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晚年的作品,一八七四 年脱稿,发表在《欧洲导报》上,这是一篇半自传体的小 说。彼嘉很像青年时期的屠格涅夫。祖母便是作者的生母 瓦尔瓦拉·彼得洛夫娜的写照。斯巴司科叶的家园生活跟 特洛伊茨基乡居生活也颇相似。跟彼嘉一样,屠格涅夫也 在乡间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诗。有一个仆人(一个年轻 的农奴)是一个诗的爱好者,做了他的先生,他们两个人 在一块儿念赫拉斯科夫的《罗西亚达》;彼嘉也有过这样 愉快的经验。但是跟彼嘉一样,屠格涅夫也开始认识了农 奴制度的不合理,看见地主的专横和农奴生活的惨苦。后 来他回到他的故乡,有一回他指着一扇窗户给他的朋友们 看,一面说:“这是我母亲在那儿坐着的窗户,是在夏天 ,那扇窗开着,我亲眼看见两个人在流放的前一天,垂着 光头走来跟她辞行。”《猎人日记》的作者日后的辉煌的 文学生涯可以说是从斯巴司科叶开始的! 巴布林,据作者自己说,是“照着活人摹写的”,他 和他的年轻朋友们的审判应该是一八四九年彼得拉雪夫斯 基团的审判。作者把普宁写得非常出色。英国爱德华·加 尔奈特甚至赞美说,理想主义者普宁这个人物可以跟陀思 妥耶夫斯基的最擅长的绘像相比。至于纯洁善良的穆莎和 轻浮的贵公子塔尔霍夫,这样的人在当时的俄国,倒是常 常见到的了。 巴金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目录 木木 译后记 普宁与巴布林 译后记
精彩页 卡皮统和一个面貌阴沉的朋友在酒馆里一直坐到夜深,他对那个朋友详详细细地讲他从前跟一位老爷同住在彼得堡,那位老爷什么都比人强,只是他爱守秩序,而且他还有一个小缺点,就是他太喜欢喝酒;至于女人呢,凡是勾引女人的本领,他都有。……那个脸色阴沉的同伴只是点头答应;可是等到后来卡皮统声明他由于某种情况必须在明天自杀的时候,他那个脸色阴沉的同伴才注意到应当回去睡觉了。他们就闷声不响地分别了。 同时,管家的指望并没有成为事实。太太非常惦记卡皮统的婚事,她甚至在夜里跟她的一个陪伴女人就只谈这桩事情,这种陪伴女人是她养着专门在她夜里失眠的时候陪伴她的,她们同值夜班的车夫一样在白天睡觉。第二天早茶以后加夫利洛进去见她报告家务的时候,她的第一句问话就是:“我们那桩婚事怎样了?”他自然回答说,进行得很好,卡皮统今天要来见她谢谢她的恩典。太太身体不大好:料理事情并不久。管家回到自己的屋子去了,召开了一个会。这桩事的确需要特别的考虑。塔季雅娜自然不反对,可是卡皮统当着众人表示,他只有一个脑袋,并没有两个、三个……盖拉新凶恶地、迅速地轮流望着每一个人,不肯离开女用人房间的台阶,他好像已经猜到了他们正在商量什么对他不利的事情。大家聚在一块儿商量(他们里面有一个上了年纪的伺候吃饭的用人绰号“尾巴叔叔”的,大家总是带着敬意地找他出主意,虽然他老是回答他们:“有个办法了,是的;是的,是的,是的!”),会议的第一个决定,就是为着安全起见,先把卡皮统锁在放滤水器的贮藏室里头,然后郑重地仔细考虑这桩事情。要用武力解决,自然很容易;可是上帝啊,这不行!要闹出事来,太太会不开心——那就该倒楣了!那么怎么办呢?他们想了又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来了。他们有好多次看出来盖拉新很讨厌喝醉的人。……他坐在大门口,每次看见什么人喝得醉醺醺的、走路摇摇晃晃、帽檐盖在一边耳朵上面的时候,他总是生气地掉开头。他们便决定叫塔季雅娜假装喝醉,一偏一倒地走过盖拉新的面前。那个可怜的女人好久都不肯答应,可是他们终于说服了她;而且她自己也看出来她只有用这个办法才可以摆脱那个爱她的人。她去了。他们把卡皮统从贮藏室里放了出来;因为这桩事究竟跟他有关系。盖拉新正坐在大门口的边石上,拿他的铁铲在地上戳来戳去。……每一个角落后面,每一幅窗帷后面都有人在偷偷地望他…… 这个诡计完全成功。盖拉新看见塔季雅娜,起先还是像往常那样一边发出怜爱的叫声,一边对她点头;然后他注意地望着她,丢开铁铲,跳起来,走到她跟前,把自己的脸挨近她的脸……她吓得摇晃得更厉害了,紧紧闭上了眼睛。……他捉住她的膀子,拉着她一块儿飞跑过这个大院子,一直跑进那间开会的屋子,把她推到卡皮统的身上去。塔季雅娜完全晕过去了。……盖拉新站在那儿,望着她,挥他的手,笑了笑,然后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回他的顶楼去了。……整整一天一夜他都没有出来。马夫安季卜卡后来对人说,他从墙板缝里看见盖拉新坐在床上,一只手贴住脸颊,时时发出轻轻的有规律的叫声,他悲声哼着,那就是说,他把身子摇来摇去,闭着眼睛,晃着脑袋,往常车夫或者拉船人唱他们那种悲歌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安季卜卡害怕起来,他就离开墙板缝走了。盖拉新第二天走出了他的顶楼,他身上并没有现出什么特殊的变化。他只是脸色更阴沉,而且完全不去注意塔季雅娜和卡皮统了。