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宗教改革(上下)(精)/文明的故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美)威尔·杜兰特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他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的指导下攻读哲学,1917年获哥大博士学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随后,他花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受好评的重要著作——11卷的《世界文明史》。终其一生,杜兰特都热情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威尔·杜兰特的《历史的教训》一书,被选为中纪委监察网网站2015年首推书,成为党政干部和大众哲学读者广为追捧的畅销书。
书评(媒体评论)
威尔·杜兰特夫妇共同撰写了11卷本的《文明
的故事》,该书使他们成为当前著名的通俗哲学史
学家、历史学家。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体裁新颖,说理充分,雄辩有力,见解独特…
…此书真正的精华在于它如何叙述当代人的思想,
这是一套值得大力推荐的好书。
——《纽约时报》
西方学者称威尔·杜兰特的《文明的故事》是
一部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台湾学者誉之为“20世纪的
《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是很有见地的,
绝不是溢美之词……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该书的最后
一部《历史的教训》,它集中表达了杜兰特博士对
文明史的独到见解。
——季羡林(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目录
第一部
从威克利夫到路德
第二部
宗教改革
第三部
宗教改革的余响
精彩页
宗教是知识界最后才开始了解的东西。年轻时,我们可能以一种自豪的优越感,对受人珍视的宗教加以轻视;在疑惑之年,却眼见它在一个世俗科学化的时代里,竟能繁荣发展,且又历经伊壁鸠鲁、卢克莱修、卢奇安(Lucian)、马基雅维利、休谟(David Hume)与伏尔泰等人的致命打击之后,还能悠悠复活,我们确实惊异。在感叹的同时我们不禁产生疑问——这种恢复力的奥秘究竟何在?
即使最睿智者想要妥适地解答,恐怕也须阅历百世才能办到。他可能先得认清:即使在科学发达之际,仍有无数现象无法以自然原因、数量及必然结果立即予以解释。心灵的神秘仍然非心理学之公式所能表现。在物理学方面,支持科学定理成立的令人震惊的同一个自然秩序,仍可能合理地维系对宇宙神灵的一种宗教信仰。我们的知识如同在无知的大漠中一座渐渐消退的海市蜃楼。生命并非全不可知。任何无法解释的现象,都被假设有自然或超自然的起源,有时这样假设,有时那样假设。在相互矛盾的事实前,唯有少数人能坚持不予评断。大部分人类仍将神秘的事物或事件,归因于凌驾在“自然法则”(n。tu,。llaw)之上的超自然物。宗教一向即为对超自然物的崇拜——包括慰藉、祈求或膜拜。芸芸众生,尽为生命所苦,倘自然之力无济于事,他们乃转而求诸超自然的掖助。于是,他们由衷地感激并接受那能带给生存以尊严与希望,能带给世界以秩序和意义的诸般信仰。倘若他们不能相信自然的残酷无情、历史的奸诈血腥及他们自己身受的苦难与剥夺,是属于人所不可思议的神的设计的一部分,他们便很难耐心忍受凡此种种痛苦。无人能知其原因或命运的宇宙,不啻是一所知识的监狱;我们总愿意相信这一出伟大戏剧有一个公正的创作者和一个高远的目标。
尤有甚者,我们都渴望生存,我们觉得大自然生生不息地孕育人类与心灵,而其目的却只是待他们发展成熟时一举消灭之,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科学给予人越来越大的力量,反而使人越来越微不足道;它改进了人的工具,但疏忽了它的目的;它对人类终极的起源、价值与目的,不发一言;它并未赋予生命、历史以意义或价值,这些是不因死亡或历史而取消的。因此,人们宁取自己觉得可靠的感性,而不取并不那么确切实际的理性。他们在厌倦了对凡世的思考和探索自然所感到的惶惑无助后,便竭诚欢迎一个权威教会的引导、悔罪的洗净及历经考验后而长久建立的坚定教条。由于不愿失败,不愿所爱者被剥夺离去,再由于罪的阴影与死亡的恐惧,人们觉得自己被上天救赎,因而洗除罪恶与恐怖,受到希望的慰藉与激发,并升到一种如神一样的永生境地。
