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禁毒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连东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连东,籍贯北京门头沟区清水乡,1973年生于山西省阳泉市。历史学博士、副教授。曾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长期从事鸦片史、基督教史研究。现执教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系,兼任该校藏山文化研究所所长、《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校史》副主编。
出版有《鸦片经济》《基督教的传承与变异》等专替在《清华大学学报》《历史教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嘉道年间罂粟替换原因考》《1 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鸦片并非针对中国》《学界关于英印鸦片输华数量分歧之原委》《阳泉市宗教思想状况调查报告》等。
后记
我的导师王宏斌先生曾经说过,人生短暂,终其一生
也做不了几件事。他常常以此来激励我们奋发努力。如今
,我已过不惑之年,每每回忆这话,颇多感慨。
我的青少年时代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迟到是家常便饭
,逃课也偶尔有之。我可以在中考的考场上酣然入梦,还
是靠上天的一声惊雷才得以醒来。又凭借数学考试结束前5
分钟灵机一动画出的一条辅助线,做对了一道10分的几何
题,进入了中专的机械制造专业,从而与重点高中失之交
臂。毕业后,我见证了中专生江河日下的时代。唉!回想起
来,分考高了也未必是好事。我做过装卸工,也摆过地摊
。直到有一天,我幡然悔悟。好在有了自考的大专文凭,
我开始瞄准考研。这成为我一生的转折点。“机械”不大
好用了,我选择了历史。烟、咖啡,想睡了就用冷水洗脸
。也曾经在校园的边上租住,每每在大学生宿舍熄灯的瞬
间激动不已:他们不能学习了,该我熬夜赶超了,他们背
四六级单词表,我就背字典。考试的时间终于到了。笔试
还可以,可面试真不知怎么回答。记得一位老师问我,如
何看待戊戌变法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
运动这一说法。我立即把课本上戊戌变法的性质流利地背
诵一遍,引得老师们大笑。十几年后我才知道,我险些被
“毙掉”,是素昧平生的戴建兵老师言我尚可雕琢,我才
侥幸入围。由此,我实现了方向性的人生转折。后来,是
导师王宏斌先生引领我走上毒品史的研究道路;是一次英
语考试不及格刺激了我的神经,从而使我的英语水平发生
了“质变”。祸福相依的古老观念,在我的一生反复验证
。回眸往事,有太多的人应该登上我要感谢的名单,恕我
这里不能一一举出。他们像一颗颗明星,照亮我人生的天
空。我由衷地感谢每一位在我人生道路上帮助过我的人,
谢谢!
记得在博士毕业时,还是戴建兵老师问我,在研究毒
品贸易之余,如何看待禁毒工作的得失。我哑然无语。时
至今日,本书总算是对戴老师的问题有一个回答吧。书中
既有鸦片罂粟传播和贸易历程的一般回顾,又有对禁毒工
作的改进建议。当然,能否得到共鸣乃至实施,那不是学
者的职责范围。
此外,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小友史静茹,她在地球另一
端的加拿大为我搜集资料,才使得本书轮廓相对完整。
最后还应再说一句,人生本不完美,书想必也是如此
。请读者批评并原谅本书存在的错误吧!
连东
2017年1月17日于阳泉桃河畔
目录

第一编 食药时代
第一章 自西徂东(1650年以前)
一、鸦片罂粟与罂粟家族
二、什么是鸦片
三、传遍“地中海
四、挺进波斯
五、印度:罂粟的“家
六、中国的罂粟“花
七、漂洋过海的鸦片
八、西亚、欧洲的鸦片剂和“鸦片酊
九、奥斯曼崛起与葡萄牙东来
十、南洋鸦片贸易对各国的影响
第二编 毒品风潮三百年
第二章 “鸦片烟”与三角链(1650—1780)
一、鸦片与烟草的结合
二、荷兰人与东南亚市场的形成
三、“怀土人华
四、英国人也来了
五、孟加拉的鸦片垄断
六、包收制的存续
第三章 “单吸鸦片”与权力的冲突(1780—1843)
一、去掉烟草更可怕
二、代理处制度
三、鸦片“商行
四、英国政策调整与市场变动
五、中国的走私与反走私
六、东南亚的“包税制
七、美国商人与西亚鸦片
八、征服信德就是打败“麻洼
第四章 鸦片、吗啡、海洛因与开放的东西洋(1842—1909)
一、中英鸦片战争与战时贸易
二、中国的鸦片解禁与逐利的中国烟农
三、此消彼长的竞争
四、中国“未有之大患
五、欧美的鸦片和吗啡市场形成
六、吗啡制药与西亚的鸦片生产
七、海洛因登场
第五章 在禁毒的旗帜下(1909一1956)
一、万国禁烟会与浦东焚烟
二、世界大觉醒与国家垄断
三、日本政府与中国军阀
四、中国鸦片的产与销
五、其他鸦片产区的禁毒历程
六、欧美有效的司法惩治
七、东南亚的鸦片专卖与专卖废止
