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童星,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现代民政研究院院长等。曾主持包括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获得包括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借鉴 上篇:植根现实 第二章 风险社会与安全需求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表象与本质 第二节 应急管理结构的固化与缺陷 第三节 应急管理结构的演进与动力 第三章 开放社会与融入需求 第一节 单位制(人)与社区制(人)并存 第二节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与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第四章 多元社会与公正需求 第一节 社会分化及其效应的两面性 第二节 公平正义与共享发展 第三节 权益维护与多元包容 第五章 虚拟社会与表达需求 第一节 互联网经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服联网 第二节 被动禁堵到主动引导 第三节 消极防范到积极利用 中篇:彰显特色 第六章 保障公共安全 第一节 国家治理视野下保障公共安全的举国体制 第二节 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的前移与后延 第三节 公共安全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第四节 灾害危机的组织适应 第七章 化解社会矛盾 第一节 社会主要矛盾与政府主要任务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矛盾 第三节 社会矛盾的类别与结构 第四节 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三方模式 第八章 培育自治社会 第一节 社会治理体制及其目标模式 第二节 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第三节 社会组织体制的改革与健全 下篇:聚焦重点 第九章 做实决策风险评估 第一节 四类风险及其评价 第二节 完善稳定风险评估的公众参与环节 第三节 稳定风险评估之评估的综合指标设计 第十章 改革信访制度 第一节 信访制度既要坚持又要改革完善 第二节 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在于规范扩容 第三节 推行网络信访 第四节 信访与司法分工协作、并行不悖 第十一章 优化治理结构 第一节 从科层制管理走向网络型治理 第二节 “网格化”管理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服务型“网格化”治理的雏形 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童星教授的《中国社会治理》一书是一部聚焦社会治理、讲述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的精品力作,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如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重大问题。 全书首先植根中国社会治理现实,提出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四大重点领域:一是风险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紧迫,应急、减灾、维稳模式亟待创新升级;二是开放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融入需求强烈,户籍制度、单位制度亟待改革;三是多元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公平公正需求强烈,整齐划一的要求和利益倾斜的政策亟待更新;四是虚拟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表达和自我实现需求旺盛,网络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亟待创新。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中国社会治理的三大目标,即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培育自治社会,并强调实现上述目标必然要走“共建共治共享”之路。最后,本书剖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即做实决策风险评估,改革信访制度,优化治理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