同时,宗教也带给社会与国家错综而普遍的影响。传统的仪式抚慰了精神,并联系了世世代代的子孙。地方教会将个体集合成社群,成为一个大家庭。英国大教堂则成为统一自治区的产物与骄傲。生命得到神圣艺术的润饰,而宗教音乐也将舒缓、和谐注入人类心灵与群体之中。宗教对与我们本性相违、对文明不可缺的道德典范,提供了超自然的制裁与支持——无所不见的神灵、永生受罚的威胁、万世至福的许诺,及不尚人间脆弱的权威而尚天上神力的圣训。我们的本能经过1000个世纪的不安与追逐陶铸而成,这些本能使我们适合成为凶悍的猎人与贪婪的多妻者而非和平的市民。人们曾具有的活力胜过目前社会的需要。欲使社会文明,人们必须每天百次自觉或不自觉地节制这些本能。远在史前时期,家庭与国家早已乞援于宗教以缓和人类野蛮的冲动。父母发现宗教可驯服任性的孩子、使之趋于中庸与自制;教育家则珍视其为陶冶青年的无上法门;而政府也久已寻求与宗教合作,以便从人类分裂的自我主义与自然的无政府状态中,构筑出社会秩序来。倘若宗教不曾存在,则大立法家像汉谟拉比(}tammurabi)、摩西、莱喀古斯(Lycurgus)与庞皮利乌斯(Pompilius)也必会发明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并不需要如此,因为宗教是自动并不断地发自人类的需要与愿望的。
从君士坦丁到但丁,经过了千年风雨,基督教会终将宗教这份礼物赠给了人类。基督教会将耶稣的形象铸成德行的神圣化身,借以使粗鲁的野蛮人归向文明。同时,它也造成了一种信条,使每个不论多么卑微的生命都成为一个崇高的宇宙剧的一部分。它将每一个人和创造他的上帝极为紧密地连在一起,这位创造者,曾经在《圣经》中训诲大家,并订出一种道德典范。他曾自天堂而降,为救赎人类的罪恶而备受侮辱甚至死亡;他曾经建立教会,作为他圣训的宝库与他权威的世俗代表。这部伟大的“戏剧”年复一年地滋长着;圣者与殉道者为其教义而死,并将楷模留赠给一般信徒。各种形式的艺术与成千上万的作品解释这部“戏剧”,而使其永生在每个人甚至不识字者的心灵中。圣母玛利亚因而成为“所有诗歌中最纯美的花朵”,成为女性温柔体贴与母爱的典型,成为最柔和的圣歌与祈祷的接受对象,也成为雄伟的建筑、雕刻、绘画、诗歌与音乐的灵感之源。感人的仪式每天从百万圣坛和弥撒那种神秘而崇高的庄严中升起。忏悔与苦行净化了悔悟的罪人,
导语
“文明的故事”荣获普利策奖50周年新版,全球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令罗振宇“惊叹”,令高晓松“感慨”,令季羡林“敬佩”,令泰戈尔“共鸣”,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任志强推荐给潘石屹,人类“认识你自己”的书。
理想国经典巨献,在“理想国译丛”之后,新辟“理想国经典馆”系列,开馆之作是杜兰特经典巨著《文明的故事》。可团购,套装共11卷加送1个订制纸箱(另也有11卷单行本面世),均有精装书衣,护眼阅读的纸张,精心装帧的图片。
威尔·杜兰特著的《宗教改革(上下)(精)》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6卷。
序言
本卷定名为《宗教改革》,读者定会觉察到并
不十分恰当。正确的名称应是《1300年到1564.年
前后意大利以外的欧洲文明史,包括意大利的宗教
史,兼及欧洲、非洲、西亚的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
文明》。书名何以如此冗长呢?因为((文明的故事》
第4卷(《信仰的时代》,只将欧洲史叙述到1300年
,而第5卷((文艺复兴》则又限于1304年至1576年的
意大利本土,也未述及意大利对宗教改革的反响。
所以本卷必须从1300年开始叙述,读者只要读到本
卷1/3的篇幅时,即欣然发现路德(Martin
Luther)登场。不过,我们都会私下同意,宗教改革
真正开始于14世纪的约翰·威克利夫(10hn
Wyclif)和巴伐利亚的路易,由15世纪的约翰·胡斯
(10hn HUSS)推波助澜,而到达16世纪,在鲁莽的
修道士维腾贝格(Wittenberg)手中始大放异彩。兴
趣只在宗教改革的读者,可略去第三至六章和第九
至十章,也无影响。
不过宗教改革为本卷中心论题,却并非唯一的
主题。我们以宗教的一般概念,其对灵魂和团体的
功能及路德以前两个世纪罗马天主教廷的状况和问
题开始。我们要观察一下1376年至1382年的英格兰
、1320年至1347年的德国和1402年至1485年的波希
米亚情形,以详述路德派宗教改革的观念和冲突。
当我们叙述时,我们会注意到,以共产主义为理想
的社会革命与宗教变革携手并进的状况。我们对吉
本(Gibbon)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章也略表同感;
同时我们也想弄清楚土耳其人向维也纳进军,如何
竟使一个人立即与一个帝王兼教皇的人公然作对。
我们对伊拉斯谟为教廷和平地自我改造所做的努力
也颇表同情。我们也要研究路德到来前夕的德国情
况,也许可以从而了解,他的到来何以是不可避免
的。在第二部中,将以宗教改革为主,说明德国的
路德和梅兰希顿、瑞士的兹文利和加尔文、英国的
亨利八世、苏格兰的诺克斯和瑞典的格斯道佛·瓦
萨等人的活动情形,并顺便浏览一下弗朗索瓦一世
和查理五世之间的长期斗争;而在那个惊天动地的
