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梦麟,一个北京大学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一个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一个出生于江南水乡,却长眠于海峡另一岸的多情之人。
《蒋梦麟评传》作者陈雪通过对蒋梦麟先生一生事迹的描写,将一位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学者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眼前,特别是将蒋梦麟先生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推进的伟大意义进行了细致的记述,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自然,方便读者学习和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蒋梦麟评传(精)/先生的力量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雪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蒋梦麟,一个北京大学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一个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一个出生于江南水乡,却长眠于海峡另一岸的多情之人。 《蒋梦麟评传》作者陈雪通过对蒋梦麟先生一生事迹的描写,将一位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学者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眼前,特别是将蒋梦麟先生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推进的伟大意义进行了细致的记述,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自然,方便读者学习和阅读。 目录 清末小村忆童年 求学之路步履艰 衣锦还乡重教育 北大重任一人担 社会责任亦为重 投身教育不复悔 重振北大寄新愿 抗战岁月尽其能 奔忙不息至终生 序言 蒋梦麟,一个北京大学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一 个中国教育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一个出生于江南 水乡,却长眠于海峡另一岸的多情之人。 有人说,蒋梦麟是一个“有种”的人。他有胆 量先后两次接下一团混乱的北京大学,并最终将北 京大学恢复到兴盛时期的状态;他能在日本人的威 胁下面不改色,淡然自若,并且不失骨气和民族精 神。 有人说,蒋梦麟是一个“多情”的人。他对学 生有情,对同人有情,对祖国有情,对事业也有情 。为了保护学生,他宁愿遭受学生们的误会也要阻 止学生盲目参与政治运动。而他自己却为了国家和 社会的发展,努力地奋斗终生。他爱护北京大学的 教授们,努力为他们提供优越的待遇,让他们能够 有安稳的环境进行教学研究。为了国家的发展,他 不惜得罪执政者,抨击时弊。为了事业,他不辞辛 劳,临终前还在惦记着自己负责的项目。 有人说,蒋梦麟是一个可称为“三不朽”的人 ,即同时在立德、立功和立言三方面做出贡献。他 有令人钦佩的高尚品德,“遇名利多谦让,遇责任 勇担当”;他在各领域立下的功劳数不胜数,支持 文化改革,发展国内教育,提倡农业改革;他的《 西潮》被许多后人当作“人生教科书”。 本书描写了蒋梦麟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他是如 何从一位天真的孩童成长为渴望新知的少年,如何 变成一位有志青年,如何成为一代学者和教育家, 又如何成为社会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通过对他童年 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明白他成年后为何会那么在 意教育的发展,又为何那么重视农村的发展。 纵观蒋梦麟的前半生,年少离家求学,长大后 出国进修,回国后从事教育事业,这些都与教育有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纵观他的后半生,担任“农 复会”主任,修建石门水库,主张台湾实施计划生 育,又都和农业及民生不可分割。这说明他并不是 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书生,而是一个活生生的 人。 在学习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波折,而这些波 折从未打消过他继续求学的念头;在职业生涯中, 他经历了许多困苦,而这些困苦也从未让他退缩。 在战火连天的日子里,他写下了《西潮》一书,用 真实的事件向人们展示着他前半生所见、所闻、所 经历的一切,以及他一向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生 活态度。 不守旧,不唯新,不激进,不绝望。蒋梦麟用 这样的态度影响了许多他身边的人。在北京大学的 日子里,他用他独到而周到的处事方式得到了教职 员工们的尊重,平定了校园的混乱,树立了浓郁的 学术氛围,激发了教授们的责任心和学生们的上进 心。在“农复会”,他用他对工作的热情召集起了 许多人与他并肩努力。 