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美)莉萨·克龙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莉萨·克龙,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出版业工作过十年,之后转入电视行业。担任多个电视节目的主管制片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洛杉矶威秀电影公司等的故事顾问,威廉·莫里斯经济公司的文稿代理人。同时,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写作课,并任教于视觉艺术学院。多年来,她还一直作为顾问,帮助诸多作者、制片人和代理人开发新的书籍和影片,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著有《你能写出好故事》《行家解惑:电影剧本创作》等多部畅销书,并广获好评。
书评(媒体评论)
写作陷入了困境吗?没关系,把那些别人告诉你
该如何写小说的建议忘掉,因为八成是完全错误的。
故事大师克龙会告诉你真正的好故事究竟好在哪里,
并一步步地为你展示写小说最有效的步骤。就我个人
而言,没有她的帮助,我无法写出我的小说,你也是
如此。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卡洛琳·李维特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问题,写作者犯下的致命错误
是什么,她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剖析何谓一个好故事,
以及怎样才能写出这样一个好故事……这本书“手把
手”地指导如何构建和创造一个好故事,每个人都能
获得实用的写作方法。
——《出版人周刊》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真正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的
1 故事:大脑的解码器
2 谬论:我们学到的写作知识都是错误的
第二部分 创造故事的6W原则
3 What If:打破“万一……怎么办?”的思维惯性
4 Who:你要彻底颠覆“谁”的生活
5 Why:你的主人公究竟“为什么”在意
6 Worldview:主人公的世界观
7 WhatNext:完美的因果关系
8 When:给你的主人公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
第三部分 为主人公的内在挣扎创造一个外部刺激
9 开篇:小说开头与故事蓝图规划体系
10 真正的顿悟时刻:你的故事在哪里结束
11 构建蓝图:串联起游离的各个部分
12 以退为进:如何从过去中收获情节
13 故事逻辑:保证每一个“是什么”背后都有一个“为什么”
14 故事层次:次要情节、故事线及次要人物
15 坚持写下去:故事的螺旋进展
精彩页
做一个突击小测验:辛勤工作了一天,你想找一种方式休息放松一下。下面哪一种选择能屏蔽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烦扰,在短时间内改变你身体的化学构成,让你迅速恢复元气呢?
一杯上好的黑皮诺
一盒巧克力
一本小说
答案是你三个都想选。但小说的药效最猛,也最持久,并且绝对不会让你在第二天早晨感到丝毫遗憾。哦,也许还是会有一点。
想想看,你终于准备停当,爬上床,兴冲冲地想:早点休息,明天早晨有重要会议,天一亮就得起床呢。你伸手去拿床头桌上的小说。想着读一章——你懂的,为了放松而已,然后,就关灯。但是当你读到这一章末尾,你心里想:“等等,要是普莉希拉发现了肯德里克留给布里奇特的便条,她会怎么做?她肯定会误会的,接下来……”于是你决定再读一页,看看结果到底如何。然后一页变成三页,三页变成十页。突然问,你来了精神。事实上,“疲劳”这回事已经完全被抛诸脑后。真实的世界已经消失,你身处一个精美、舒适的泡泡里,悬浮在半空。仿佛有人按下你的人生暂停键,让你在另一个现实中生存、呼吸。手中的书页翻飞,直到你注意到百叶窗下面有一道恼人的光透进来。是窗外有人停了一辆卡车?接着你突然一惊:天已经亮了。你读了一个通宵。这个时候,你才震惊地发现自己有多么疲劳。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明明知道自己第二天要早起,睡眠不足会让你精力不足,像我这样的人还会易怒。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停不下来呢?先别急着批评自己定力不足,不能读个一两页就放下书去按计划行事。实际上,对大脑来说,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无法抗拒的。不是你决定要继续读,而是你的生理反应决定你自然而然地就会这样做。当然,一旦老板发现你开会时打瞌睡,或者更糟,发现你号啕大哭,因为有人指出你穿的两只袜子不是一双,我可不推荐你这样去跟他解释,因为人们不明白故事在我们身上的威力有多大。没错,如果你这样说,老板肯定会觉得你脑子进水了。