半个世纪(1517—1564年)中,为了让这幕宗教改革
的好戏一一展露而无停滞,欧洲人其他方面生活的
情形就只好后延了。第三部中的“门V1的异教
徒”(The Strangers in the Gate)一篇,叙述俄
国人、伊凡家族和东正教,伊斯兰教及其挑战性的
教义、文化和权力及犹太人在基督教国家中寻求信
徒的努力。次篇“幕后”(B。hind th。Scences)
研究路德时代,欧洲的法律、经济、道德、习俗、
艺术、音乐以及文学、科学和哲学的情形。下篇我
们想从受害的教廷观点,来看宗教改革而作一“神
往实验”(experiment in empathy)。我们对教廷
在暴风雨摧残下的宁静胆识,不由不敬佩。在“结
语”中,我们则试以现代史和现代思潮的观点,来
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天主教义及启蒙运动。
因为要写的每一个字,几乎都可能引起争论或
是顾忌,所以这是一个既让人神往却又困难的题目
。虽然我知道,一个人的过去会使其戴着有色眼镜
,也知道没有什么事如公正一般的烦人,但我仍力
求公正。读者须知,我在天主教气氛浓郁的环境中
长大,对虔诚的教区牧师、饱学的耶稣会教士及对
我懵懂的青年时期曾如此容忍的仁慈修女们,怀有
感激之情。但是,读者也应注意,我在乔纳森.C.
戴、威廉姆。亚当斯·布朗、亨利·斯洛安·柯芬
和埃德蒙.查菲等坚忍卓绝的新教徒主持的长老会
中,从事了13年的布道工作,从中也获不少教益;
在那所长老会教堂中,我最虔诚的听众很多是犹太
人,他们对接受教育的饥渴使我对这个民族有新的
洞识。这并不是说我的偏见会少于任何人而求谅;
而是同情深具热诚求知的人所追求的一切教义,即
使依据理性,他们追求的是不实的信念,但须知我
们都是在黑暗中探寻阳光的人。关于最后归宿问题
,我知道我并不比一般无知的少年知道得更多。
我感谢亚洲研究所创办人亚瑟·欧普汉·鲍比
博士,就伊斯兰教几章上所作的某些修正;美国犹
太神学研习会的格逊·柯亨,审阅有关犹太人的几
页篇幅;我友洛杉矶的哈瑞·考夫曼校订有关音乐
的部分,及我妻在我们共同合作的每一阶段,对这
本书所作的不断帮助和启发性的评论。
倘若作者要歇手的话,写完第7卷《理性开始的
时代》就将结束,该卷问世,也许是5年以后的事,
内容将写至拿破仑时代为止。那时,我们就会鞠躬
下台。我们深深地感谢手中捧着这几卷沉重的书的
读者,原谅我们尝试从过去解开现代的谜题中所犯
的无数错误。因为现在即是过去装上底片准备拍摄
下来的事物,而过去是为了了解现在而洗出底片的
纪录。
威尔·杜兰特
1957年5月12日于洛杉矶
内容推荐
威尔·杜兰特著的《宗教改革(上下)(精)》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6卷。
戒绝娱乐,焚杀异己,打击文学与艺术……宗教改革斥责文艺复兴的愉悦,认为世间的成就及欢乐毫无益处,人生不过是泪水之谷,并召唤罪人皈依信仰、悔改祷告。这几乎是中世纪的反动。然而,尽管有许多的不宽容,宗教革命还是对启蒙运动有所贡献:它破坏了教条的权威,容许不同声音的激烈争辩。在这些争辩中,在攻击与防卫中,所有的教团与权*都软弱下来,在路德高呼信仰万岁百年后,弗朗西斯?培根宣称知识就是力量。 【本卷封面图案】路德玫瑰,又称路德印章,信义宗的标志,由马丁?路德设计。 ◎ 《文明的故事》丛书简介 《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与其夫人阿里尔的代表作,费时近半世纪写就,是为我们普通读者撰写的大型历史著作。其中第10卷《卢梭与大革命》获得1968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杜兰特夫妇因此书荣获1977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这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总集,叙述生动,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历史折叠了时间和空间。全书共计11卷,超过1000万字,近千幅精美插图,俯瞰110个世纪里人类心智的成就,堪称一部人类文明的“传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哲学、教育、艺术、音乐等领域。万物生长,文明是庞大的社会历程,它把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梳理成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及文艺复兴、文明变迁等几大链条。它将浩瀚的历史细节整合为我们可以理解的知识,克服历史叙述中日益严重的碎片化和专业化,致力于提炼出一种整体的历史洞察,期待给予当代人以鲜活的启发,像古希腊神庙箴言一样“认识你自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