八、新中国禁毒与“游离”的港澳台地区
九、日本的冰毒战
第三编 后鸦片时代
第六章 全球化、个人主义与毒品的回旋(1960一)
一、全球化与个人主义思潮
二、当代全球毒品市场变迁
三、鸦片罂粟的最后堡垒
四、“黑社会”:毒品贩运的管道
五、联合国的禁毒努力
六、“三点一面”的鸦片市场
七、新旧毒品的转换
结语
一、欲、利、义的牵引——鸦片罂粟的传播与贸易
二、欲、利、义的战争——重治吸食:“宣传”与“隔离
后记
精彩页
公元前357年,希腊北部的马其顿人在国王腓力二世的率领下开始了征服希腊的战争,敢于反抗的希腊城邦遭到摧毁。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了由全希腊各城邦参加的同盟会议,标志着马其顿对希腊征服战争的胜利。次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①。腓力二世的儿子、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即位,即亚历山大三世,也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随后,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了波斯、占领了埃及,并深入到中亚和印度河流域。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死,部将拥兵自立,帝国分裂为埃及的托勒密、希腊的安提柯和西亚的塞琉古三个王国。在塞琉古王国时期,鸦片很可能已经传到了更远的安息(波斯的帕提亚帝国),因为考古学家在安息帝国米特拉达梯国王的软糖方子里发现了鸦片的成分。②
(六)从罗马帝国到阿拉伯帝国
当希腊文明逐渐衰落的时候,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国家强大起来。从公元前477年到公元前275年,罗马人用了二百年的时间统一了意大利。又从公元前264年起,通过三次布匿战争,至公元前133年征服了北非的迦太基人,占领了突尼斯和西班牙等地。罗马人还在公元前168年灭亡了希腊的安提柯,公元前64年灭亡了西亚塞琉古,公元前30年灭亡了埃及的托勒密。地中海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意大利人的罂粟种植历史比希腊人更悠久。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老加图(公元前234一前149年)就在他的《农业志》中提到在油炸饼或烤甜点上“涂以蜂蜜,撒上罂粟籽”⑧。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各地区联系空前紧密,罂粟和鸦片也传遍了环地中海地区。公元1世纪后,包括小亚细亚、埃及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已经有大面积种植的罂粟。④如同希腊人一样,罂粟在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中一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钱币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熟的罂粟果。例如,公元80年前后在以弗所使用的钱币、同一时期刻有罗马皇帝图密善妻子肖像的钱币、公元2世纪在今土耳其安卡拉佛里吉亚使用的钱币上都有罂粟式样。⑤
罗马文化继承了希腊文化的衣钵,并受到埃及和西亚文明的影响。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几乎都被移植到罗马文化当中。希腊睡神修普诺斯在罗马神话中改名为索莫纳斯(Somnus),也是拉丁语中罂粟花的代名词。在罗马,这位睡神具备了希腊梦神马菲斯的形象,经常被画成一个男孩或小精灵,带着一束罂粟和一只农民们用来采集罂粟果汁时用的角质容器。得墨忒尔被改称刻瑞斯(Ceres),不过依旧掌管农业和丰收,也依旧带着罂粟果。
罗马人或许是从希腊人那里学来了鸦片的采集技术,也逐渐懂得了鸦片的药用价值。②当时的罗马军医迪奥斯克里德(Pedanius Di(scorides,公元40—90年)写下了《药物志》一书,全面总结了当时的植物学和药物学知识。书中详细记述了鸦片的制取方法:露水干后,用刀在罂粟蒴果的外皮上割划出一些裂口,但不要割得太深,以免损伤果实;然后,将罂粟果皮的裂口中流出的汁液收集起来,做成块形,干燥后保存。同一个罂粟蒴果中可以多次采集其汁液。为了防止从蒴果中流出的汁液溅到衣服上,在罂粟蒴果上割裂口时,人应当站在蒴果的背面。③从这样的记述看,当时采用的鸦片采集方法与近代鸦片制法几无差别。此外,他还把罂粟分为若干品种。但经当代一些学者研究,认为迪奥斯克里德所说的“栽培罂粟”才是鸦片罂粟,而“野生罂粟”是指东方罂粟、“流动罂粟”(flowing poppy)是指刺圆头罂粟、“泡沫罂粟”(foamingpoppy)是指水八角(gratiola officinalis)、“角状罂粟”是指海罂粟。④这说明当时医家对罂粟分类及其亲缘关系还不是非常了解。
