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战文物故事(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宗远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李宗远主编的《抗战文物故事(精)》以文物为载体,共选取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文物180余件,核心内容是讲述文物的历史故事,再现全民族、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历历往事,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取得胜利的历史主线,主题鲜明,弘扬主旋律。所选文物立足抗战纪念馆馆藏,兼顾其他,文物形式丰富多样,典型代表性强。文稿情感真挚,内容生动,传递正能量,是一部大力宣传抗战主题的红色普及读物。
目录
丘逢甲作、郑鸿猷书十六联屏:浓浓爱国情
台湾民众党党旗:矢心向国志不渝
宋铁岩日记:“把我们自己附着在那伟大的事业上”
车向忱为儿子缝制的书包:“打回老家去”
语义双关铭记国恨的饭盒:“每饭不忘”
华侨赠给蒋光鼐的“化险石”戒指:勠力同心卫中华
十九路军将领赠给蔡香荪的绣匾:急公好义
东北民众反日救国会委任状:民族老英雄王德林
崔国侦杀敌用的大扎枪头:誓死战斗
韩述彭烈士的毛毯:首位抗日殉国将军唯一遗物
胡红霞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秘密运送武器的皮箱:
吉鸿昌夫妇战斗友谊和深厚情感的见证
宋哲元的指挥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抗日决心
第二十九军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章太炎《告全国军民电》:老革命者的反侵略呐喊
形象反映日本侵略步伐的《抗日画报》:漫画中的抗日战争
《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守护黑土地的英魂
赵一曼送给张险涛医生的藤条箱:战友情谊长
张学良赠送朱庆澜的怀表:珍藏一世的情谊
抗战时期《义勇军进行曲》三版唱片:中国最强音
溥仪“访”日时获赠的兰花纹章入七宝大花瓶:“亲善”下的依附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发行的印花税票:汉奸政权的罪证
西安事变时张学良送给叶剑英的呢皮大衣:永恒的情谊
杨靖宇使用过的马刀:犹见将军当年勇
东北抗联第三军鸡冠山密营遗址出土文物:密林根据地的战斗和生活
东北抗联七星砬子兵工厂用过的机床:深藏山中造枪弹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会徽:山西光明、进步和希望的象征
傅作义抗战时期使用的望远镜:百战不离
东北竞存中学校旗:一面救亡图存的旗帜
全面侵华前夕日本搜集的中国职官情报:详尽的侵略准备
“满炭”物品引换券:矿工血泪的见证
一本日军士兵的“军队手牒”:侵华日军“身份证明”
左秀海狱中书简:恨未能杀敌首万千
东北救亡总会会旗与徽章:白山黑水的诉说
“七君子”案审讯录:为保障“爱国无罪”而斗争
佟麟阁使用过的砚台:儒将碧血映千秋
北平南苑抗日纪念章与第二十九军军事训练团纪念章:学生兵抗战的见证
王冷斋《卢沟桥纪事诗五十首》:以笔为枪
一位战地记者镜头下的抗战:血战卢沟桥
东史郎的一面旗子:帝国主义的侵略狂热
陈诚指挥罗店战役的手令:惨烈的“血肉磨坊”
蔡炳炎牺牲前的家信:家书映出报国志 山河共祭将军魂
八百壮士纪念章:孤军守四行
《八一三日记》:淞沪抗战纪实
《大阪朝日新闻》出版南京陷落的特报:特别尴尬的特别报道
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摄影机以及胶片母片:永恒记忆
朱德赠予郭化若的围巾:深切的关怀坚定的信念
周恩来题字的日军地图:平型关上传捷报
董必武使用过的公文包:装载历史的功勋
李克农的莱卡照相机:记录历史的瞬间
钱之光印章:见证抗战物资运往前线
通信战线抗战夫妻的家信和照片:“在与日寇奋斗着”
一封刻写在灯柜上的抗战家书:永不消逝的嘱托
台湾报人李纯青的衣帽:从工业看日本侵略
《保卫卢沟桥》和《卢沟桥》话剧剧本:文艺界抗战的呐喊
摄影家沙飞与他的牛皮挎包:人在底片在
贺绿汀的《游击队歌》手稿:飘荡在青纱帐里的旋律
一位父亲给儿子的“死”字旗: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林正亨题抗日词照片:国土未复心不歇
李应章开设伟光医院时使用的器械:用行医掩护抗日
多版本《论持久战》:抗战胜利的指路明灯
周恩来用过的公文包:装载党的抗日政治主张
周恩来用过的派克钢笔:如椽巨笔书写历史
第十八集团军证章:历史的见证
王孝慈给弟弟的家信:“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
雁翎队使用的木船:痛击日军的移动“轻骑”