这是故事可怕的一面。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在时时刻刻受到故事的迷惑,或者说影响。但就像你并无恶意的老板一样,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故事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层的。不过对作家们来说,这正是通往理想王国的钥匙。故事何以对人影响至深,究竟是什么让它能够切入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理解了这一点,就能让你在自己的小说中呼风唤雨。
所以,在着手构建你的宏伟蓝图之前(如果你已经开始着手写了,那就先停下来),你需要知道是什么让大脑过滤掉真实世界,一头扎进书中世界的。为此,本章我们将要来看故事所蕴含的深层目的是什么,故事与大脑是如何互动的,是什么让故事在我们身上发挥效力;并且,通过分析我们听到的每一个故事中,大脑喜欢什么,寻找什么,对什么做出反应,来揭示究竟何谓故事。 故事的深层目的
像你我这样有责任意识的成年人,为什么一旦被一个难以释卷的故事所吸引,就能完全将自己隔离于现实之外呢?进化生物学家长久以来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因为很显然,通宵达旦地去读一本小说是得不偿失的。但是,嘿,至少你活到了天亮。远在石器时代时,能否平安熬过夜晚都是充满变数的事,稍微一走神游离了现实,就会让你落入捕猎者的虎口——捕猎者种类众多,也许是人类,也许是其他物种。换句话说,沉浸在故事之中有可能是致命的,因此科学家相信一定有一个非常合乎情理的原因让它成为可能,否则,还没等他们说完“就再读一章,我发誓”,自然选择就将那些容易被故事吸引的人斩草除根了。
的确有个非常合乎情理的原因。故事是世界上第一个虚构的真实。它让我们可以走出当下,展望未来,得以规划生活中极其惧怕的事——未知之事、突如其来之事。在那些潜在的、善于突袭的天敌藏匿在你身后之前,有什么比故事更好的方式帮你想到如何先发制人呢?
没错,有时,立足“现在”是明智之举,但如果你总是在现在里,压根不会知道还有明天,更不要说能预测潜伏在现在中的危险与欣喜。故事让我们间接地身处尚未经历的不同境遇中,去感受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为了躲过一劫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因此,地球上每一个社会都讲故事并不足为奇。这是人之常情,也许,还是在提醒我们,除了可以打发下雨天的周六下午和重要会议前的漫漫长夜,读故事还有点别的意味。
P9-11
导语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故事总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意写作课教授创作秘籍;用心理学、脑科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故事。帮你1分钟打破惯性,扭转思维,从此一劳永逸、不走弯路!
莉萨·克龙著的《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以“书中书”的方式,“手把手”直观展现将“灵感”变成”好故事”的诞生过程,是小说作者、畅销书作家、编剧、广告人的案头书。
序言
作者犯的最严重的错误是什么?多年来,一直有人问
我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故事。所以
,即便他们创意绝佳、妙笔生花,但往往写了很多事,也
讲不出一个真正的故事,因此难以让人手不释卷,换句话
说,没有读者。
结果呢?无数的作者意冷心灰,因为无论他们怎么努