蒋梦麟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当时社会中 的种种弊端,并大胆指出。他也曾凭着他卓越的眼 光提前预知了弊端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预警。为 了社会更加美好,他一直在努力,哪怕会因此失去 自己的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台湾的《仙人掌》杂志称:“蒋梦麟生在一个 左右中都不是的年代,但他却慎重地选择了自己的 路,向时代做出了他的贡献。对后代献出了他的宝 贵经验,他应死而无憾了。'’蒋梦麟是否真的死而 无憾?或许他最大的遗憾,便是没能在有生之年回 到家乡,再看一看那片熟悉的土地,喝一口家乡的 水吧。 希望此书能够为读者们带去一些启示,在今后 的日子里,更加明确自己内心渴望到达的方向,朝 着那个方向一路坚持下去,创造一个即便不够完美 ,也要终生无悔的人生。 编者 导语 “先生的力量”系列丛书记述大师的人生事迹,评点他们的精彩瞬间。 陈雪编著的《蒋梦麟评传》用真实的笔触让我们体验了一位天真的孩童成长为一代学者和教育家的艰辛路程,并希望读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明确自己内心渴望到达的方向,一路坚持,创造一个即便不完美,也要终生无悔的人生。 精彩页 世代为人杰 据记载,蒋村人的祖先是徽州蒋氏的一支,所谓“江南无二蒋”,在蒋村人的心中,江南所有姓蒋之人都拥有同一个祖先,蒋村的村民们自然也是一家人。 在蒋村中一旦有人发生口角,旁人又无法劝解时,人们都会将辈分最高的人请来,对发生口角的双方进行规劝和调解。 辈分最高的人也总能够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不偏私,不袒护,正因如此,他在村中的威望才会越来越高。 蒋梦麟在自传中提到,蒋氏的始祖是周公的第三个儿子——姬伯龄。周公曾在周成王尚且年幼时辅佐他从政,对周朝贡献极高,后来,他的儿子姬伯龄受封于黄河流域下游一处名为“蒋”的地域,所以他后来的子孙便都随了封地的姓,姓蒋。再后来,蒋国被灭,蒋国的子民流落各地,并将蒋姓带到了其他地方,这其中就包括余姚一带。 蒋梦麟的家庭在蒋村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这主要归功于他的祖父蒋斌润。太平天国期间,蒋斌润前往上海,在上海开了一个小的钱摊儿,帮人兑换各种钱币,以从中赚取手续费。当时的上海已经有不少大钱庄了,并没有人把他这个小钱摊儿放在眼里,然而蒋斌润有一手好本事,任何银圆只要让他看上一眼,他就能辨别出这块银圆是真是假,并且从未失误过。 凭着辨别真假银圆的能力,蒋斌润的名气很快在上海打响了,各大钱庄的老板也纷纷注意到这个年轻人,对他刮目相看,并且有意将他请到自己的钱庄做经理。面对各大钱庄的邀请,蒋斌润一一婉拒,他的心里早有了自己的主意。 不出几年,蒋斌润的小钱摊儿变成了一家小钱庄,他凭借自己的好本事和经营头脑,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将小钱庄发展壮大,变成了当时在上海排名第一的大钱庄,令各大钱庄的老板佩服不已。 在那个年代,能够将钱庄开起来,并且开得规模很大,收人自然相当可观。在蒋斌润的努力经营下,蒋家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蒋家日渐兴旺之时,蒋斌润却受了重伤,需要截肢。 听说蒋斌润需要截肢,家里人都担心极了。蒋斌润刚过而立之年,若是在此时失去一只脚,不要说以后行走不便,生活和生意上也都可能受到影响。然而最后他们还是同意了,只希望蒋斌润截肢后能够快些好起来。 截肢前,蒋斌润还笑着安慰妻儿,这只是一个小手术,让他们不要太担心,没想到,截肢后不久,他的身体便出现了不良的症状。医生对此的诊断是血液感染,虽然马上进行了抢救,可最终还是没能挽回蒋斌润的性命。蒋家唯一的顶梁柱就这样撒手西去了。 蒋斌润去世时,蒋梦麟的父亲蒋怀清还只是个12岁的孩子,既不懂经营钱庄,也不懂打理家事,一夜之间失去相依为命的父亲,对于年仅12岁的他而言无疑是重大的打击,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一大笔遗产,也不知道如何处理父亲的后事,心里自然生出些茫然和不安。 蒋斌润一生只有蒋怀清一个儿子,他的妻子李氏虽然懂得勤俭持家,可毕竟只是一位普通妇人,不懂经营,也不便出面管理生意。幸好,蒋斌润生前曾给蒋怀清定过一门亲事,而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又是位心地善良,处事谨慎,为人正直的人,他看到蒋家这对孤儿寡母的无助,便主动出面帮忙处理蒋斌润的后事,并在蒋怀清成年之前代他管理蒋家的财产。 蒋怀清一夜之间成了全村最有钱的孩子,也成了全村最富有的孤儿,这使他同时招来了村里人的同情和羡慕。蒋怀清只是个单纯的孩子,他没有考虑过人们怎样看他,也没有考虑过要如何处理这些财产,和遗产相比,他更希望父亲能够一直平安健康地与自己一起生活。 蒋怀清相信父亲给他挑选的亲事,也相信他的岳父,所以他放心地将财产交给了他的岳父。他的岳父将他得到的遗产作了合理投资,并使这些遗产在30年内整整翻了10倍。可以说,蒋家日后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蒋怀清岳父的功劳。 蒋怀清成年后,岳父便将钱交还到他的手中,由他自己支配。得到钱财的蒋怀清并没有像那些纨绔子弟一般,大肆挥霍手中的金钱,将钱财用于和狐朋狗友吃喝玩乐,而是坚持着俭朴的生活作风,在他身上,看不出丝毫富家子弟的劣性,他就和每一个普通人家长大的孩子一样,单纯,善良,节俭。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