戴安澜的“铁汉”印章:“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通俗读本《赵登禹南苑殉国》:让文艺适应一般民众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的印章:海军抗战
唐仁玙致妻书:“日本不灭,何以为家”
闻一多治印用的刻刀:峻节高风
滇缅公路的涵洞拱券及美版图书:泣血筑路
存放《拉贝日记》的木箱:开启尘封的铁证
有池峰城签名的爱泼斯坦台儿庄战役采访笔记:
坚守到胜利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早期版本:不朽的著作
抗日英雄陈翰章的布包:深藏的亲情
夏明的马褡:马背上的移动办公室
抗联女战士李敏手抄抗日歌曲集:不竭的歌声
纪念巾帼豪杰茅丽瑛的挽旗:妈妈,请不要为我悲伤!
刘咸一、余澄夫妇在延安时的物品:马兰造纸俏
印刷华北《新华日报》的铸字机:一张报纸顸一颗炮弹
冀南银行行徽:经济战线上的斗争
1939年郭沫若赠闵刚侯诗作:民族气节重如山
石碾子:修建机场的“神器”
星华妇女筹赈会向战时儿童保育会捐款汇票单:分担祖国的危难
旅菲华侨王雨亭送子回国时写的临别赠言:爱国情怀薪火相传
白求恩临终前赠给游胜华的医疗器具:
留下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彦涵创作的彭德怀指挥关家垴战斗木刻画:驻马太行战仇寇
萧克向中央军委的报告手稿:挺进冀热察
刘鼎研制军工装备使用的一组器具:敌后根据地的军工事业
徐灵和他的木刻画: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
民众赠给抗日民主县长的“廉直可钦
序言
2017年12月4日,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在浙
江嘉兴召开,强调“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
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
产党人的初心。要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激励鼓
舞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
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务不懈努力。伟大抗战精神
,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座谈
会要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组织编写了这本《
抗战文物故事》,以期生动鲜活地向大众展示抗战文
物,呈现它们所蕴含的感人历史事迹,更好地传承和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抗战精神绝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
地体现在一个个、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人和事上,千千
万万这样的人和事汇聚成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浩荡洪流
,构筑成崇高磅礴的伟大抗战精神。史书记载的多是
宏观、整体的历史,其支柱主要是可查阅的文献档案
,一般甚少关注文物或实物资料。在宏观历史指导下
,搜集、保存、展示历史的实物遗存,能够反映当时
历史环境下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还原历史的细节,从
而印证整体历史,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这正是
纪念馆的工作职责。
本书精选了抗战馆馆藏珍贵文物及全国其他抗战
类纪念馆及相关纪念馆的代表性文物752件,大部分
为一级文物。这些文物,既有领袖人物领导抗战的用
品,也有人民群众参加抗战的器物;既有高级将领驰
骋沙场的装备,也有普通战士英勇杀敌的武器;既有
著名英烈以身报国的志书壮语,也有民众百姓不畏牺
牲的家国情怀;既有文艺人士鼓舞抗战的宣传作品,
也有知识分子服务抗战的工具器械……从中我们能看
到的,既有耄耋老人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的情形,也有
妇女儿童不畏困难支援抗战的纪念;既有从东此到南
粤各地人民奋起抗日的壮举,也有台湾、港澳人士及
华侨纷纷投身或积极支援祖国抗战的事迹国;既有中
国的抗战,也有盟国的协作,还有日本军国主义的暴
行……
通过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们真
切感受到,抗日战争绝不是如抗日“神剧”一般轻轻
松松的,而是要付出千辛万苦、巨大代价以至惨重牺
牲的。正因如此,愈发显得在险恶环境和艰苦条件下
进行不屈抗争的人们的坚定必胜信念之重要,愈发显
得勇敢牺牲精神的可贵!正是中华儿女这种不畏强敌
、不避艰险、不惧万难、不惜牺牲,团结一致保家卫
国的崇高精神,最终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