当天晚上,塔季雅娜和卡皮统每个人胳膊底下挟一只鹅一块儿到太太那儿去谢恩,一个星期以后他们便结婚了。就在举行婚礼的那天盖拉新的举动也没有什么改变;只是他空着手从河边回来:他在路上不知道怎样把水桶弄破了;夜间他在马房里拼命洗擦马身,弄得那匹马像草给风吹着似的摇摆起来,在他的铁拳下面它有点站不稳了。 P24-27 导语 《木木集》是屠格涅夫的小说集,收录《木木》《普宁与巴布林》两篇小说,其中《木木》取材于现实,该作品是屠格涅夫与农奴制做顽强斗争的作品之一,而《普宁与巴布林》则是屠格涅夫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 屠格涅夫的晚年创作,既能够把握恢宏的时代巨变,又能写出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创造出很多具有高度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人物形象,是了解巨变中的俄罗斯的生动教材。 序言 本集收录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宁与巴布林》两部 中篇小说,前者写于一八五二年,后者完成于一八七四年 。 “木木”是一条小狗的名字,小说展示了聋哑农奴的 悲剧性命运,小说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的母亲和她的看门 人。在专横的女地主的压迫下,哑奴心爱的姑娘被迫嫁给 一个酒鬼,相依为命的小狗“木木”也被淹死,绝望中, 他不辞而别……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说:“在艺术的领 域中从来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对于专横暴虐的抗议。”作者 的抒情笔调,感染了众多读者,英国作家加莱尔认为这是 世界上最感动人的故事。《木木》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瑰 宝,它的影响超出了文学本身,据说一八八三年屠格涅夫 去逝后,他的遗体运回俄国,俄国防止虐待动物会为了这 篇小说曾派代表参加他的葬礼。 《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 。小说中祖母的形象,专横,反复无常,不能容忍一点反 对的意见,这跟作者母亲有许多相似之处。男孩和普宁的 友谊,以及他们朗诵《罗西阿达》诗的事都是根据真事描 写的。普宁就是屠格涅夫母亲的秘书、家奴费尔多·伊凡 诺维奇·洛巴诺夫。屠格涅夫后来说,他是“第一个唤起 我对于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兴趣的老师”。英国作家爱德华 ·加尔奈特认为,理想主义者普宁这个人物可以跟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最擅长的绘像相比。巴布林,据作者自己说, 也是“照活人摹写的”,这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中平民 知识分子的全新形象;小说中的穆莎也是一位新型的女性 。屠格涅夫的晚年创作,既能够把握恢宏的时代巨变,又 能写出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创造出很多具有高度历史感 和现实感的人物形象,是了解巨变中的俄罗斯的生动教材 。 巴金的中译本《木木》,一九五二年五月上海平明出 版社初版;《普宁与巴布林》,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上海平 明出版社初版。本书根据巴金生前亲自校订的最后版本排 印,用词、标点等均保持此版本原貌。 巴金故居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内容推荐 《木木集(精)》收录了屠格涅夫的两部作品。 《木木》写的是一条小狗和聋哑农奴的悲剧性命运,英国作家加莱尔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感动人的故事;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说:“在艺术的领域中,从来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对于专横暴虐的抗议。” 《普宁与巴布林》是屠格涅夫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回忆,英国作家爱德华·加尔奈特认为,理想主义者普宁这个人物可以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擅长的绘像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