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子疯长(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龚曙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龚曙光,笔名毛子,湖南澧县人。
作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媒体人。
2001年创办《潇湘晨报》,创造“南潇湘、北京华”报业传奇。
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201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多个荣誉。
在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等出版社出版管理学、文学论著多种,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期刊发表文学作品逾50万字。
书评(媒体评论)
是以一种更为贴近现场的方式写下属于庶民的历
史,替『时代』留下不同版本的面目。
——白先勇
读来真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再没有什么文字可
以替代。这是最不喧哗的刻记,具有惊心之力却又始
终呈现安然沉默的品质。
——张炜
用质朴的笔调写出了一个质朴的家乡、质朴的童
年,满纸厚味,让人舍不得快读。
——余秋雨
以湖湘原始野性而生命力旺烈的文字,招回了自
己的童年与青春。
——唐浩明
悲悯于情,洞明于智。
——韩少功
淳朴的文字,浓郁的乡愁,深奥的哲理。
——洪晃
以其原始的情感爆发力,突入到了人类历史的昏
暗深渊。
——残雪
一个人的有趣是因为他明白无常即正常,知道如
何在薄情的世界里多情地活着。
——汪涵
后记
于我,本书的写作和出版,确系“无心插柳”。
前年年底的一个周日,阳光很好,好到初夏般灿烂。
我靠在书房的落地窗前,浴在阳光里翻阅鲁迅先生的手稿
。看着先生那一行行典丽而厚重的笔迹,突然觉出我辈敲
击电脑的无聊。想到当年鲁迅、从文诸先生,都是凭一管
毛笔,写下逾千万字的著作,便情不自禁地拿起毛笔,在
书桌上写画起来。开始是抄诗,慢慢觉得无趣,之后想到
一个题目,便一气呵成写了一篇文章。
几日后,水运宪来书房聊天,无意间看到书桌上的手
稿,说:“我拿去发了吧!”我告诉他,这是信手写下来
的,登不了大雅之堂。他似乎没有听见,出门时还是带走
了稿子。这事我没上心,几天后便忘得一干二净。
过了两三个月,水哥又来书房,随手扔给我一本《湖
南文学》。翻到目录页,果真有署着我名字的《凤凰的样
子》。水哥问还写了什么,我拿出一摞手稿给他,他竟然
又埋下头来读了。读完将手稿一卷,说他都拿出去发了。
我让他别把这事当真,我那是为了练字,出不了什么像样
东西。水哥见我这般不上心,倒是认真起来:“曙光,你
要相信我,这些散文真的不错!每年出的散文虽然多,难
得看到几篇像你这样让人眼睛一亮的文字。”水哥是著名
作家,其鉴别力我当然不会怀疑,我是怕他多少为了照顾
我的面子。后来,一位不曾谋面的作家,将《凤凰的样子
》发到了一个散文公号上,竟然一连几天刷屏。
再后来,龚爱林也看到了这些文字。他让我把尚未正
式发表的全交给他,他推荐给文学期刊。爱林是省作协的
党组书记,凭人脉也能将这些文章发出去。但我脸皮薄,
不想吃一碗人情饭。爱林觉得我误解了他,很有几分生气
:“我也有面子呢!不好的东西我能拿出去推荐?再说,
推荐新作者也是我的职责!”不久,果然好多家期刊发了
我的稿子。
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新星社的以宁。其实她过去在
我手下工作,只是无缘相识。如今她已是新星社文学部主
任,好些炙手可热的文学书,都是由她推出来的。我发了
几篇散文给她,没两天,她回信息给我,“晨读您的挚文
,深深感动,清泪长流”,并说稿子已列入2018年重点选
题,希望我尽快将书编好给她。过了一天,以宁又将她先
