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写给永恒的恋人(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曹又方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曹又方,本名曹履铭,出生于上海,父母皆是满人,八岁时移居台湾。早年以苏玄玄、衣娃、金名等多种笔名撰写小说。一九七六年发表中篇小说《绵缠》,赢得“张爱玲第二”之封号。直到以“曹又方”为笔名后,才广为读者知晓,从一九八〇年代起跻身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列。曾游学旅居纽约十余年,历任多家杂志与报社总编、海外作家协会会长、出版社发行人,为亚洲最早组织妇女运动及环保运动的提倡者之一,常在海峡两岸演讲并主持广播及电视节目。二〇〇九年病逝于台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孤独之旅》《天使不做爱》,长篇小说《美国月亮》《风》,散文集《出岫》《门前一道清流》,女权主义专著《女性的开放》。另有自传《灵欲刺青》《烙印爱恨》。 书评(媒体评论) 浮光掠影的爱,人人都有。永恒的浓情蜜意,只 属于少数有福之人。且看曹又方娓娓分析。 ——柏杨 很少人能谈爱情,谈得像曹又方这么好! ——林清玄 后记 情侣路的尽头 林清玄 广东珠海的海边,有一条情侣路。 情侣路以木头搭建,沿着海岸,曲曲折折,很长很长 ,几乎看不到尽头。 情侣路是珠海的情侣最爱散步的路,因为感觉非常浪 漫,海岸的景观也特别的优美。清晨和黄昏,海面上都会 起雾,人朦胧,树朦胧,大海也朦胧。 情侣路的名字特殊,又是特别的漫长,一路走去,不 是情侣也成为情侣,是情侣就走成了夫妻。 我到珠海就特意去走了情侣路。 不过,陪伴我的不是情侣,而是老朋友曹又方。 曹又方在珠海买了一幢小房,拉开窗就可以看见海以 及海边的情侣路。从小阶梯下去,一刻钟就可以走到情侣 路了,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不管向左向右,仿佛都没 有尽头。 “我每天清晨,吃完早饭,就会到情侣路来散步,一 直走,一直走,走到满头大汗,累了,就沿路走回家,但 没有一次走到尽头。”曹又方说。 她告诉我珠海的四季,每个季节都很美,非常适合居 住,特别是这条情侣路。 “我爱极了这条路,在外地还会想念。” 我们便慢慢地随意地散步,享受从海洋吹来的咸咸的 风。曹又方转过头对我说:“我很喜欢你很多年前写的一 篇文章《运动最补,饿最好吃》,当时没有在意,这几年 才发现这两句很真实。运动真是最好的补药,饿的时候, 任何食物都好吃。” 曹又方是生了大病之后,才搬来珠海的,当时选择珠 海,是因为它最像台南的环境;其次,是离上海近,她的 主治医师在上海;再其次,是离澳门更近,每个月可以到 澳门的饭店享用美食,转机回台也很便利。 最最重要的理由,是她在珠海可以专心地写作,希望 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写出她一直想写而没有完成的作品。 珠海人生地不熟,不会有人打扰她的写作。她在珠海请了 一位阿姨,帮她打扫、料理三餐,生活十分写意。 我们从情侣路散步回来,曹又方叫那位从陕北来的阿 姨下饺子请我吃,还烧了几道可口的小菜。阿姨的厨艺很 好,人也朴实。 她在珠海的房子只有两居,却是一尘不染,书架前摆 了一排纪念品。她拿起一尊弥勒佛像说:“这是你送给我 的,笑得真开心。每次看到就有好心情!” 我想起,这好像是曹又方第一次动大刀,手术十小时 之后醒来,我带给她的礼物。原希望她能亲近佛法,后来 她告诉我,她的宗教是文学,佛像就成为纪念品了。 她在珠海的生活比台北清静,但她性情真挚,爱交朋 友,在珠海的社交圈也很活跃。我在珠海那几天,她每天 呼朋唤友,轮流请我吃饭。 珠海虽美,但曹又方更长的时间待在上海,她每隔一 段时间就要回龙华医院就诊,又在上海接了每星期要开录 的电视节目。由于长期住在上海,她对上海好玩好吃的地 方如数家珍。我有一段时间也在上海录节目,我们都觉得 制作单位的饭可怕,经常相约去吃馆子,通常由她点菜, 她点的菜都是清淡爽口的,非常好吃。 我的工作则是环顾餐厅,看到有人吸烟,就上前说: “对不起!我的朋友对香烟过敏,可不可以请您别吸烟! ”因为,曹又方病后,一丝烟味也受不了。 如果我们到了北京,她就会约她的儿子出来一起吃饭 。当时,她的儿子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外文审稿,曹 又方很以儿子为荣,对孩子也非常慈爱。 