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彦林等著的《墒情诊断理论方法及其验证》共6章,对2012-2014年的全国部分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6个独立的土壤墒情诊断模型和将6个独立的诊断模型联合应用的1个综合诊断模型,统称为墒情诊断综合模型,并应用2015年对应监测点的土壤墒情数据进行了诊断验证。
本书可供从事农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墒情诊断理论方法及其验证 |
分类 | |
作者 | 侯彦林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侯彦林等著的《墒情诊断理论方法及其验证》共6章,对2012-2014年的全国部分土壤墒情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6个独立的土壤墒情诊断模型和将6个独立的诊断模型联合应用的1个综合诊断模型,统称为墒情诊断综合模型,并应用2015年对应监测点的土壤墒情数据进行了诊断验证。 本书可供从事农学、生态学、地理学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侯彦林,吉林省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12月生。 1989年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专业博士毕业,1991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1997年日本岩手大学博士后出站。 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项目”,2014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团队首席科学家,2013年被聘为民建中央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平衡施肥、墒情诊断和预报、病虫害预报、粮食生产潜力挖掘、估产、面源污染和农田重金属污染解析、区域水资源保护等数据挖掘与信息化。 主持课题20项,其中自然基金2项,发表论文73篇(其中SC17篇),软件登记55部,获省二等奖1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墒情监测、诊断和预报方法综述 第一节 常用的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 第二节 常用的土壤墒情诊断和预报模型 一、模型分类 二、常用的墒情诊断和预报模型 第三节 墒情监测、诊断与预报的时空尺度 第四节 墒情监测、诊断和预报技术发展趋势 第五节 我国墒情监测、诊断和预报现状 第二章 土壤墒情诊断模型 第一节 平衡法墒情诊断模型 一、平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构建原理 二、平衡法墒情诊断模型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含义 三、平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分类 四、模型使用条件 五、平衡法墒情诊断模型案例 六、平衡法墒情诊断和预测模型小结 第二节 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 一、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构建原理 二、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含义 三、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分类 四、模型使用条件 五、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案例 六、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小结 第三节 差减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 一、差减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构建原理 二、差减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含义 三、差减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分类 四、模型使用条件 五、差减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案例 六、差减统计法墒情诊断和预测模型小结 第四节 比值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 一、比值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构建原理 二、比值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含义 三、比值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分类 四、模型使用条件 五、比值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案例 六、比值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小结 第五节 间隔天数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 一、间隔天数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构建原理 二、间隔天数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含义 三、间隔天数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分类 四、模型使用条件 五、间隔天数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案例 六、间隔天数统计法墒情诊断和预测模型小结 第六节 移动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 一、移动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构建原理 二、移动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数学表达式和参数含义 三、移动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的分类 四、模型使用条件 五、移动统计法墒情诊断模型案例 六、移动统计法墒情诊断和预测模型小结 第七节 综合模型 一、综合模型方法应用流程 二、综合模型方法应用案例 三、综合模型墒情诊断和预测小结 第三章 土壤墒情诊断模型的验证 第一节 吉林省 一、辽源市东丰县验证 二、白城市洮南市验证 三、白城市通榆县验证 四、松原市长岭县验证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 一、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验证 二、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验证 三、通辽市科尔沁区验证 四、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验证 五、呼和浩特市武川县验证 第三节 甘肃省 一、甘肃省平凉市辖区验证 二、定西市安定区验证 第四节 山西省 一、忻州市偏关县验证 二、长治市长治县验证 第五节 河北省 一、石家庄市晋州市验证 二、唐山市滦南县验证 三、邢台市宁晋县验证 第六节 河南省 一、平顶山市汝州市验证 二、郑州市新郑市验证 三、洛阳市偃师市验证 第七节 湖南省 一、益阳市赫山区验证 二、怀化市洪江市验证 三、永州市冷水滩区验证 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验证 第四章 墒情诊断模型的评价 第一节 平衡法诊断模型评价 一、优选模型评价 二、适用性评价 三、平衡法诊断模型存在问题分析 第二节 统计法诊断模型评价 一、优选模型评价 二、适用性评价 三、统计法诊断模型存在问题分析 第三节 差减统计法诊断模型评价 一、优选模型评价 二、适用性评价 三、差减统计法诊断模型存在问题分析 第四节 比值统计法诊断模型评价 一、优选模型评价 二、适用性评价 三、比值统计法诊断模型存在问题分析 第五节 间隔天数统计法诊断模型评价 一、优选模型评价 二、适用性评价 三、间隔天数统计法诊断模型存在问题分析 第六节 移动统计法诊断模型评价 一、优选模型评价 二、适用性评价 三、移动统计法诊断模型存在问题分析 第七节 6种诊断模型综合评价 第五章 墒情模型应用条件评价 第一节 模型省际适宜性评价 第二节 省和县综合模型诊断合格率差异性评价 第三节 模型气候条件适宜性评价 第四节 模型诊断合格率与距气象站距离关系 第五节 模型诊断合格率与土壤质地关系 第六节 模型诊断合格率与监测时间(季节)关系 第七节 模型诊断合格率与熟制关系 第八节 模型诊断合格率与作物种类关系 第九节 小结 第十节 墒情诊断模型参数表 第六章 墒情诊断模型的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和展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