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河边生起炊烟(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傅菲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傅菲,本名傅斐,1970年代生于江西上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于《人民文学》《天涯》《花城》《钟山》等刊,收入百余种选本。
出版作品:《屋顶上的河流》(200年,散文集);《星空肖像》(2009年,散文集);《炭灰里的镇》(2009年,散文集);《生活简史》(2010年,散文集);《南方的忧郁》(2014年,散文集);《饥饿的身体》(2015年,散文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2015年,诗集);《大地理想》(2016年,散文集)。
书评(媒体评论)
傅菲少年成名,其散文具有现代青年所特有的先
锋意识,落实到感觉上,别开生面,奇峰突兀;由感
觉而成文字,灿然新颖,红花灼灼,这在本世纪初年
那场“散文革命”中,卓有贡献,令人不忘。以后随
着年齿增长,岁月历练,其行文复添了厚重朴拙,此
书乃又上层楼之作也!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韩小蕙
我再见,一个孑孑而行的中年思想者,怯着胆予
,常常沉浸在故乡的草木世界和五色纷杂的人世中。
那里有他的梦、他的魂,大地的杂草,汤汤的流水,
一切都寄寓着他的各种幻觉。这是一个从庄子的世界
里走出的散淡闲人,他用散淡却带锋的文字,牵引着
读者,飞向无垠的天空。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陆春祥
后记
饶北河是南方一条普通的河,是上饶市北部的主要河
流,发源于灵山,故又名灵溪,在山间峡谷延绵百余里,
于灵溪镇汇入江西五大水系之一的信江,注入鄱阳湖。
枫林村是中国乡村网格中芝麻大的古老村舍,坐落在
饶北河上游,有两千四百余人口。村子呈条形,像一只木
船。我生活在其中的一条巷子里。
与大部分偏远山区的河流一样,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之前,饶北河清澈如镜,掬水可饮,裸身而泳。河中鱼虾
成群,常有河鳗、水獭等珍贵野生动物嬉戏其间。河流是
我们的心灵教堂。
河流哺育了我们的身体,也滋养了我们的心灵。
水岸边的人,对河流有一份生死相依的感情。
三十年,枫林在急速变迁,也只有在河边长大的人才
有更深切的体悟。关于熟悉的乡野、农人,以及近年来的
沧桑变迁,我有很多想法要表达。此书的书写,我把视角
放在被遮蔽的乡村伦理。我的视线不曾离开他们和她们。
这是继《星空肖像》(二〇〇九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南方的忧郁》(二〇一四年,花城出版社)、《故物永生》(
二〇一七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之后,第四部枫林之书

如何去重建乡村的情感伦理,疏浚乡村精神的血管,
让古老朴素的乡村,慢慢复苏、鲜活,在当下十分紧迫。
我以大视角、以长卷的方式去书写这个两干余人口的村子
。我的愿望是,写出这个村子的“百年史”。我始终以冷
静、客观的笔触,写身边的人物,写兴衰与生死;我始终
以饱满的热情和诗意的叙述,写饶北河两岸的草木、气象
、民情。鳏人,匠人,杂人,闲人,畸人,怪人,艺人等
,他们从不曾离开我。河流、盆地、群山,在四季中呈现
的面貌,和父母的身体状况一样,我时时关注。草木的枯
荣,于我而言,是一件大事。一个村人的恶性疾病,或非
正常死亡,我没有理由不刨根问底。我常常回到村里,东
游西逛,这家坐坐那家坐坐——和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没区
别。我一定会设法打听,多年不归的人为什么不归,多年
不归的人为什么又突然回到故里。这就是一个村子的生命
史。人性、情感、精神,都在这里面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光

饶北河,是我的血脉,是我生命的源头。我一直有强
烈的愿望,为这条命运多舛的河流,写一本河流史。这是
我对自己生命的交代。
目录
环形的河流
最后四小时
出生之地
枫林盆地记
南方的忧郁
屋顶上的河流