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建立了万世不朽的功
勋。中国人民固有的爱国主义传统,经过严酷斗争的
锤炼,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高度升华,凝聚成了伟大
的抗战精神,值得后世人们永远铭记和传承。而先贤
先烈的抗战事迹,是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读懂了这
些文物和所承载的先贤先烈的抗战故事,就自然能够
读懂了抗战精神。而读懂了抗战精神,我们就更加深
刻理解为什么中国不仅能战胜日本并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作出巨大贡献j力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能够
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一个个重大成就和胜
利,从而更能坚定“四个自信”,曼力口坚定自觉地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编辑出版这本书,我们也进一步体会到,纪
念馆人都应学会如何更好地讲述文物故事,让文物“
活”起来。仅仅收集保存和简单展示,公众无法充分
地了解文物的意义。纪念馆人的责任,就是要做细致
严谨的整理工作,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彰显文
物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揭示它们蕴藏的深刻内涵,如
此才能真正展示革命文物固有的价值。今后,抗战馆
将会进一步做好抗战文物故事的整理工作,向公众提
供更乡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优秀文化产品。
我们希望读者朋友都能认真地阅读这本书,我们
相信,当你细细品读这一篇篇抗战文物故事的时候,
一定会受到震撼和感动。
导语
李宗远主编的《抗战文物故事(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组织编写,主要以文物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全民族、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历历往事,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取得胜利的历史主线,主题鲜明,弘扬主旋律。选取文物立足抗战纪念馆馆藏,兼顾其他,文物形式丰富多样,典型代表性强。各篇文稿情感真挚,内容生动,弘扬抗战精神。
后记
在编撰本书的过程中,作为抗战纪念宣传、研究
的专业工作者,我们自身也深深为之感动,因此我们
期待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目前大多数纪念馆对文
物展示的只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信息,展品也只是全部
藏品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则可能躺在库房中。囿于参
观的特点,即使有较充分的展示,观众一般也没有太
多时间详细观看,多数仅仅是留下一个概略印象,大
量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没有传递出去。所以我们觉得
,将文物故事编辑成书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形式,能够
在更大程度上让文物“活”起来。
本书编排大体以文物产生的时间为序,涵盖内容
主要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人民
14年抗日战争期间的文物故事,兼及甲午哉争后台湾
抗日志士事迹,和全国抗战胜利后的相关故事,共
152篇,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研究部魏帮顺同志
承担了全书初稿的统审工作,文物保管部张书方、刘
守华、乔玲梅、任京培、陈亮、任建玲、徐源、桂星
星、李文华、张英秋、张倩倩同志参加了书稿编写,
同时选用了一些曾经发表过的我馆文物故事文章。此
外,还选取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九·一八”历
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淞
沪抗战纪念馆等全国30余家抗战类及相关纪念馆的典
型文物故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中共党史出版社对
本书的编辑和顺利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致以敬
意和感谢。
这是一次首创性工作,整理刊布的仅仅是馆藏品