力去写,无论参加多少个工作坊、修了多少个学位,还是
找不到出版代理商,出不了书。如果他们决定自费出版(
为了给那些有眼无珠的大出版商点颜色看看),最后也不
过是卖给了家人和朋友。来看看触目惊心的数据:二○一
二年,《纽约时报》报道说,大多数自费出版的书发行量
都不足一百五十册;调查显示,在出版商收到的书稿中,
百分之九十六以上被拒(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还要更高
一些)。所以,作者们最终会失望、难过,有时还会十分
苦闷。更糟糕的是,他们十分确信自己的失败只证明一个
事实:他们没天赋。
我们都有内心的声音,表面上看,它一心为了我们好
,但正是这个声音害了我们。曾经是什么原因让我自信可
以成为作家呢?我应该马上放弃这个念头,在别的舞台展
示我的创造力。比如形意舞?不能这样想!不仅因为你很
有可能的确拥有过人的才华,还因为,我是认真的,这世
界会跳形意舞的人已经太多了。
真正的重点是:不了解一个故事如何产生不是你的错
。就好比你并不是很清楚你的身体如何吸收食物里的营养
一样。你知道你的身体吸收了营养,而且如果在高中修了
生物课,你可能还记得吸收过程与细胞、滤膜、氨基酸有
关,但你看不到它是如何去吸收的(谢天谢地)。故事—
—所有的故事,在你身上产生影响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影响为什么会产生。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破解故事的密码,将不可见变
得可见——更不用说,变得可操作。它能让你变成一个故
事高手。它手把手教你,如何为故事勾画一个蓝图,这样
你将会从起点直接到达成功。它会大大减少你修改稿子的
时间——这一点千真万确。你不仅能从第一句话开始就牢
牢抓住读者的心,而且你的小说,或者脚本、剧本、短篇
小说,会比你之前的创作更深刻,更丰润,更引人入胜。
我为什么能确定呢?因为我们现在并不是在讨论某种新的
、风靡一时的写作体系。我们谈论的是脑科学。
人为故事而生。对于每一个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
故事,我们都会去揣摩、评论一些具体点,无论哪种文体
,具体点都是那几个方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故事是大
脑的语言。我们以故事的方式思考。在大脑进化过程中,
故事逐渐成为大脑进入现实的解码指环,因此我们非常善
于在故事中搜寻一些具体的意义和信息——我是说我们所
有人,生来如此。就算幼儿园小朋友也能辨别出什么是一
个好故事,因为它就嵌在大脑结构里。故事是我们理解周
围世界的方式;它的产生远远早于书写语言。真是见鬼,
在口头语言产生之前,我们就在用故事发牢骚和唉声叹气
了。我敢打赌,要是哪天清晨起得太早,一些古里古怪的
家伙还会这样做。
我们对故事的反应是天生的,不需要后天习得或者刻
意思考,因此我们常常感觉不到故事在我们身上产生的作
用。当一个故事吸引你的时候,你会不假思索地被它牵着
走。你可能常听人说,想要沉浸在一个故事里,“就要把
怀疑暂时放在一边”。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
这样就意味着我们能否被一个故事吸引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别无选择。故事能够在我们身上发挥力量
,是我们自身生理反应的结果。但是天生会对故事做出反
应,并不意味着天生会写故事。就像伟大的南方作家弗兰
纳里·奥康纳、所说:“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故事
,除非他坐下来写一个。”但有一个部分她忽略了,在我
们写故事之前,我们得知道故事到底是什么。就是说,我
们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读者,抓住了读者。
问题是,大多数作者误以为故事就是书页上所读到的
东西:生花的妙笔,权威的叙事,紧凑、令人叫好的情节
,巧妙的结构。犯这样的错误很正常,但却致命。因为虽
然没有人否认那些要素很重要,但它们之中缺乏一个关键
要素来赋予故事以意义和生命。
乍一看,一个故事的驱动力是无形的。这个驱动力不
是天赋,不是语言表达,也不是情节。以电为例。再高强
度的照明灯,除非插上电,否则都只能是摆设,一个不能
吸引读者的故事就是一盏没插电的灯,缺少电来照亮它的
情节、语言表达与天赋,让它熠熠生辉。
问题来了,这个照亮故事的电究竟是什么?
