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贴贴穴位百病消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秦丽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秦丽娜主编的《贴贴穴位百病消》阐述了针对亚健康和常见的内外科疾病,如何通过取穴贴穴获得健康。每种疾病列举真是案例,读起来通俗、轻松,适合对中医保健感兴趣的读者参阅。
作者简介
秦丽娜,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主任,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营养师,北京市膏方医师。
2007年7月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参与针灸科和针灸科教研室建设工作,2007年10月晋升为主治医师;2009年3月调到该院康复科,2010年10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11年4月开始担任康复科主任。2010年5月开始兼任该院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
师承针灸泰斗孙申田教授,擅长针法、灸法、埋线、拔罐放血,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颈腰椎病、各种神经痛、失眠、抑郁症、肥胖等。擅长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各种寒证、瘀证类疾病。
目录
第一章 探究千年国医的秘术——贴穴疗法
启动人体自带的保健药——穴位
穴位,国医最神奇的发现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保健治病作用
远近皆可治,穴位保健治病的理论基础
穴位的选择和配伍
轻轻松松取穴位
自成一派的中医外治疗法——穴位贴敷法
什么是贴穴疗法
贴穴疗法历史悠久
为什么贴对穴位能治病
贴穴前需要了解的常识
贴穴之前先识药:认识中药
敷贴药物的剂型制作和使用方法
贴穴疗法的六大贴敷法
贴穴疗法的作用和适应证
贴穴疗法是家庭保健养生的首选
贴穴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贴穴“治未病”,摆脱亚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
眼部亚健康
盗汗
自汗
食欲不振
健忘
颈肩酸痛
失眠
第三章 常见病症自己贴,等于家有半个医
感冒
咳嗽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头痛
胃脘痛
腹痛
腹胀
腹泻
呕吐
便秘
中暑
颈椎病
腰椎病
肩周炎
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鼻出血
慢性咽炎
口疮(口腔溃疡)
牙疼
口臭
鸡眼
麦粒肿(针眼)
湿疹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腋臭
足癣(脚气)
神经性皮炎
第四章 男女尴尬不用慌,贴穴良方帮你忙
阳痿
早泄
前列腺炎
遗精
阴囊湿疹
痛经
月经不调
外阴瘙痒
宫颈炎
乳腺增生
带下病(阴道炎)
产后腹痛
产后尿失禁
产后尿潴留
妊娠呕吐
产后恶露不尽
第五章 上有老、下有小,贴穴疗方少不了
鹅口疮
小儿呕吐
小儿腹泻
小儿厌食
小儿高热
小儿感冒
小儿咳嗽
小儿腮腺炎
小儿流口水
小儿遗尿
小儿夜啼
百日咳
老年性腰痛
老年性耳鸣
老年性便秘
老年性失眠症
老年性尿失禁
第六章 国医贴穴妙用多,享“瘦”美丽看得见
肥胖
色斑
痤疮
瘢痕疙瘩
美容驻颜
序言
前段时间,我正在出诊,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敲
开了诊室的门,他希望我从中医角度出一本关于肚
脐敷贴的书。刚刚听到这个选题我确实很感兴趣,
因为我当时正在做一个中医外治疗法的课题,我很
希望能将中医这一博大精深的外治疗法发扬光大,
可是我内心深处却又生出许多担忧。首先最让人无
法掌控的就是时间问题,大家都知道医生这个职业
是极其繁忙的,琐事众多,我担心不能拿出整块时
间参与写作而延误出书日期;再者,我担心内容太
过于专业,普通读者不易接受,毕竟我是一名医生
,一切病例分析、贴方用药都要从专业角度出发;
我还担心……
出版社的编辑很专业,他看出了我的顾虑,对
我说:“秦主任,您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好书是经
过千锤百炼的,是需要用时间去打磨的,所以我们
会给您充足的时间组织编写稿件,另外我们也会有
医学专业的编辑为您进行文稿修饰,您只要把贴脐
疗法的精华内容及切实可用的药方写出来,相信读
者们一定会大赞的。”
在与出版社编辑的一番沟通后,我那颗摇摆不
定的心才算放下。经过一年多的写作,这本关于肚
脐敷贴的稿件终于完成了。为保证贴方的科学性,
我参阅了古今众多医学文献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
经验,给出了100多种切实可用的贴方,并根据不同
病症给予详细的病理说明。
说实话,这本书的顺利完稿要真心感谢出版社
的编辑。在写稿过程中编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我
磨合语句文字的大众化问题,并将书中晦涩难懂的
中医理论改成通俗易懂的亲民语言,他们还经常对
我说:“秦主任,咱们的文字要‘接地气儿’”,
每每听到这样的提示,我都会抿嘴而笑,心里重复
着“接地气儿”。编辑们还在版式设计上花费了大
量的时间,绞尽脑汁地查找元素,希望给读者们一
种既时尚又有传统感的视觉效果。我再次向参与本