有一天我对她说:“看你对儿子那么慈爱,感觉不像 是我认得的曹又方!” 她听了哈哈大笑。 确实,我认识曹又方早在一九七七年。 …… 我曾和曹又方到菲律宾小岛旅行,一个下午,她心血 来潮,说:“从来没在海边打过麻将!”于是找服务员把 桌椅搬到海边打麻将。开打的时候,海滩是千的,打了四 圈,海潮涨了,我们只好盘腿继续打,最后淹到椅子,才 弃守。 曹又方不只令旅行充满惊奇,生活也如此。记得她的 安和路旧居刚装修好,她花了半小时给我解释,她如何把 卧室的墙改成弧形,只是为了一个念想:“我想要一道弯 曲的墙,为什么墙一定是直的呢!” 她生了大病,做了十几个小时的手术醒来,说的第一 句话是:“真想喝一碗鼎泰丰的鸡汤!” 她举办“生前告别式”,执意在活着的时候出版全集 ,六十岁后移居内地,在演讲时大谈生死,等等,都是惊 奇的结果,也使得她的一生都活得精彩。 她表面理性,内心却非常浪漫热情。我再婚后复出, 出版《生命中的龙卷风》时开了记者会,由曹又方主持。 她讲着讲着,讲到“林清玄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却受到这 么大的曲解……”突然哽咽无法言语,眼泪像珍珠一串串 落下来。 现场的记者都受到惊吓,因为出版界的女强人,几时 在人前哭过?但她就是有侠女的个性,路见不平,就要拔 刀相助。也因为那个记者会,我们真的成为坦诚相见的朋 友。 有一年,我们在辽宁巡回演讲,到了丹东,丹东隔着 鸭绿江就是朝鲜,到了夜里,丹东灯火辉煌,朝鲜却是一 片暗淡。我们沿着鸭绿江散步,曹又方突然有感而发:“ 不只是两个国家完全不同,人的心灵也是这样 目录 楔子:为爱而写 辑一 春意暖暖 温柔与虔诚 为你塑像 初恋 选择的奥秘 不是盲目 单身或结婚 同性的爱 男子的美 美貌战争 从外在美到内在美 爱的礼物 关于幸福 辑二 夏爱炽炽 从前世走来 爱情贫乏症 魔性的诱惑 迷恋 金钱与爱 爱与性 真爱与激情 嫉妒 恨 情书的况味 从私奔说起 殉情 结局 辑三 秋愫绵绵 恕 誓言与谎言 孤独与爱 爱别离 梦里现真情 如液体一般的爱情 奴性的忍耐 争吵 情人的眼泪 失恋 离婚 噬苦的情 辑四 冬恋深深 约会 老少配 男人的爱 恋母情结 心灵的去势 算命 现代婚姻 新贞操 回报 亲密 宁为爱者 一生的爱 爱的未来 后记 林清玄:情侣路的尽头 李炜:渴望的艺术 精彩页 美貌战争 尽管美的尺度人人不同,但是社会文化里的美的标准仍然形成了制约,有着相当的一致性。 历届的世界小姐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平均年龄二十一岁,身高一米七三,三围是三五一二四一三五等等,便是最佳证明。 但是美的标准,却不是在这儿谈论的主题,这儿要述说的是美的魔力。所以,即使人们对美女看法上具有差距,可是所形成的威力却是相同。 我们从小到大,时时被教导的观人术,是要注重一个人的品德、才智、个性、气质、健康,甚至领导力、幽默感、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种种特性,但是把这一切拿来面对相貌之时,往往不堪一击,天平独独重垂在美貌这一端。 世人皆知以貌取人愚昧危险,表里如一的事物固然所在多有,但是表里相违的事物亦存在不少。人的相貌又何独不然呢?然而,美色当前,几乎是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直接反应。色力无边,面对美貌的对象,人人都会发生羡慕之情,问题是具有这种条件的异性,为什么该独独钟情于你呢? 爱一个可爱的人,除却需要质问自己是否等同可爱之外,尚要意识到那只是本能、是色情,而非爱情。 《堂吉诃德》里有一段关于美貌的故事,十分鞭辟入里。 牧羊女马赛拉具有绝世的姿容,但是她却宁可与山林为伍,放弃恋爱。 一天,一个痴情人因为得不到她的爱而自杀了。于是众人皆怪罪于她的铁石心肠。马赛拉出现在丧礼上,并为自己辩解道: “美貌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一个生有美貌的人在受人之爱以后,就非得还以相同的爱么?如果我是为你的美貌而爱你,而自己却生得丑陋,你却一定得爱我,这话听来就有些奇怪了。即使假设双方同样的美貌,但也不能说彼此的志趣相同。何况美有时候只能取悦眼目,却并不能激发爱情。何况,美的东西是无限的,那么人的欲愿也势必是无限的了……” 通常比较实际的人都会在伴侣的选择上,寻找与自己魅力程度、相貌美丑相近者,但是仅仅为对方的容貌而迷魔者亦屡见不鲜。 毛姆小说《人性枷锁》中的主人翁,爱上的便是一个具有姿色而精神堕落的女侍。而契诃夫则强调表里如一,并说出“人的一切。