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明清时期,江南为全国财赋重地,在全国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活跃繁荣的市镇经济最为引人注目。专业市镇的形成、发展与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息息相关,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市场网络和区域市场,并为全国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伴随着江南城市工商业的发达,居民的奢侈性消费现象日益突出,折射出市民心态的转变。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城镇的繁荣,也为江南地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清江南科甲鼎盛,文人辈出,江南士人在政治上、思想上的活跃,党社活动的兴起,引领了大时代的风潮,出现了以顾炎武、黄宗羲为代表的大思想家,影响深远。因科举而产生的乡绅阶层,处于国家与基层之间,在江南区域社会中扮演着主导地位…… 本书是王家范著的《明清江南社会史散论》。王家范先生在江南史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奠基性研究,如对明清江南生活消费的探讨、对小农消费的量化估测、对传统社会土地产权的研究,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恢复与发展。他呼吁,“复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历史研究应该回到史实层面,切实把握社会运行连续与变异的历史轨迹,透彻地认识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变化所在。 作者简介 王家范,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也多有探索。代表性学术论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等。 目录 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历史价值初探 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 明清苏州城市经济功能研讨——纪念苏州建城两千五百周年 从苏州到上海:区域整体研究的视界 晚明江南士大夫的历史命运 晚明人眼中的晚明世相 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辨” 顾炎武的第三种眼光——甲申三百七十年再祭 如何读懂顾炎武? 昆山三徐:康熙朝乡绅的一个侧面 动乱以别样的方式降临小镇——读《庚申年陈墓镇纪略》 富贵在天,平安可求 最后的乡绅 祁彪佳:任期短促的苏松巡按 发展与忧患:明清史再认识 复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从“黄宗羲定律”说开去 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我们了解农民吗? 地方志的价值论 地方史志有“脑补”功能 陈墓二朱——“新文化运动纪念”门外谈 从知县形象看明清基层政治生态 徐光启个人价值取向研究建言 明清江南研究的期待与检讨——《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序 明清地方官的“猫鼠游戏”——《明清歇家研究》序 《近代江南农村经济变迁》跋 《江南史专题讲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