公元2世纪的罗马名医盖伦(C1audius()alenus,公元129 199年)则把鸦片当作万能灵药,认为鸦片可以“抗毒药,治毒物之叮咬,医疗慢性头痛、头晕目眩、耳聋、羊癫疯、中风、双目失明、嗓子哑、气喘、各种咳嗽、吐血、呼吸困难、腹痛、肠胃中毒、黄疸病、脾硬化、结石、泌尿疾病、发烧、水肿病、各种妇科疾病、忧郁症以及各种瘟疫”,等等。
因为罗马人对鸦片的广泛使用,鸦片罂粟很可能自罗马帝国扩张以后沿着“新月沃地”缓慢地向东传播,最迟在后来的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初传到了两河流域。P22-23
导语
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含有20多种生物碱,可分为菲类和异喹啉类。前者如吗啡和可待因,后者如罂粟碱。鸦片因产地不同,呈黑色或褐色;有氨味或陈旧尿味,味苦,气味强烈。生鸦片经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呈棕色或金黄色。吸食时散发香甜气味。
连东著的《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禁毒研究丛书》叙述了鸦片物种的传播、扩散到收缩的全过程,及其受到烟草影响,从药品到毒品的转换过程。
序言
“鸦片罂粟”以产生鸦片而闻名于世,也因此而饱受
争议。它花开时,既没有腊梅的坚强,也没有牡丹的富美
,只是在微风中摇曳,单薄、凄丽而端庄。然而,这种外
表柔弱的物种,竟然用其独特的鸦片浆汁拨动了人类历史
的舵轮:它诞生于中欧一隅,因为人类的喜爱而四处扩展
,兴盛一时,甚至过海漂洋、穿越洲际的鸿沟;它为一些
人带来滚滚的财富,却又把另一些人推人死亡的深渊;它
让人类彼此攻杀,射出仇恨的炮火;最终,它面对人类普
遍的恐惧和怨怒,四面楚歌,蜷缩于中亚一隅,离开了大
多数人的视野。至此,它似乎完成了一轮生命的循环,或
许是为它“立传”的时候了。
这一神秘物种吸引了无数学者的目光,相关著述汗牛
充栋。以医家而论,对其研究已达3500年之久;就史家而
言,200年来,因其反复争鸣,未尝终止。笔者与罂粟也算
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英属印度输入中
国的鸦片数量;撰写博士论文时开始将目光投向印度全境
和东南亚,试图从更宽广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鸦片毒害发
生的原因。我在研究中发现,鸦片史上的局部性变动常常
会引发全局性的大变动。由此而论,我们将史学划分为中
国史和世界史,再将中国史划分为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从
学科划分的角度看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但绝不可以因此
而自缚手脚。例如,美洲的发现会引起烟草向菲律宾的移
植,烟草向菲律宾的移植会引起爪哇人发明鸦片烟,爪哇
的鸦片烟会催生中国单吸鸦片的方法,中国单吸鸦片的方
法会导致英国东印度公司政策的改变,公司政策的改变会
引起中国的鸦片泛滥,中国的鸦片泛滥会引起土产鸦片的
增加,土产鸦片的增加会排挤印度的鸦片……一连串的因
果链无穷无尽,因为历史本来就是因果勾连而形成的链条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今天,一名突尼斯青年的决定会导
致10个月后利比亚政权的更迭。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如此
,只是在没有互联网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古代,这种因果链
条的传递速度会缓慢很多。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撰写出
版了《鸦片经济》一书。
该书试图打破“中国”、“近代”这样的条块分割,
在对学术史予以回顾之后,重点讨论近代中国毒品问题的
成因以及从1602年到1917年中国、东南亚和印度之间鸦片
贸易格局的演进。该书得到许多史学前辈和同仁的肯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
首先是受到马丁·布思《鸦片史》和俞正燮《癸巳类稿》
等文献的影响,在关于鸦片传人中国的时间和清代罂粟品
种替换的原因等一些具体推论上存在瑕疵,有补充论证的
必要。其次是作为一部毒品史,没有涉及“禁毒”这一重
要的研究使命。
近年来,“如何禁毒”成为我头脑中千百遍追索、挥
之不去的疑问。人类最终可以禁绝毒品吗?忽然有一天,我
终于明白:罂粟是多么无辜,它根本不是我们的敌人,而
是我们的朋友。我终于明白:药品滥用即毒品,毒品善用
即药品。我终于明白:站在正义对立面的,根本就不是毒
品,是人性中追求享乐的欲望、追求利益的贪婪,敌人就
是我们自己。因此,关于人类能不能禁绝毒品的问题,首
先应该反问的是,我们有没有能力让全人类的每一分子都
远离毒品。如果不能,我们就不可能禁绝毒品。
毒品贸易链的终端是毒品消费,正如姚明的公益广告
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我们通常把贩毒行为作
