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韩振华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哲学的当代诠释已经成为一项“跨文化”的事业,其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诠释,与西方思想的交融,使得它们获得了世界性和更为广阔的当下性。韩振华著的《他乡有夫子——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全面考察儒家经典《孟子》自近代以来在西方的译介、研究情况,剖析且“解码”其诠释意图、诠释策略、正读与误读缘由,讨论欧美“西学”与“西方孟子研究”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西方孟子研究”与“汉语学界孟子研究”之间的理论互鉴与视域融合,进而为儒家伦理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跨文化视野与眼光。 作者简介 韩振华,男,山东淄博人。1979年5月生。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美学、西方汉学中的儒学诠释。曾先后赴台湾大学(2012、2016)、德国波鸿大学(2015)、哈雷大学(2017)访学。出版专著《王船山美学基础:以身体观和诠释学为进路的考察》(巴蜀书社2008年版),另在《复旦学报》、《中国哲学史》、《伦理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中山大学学报》、《周易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导论 研究缘起 一 从“门修斯”说起 二 “西方”的意义 第一章 夫子徂西初记——《孟子》在西方的早期接受(1593—1754) 一 来华耶稣会士及其对手——两种释《孟》立场的奠立 二 孟子附属于孑L子的多层原因 三 卫方济的《孟子》译本及其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合流 (一)“礼仪之争”氛围中的卫方济《孟子》译本 (二)《孟子》的“升格”及其对沃尔夫的影响 附一启蒙的先声:儒学在德国的接受 附二文化一文本的交织——儒家经典如何成为欧洲哲学的思想源泉 第二章 19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一 新教传教士之《孟子》译介——走向大众 二 朝觐东方?——理雅各的《孟子》译介及其影响 三 花之安:人性、伦理学与国家学说 四 辩异与求同:宗教比较视域 五 小结 附一 从雷慕沙到儒莲、卜铁:欧洲学院派汉学的基调 附二 顾赛芬的法语、拉丁语双语译本 第三章 1900年以来《孟子》主要译本摭谈 一 1900—1989年重要译本之勾勒 二 1990年以来重要译本之勾勒 甲 海外汉学家之西译《孟子》 乙 国内学者之英译《孟子》 第四章 1900年以来专业研究的多维展开 一 1900—1989年专业研究诸面相 二 1990年以来的研究视野与方法 第五章 预设与关怀——1990年以来西方《孟子》研究的问题意识 一 孟子与现代民主、人权 二 孟子人性论的文化性与生物性之争 三 德性伦理与角色伦理之争 第六章 从宗教辩难到哲学论争——西方汉学界围绕孟子“性善”说的两场论战 一 性善、“良知”与“道德主体”:理雅各对巴特勒、孟子的会通 (一)依经立论:理雅各的“狐假虎威” (二)理雅各和巴特勒的悖论 二 19世纪末新教传教士对孟子“性善”说及理雅各会通做法的非议 (一)信仰之别:要“性善”还是要“恩典” (二)早期传教士的渊源:耶稣会与多明我会的分歧 三 20世纪末美国汉学中的孟子“人性”论争 (一)安乐哲:“性”非本质 (二)华霭仁:生物学意义之“性” (三)价值之分:要普遍的自由、人权还是相对的社群 四 小结 第七章 早期儒家与德性伦理学:儒学研究中的相对主义话题——兼与安乐哲、罗思文商榷 一 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及其向儒家伦理的延伸 二 安乐哲、罗思文等学者对此一路向的非议与商榷 三 早期儒家与德性伦理之内在关联 四 事实与立场:安乐哲新实用主义之局限 (一)自我指涉与理论限域 (二)文化相对主义vs.普遍主义 第八章 “批判理论”如何穿越孟子伦理学?——罗哲海的儒家伦理重构 一 “批判理论”视野中的孟子伦理学 (一)“轴心时期”的孟子伦理学 (二)对李耶理、信广来孟子论著的评论 (三)人权论域中的孟子 二 “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罗哲海与朱利安之分歧 (一)朱利安的“迂回与进入” (二)罗哲海与朱利安的同与异 三 小结 【本章附录】 “语言学转向”之后的汉语哲学建构——欧美汉学界对于先秦中国思想的不同解读 导论 西方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 一 从“语言学说”讲起——陈汉生的汉语哲学认识 二 罗哲海之陈汉生批判及其对“轴心时期”中国思想的现代重构 三 小结:分歧与弥合 第九章 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西方汉学的视角 一 问题的提出: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 二 专业汉学奠基之时的“共识” 三 批评的分野 四 论锋又起:陈汉生及其反对者 五 小结:哲学与信仰之间的孟子 附录一“学术对话与访谈”五则 壹 “孟子也是我们老外的祖先”——与齐思敏教授谈孟子 贰 占以明《易》理象以喻《孟》《庄》——与叶格正博士谈汉学 (一)三百年前的《孟子》译本 (二)孟子在今天并未过时 (三)《易经》的价值 (四)汉学:中国与西方 叁 轴心时期的儒学启蒙——与罗哲海教授谈汉学 (一)破除“universismus”的陈词滥调 (二)理解孟子人性论的路径 (三)“儒学”与“儒教”之争 (四)哲学家的问题意识 (五)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实用主义 (六)国家主义、政治儒学与精英政治 (七)“古今之争”与轴心时期的儒学启蒙 肆 “当代汉语哲学”的建构——与何乏笔博士谈哲学与汉学 (一)哲学思考经历与学术兴趣 (二)当代哲学问题与“当代修养哲学”的建构 (三)“修养”的“政治性” (四)港台中国哲学研究的进展 (五)庄子思想对于民主政治的意义 (六)当代汉语哲学的跨文化性及其发展前景 伍 人权论域中的《孟子》诠释——Gregor Paul访谈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壹 西文著作(含博士学位论文;依出版年代排序) 贰 中文及汉译著作 叁 其他相关著作 肆 西文论文、书评(依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伍 中文论文、书评(含学位论文;依发表时间先后排序)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