答案是,随着主人公进入故事当中,他纠结、思量,
并权衡最关乎自身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做出艰难的决定,
如此推动叙事。在这个过程中,一切自然流溢而出。这里
所说的纠结不是普通的内心矛盾,而是主人公几乎无法实
现的目标:他要实现心中的愿望,同时还要在恐惧面前不
丧失自我。当我们深入推敲细节,会发现故事并不等同于
隋节,或者发生的事件。故事讲述的是情节进行中的具体
事件如何影响主人公,进而让他的内心产生何种变化。
记住,主人公内心的斗争是小说的火线。它就像是地
铁行驶的第三条轨道——那条驱动车子向前的带电轨道。
没有这条轨道,无论那辆列车建造得多么精良,也只能置
身事外地原地不动,惹得乘客们直跺脚,尤其是在高峰时
刻。所有的故事终究都靠人物推动——是的,所有的故事
,包括《五十度灰》《A:不在现场》《虎胆龙威》《战争
与和平》《金翅雀》和《小火车头做到了》。
在一部小说中,所有的部分,包括行动、情节甚至“
感官细节”,都必须在第三条轨道上,这样它们自身才具
备意义,并拥有情感冲击力。无论故事的文字多么优美,
或者“从客观上看”情节多么跌宕起伏,假如不能让主人
公产生内心的挣扎,都会打破吸引住读者的魔咒,他们会
骤然问出戏,回到现实中,将故事打入冷宫。
绝大多数的稿子之所以被拒——被出版商拒也好,被
读者拒也好,是因为它们没有连通第三条轨道。这就是作
者因疏忽铸大错的地方,也是他们犯的最严重的错误。因
此他们写啊,改啊,润色啊,一沓沓的稿子写了盘根错节
的许多事,但没有一件是重要的,因为他们写的东西是一
堆人物内心以外的东西,吸引不到读者去读。
故事关乎着人物的内心斗争,而非内心之外的事情。
重要的是主人公如何由内去认识、去克服并且解决外部情
节进行中的问题。这就是说,早在情节中的事件发生数十
年之前,人物内心存在的问题就应当已经出现。冈此,具
体来说,如果你不知道你的主人公想要什么,心中怀有什
么谬念,以及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构建情节帮助
他克服谬念,那么你就写不出好故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开始建构情节之前,你要对主人
公内心的具体矛盾了如指掌,也就是为什么抓住了主人公
的内心矛盾之后,情节就能以惊人的速度自行前进。故事
第一,情节第二,这样你的小说才能迅速抓住读者,还没
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已经将其俘获。
这就是《怎样写故事》可以让你拥有的力量。它一步
步引导你把一个隐约闪现的念头,逐渐演变成一个多层次
的、有前因后果的蓝图,再加以修饰完善,即可成为初稿
,而它的专业性、丰富度和控制力堪比修改过的第六稿和
第七稿。你会注意到我在整本书中说的是“蓝图”,而不
是“大纲”。这是冈为在写作用语中,“蓝图”一词通常
指的是逐个场景的总结,即小说表面情节的概要,而不是
这本书的内容。我们正透过表面,看到故事的本质——令
读者的大脑难以抗拒的东西。在《怎样写故事》中,我们
所说的“蓝图”并不是情节推进中所发生事件的简单概括
;蓝图是对一个完整故事的内部与外部的高度综合,当你
为小说构建蓝图时就已经开始写了,事实上,蓝图中的大
部分内容都将出现在小说中。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东
西是浪费的,没有什么“写作前的准备”。结果呢,一部
引人入胜并将会改变读者看待世界的方式的小说就此诞生

内容推荐
为什么许多作家的处女作令人惊叹,第二、第三和第四本却都反响平平?
为什么许多人兢兢业业写了数百页之后,得到的只有毫不紧迫、逻辑不佳的故事?
为什么一些看似文笔情节俱佳的作品就是无法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
因为,写作者并不知道真正打动读者的是什么。
莉萨·克龙著的《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摒弃以往从文笔、情节、结构、人物设定等出发的外部解决方案,用心理学、脑科学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故事。提出了故事创作的6W法则,结合丰富的案例,教导创作者怎样让故事从灵感闪现的时刻开始,便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一步步写出具有严密内在逻辑、强大说服力与紧迫感的好故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