书的编辑、美编表达谢意。
最后我希望普天之下的所有读者都能从本书中
受益,也希望读者朋友用一颗宽容的心接受本书的
不足之处,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秦丽娜
导语
感冒、咳嗽、头痛、咽炎、湿疹、失眠、痤疮、痛经……秦丽娜主编的《贴贴穴位百病消》近80种常见病、多发病,经专家临床实践证明切实可用的100多种贴敷药方直接作用于体表,透皮吸收,循经传导,扶正强身,帮助您健健康康到天年。
贴穴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精华,具有成本低,简单易操作,安全有效的特点,适合居家生活、保健祛病之用。
精彩页
启动人体自带的保健药——穴位
穴位,国医最神奇的发现
在世界医学界,中医学的经络穴位一直是神秘莫测的角色。穴位,是中医学最神奇的发现,是人体自带的保健药,是贴穴疗法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认识贴穴疗法,我们就要先从认识穴位开始。
穴位的发现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一旦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就会在疼痛部位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等,他们发现这样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于是就把这些部位视为一些特定的点。这种以疼痛部位做为“点”的疗疾方式,是穴位被发现的最初阶段。后来,人们发现刺激某些“点”或“部位”时,那种或酸或麻或胀痛的感觉会沿着一定的路线传导和扩散,这就是经络的雏形。穴位和经络,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穴位,中医学对其的规范命名是腧穴。《黄帝内经》认为,“穴”有“洞”“孔”的意思,而“腧”含有输注之意,形容人体的腧穴就如同泉溪江河流经的孑L隙洞穴在地表的反馈。也就是说,腧穴是人体经气在经脉中行走时经过的空隙洞穴在体表的反应点。这是中医对穴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认识。
穴位的命名
中医对穴位的命名,有一定的规律。首先,以阴阳、脏腑命名,如阳陵泉、阳池、肾俞、肺俞等;其次,以穴位的位置、作用来命名,如后溪位于前谷之后两谷之间(谷与谷之间为“溪”),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让人再行三里;再次,与天、地、门、泉、泽、池等有关,如天枢、曲泽、涌泉等;与“门”相关,如章门、冲门等。这些穴位的名字都是有一定意义的,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也会结合穴位本身的含义来给大家讲解如何快速、准确取穴。
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保健治病作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穴位亦是如此。不同的穴位有着各自所长,也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在使用贴穴疗法时,要尽量利用穴位本身的功能,配合精选药物,才能使药性发挥到极致。因此,认识每一种穴位非常重要。人体的穴位很多,中医学将穴位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大类。
十四经穴
如果把穴位分为正宫和偏宫,那十四经穴无论从名称还是从位置、作用来讲,都是当之无愧的正宫。十四经穴是指属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腧穴,其中十二经脉腧穴均为左右对称的一名双穴,任脉穴和督脉穴则分布于身体的前后正中线上,一名一穴,为单穴。十四经穴位共有361个,每个穴位都有确定的名称、位置和明确的经脉所属,简称“经穴”,是穴位中最主要的部分。在十四经穴中,根据穴位的分布和主治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原穴、五输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交会穴、八会穴和八脉交会穴等。这些都是贴穴疗法会频繁用到的穴位,大家需要重点了解一下。
原穴——人体正气的总开关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故名“十二原穴”。为什么称之为原穴呢?是因为人体的脏腑原气都将输注、经过、留止在这些穴位。通俗来讲,这些原穴都是直接管理脏腑的,因此在这些穴位上贴敷中药,可以直接调理相应脏腑的功能,补益脏腑,是贴穴疗法最经常用到的穴位。十二正经原穴包括:太渊、大陵、神门、合谷、阳池、腕骨、太冲、太白、太溪、冲阳、丘墟、京骨。
五输穴——人体特效穴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五种腧穴的总称。五输穴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表明五输穴是人体根部的穴位,为十二经脉的气血出入之所,属于人体根部穴、本部穴,是特效穴。“百病由根起”,五输穴除了能够治疗四肢局部的病症外,对经脉循行远端的头面、躯干、内脏乃至全身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有些精通五输穴的中医善调机体各类病症,是有理论依据的。下面,我用一个简单的表格讲述一下五输穴的特点和作用,大家可一目了然。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