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梁红艳著的《中国物流业发展(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业在供给推动、市场拉动、技术驱动与政策促进的综合作用下取得的各项成就,并探讨了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物流业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问题。本书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指出当前中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重塑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须从传统的要素推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两大问题:一是研究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物流业增长的贡献;二是探寻提高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动力机制转换的路径。书中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以及物流业的产业特征与发展实际,立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从区域物流空间网络结构配置、产业互动协同、技术创新驱动与企业组织形式四个方面探讨了实现物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 本书内容丰富,数据资料翔实,语言生动活泼且浅显易懂,适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人士阅读,也可作为对物流产业感兴趣的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梁红艳,管理学博士,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系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物流、物流产业、服务经济。 先后主持承担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联重大项目、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以及产业界研究课题10多项;以第二成员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全项目1项;合著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经济管理》《科研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主讲“商品学”“物流产业的创新与创业”“高级管理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获福州大学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竞赛一等奖、福州大学第十三届教学名师、福州大学杰出青年教师励志奖、第四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组特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名师、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人文社会科学组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脉络、现状与问题 一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脉络 二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三 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实现路径 一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 二 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第三章 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及其贡献 一 生产函数设定 二 变量说明 三 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分布体系与差异分解 一 研究方法 二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 制造业与物流业规模分布的时空特征 四 省域制造业与物流业规模分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五 城市群制造业与物流业规模分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六 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规模分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 第五章 空间结构网络化与区域物流协调 一 研究方法 二 中国省际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三 中国城市群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 第六章 产业互动融合与物流业价值创造 一 产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 二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三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关系 四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度 第七章 信息化与物流业生产率 一 物流业与信息业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二 中国物流业与信息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其互动关系分析 三 中国物流业与信息业的融合水平 四 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 五 中国物流业与信息业产业融合的生产率效应 第八章 战略联盟与物流业市场竞争力 一 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基础 二 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四 检验结果与分析 附录 附录1 中国各省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项 附录2 中国各省份物流业生产率的贡献 附录3 中国五大城市群物流业发展水平测度结果 附录4 物流企业战略联盟调查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