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名人传(新译新注彩插本)/国民阅读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法)罗曼·罗兰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国民阅读经典:名人传(新译新注彩插本)》,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传世名作之一,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三部“英雄传记”,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目录 序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引言 米开朗琪罗 上篇 搏斗 一 力 二 力的崩溃 三 绝望 下篇 放弃 一 爱 二 信念 三 孤独 尾声 死亡 这就是那场神圣的苦难人生 托尔斯泰传 刚刚逝去的光芒 《童年》 《高加索纪事》 《哥萨克》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三死者》 《家庭幸福》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忏悔录》和宗教危机 社会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 《艺术论》 《民间故事集》、《黑暗的势力》、《伊万·伊里奇之死》和《克莱采奏鸣曲》 《复活》 托尔斯泰的社会观 他的面目确定了 战斗结束了 序言 我愿证明, 凡是行为善良而高尚的人, 都能因此承受苦难。 ——贝多芬语 (1819年2月1日,维也纳市政府) 我们周围的空气凝滞着。古老的欧洲在沉闷、 污浊的空气中麻木僵死。庸猥的功利主义压抑了思 想,束缚着政府和个人的行动。人们包裹在卑劣而 谨小慎微的自私中,已因缺氧而命垂一线。快被闷 死了——打开窗子吧!放自由的空气进来吧!感受 一下英雄的气息吧! 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不甘任灵魂流于平庸 的人来说,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搏斗——大部分情 况下,斗得悲苦,毫无华彩与幸福可言,还要一个 人面对孤独和沉寂。他们背负着贫穷、日常的烦躁 ,以及愚蠢透顶却能把人压死的任务,让精力白白 流失而毫无回报,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一丝快乐的 曙光,大多数彼此相隔,即使兄弟有难,都顾不上 施以援手——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他们只 能孤注一掷地靠自己;不过,有些时候,最强大的 人也会被苦难压倒。他们呼唤援助,呼唤朋友。 为了授手援溺,笔者不吝在他们周围集结起这 些英雄的友人——那是些为了善行而遭受苦难的伟 大心灵。这些名人传记无意诉诸野心家的傲慢,而 是写给受难者的。话说回来,谁又不是在受难呢? 让我们把苦难的香膏献给正在经历磨难的人吧。在 这场斗争中,你和我并不孤立。圣灵之光,将入夜 的世界照亮。哪怕在今天,就在身边,我们还目睹 到两朵最纯洁的火焰在熊熊燃烧——一朵是正义, 一朵是自由:皮卡尔上校和布尔民族。即使他们还 未能烧毁那浓重的阴霾,但至少像一道闪电,为我 们照明了道路。跟着他们吧,跟着那些分散在各个 国家、各个时代,和他们一样孤军作战的人们往前 走。让我们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族群重生。 以思想或武力取胜的人,我不把他们看成英雄 。我所谓的英雄,是因心灵而伟岸的人。正如他们 中最伟大的一个,亦即我们将叙述其生平的那个人 所说:“我拒绝承认,除了善良,还有什么高人一 等的标志。”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物 ,甚至不会有伟大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行动者。卑微 的芸芸众生,只配欣赏腹中空空的偶像——风头过 后,他们便摧枯拉朽般逝去。成败无关紧要。重要 的是伟大,而不是显得伟大。 我们在此尝试为之立传的这些人,他们的人生 几乎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殉难。有的人,命运乖舛 ,灵魂在肉体和精神、悲苦与病痛的铁砧上被敲来 打去。有的人,亲眼目睹同胞们饱受无以名状的折 磨与羞辱,磨难成为每日必食的面包,肝肠寸断, 一生一世为苦所累。他们的伟大,固然源于刚毅, 也来自苦难。受难的人啊,不要哀怨,人类中最优 秀的人和你们一样感同身受。从他们骁勇的事迹中 获得滋养吧。如果觉得没有力气,不妨把头枕到他 们的膝下稍事休息。他们会安慰我们。泰然的能量 和强大的善念像一股洪流,将从这些圣洁的灵魂中 喷涌而出。无需探究他们的作品,也不必听到他们 的声音,仅仅透过他们的眼睛,仅仅在关于他们一 生的故事中,我们便能读出:唯有苦难,才能让生 命无比伟大,无比丰盈,因此,也——无比幸福。 在这个英雄队伍里,我们把首席位置留给坚强 而纯粹的贝多芬。身受磨难时,他希望自己的榜样 能给其他的苦难中人提供支撑,“但愿不幸的人, 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受难者,不顾自然设下的 重重阻隔,尽全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愧于人的称号 的人,而能有所慰藉”。经过多年的抗争与超人的 努力,贝多芬克服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不幸的 人类吹送几许勇气”的大业。