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樊希安散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樊希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樊希安散文集》是作者散文创作的合集,收录了60余篇散文,内容包括回忆亲人、回忆故乡、回忆部队生活以及出版界前辈的文章,还有部分游记。由于工作的原因,作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悠悠情思,同时也留下了诸多人生体悟。从这部散文集中,可以看到作者生活、思想的轨迹。
作者简介
樊希安,1955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现任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审。国务院参事。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先后获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出版有《总编辑手记》《笔端流痕》《五松居杂笔》《樊希安新古诗》等多部专著和作品集。
目录
第一辑
忆参军
生命·布·奶奶
煮肉
仁义的父亲
父亲的两件小事
梦见俺娘
恋雪情结
难忘故园
故乡的年
村校
“老拐”老师
农家子弟爱篮球
钢笔的故事
我家的柿子树
石榴牵出的思绪
宁夏中宁的枸杞
最后一个舅舅
二哥希成
大姐
月姐
表叔拐天义
第二辑
窗前
叫早
放生
妻子不在家
我家有儿初长成
在新加坡唱歌
表演“表哥”
收寄一份好心情
放飞春燕
小孙的兰花
绿色军营之思
当年一段歌
砂锅居忆旧
呼伦贝尔大草原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第三辑
初读长春
站在桥上观风景
井冈山记游
井冈翠竹
黄洋界散记
井冈四月杜鹃红
滕王阁遐想
难忘沙坡头
月城看“星”
《红岩魂》参观记
彝良灾区行
甘泉岛上品甘泉
第四辑
我的属相
一声旧称忆当年
望雪
晨练
弃巢
在暮色中漫步
一诗定航程
昨夜星辰昨夜灯
从“双枪老太婆”说起
男儿当自强
槐树的风范
字字饱含对土地的深情
一条流淌在心底的河
从海兰江走向大海
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病卧残阳发新枝
向三联生活周刊人致敬
第五辑
寻找幸运丁香
心香一瓣祭恩师
壮歌遏行云
一个绝不随风飘荡的人
永不消逝的军歌精神
痛悼“华子良”
悼臧老
闻酒识将军
站在将军楼前
大鸾翔宇起淮安
悼戴公
清明二祭
将一束鲜花敬献在马场町纪念公园
缅怀徐雪寒先生
痛悼倪老
回忆宋木文关心三联书店的一些往事
怀念我的出版引路人姜念东总编辑
导语
樊希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先后获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文化产业人物。 这本《樊希安散文集》为他的散文集,收入了《生命·布·奶奶》《父亲的两件小事》《石榴牵出的思绪》《黄洋界散记》《字字饱含对土地的深情》等散文作品。
精彩页
半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我爱把人生往事翻腾出来一幕一幕地放映。每当这时我总是惊叹:人生千步万步,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踩上了,事遂人愿,踩不上,你的人生就是另一番安排,另一种模样。我的前半生也有那么关键几步,参军是其中之一。因为参了军,才确立了现在的人生走向。因此我对参军的情景记忆犹新,说起参军的事如同述说昨天的往事。
我是1972年高中应届毕业那年冬天报名参军的。当时我是高二的学生,“文革”中搞“教育革命”,缩短学制,初中高中均为两年,因此我上完高二便面临着高中毕业。此前,我曾经有过两次参加工作的机会。一次是公社(现为乡)挑选通讯员,要从高中选一个办事机灵、能说会写的学生充任,据说初选时是我。我听说后很是高兴一阵。虽说通讯员的工作无非是打水扫地、抄写收发,但每月二十多元工资,过两年还能转为国家干部,这令许多年轻人神往。后来我终于没去成,我的一个同学去了,传说因我家“没门子”被人顶替。这些实情我并不知晓,只是朦朦胧胧听说的。另一次是我二哥在铁路公安任上因公牺牲后,初定让我去接班当民警。当时我二嫂也想去参加工作,考虑到她以后再没机会,去了之后也有利于解决两个孩子的户口和今后的工作,全家便同意了。这次我又没有去成。父亲给我说这事,也算是征求意见,我说:“我不去,让俺嫂去!”而且我还暗下决心:高中毕业就回村务农,哪也不去了。就那么“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照顾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妹妹和二哥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尽为人子、为人兄、为人叔的责任。因此接下来的学生生活很平淡,除了爱好写作希望稿子能在报纸上变为铅字外,再无别的奢望。只等高中毕业证书一到手,便扛着板凳回村务农去。
就在临近毕业时,学校传达了政府冬季征兵的命令,规定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军,有此意向者可回所在村报名,三天内报名截止。这一“号召”如同巨石投水,在我原本平静的心里掀起了波浪。夜晚,同学们都睡下了,我沿着黑灯瞎火的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心里矛盾极了。去?不去?心里一个劲地盘算,小北风嗖嗖地刮着也不觉冷。从心里说,我真的想去,自小就向往绿色的军营生活。我们村里先后几批人出去当兵,海军、陆军都有。还有一个在新疆当边防兵提了干,回来探家穿四个兜的干部服,一走路“嗵嗵”直响的大头皮鞋,嗬,那个神气。我的一个远房堂兄在山东长岛当水兵,还给我来了信,说什么“大海在欢唱,海鸥在飞翔”,让我羡慕得不得了!再说,当兵保卫祖国是每一个青年的职责,响应号召理所应当。但是,说去也难。难就难在家里眼前的境况。父亲已年过六十,母亲也五十多岁了,两位老人在二哥去世的打击下骤然苍老,白发日增,家中还有一个14岁正在上学的妹妹,再就是二哥留下的一个3岁和一个1岁的孩子。大哥还在外地,大姐、二姐早已出嫁。算来算去,家中就剩下我这么一个男子汉,我拍拍屁股走了,家里谁来支撑?我还尽不尽一个男子汉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在忠与孝之间,在前途与责任之间,一个年方17岁的高中生,实在是难以抉择啊。一直到东方的天空现出了鱼肚白,在操场转悠的我才有了“决策”:先报上名再说!
学校离村子三四里地远,报名截止的头一天下午,我骑车回村,直奔村支部书记家中。支书听说我要报名参军,说:“中,中,我给你报公社。”又问,“你给家里商量了吗?”我说:“我因着急,先找你报名,这就回家给父母说去!”到了家,我向父母说不出口,因为心虚,连父母的眼睛都不敢看。他们对我不到星期天就回家来很奇怪。母亲关心地问:“取馍吗?”父亲过来说,“取面吗?”我急说:“不取不取”,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撒谎说“取点东西”便出门骑车而去。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报名参军终非一件小事,又要政审,又要外调(那时参军对家庭成分和社会关系要求甚严),还要通知到县城体检,父母怎能不知道!但那时,我还认为父母不知道哩!周末回家我装着无事人一样,父母也不说啥。吃罢晚饭睡得早,也是心里有事,天不亮就醒了。我住的厢房紧邻父母住的正房,隔墙就是父母睡房的窗户,竞隐隐约约地听到了父母的对话。先是母亲嘤嘤的哭泣声,接着听她恨声说道:“这孩子也太胆大,这么大个事也不跟家商量!”父亲半天没做声,过一会儿才说:“孩子心里作难呢!”“你愿意他去?”母亲问。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