无论是面容、无论是衣着、无论是心灵、无论是思想,都应当是美好的”一番话。然而在真实的生活里,另外一位俄国作家普希金,却娶了一名美丽浮华的女子为妻,导致后来因为感情纠纷而决斗丧生的悲剧。 人性如此,神性亦然。 希腊神话中的三女神,当初就是为了争夺“最美的女神”头衔,而纷纷贿赂裁判者。 可叹的是这位帕里斯王子对于智慧和权力皆不动心,唯独对爱神的礼物“娶得世界第一美女”为妻有兴趣,并且不惜抛弃旧欢。这便是出名的“特洛伊战争”,从精神的意义上来说,这场美貌战争,仍然一直没有结束。 但是,一个深刻的人,在爱情上不应该是一个相貌决定论者。即使在内在品质和容貌审美上无法统一,也不致完全忽略爱情在双方感情印合与个性相投上的重要作用。 肌肤之美能够达到的不过是肌肤之亲,如果不能互相献出美好与丰富的心灵的话。 P41-43 导语 曹又方著的《写给永恒的恋人(精)》是一部写人间爱情的随笔,春秋冬夏,四季轮转,成住坏空,眼波流动;是一部写给爱情的信札,庇护心底那单单一个人的心。书中篇分为春、夏、秋、冬四辑,暗合时间与生命的流动。文学的感性与哲学的思辨,使得整部作品超越了一般谈情说爱文字的格局,闪耀出动人的智慧之光。 序言 犹记得,那年冬天,在旅居十年的纽约,完成了《写 给永恒的恋人》中五十篇描述爱情的手稿。由于写作时灌 注了无比的温柔与虔诚,以至于写毕之后,仍未释怀,仿 佛这书已成了我这个人的一部分。况且,如果要说这书的 本身,便是一份爱情,就更为贴切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已经有数年了。常在案前 伏笔。然而写下的尺牍,却未曾附邮寄给早先假定的对象 。说来不无悲哀,无论是情人还是友人,似乎都无法再将 昨日与今朝相连。 然而,在这个手机和电脑的时代,写信似乎显得有些 落伍了,但是一个人尽管再懒得写信,却仍然会充满期盼 地打开信箱,做一个快乐的收信人。 书信,仍然是充满了神秘的诱惑力的。 在那多情的岁月里,我专注又用心地写下了许许多多 的信函。固然,写信可以不期待回信,但是毕竟精神上不 无牵绊。于是,渐渐地,写下的书信,那受信人竟然是模 糊而不具有实质性的对象了。 这时,虽然难免产生故人已渺的哀矜,但是,却也豁 然开悟,何妨以泛指有情众生为对象,来写给一位永恒的 恋人!他可以是各种面貌及无限化身,这样岂不是更能无 忌地表达我心中积贮的感情? 我一直相信爱情高于生活,并且独立存在于人间一切 规范之上。因此在爱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位哲人 ,而是一位诗人。 那么,雪莱的这首《爱的哲学》将会是最能激起恋人 共鸣的心声了: 世上没有什么孤单 由于神圣的定理 万物一心邂逅交欢 为什么我不与你 看阳光拥抱着大地 月明亲吻着海波 这些亲热有何意义 要是你不肯吻我 然而,这流动在我们血液里的爱情渴望,在实现的时 候,却往往令人心神为之憔悴了。因为在尘世里,一个主 动无畏、忠贞互信而又善良体贴的爱人,比无价宝更为难 求。你遇不见这个人,或者这个人并不存在于当世。 我一直相信,最高境界的爱不求回报,甚至连特定对 象也不需要。真爱,亦无得失可言。因为那爱已超越尘俗 男女之间小小的私爱,已不再仅仅是利己的爱。爱情本当 是高于生活,也绝非红男绿女之间所流行的源于自爱的自 私情感。乃至于更为等而下之的色情。 因此对于这连哲学也无法说得清楚的爱,自然提出的 也不是标准答案。爱的世界没有导师,你只能做出自己的 全人格全生命的诠释。 最后我要告诉你一件奇妙而可喜的事,便是在写下这 些信件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似乎想象和现实之间,并没 有什么差别。 曾经有一位叫作威廉·古柏的诗人,在许多年之后, 仍然写信给他童年时就去世的母亲。这样把爱当作一种没 有实存对象的心灵物,反而可以在孤独中扩伸自我,并以 崇高、自由及最优美的形式,将对象奉献给内在世界,直 接突破了对象无限延伸的心灵力量。 《写给永恒的恋人》述说的正是亘古以来一些灵魂深 处的渴望,并从事着某种精神的对话。我不过是把实现爱 情的理想、概念、情绪,化为书简的形式写了出来。 只要有情有心,你就是这位收信的人! 内容推荐 作者曹又方犹记得,那年冬天,在旅居十年的纽约,完成了《写给永恒的恋人》中五十篇描述爱情的手稿。由于写作时灌注了无比的温柔与虔诚,以至于写毕之后,仍未释怀,仿佛这书已成了他这个人的一部分。况且,如果要说这书的本身,便是一份爱情,就更为贴切了! …… 爱情高于生活,并且独立存在于人间一切规范之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