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王振宇主编的这本《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是针对中医药卫生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结合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制定出中医药卫生经济学未来发展所需的研究内容,为中医药领域卫生经济学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基础篇、技术篇和应用篇。
基础篇是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是对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的总体设计和定位,重点介绍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的特色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结合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中医药卫生经济知识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第三章从学科发展的视角,介绍中医药卫生经济学科体系的内涵及学科建设内容。
技术篇是第四章到第七章。第四章将标准化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卫生经济学领域中,形成中医药卫生经济标准体系,以此融合到中医药发展标准化战略中。第五章从资源数据化管理的视角,将数据库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引入中医药卫生经济数据管理中,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各行业发展数据化决策的时代要求。第六章是在卫生经济学评价内容基础上的补充和扩展,引入了基于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和中药经济学评价等特色内容。第七章结合我国医改关注的重点问题——价格改革,分析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关键因素,介绍了中医医疗服务定价的关键技术和可行性方法。
应用篇是第八章到第十一章。第八章介绍了临床路径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以实例展示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第九章重新定义了服务满意度的内涵,重点探讨了“被服务者”自身因素、“服务提供者”自身素质等因素对中医药服务满意度评测的影响,并以实例介绍中医药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关键步骤和方法,为中医药服务满意度测评的实际应用提供方法学指导。第十章是基于如何将数据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应用到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经济学问题中提出的,通过中医药卫生经济数据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规划和设计,提出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医院管理新范式,并以临床数据中心和医院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为依托,开展医院数据资源管理新范式的实证研究,为医院管理决策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第十一章从中医药卫生经济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的设计入手,通过平台四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经济学评价展示中医药卫生经济数据资源建设成果,为中医医疗服务资源的挖掘及利用提供示范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