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新工业革命的内涵及其重大影响 一、新工业革命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二、新工业革命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三、新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第二章 全球新工业革命的进展与趋势 一、全球新工业革命的主要进展 二、全球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推进新工业革命的基础和挑战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中国在新工业革命的全球分工位置提升 三、我国新工业革命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我国推进新工业革命的主要挑战 第四章 中国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构想 一、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二、战略思路 三、战略路径与推进步骤 四、主要战略任务 第五章 中国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一、以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三、以制造业服务化为抓手,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 四、以“互联网+”为重点,创新产业组织生态 第六章 推动中国新工业革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加快推进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型 三、新工业革命需要新工业文明 四、加强政府有效监管,为新工业革命提供制度基础 五、以开放战略推动新工业革命 第七章 新工业革命:上海的实践 一、上海新工业革命发展现状 二、上海新工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和相关案例 三、未来上海新工业的主要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导语 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在前所未有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进而导致一批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曾经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相继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现代化国家。中国要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必须深度参与甚至引领一场新工业革命。本世纪初以来,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孕育兴起,它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技术集群式突破,“一主多翼”、智能互联为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将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赵昌文等著的《新工业革命的中国战略(2018)》重点研究了新工业革命的内涵及其重大影响、全球新工业革命的进展与趋势,深入分析了中国推进新工业革命的基础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新工业革命的战略构想、核心内容、政策和制度保障,并以上海为例,跟踪研究了新工业革命在地方层面的具体实践。 内容推荐 《新工业革命的中国战略(2018)》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由赵昌文等著。 历史上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在前所未有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并进而导致一批世界经济强国的崛起。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曾经抓住了工业革命的机遇,相继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和现代化国家。中国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l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必须深度参与甚至引领一场新工业革命。 新工业革命是以新一轮科技革命为先导,以产业变革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革命。2l世纪初以来,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孕育兴起,它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技术集群式突破,“一主多翼”、智能互联为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将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近年来,新工业革命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开始向各产业领域加速渗透;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经济新动能初具规模;新能源进展超出普遍预期;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速形成;生产方式的转型和“数字红利”的出现,正推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 我国已具备推进新工业革命的基础。制造业规模总量稳居世界第一,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稳步攀升。服务业对新工业革命的支撑作用日益加强。新能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工业革命重点领域均取得较快发展,展现出新经济的巨大成长潜力。与此同时,挑战亦不容忽视。新工业革命可能使中国在不少领域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削弱,产业发展基础不牢,与发达国家产业竞争性增强等内外部因素值得关注。 中国推进新工业革命的总体战略构想是:实施“一主多翼统筹兼顾、创新引领混合驱动、共利共享跨界融合、安全可控生态绿色、以我为主包容并蓄”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经过三步走,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强国,形成完善、发达、强大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路径包括以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新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的效率变革路径;推动标准化、精益化与管理优化相结合的质量提升路径;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创新路径;深化地区、国内、国际产业分工的空间优化路径;加强新人才、新知识、下一代基础设施供给的支撑路径。 中国推进新工业革命需关注四个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牢牢把握技术创新这个核心,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系统性创新优势;二是紧紧抓住智能化生产方式变革这条主线,统筹推进智能制造与智能产业、智能生产与精益管理协调发展,探索符合国情的智能制造发展道路;三是高度重视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这个关键,以制造业服务化为抓手,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四是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变革的重要驱动作用,以“互联网+”为重点,创新产业组织生态。 我们建议:从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产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型,积极培育新工业文明,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实施更为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等五个方面为新工业革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