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这本小书居然有三版的机会,这在我是料想不到的。 五年前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工夫把它翻译出来,只是因为 我喜欢它,而且我又曾被它那么深切地感动过。译本印出 后我也曾匆匆忙忙地翻阅两次,都是在旅途中,心情特别 容易激动,不想一字一字地读下去,害怕会引出我的眼泪 。现在这书的三版就要付印,我居然捺住性子仔细地读了 一遍,改正了一些误植的字。当我把书阖上的时候,我仿 佛做了一场大梦。 前天我接到一位染着不治之疾的朋友的来信,告诉我 一个不幸的消息。朋友夫妇都是这本小说的爱读者。小说 出版后,我寄了一本去,说是给他们在病中读着消遣。以 后我过了一段时期的飘游生活,也就没有和那朋友通音讯 。只有在一篇短文里我写过这样的话:“没有人了解他, 他如今在艰苦的生活的斗争里,社会的轻视的眼光下一天 一天地衰弱下去了。我每次读着他那些混合着血和泪的散 文,我的整个心灵都被扰乱了。我常常在心里狂叫着:‘ 他是不能够死的,他应该活下去,强健起来,去享受生活 里的幸福。’”后来连他的文章也不见于报刊了。谁知道 两年多的阔别以后,他会意外地来信告诉我,那些时候他 们每天读这小说,而且跟着书中的语句对泣呢?谁知道他 给我带来的消息是:他的妻已经在前一个月的一个傍晚寂 寞地死去了呢?难道真如巴达查尔师傅所说爱和幸福都只 是外表吗? 他在信里这样地写着: 巴金兄:你还记得在南京,不,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 ,有一个你曾系念过的人:你曾为他祝福,希望他生活下 去,得到幸福……并且他也是一直的在系念着你。病没有 使他灭亡,他还如你所希望的在生活着,可是被一种不可 知的力量的鞭笞以致于早已丧失了他的生的意念,又早已 为一切人所遗忘了的、所不屑为伍的我么?——是你曾经 把一对石球遗忘给的那个人,也是写了《一对石球》寄赠 你的那个人。 朋友,五年的时光是一霎间的过去了。如今除了我还 在系念着的几个私自景仰、私自向往的友人之外,怕再没 有如我这样的在系念着我的友人了。我是一无所有的。你 所希望于我的“生活下去”,这便是我生活下去的一条荒 凉的、寂寞的路程。 朋友,你还记得你曾一度闯入我们蜜一般的生活圈里 :不但不曾把你看作生客,还把你当作蜂主、当作长老的 我们么?一个人小心翼翼的为你抱了新缝的被衾来,一个 人诚诚恳恳的留着你抵足而眠么?那一个是你知道的祖英 ,也许经过了几年,你早已把她忘记了。她是一直的和我 在一起,她是一直的和我一样的为生活而苦苦挣扎,她在 上月二十五日傍晚已经死去了,她想挣扎再也不能挣扎的 向生活永诀了。 想到那些日子才是我们的日子,想到那些日子里有过 你,我们生活的日子才仿佛有过记录。现在什么都完了, 祖英一死,连那些生话有过记录的日子也没有一个人知道 ,没有一个人谈起了。 想到前年秋天她每天给我读一节你赠给我们的《秋天 里的春天》,我们每每随声对泣。爱巴达查尔师傅,又怨 他。谁还料到祖英死后我再对你提起这个书中(?)人物 呢? 祖英临死的时候还说,她死,我将是世界上一个最飘 泊的人。我飘泊到什么地方去,又为什么飘泊,她就没有 给我接话,连我也不知道。 正因为我是一个平凡地想平凡生活下去的人,我想到 我该把这个消息告诉你。 打扰你了,我想着祖英,想着你,想着我还有自由可 想的人……我就这样地可以再生活下去吗?你该应我一声 ! 崇群 九月二十二日 我读了上面的信,我的心因同情而发痛。我眼前的阴 影显得更浓一些。但甚至在这个时候我仍然不曾失去对生 活的信仰。虽然气候已经是惨澹的秋天了,可是明媚的春 天的回忆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而且谁都知道,在明 年春天还是要来的。 我盼望着明年的春风会给那位朋友煽起生命之烈焰, 给他吹散痛苦的回忆,使他能够健壮地活下去。 “春天会来的,还有许多美丽的春天。” 数理教员巴南约席的确说了真话。 巴金 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一 帐篷里 二 树林中 三 小夜曲 四 秋天里的春天 五 两个拾来的孩子 六 十月十一日 附录 译者序 三版题记
精彩页 “老爷,请!巴达查尔师傅已经在那里恭候你了。”那个脸上涂得奇奇怪怪的丑角说着,便带着谦恭的笑容揭起了帐篷的帘帷。 学生不觉暗笑着那个丑角的错误,只要稍微留心一点,也可以从他挟在腋下的一束书本上猜出来他离“老爷”这个称呼还远得很。他的胡子刚刚才长出一点儿。巴达查尔师傅就已经在恭候他了?他听到这种谄谀的招呼,很想笑出声来,可以使那丑角明白他走进这个破旧的帐篷,并不是因为就相信那个人的话,却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好玩的心思。他很想笑,再不然至少也要说几句庄重的话,然而结果他却默默不作声。在这揭起的帘帷里面现着一片黑暗。不管他怎样镇静自己,他还是觉得心在战栗,好像有一只大手压在他的胸上似的。他踌躇着。 “请吧!老爷,壮起胆子!过一会儿你的眼睛就会在这阴暗里习惯了。