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德文化对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我们从唐代名臣魏徵给唐太宗李世民的《谏太宗十思疏》中可见一斑。其中说:“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思想根源的正确是为人、为官、治国、理政的基础。可以说,唐朝的“贞观之治”与德治是分不开的。 刘秀森编著的《商丘德文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记录了德文化在商丘的根源、继承、发扬,以及各朝代商丘德文化的特点。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德文化 第一节 从“德”字的结构看德文化 第二节 “德”的含义与衍变 第三节 “德”与“道”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 商丘德文化的根源 第一节 帝喾奠定了商丘德文化根基 第二节 帝挚、帝尧对商丘德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商先公对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第一节 商的始祖契对商丘德文化的贡献 第二节 相土“作乘马”——以为民利 第三节 冥勤其官而水死 第四节 制作圣人王亥 第五节 上甲微雪耻振兴商国 第六节 商先公八迁不忘祖根 第七节 商汤对德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第四章 商朝的德文化 第一节 历代商君之德 第二节 贤相以德扶商 第三节 “殷之三仁” 第四节 古之贤人——伯夷、叔齐 第五节 贤臣商容 第五章 周朝的商丘德文化 第一节 周朝初期帝王对商朝德文化的崇敬 第二节 周文化与商朝德文化的渊源 第三节 宋国国君的为君之德 第四节 宋国大臣的为臣之德 第五节 宋国民间的德文化 第六节 儒家思想与商丘德文化的血缘关系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商丘德文化 第一节 秦朝末年的商丘义士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商丘德文化 第七章 隋、唐、宋时期的商丘德文化 第一节 木兰忠孝两全 第二节 睢阳之战中的商丘军民 第三节 直谏忠臣魏元忠 第四节 “行义为贵”的戚同文 第五节 范仲淹对商丘德文化的传承 第六节 大兴教育的晏殊 第七节 忠孝典范赵概 第八节 精忠报国的凌唐佐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商丘德文化 第一节 清廉耿介的宋缣 第二节 刚正不阿的沈鲤 第三节 倾心救民的宋沾 第四节 齐家爱国的侯氏 第五节 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的吕坤 第六节 义德至上的“烂钱刘” 第七节 清节出众的潘礼 第八节 知府郑三俊和商丘德文化 第九节 壮而知悔的侯方域 第十节 避降守节的贾开宗 第十一节 廉洁清正的“豆腐汤”汤斌 第十二节 “清廉为天下巡抚第一”的宋荦 第九章 近现代的商丘德文化 第一节 知事孙金章 的德义传说 第二节 抗日英雄李金田 第三节 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抗日英雄 后记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