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胡斌、杨坤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面创新政策研究》围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面创新政策这一核心问题,在全面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规律及OECD需求面创新政策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调研访谈、文献分析、数据比较、案例对比、模型构建等手段,从以下几方面逐层深入地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其次,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及瓶颈问题进行研判,并对已有相关需求面政策及其效果进行梳理和评估;再次,从面向公共需求和面向私人需求两个维度,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面政策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面创新政策的框架优化及实施对策建议。 本书可作为相关政府公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参考读物;在学术探讨层面,本书可为相关领域学者及研究生提供理论及案例参考。 作者简介 胡斌,男,汉族,1976年8月生,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获得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管理科学学会理事、上海市质量协会常务理事。曾赴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及战略管理。近年来,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等各类课题40余项;获得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三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教材1部。 目录 第1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规律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界定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分析 1.2.1 创新性与复杂性 1.2.2 动态性与不确定性 1.2.3 外部性与辐射性 1.2.4 战略性与成长性 1.2.5 需求导向性与政策驱动性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1.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规律 1.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规律 1.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供给规律 1.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组织规律 1.3.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与政策规律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1.4.1 动力因素 1.4.2 动力作用机制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面创新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OECD需求面创新政策的理论框架 2.1.1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内涵 2.1.2 主要政策工具 2.1.3 政策介入时机 2.2 基于创新价值网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传导机理 2.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价值网络 2.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传导机理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面政策的作用机制 2.3.1 需求面政策对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的作用机制 2.3.2 需求面政策对制造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 2.3.3 需求面政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 第3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阶段研籼 3.1 发展的重要背景 3.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态势 3.1.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经济态势 3.2 主要进展 3.2.1 从规模总量和质量上看,产业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3.2.2 从技术水平上看,高端技术突破逐渐增多 3.2.3 从发展布局上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趋势日益明显 3.2.4 从商业模式看,创新方式和新产业推广力度日益加强 3.2.5 从政策环境上看,重点领域的相关政策部署和落实 有序推进 3.3 存在的瓶颈问题 3.3.1 产业层级偏低,国际竞争力较弱 3.3.2 关键共性技术较欠缺,技术创新共生体系尚需完善 3.3.3 区域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较严重,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3.3.4 创新人才和环境不健全,创新成果转化困难 3.3.5 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机制 亟待理顺,产业管理体制仍待完善 3.3.6 政策的系统设计不够,支持方式有待完善 3.4 发展阶段研判 3.4.1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阶段研判 3.4.2 基于专利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阶段研判 第4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有需求面政策评估 4.1 现有政策类型 4.1.1 供给型政策 4.1.2 需求型政策 4.1.3 环境型政策 4.1.4 各产业领域政策的着力点分析 4.2 现有需求面政策梳理 4.2.1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总体情况 4.2.2 相关产业的需求面创新政策梳理 4.3 现有需求面政策的效果 4.3.1 面向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4.3.2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 4.3.3 国际贸易保护风险有效规避 4.3.4 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4.4 现有需求面政策的不足 4.4.1 需求导向政策的设计理念有待提高 4.4.2 需求面政策的整体性不够完备 4.4.3 需求面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尚未建立 4.4.4 需求面政策的实施协调机制尚需完善 第5章 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面政策经验借鉴 5.1 政策梳理 5.1.1 面向公共需求的创新政策 5.1.2 面向私人需求的创新政策 5.2 经验借鉴 5.2.1 领先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和控制全球价值链的关键 5.2.2 国家示范和公共采购是激发新兴产业初始需求的 有效手段 5.2.3 财、税、金融政策是扩大新兴产业需求市场的重要举措 5.2.4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环境是需求面政策的关键 组成部分 第6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面创新政策的优化设计 6.1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目标 6.1.1 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规模 6.1.2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结构 6.1.3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6.2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设计原则 6.2.1 系统性 6.2.2 衔接性 6.2.3 针对性 6.2.4 动态性 6.2.5 可操作性 6.3 需求面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 6.3.1 领先市场计划 6.3.2 制定和实施公共项目规划 6.3.3 政府采购产品或服务 6.3.4 市场友好型法规和标准 6.3.5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6.3.6 政府为企业开展国际营销 6.3.7 消费补贴、减税等 6.3.8 政府付费为社会公众购买新兴服务 6.4 需求面创新政策的优化设计方向 6.4.1 对接国际准则,探索政府采购的新模式 6.4.2 改革财政补贴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6.4.3 发挥重大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提升公众认可度 6.4.4 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拓展企业的市场影响力 6.4.5 调动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