并且巴达查尔师傅的烛芯也是够亮的。那么就请进去吧。” 学生镇静着自己,抬起了头,装出随便的样子走进那半张开口的黑暗里去。接着门口的花花绿绿的破帘帷便落下来了。他的平日习于阳光的眼睛不能够马上分辨出阴暗里的东西,要过一会它们才看见一线微弱的光从那一片漆黑中透出来,照见帐篷壁上的神秘的字迹,奇怪的图画。他不敢再往前面走,他怕会撞着什么东西,他很想出声咒骂,可是心的战抖压制了他的声音,束缚了他的意志。 “小友,过来吧,尽管大胆些!再走三步你就可以握着我的手了。” 这个温和的声音使学生的心平静了。他不觉微笑起来。他有点好笑自己刚才的这种一时的怯懦。突然间他觉得一只暖热的大手把他的手握住了。这是一只男人的手,涂得白白的,有着长长的指甲。他却看不见人像,也看不见面孔。这位不识者的黑衣服和那漆黑的背景混在一起,显不出一点轮廓来。过了一刻,他的眼睛渐渐习惯于这阴暗的环境了,于是他好像看见俯着的无定形的影子在他的前面跳舞。只有那一只涂得白白的温暖的手让他看出,和他在一起的原来是一个活人。 那声音又温和地响起来。 “请在这里坐下!请放心地坐下!……就这样吧!现在请看我的眼睛!” 学生觉得他的眼光是固定在两个磷样地发光的圆点上面。他不曾看见面孔。只有一对发亮的眼睛从黑布面具中间露出来,引住了他的注意。那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又压在他的胸膛上面。他这时已经后悔着自己不该那样地好奇了。他很想叫起来:“不要恶作剧了,因为我实在完全不相信你!”虽然他并不是一个胆小的人,但是不知怎样他终于没有说出这些话。他的确不是胆小的人,他的学校里的同学都知道他是很勇敢的。然而现在他毕竟战抖起来了。啊,胡说!只有巧妙的恶作剧才会影响神经。 又过了好一会,巴达查尔师傅的声音问道: “你要什么?” 那个丑角站在帐篷外面热心地招引主顾,说了些夸大的话以后,如今在这里面又有人发出这样简单而奇怪的问句,于是学生马上恢复了平静的态度,讥讽地回答道: “你为什么要问呢?你的那个拉主顾的人说过巴达查尔师傅已经在恭候我了。那么要是他在恭候我,难道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吗?” P7-10 导语 《秋天里的春天(精)》是世界语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尤利·巴基的一部小长篇。这个故事写于一九二九年,它记叙了老卖艺人巴达查尔师带领的杂技队在一个小镇停留时,队里的小女孩夏娃与当地中学生亚当·拉伯采相爱而又不得不分离的故事。尤利·巴基的小说带有浓厚的忧郁风格,但也仍闪耀着希望的光芒。本次出版选用了著名作家、翻译家巴金的经典译本。 序言 尤利·巴基(189l—1967),匈牙利人,是世界语运 动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作家。巴金曾这样介绍他:“匈牙 利诗人兼小说家尤利·巴基是世界语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 。他用世界语写成了小说、诗歌、戏剧等八部创作集。他 的长篇小说《牺牲者》曾经被译成了十三国文字,在各国 销行很广。……他的《牺牲者》……得到世界语文坛冠冕 之作的称誉。他的作品有一种旧俄的悒郁风,但里面却依 然闪耀着希望。他颇似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作品是直诉 于人们的深心的。在他,所有的人无论表面生活如何惨苦 ,社会地位如何卑下,恰像一块湿漉漉的抹布,从里面依 然放射出光芒来;换言之,即是在悲惨龌龊的外观下面还 藏着一个纯洁的灵魂。” 小说《秋天里的春天》一九二九年创作于布达佩斯, 两个孤苦无依的孩子的纯洁的初恋、不.幸的命运感动了 无数人,译者说:“如果叫我用这题材写一部小说,我一 定不会像巴基那样写。然而我读着巴基的小说的时候,我 的眼睛竟几次被泪水润湿了。这是感动的眼泪,这正如那 个老卖艺人巴达查尔师傅所说,是灌溉心灵的春天的微雨 。”学者、出版家陈原说,巴金的这个译本,让他在少年 时代“一看就迷上了”,并且“眷恋了半个世纪”。 本书一九三二年十月由上海平明书店初版,现根据巴 金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排印,用词、标点等均保持此 版本原貌。 巴金故居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内容推荐 尤利·巴基是世界语运动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作家。巴金评价他:“是世界语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他的作品有一种旧俄的悒郁风,但里面却依然闪耀着希望。”学者、出版家陈原说,巴金翻译的《秋天里的春天(精)》,让他在少年时代“一看就迷上了”,并且“眷恋了半个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