资源,
钩沉青岛往事,发现青岛之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
的社会影响力,成为青岛人收藏的首选,外地人了
解青岛历史的窗口。
《人文青岛》(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编
辑方式,内容分为人物、风情、往事、建筑四辑。
“人文青岛”四个字,是书法家王塘的字,为本书
增添了文化韵味和内涵。
翻阅这套书,会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利
用档案资料,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对历史的
认知;二是记者充分采访当事人(或后人),呈现
个体记忆的历史场景,发出民众的声音,留下历史
中丰富的细节。
历史档案包括文件、日记、老照片、影像、实
物等,承载了历史的信息,记载了真实事件或过往
人物。无论风云激荡的大历史场景或庸常琐碎的日
常小事,抑或是曾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籍籍无名
的芸芸众生,只要进入了档案意义上的收藏,那么
它就被记忆下来。历史档案的权威性与真凭实据的
特征尤为突出,它是某段历史的重要注脚和原始凭
证。像这样的历史档案,常常被视为第一手的史料
。青岛市档案馆从德、日、美等国征集而来的档案
资料,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是我们保存与历史记忆
的核心所在。用现代的视角解读档案资料,便于向
公众普及历史。
“人物”这一辑,记者采访了闻一多、臧克家
、童第周等先生的后人,还原大师在青岛的岁月。
在采访名人后人的同时,还采访了专家学者,多种
声音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完成了大师在青岛的
“历史拼图”。
“风情”这一辑,是一幅斑斓的生活画卷。从
战国时期齐国的红岛渔盐,到19世纪末李村大集上
的各种年货。风物,风情,在岁月中绵延。原汁原
味的青岛方言,冒着白色泡沫的青岛啤酒,这些都
是青岛的特色。而从岁月之中钩沉出来的老照片,
是青岛收藏家的私人藏品,展现了世态百相,带着
人性的温度。
在“往事”这一辑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为
还原青岛日德战争,我们吸收了最新出版的“青岛
日德战争丛书”的研究成果。1897年的胶州湾,和
世谦笔下的青岛日德战争,一个德国飞行员的冒险
之旅……这些专题报道,既有对战事进程的详细叙
述,也有对战争给青岛城市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的客观描述,包括当时青岛地区别具风格的地方风
土人情等,对于读者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亚
洲的唯一战事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也有利于读
者重新认识和了解当时的中国社会。
“往事”中披露了“日本在青掠夺、转运劳工
的罪恶”。“二战”期间,青岛为中国除天津之外
第二大对日劳工输出地,第一体育场被改造成“第
二劳工训练所”,训练所死亡率达四成。其中呈现
的历史真相触目惊心,而这些中国劳工被强掳到日
本后,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记者通过采访劳工的后
人,诸多历史细节得以呈现。
事实上,《人文青岛》(第二季)不仅仅侧重
客居青岛的文化名人,同样关注生活在里院里的普
通老百姓的生活。在“建筑”一辑中,西镇八大院
的各色人等,银行大院里的名流和职员,在岁月中
和老楼老院一起,演绎了青岛的沧桑。重视社会底
层民众的生活和经历,让那些隐藏在档案中的普通
人发出声音,本书才具有了生动的历史表情,具有
了可以感受和触摸的温度。这符合历史社会学的观
念。
总之,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抽象的大事件,而是
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场景。
生活在山与海相伴的城市里,每天都可以听到
蓝色大海的潮音。每一位读者可以通过《人文青岛
》丛书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之后,就会有所思,知
晓过去,知晓真相,知晓本源。
德国文学家莱辛说,历史不应该是记忆的负担
,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说过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国人说,前
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镜,温故知新。这也是
我们创办《人文青岛》周刊的初衷,将其中报道集
结出版的初衷。
希望《人文青岛》周刊,在钩沉历史的同时,
能够从一个侧面,记录青岛发展的历程;也希望《
人文青岛》丛书,能够融入更多人的生活,为社会
奉献一个可靠的人文读本。
是为序。
负瑞虎
2018年3月12日
内容推荐
贠瑞虎主编的《人文青岛》(第二季)是套厚重的青岛人文之书,浓缩百年青岛的历史。打开这套书,您会看到老舍、闻一多、王统照、童第周等青岛故人的身影;上至夙沙煮盐,下至啤酒飘香,婚礼习俗,年货清单,诸多青岛民俗风情扑面而来;日德战争与青岛这座城市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秘辛,山河光复后抗日名将接收青岛的历史瞬间;青岛大院里老青岛酸甜苦辣的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3: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