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孙飞宇著的《方法论与生活世界》着力疏解现象学及社会学展开的学术传统与核心概念,并探求现代人内在隐秘而焦虑的生命处境,一反迄今现象学界较为形式化的研究方法,转入对于具体生命的关照。在这个意义上,书中对西方思想的研究深深打下了现代中国人自我认识的烙印,这是一种难得的学术追求。作者功力深厚,熟稔文本,却也能从思想本身的脉络中跳脱出来,呈现出生活经验的底色。 作者简介 孙飞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1章 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 第一节 舒茨早期的“主体间性”理论 第二节 舒茨中晚期的“主体间性”理论 第三节 此在的基本分析 第四节 从此在到新的意义分析之境 第2章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方法论问题 第二节 韦伯一舒茨的两难问题 第三节 主体间性与社会科学之可能性/不可能性 第3章 流亡者与生活世界 第一节 作为意义的生活世界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与流亡 第三节 流亡者 第四节 作为流亡的生命 第五节 流亡者与生活世界 第4章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上):现代忏悔的发生学 第一节 现象学与精神分析的交互可能性 保罗·利科的努力 第二节 福柯的忏悔发生学研究 第三节 自由联想法 第5章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下):弗洛伊德的案例剧场一 第一节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 第二节 现象学地看 第三节 案例剧场 第四节 理性与存在 第6章 生活世界再讨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与社会理论 第二节 重思现象学社会学: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概念开始 第三节 福柯背景下的弗格森的重构现象学 社会学之努力 第四节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第五节 开放的与野性的社会学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