遗忘的旷野
中蓬巷
山巅
那些即将逝去的人
星辰埋在河边
浮灯
后记:河流有自己的沧桑史
精彩页
第二年,相公不再去学校了。这一年他十一岁,和十三岁的姐姐麦花,拉板车去田塘砍柴卖。他穿着父亲生前的衣服,松松垮垮的,用一根红布绳把衣服扎进裤腰里,衣袖剪了一截后缝了边。村里到田塘有十几里路,要翻两个山坳,天一亮,他拉着车去,傍晚拉着车回。午饭带到山上吃,一般是几个焖红薯、煨土豆,偶尔有几个饭团。一个罐头玻璃罐,里面是菜,用一个布兜套起来,和红薯一起装进蒲袋里,挂在车把上。
他家就在我家隔壁的一条小弄里,小弄里有个大厅堂,厅堂两边各有里外两间厢房,厅堂外是一个大杂院,右边有两间柴铺。这两间柴铺就是他家。他母亲不爱说话,穿一件靛青衣裳,上颚突出来,看起来嘴唇包不住上下两排牙齿,以至于露出厚厚的牙龈,她总是起早贪黑地忙活。邻里都喜欢她。见了我们这些孩子,她笑笑,摸摸我们的头,说,这么高了。到她家里玩,她变戏法一样,变出一些花生、南瓜干、薯片、炒玉米之类的,给我们吃。邻里有喜事,她叫两个小孩,用竹箕挑芋头或胡萝卜或洋姜来,算是帮衬。她用一个竹畚斗,畚两升豇豆或白玉豆或糯米,畚斗面上放一把菜刀,帮东家切菜用,里里外外,她要帮上三天。
相公的姐姐麦花,很早就出嫁了,大概是十七岁。男方是邻村的,一个木匠师傅,大麦花七八岁。邻里大妈有些心疼麦花,对她娘说,小孩都没发育好,胸脯还是油桐子,正是一天天鼓起来的时候,怎么舍得嫁人呢。她娘说,没办法,田没钱请牛耕,靠我们三把锄头去挖,实在难。一口人五分三厘田,相公家有两亩多,一年种两季,就得挖两季田,三个人加起来都没两百斤力气,一天只挖得了三分田。收割,挖田,插秧,累死一家人。耕田的中福说,财嫂,推后几个时日,我忙得差不多了,再帮你耕,不收钱,两个工完事。财是相公父亲的小名。财嫂哪好意思烦劳人呢?麦花的老公帮着岳母家干重体力活。麦花出嫁那天,财嫂一直坐在房间里哭。接亲的人用三辆自行车把嫁妆带走,一床棉被,两个木箱,一张小方桌。送亲的人吹着唢呐,打着锣鼓,沿路燃放鞭炮。
河流在黄昏有别样的壮丽。将沉的夕阳,一漾一漾。天空没有了边界,瓦蓝得让人不忍直视。远处的山梁晕染了一层橘黄色。夕阳像一尾红鲤鱼,游进了深邃的海里。海水咆哮而来,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村舍和慢慢萦绕的薄暮交融。乌鸦在河面上飞,啊啊地叫。它们的翅膀像蛇蜕下的皮,鼓着风。榆树密密匝匝,把河滩突兀出来。乌鸦从埠头的白杨树上,一只只飞出来,它们驮着最后一缕夕光,驮着一生的黑暗巡游。这是一种饱受诅咒的鸟,啊呀啊呀地深夜啼叫,预示死亡即将来临。但在夏季河滩上,我看着它们从树上飞身而下,沿树梢掠过,三只五只,列成一个简单的队形,弯过一片田畴,消失在矮山冈。夕光在它们的脊背上变幻着色彩,霞绯,浅灰,深灰,浅黑。雾岚随乌黑的翅膀一同消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痴迷于在河湾眺望乌鸦的飞翔。太阳滚落山梁,树的影子又斜又长,我赤足过河,跑到河滩去。我觉得乌鸦是影子的化身。是树的影子,电线杆的影子,屋顶的影子,人的影子,在最后一刻,化身乌鸦,飞进了瞬间到来的黑夜。乌鸦在黑夜里飞,像是黑夜的灰烬纷纷扬扬。
冬天,我们爬到石灰窑顶去玩。石灰窑是圆形的,用片石一圈圈砌上去,石灰掺砂浆,砌十几米高,形成一个圆垛。前面是窑门,填石煤块,焚烧。后面用片石废渣,垫起一条斜坡小道,直通窑门。黄槐是落叶小乔木,叶子完全转黄,椭圆形,在树枝上,呼呼地飘。风大一些,黄叶随风刮走,翻卷着,忽高忽低,落在田畴或水沟里。柳树、洋槐则光秃秃的,剩下几片稀稀拉拉的干枯叶子挂在树梢。河水枯瘦下去,萧瑟的山峦和略显苍凉的河滩,在初冬淡白的阳光下,有了几分素净恬淡。
P5-7
导语
傅菲著的《河边生起炊烟(精)》围绕着自己的家乡,怀着要写出生养自己的村庄的“百年史”的大理想,竭力要为故乡留下文字的素描。写河流山川、写草木菜蔬、写人情人性,作者既洞察外部世界,也不伪饰自己,娴熟的写作技巧表现了散文展现性情、言之有物的特质。
内容推荐
傅菲是当代新锐散文名家。他的作品关注自然,体察人情,构思精巧,语言诗性,细节传神而饱满,诸多元素的成熟杂揉,使他的散文充盈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悲悯情怀。
傅菲著的《河边生起炊烟(精)》大部分篇章都是“多线叙述、多人物结构”的扇面式写作,从而摆脱了传统叙事的单调、抒情散文的虚空,勾勒出大时空下人物命运的悲欢。
他的文字呈现出的是一种纯粹而简约的美学格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