的极小一部分,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可能还存在一些
不足乃至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精彩页
丘逢甲作、郑鸿猷书十六联屏
浓浓爱国情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离台诗》,由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所作,道尽了台湾爱国志士虽然有心保卫乡土,却又无力抗拒日本侵吞台湾的沉痛与无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台湾同胞抗日史实专题展厅里陈列着一套反映台湾同胞心系祖国、矢志抗日的珍贵文物——丘逢甲撰文、郑鸿猷书“恭祝诰封恭人林大母罗太恭人八句开一寿序”十六联屏。
这套联屏作于1902年,织锦缎为边,金纸为底。每幅屏高2.4米,宽0.6米;全部联屏共十六幅,高2.4米,宽9.6米,体量巨大,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联屏行文流畅,情感深挚真诚,不仅为雾峰林家林献堂祖母罗太夫人祝寿,更赞美台湾山川之美,感叹乙未割台山河巨变,同时坚信台湾必将回到祖国怀抱,对沦陷故土的思念跃然文中。联屏书法为汉隶墨书,气势雄浑,字体端谨亦不失秀丽,是一件难得的书法杰作。
十六联屏文作者丘逢甲(1864一1912),字仙根,又字吉甫,台湾苗栗人,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近代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1888年丘逢甲中举人,1889年登进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在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号召“抗倭守土”,创办义军,变卖家产以充军费,并动员亲属入伍。1895年4月17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及澎湖被割让给日本。丘逢甲悲愤交加,率全台绅民上书反对割台,表示要与桑梓之地共存亡。丘逢甲组织义军反抗日军,并倡议建立“台湾民主国”,任副总统兼义军统领,电奏:“台湾士民,义不臣倭。愿为岛国,永戴圣清。”日军攻占基隆、台北后,又沿铁路南侵直达新竹。丘逢甲率义军奋起抵抗,与日‘军血战20余昼夜,进行了大小20多场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终因“饷尽弹尽,死伤过重”而撤退。丘逢甲的弟子如姜绍祖、丘国霖、,徐骧、吴汤兴等,都英勇献身。
1895年秋,丘逢甲被迫离台内渡,定居镇平县(今蕉岭县),先后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致力于推广新式教育,为国家培养元气,支持康梁维新变法。为表示不忘光复台湾素志,丘逢甲为其子丘琮定别号“念台”,将房舍定为“念台精舍”。1912年,丘逢甲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丘逢甲一生始终对国家抱有高度的期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其诗文以怀念台湾和感愤时事之作最为突出,曾获得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梁启超称赞他为“诗界革命巨子”“天下健者”。 十六联屏书写者郑鸿猷(1856—1920),字澄川,号赞侯,台湾彰化鹿港人,书法家。郑鸿猷系光绪年间秀才,诗文、策论,皆有声于时。他书画俱佳,艺术涵养颇深,篆、隶、行、楷四书都十分擅长。他容篆隶于一体,碑味浓厚,亲和中难掩耿毅剽悍气息,汉隶横平竖直,苍劲雄浑,篆书布白匀称平稳,风骨必现。其书风以风神气魄著称,大气磅礴,运笔秀劲神力,风格特具。
郑鸿猷不仅饱读诗书、善书能文,而且交游广阔,为雾峰雅聚常客。郑鸿猷爱国爱乡之情深厚,书风影响深远,为鹿港百年来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之一。
十六联屏文字内容中涉及的台湾主要家族——雾峰林家,位于台湾省台中市雾峰区,是台湾知名的望族,集政、军、农、商的势力而兴旺百余年,其祖籍源自漳州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在抗法、抗日作战中,雾峰林家几代人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林文钦、林朝栋、林献堂、林祖密、林正亨等多位抗击侵略者的志士。罗太夫人之孙林献堂积极领导台湾民族运动,是台湾民族运动的先驱,亦是1946年台湾光复致敬团重要成员。丘逢甲则为雾峰林家孙婿,故为林家罗太夫人寿辰特作此文。
2013年丘逢甲侄孙女邱淑女(丘秀芷)将这件珍藏了100多年的珍贵的十六联屏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