为打击的重点,但实际上,只要有毒品需求存在,打击贩
毒环节越重越狠,毒品价格就越昂贵,就越会有人加入贩
毒大军。这就是我们所处的“怪圈”。
需求是全部毒品史的推动者。人之所以会需要毒品,
是源于人脑当中特有的吗啡类受体以及人本身产生的鸦片
样物质内啡肽。内啡肽也叫脑内啡,是人脑下垂体分泌的
类吗啡氨基化合物。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
和欣快感。此外,大脑神经游走细胞中的多巴胺(C6H3
(OH)2一CH2一CH2一NH2)释放后也可以与人体受体结合,
受体会向神经细胞发出“快乐信息”。多巴胺的释放还会
带动脑内啡的释放。海洛因和烟草会刺激神经游走细胞释
放更多的多巴胺,使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欣快感。
而可卡因和安非他明则通过占据多巴胺在神经游走细胞的
位置,迫使多巴胺离开经游走细胞与受体结合产生欣快感
。但毒品会在刺激多巴胺释放的同时减少受体的数量,从
而迫使吸毒者加大毒品用量来寻找与先前同样的欣快感。
从这个角度讲,戒毒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能戒毒
,就要花钱买毒,而大多数人是喜欢钱的。这样,总有一
些人愿意为那些吸毒者提供毒品来换取金钱。这也就罢了
,可贩毒之人总希望会有更多人吸毒,吸毒者又会在没钱
后铤而走险,各种社会问题随之而来。
顺便说一句,毒品合法化论调在西方社会一度盛行,
很多人认为吸毒是个人的权利。然而,只要轻击鼠标,就
可以发现许多触目惊心的故事。2014年2月,兰州西固区杜
姓男子吸毒后打死自己的母亲;10月,淄博朱台镇一名男
子吸毒产生幻觉,打伤村民后还要持刀行凶。此类事件不
胜枚举,不知“吸毒属个人私事”的论调从何谈起?因此,
从全人类的福祉着想,“毒品合法化”显然站不住脚。
于是,对个人感官刺激的追求、对金钱财富的贪婪和
对人类整体利益的维护,相互交织,共同导演了鸦片罂粟
的兴衰沉浮。从这个意义讲,鸦片罂粟的历史就是它与人
类的关系史,或者更直接地讲,就是人类与人类自身缺陷
的斗争史。
笔者渐渐有了将这一复杂历史呈现出来的冲动。首先
是希望通过在时间上向古向今的双向延伸、在空间上向全
球范围的拓展,阐释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呈现一
部较为完整的人与鸦片罂粟的关系史;其次是通过对历史
事件的回顾与还原,展现不同“人”的行为动机,揭示罂
粟史就是人类与人类自身缺陷的斗争史;再次是要对笔者
在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最后,本书减“论”
加“叙”,力求通俗易懂,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毒品消费
终端”对毒品贸易的拉动作用,以求全社会在“加大对毒
品消费的打击力度”上达成共识。
最后还有几点要加以说明。其一,贸易格局的变化应
当以产地、市场和贸易规模发生重大改变为依据,但导致
这种改变的事件往往提前很长时间就已经发生了。例如,
东南亚在1650年后才成为印度鸦片的主要海外市场,而导
致这一改变的原因之一是1575年西班牙人将美洲的烟草输
入菲律宾。在此,本书在划分格局时以市场实际变化为依
据,而不是将引起变化的原因作为划分依据。其二,每章
标题只是考虑到某一格局在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特点或
主要线索,而有时会有属于这一时段却又与贸易格局的主
要特征无关的内容,或不属于这一时段却与这一格局形成
密切相关的内容。为叙述方便,这些内容也一并纳入该标
题下加以讨论。其三,各种资料的数据之间偶有差异,因
笔者水平有限,未能一一辨析,由衷希望师长同仁批评指
正。
内容推荐
我们常说的罂粟,学名鸦片罂粟,是人类驯化刚毛罂粟的产物,其所产鸦片是制作鸦片膏、吗啡和海洛因等毒品的原材料。连东著的《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禁毒研究丛书》叙述了鸦片物种的传播、扩散到收缩的全过程,及其受到烟草影响,从药品到毒品的转换过程。鸦片作为一种"商品",长期参与人类贸易。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欧洲、西亚、北非、印度和东南亚之间形成的小区域的零散贸易阶段;第二阶段是印度(及后起的中国)为主要鸦片产地、中国和东南亚为主要市场的"三角"贸易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金三角""金新月""银三角"及黎巴嫩贝卡谷地为主要产地,以全球为市场,但受到国际禁毒运动和合成毒品影响日趋萎缩的"四点一面"式的全球贸易阶段。本书对贸易格局演进的历程及演进原因也作了深入探析。总之,本书是一部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不断干预下的鸦片罂粟的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