后来,这位胜利的普 罗米修斯在回答一位祈求上帝的朋友时说:“人啊 ,自己帮助自己吧!” 这句豪言壮语,当能令我们有所感悟。让我们 以他为榜样,燃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念吧! 罗曼·罗兰 1903年1月 导语 罗曼·罗兰著的《名人传(新译新注彩插本)/国民阅读经典》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文学巨匠罗曼·罗兰最著名的代表作。教育部指定学生课外阅读书,畅销全球的百年励志经典。 作者在书中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放自由的空气进来吧!感受一下英雄的气息吧!”精选绝版历史图片,捕捉伟人的生命华彩。 精彩页 行善事,尽其所能, 爱自由,甚于爱其他一切, 即使为了王座, 也永不背弃真理。 ——贝多芬(1792年手记) 他身材矮胖,脖子壮实,一副运动员的骨架。砖红色的大脸四四方方,到了晚年,才显出焦黄的病容,尤其在冬天,足不出户、远离田野时,更是如此。他宽广的前额高高隆起,一头乌黑的头发浓密异常,根根倒竖,仿佛从来没用梳子打理过,好像“梅杜莎头上的乱蛇”。他的眼睛精气逼人,让所有看过去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其中的微妙差别。那充满野性的眼光像火焰一样射出,却以一张悲怆的古铜色脸庞为映衬,看上去是黑色,其实是灰蓝的。平日里,这双细小的眼睛深深凹陷,可一到动情或发怒时,就蓦地张开,在眼眶里滴溜溜滚动,反射思想,像奇迹一样写实。。他经常满怀忧郁地将目光投向天空。鼻子短、方、宽,犹如狮吻。一张嘴倒是秀气,但下唇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刚劲有力,简直能咬碎核桃。右边下巴上长了个深深的酒窝,使整张脸呈现出奇异的不对称。莫合勒斯说:“说话的时候,他带着和善的微笑,挺可爱,也让人放松。但另一方面,他的笑中没有愉悦,显得粗犷,像是挤出来的,而且,一闪即逝。”——这是一个不习惯快乐的人的笑。忧郁才是他惯常的表情,显出“一种不可治愈的悲伤”。1825年,雷尔斯塔伯说,当他看到贝多芬“温柔的眼睛和他眼中肝肠寸断的痛苦”,好不容易才忍住没让眼泪流下来。一年后,布劳恩·翁·布劳恩塔尔在一个酒馆里遇到贝多芬,见他坐在角落里,抽着一支长长的大烟斗,闭着眼睛——死亡临近时,这是他越来越常见的姿势。有朋友跟他说话。他惨然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谈话手册,然后,像聋子常做的那样,尖着嗓子请他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贝多芬的脸色变化无常,有时毫无征兆,突然有了感应,便发作起来,就算在大街上也不管不顾,把路人吓一大跳。有时,他在弹钢琴时被人撞见,“脸上的肌肉骤然凸起,血管爆胀,狂野的眼睛变本加厉地骇人;嘴唇抖着,像是一个自己招来魔鬼、却反被魔鬼制服的巫师”。这是一张莎士比亚笔下的戏剧面孔。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他是个活脱的“李尔王”。 1770年12月16日,在科隆附近的波恩,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在一幢破房子的简陋小阁楼上。他的祖籍是弗朗德勒。。贝多芬的父亲是唱高音的,头脑不太灵光,嗜酒如命。母亲是女佣,本是厨子的女儿,早前嫁给一个侍从,夫死后改嫁。 贝多芬的童年清冷,缺少家庭温暖,不像那个幸运得多的莫扎特,能在蜜罐中长大。对他而言,人生一开始就是一场悲怆而粗暴的斗争。父亲想发掘他的音乐天分,好把他当成神童炫耀。四岁时,贝多芬就被钉死在羽管键琴前,或者和提琴关在一起,一练就是几小时,被繁重的功课压得死去活来。差一点,他就对艺术深恶痛绝了。父亲不得不使用暴力,才能逼他学下去。少年时代,贝多芬就得为经济来源犯愁,想方设法赚取每日的面包,这实在是个来得过早的重任。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上了管风琴手。1787年,他失去了亲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好,那么值得爱戴,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当我能叫出这个温馨的名字——‘母亲’,而她又能听到的时候,谁能比我更幸福呢”?母亲死于肺病,贝多芬一度以为自己也患上了同样的病,常常感到痛楚,还要忍受比肉体之痛更折磨人的抑郁症。十七岁时,贝多芬成为一家之主,教育两个兄弟的重担落在他的肩上。贝多芬满心羞愧地为无力持家的酒虫父亲办了退休申请——人家怕老子把钱挥霍掉,就把退休金交给儿子。这些伤心事在他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幸运的是,贝多芬在波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温暖的依靠,那就是他毕生珍视的布罗伊宁一家。可爱的埃莱奥诺蕾·德·布罗伊宁,小名“洛琛”,比他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她在诗歌方面带贝多芬入门。她是他儿时的玩伴,两人之间也许产生过温情。后来,埃莱奥诺蕾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后者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贝多芬都和他们保持着恬静的友谊,有韦格勒、埃莱奥诺蕾和贝多芬之间得体而深情的通信为证,夫妻俩称贝多芬为“忠诚的老友”,他则称对方为“亲爱的韦格勒”。后来,三个人渐渐上了年纪,友情却愈久弥醇,心灵的青春一如从前。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