前的日记拍了发过来,似乎是为了证明,她所表达的都是
真实的阅读感受:“晨读龚曙光先生散文数篇,至真,深
诚,从生命底部淌出……《大姑》《我家三婶》等文字不
仅是文字呵,它们是灵媒,连接和聚集那些朴实而又飞翔
着的,真切而又梦幻着的,既经得起苦难的折磨,亦受得
住光芒灼耀的生灵。”这部书稿虽然最终没在新星社付梓
,最早提议结集出书的还是以宁。
之后,张炜来长沙修改新作《艾约堡密史》,佘璐把
《我家三婶》等散文发给了他。返鲁途中,他一直在阅读
这些文字。随后他发来短信:“你这些散文,我实在喜欢
”,并应允为之作序。他甚至就集子选什么规格的开本,
用什么风格的插图,都一一做了建议。
……
年轻的装帧设计家睿子,出生于一个家传深厚的美术
世家。他的父母,是我敬重的老出版家。睿子不仅精心设
计了本书的装帧,而且请母亲蔡皋画了封面画。
他们是另一群“有心栽花”的人。
书甫付梓,我便托隽青呈给了远在海外的白先勇先生
。白先生是我青年时代的文学偶像。一直以来,我认为在
当代中国的文学版图上,先生是一位大陆作家无法替代和
摹仿的台湾作家。所以呈书于先生,一是献拙求教,二是
希望先生能在台湾版上写几句话。先生年逾八旬,且在世
界各地奔波,精力和时间都十分金贵,故话一捎出,我便
有几分后悔。没想到先生秉一颗奖掖后进的师长之心,拨
冗为素昧平生的我撰写序言,热忱向台湾读者作了推荐。
印刻出版公司,是台湾文学出版的重镇,其总编辑初
安民先生素来重视推广大陆文学新作。初先生看过书稿当
即拍板在台刊行,让我得以与海峡对岸的读者结缘。
白先生与台湾的同行们,成为又一群有心栽花的人。
回头想想,正是这三群人以情以义、劳心劳力的栽培
,才使得我的这株“无心之柳”扎根展枝。不管将来能否
长高成荫,我都应当深长铭记。
当此再版之际,一一肫挚致谢!
龚曙光
已亥年正月十六日于抱朴庐
目录
序一 白先勇
序二 张炜
推荐语 余秋雨
唐浩明
韩少功
残雪
洪晃
汪涵
自序
母亲往事
我家三婶
走不出的小镇
大姑
属猫的父亲
栋师傅
少年农事
财先生
李伯与金伯
祖父的梨树
山上
湖畔
梅大伯
我的朋友吴卵泡

精彩页

母亲小姐出身丫鬟命,是个典型的富家穷小姐。
母亲的外婆家很富有。老辈人说澧州城出北门,沃野数十里,当年大多是向家的田土。向家便是母亲的外婆家。湘西北一带,说到富甲一方,安福的蒋家、界岭的向家,在当地有口皆碑。蒋家便是丁玲的老家。后来有考证称,兵败亡命到石门夹山寺的李自成,将家人和财富安置在距夹山几十里外的安福,改姓为蒋。能与当年的蒋家齐名,可见母亲外婆家不只是一般的有钱人家。
有一回,聊到《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我外婆家有新旧两个园子,每个都有大观园那么大。尽管母亲淡淡的语气不像吹牛,但母亲离开外婆家时尚小,儿时对空间的记忆往往会夸大许多。母亲见我怀疑,便说有一年躲日本飞机,国军一个团的官兵及武器粮草,藏在老园子里,日本飞机竟没有找到一个兵。大学时我去了一趟界岭,在母亲描述的老园子前待了许久。园子1949年后分给了农民,据说住了一个生产队的农户。我去时绝大多数住户已搬走,房屋坍塌得不成样子,只是轮廓还在。前面一口巨大的水塘,呈腰子形横在一座陡峭的山峰前,老园子便建在山水之间一块开阔的平地上。主人在水塘上修了一条路,路上建了一座吊桥,如果将吊桥拉起来,外人除非游泳才可能进到园子。一位靠在断墙边晒太阳的老人告诉我,当年贺龙率兵攻打澧州城,有当地人点水,建议贺龙中途攻打向家园子,顺手牵羊捞些金银粮草回去。据说贺龙一看,园子不好打,怕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误了攻打澧州的正事,老园子侥幸躲过一劫。母亲的记忆也好,老人的传说也罢,如今已都不可考,不过向家的富甲一方,却是毋庸置疑的。
母亲的母亲嫁到戴家,乡邻公认是明珠暗投。母亲的父亲家姓戴,那时已家道中落,除了一块进士及第的镏金大匾,当年的尊荣所剩无几。
母亲的父亲很上进,立志中兴家道,重振门庭,于是投笔从戎。先入黄埔,后进南京陆军大学,在民国纷繁复杂的军阀谱系中,算得上嫡系正统。母亲的父亲身在军旅,平常难得回家,年幼的母亲没和父亲见过几面。
作为向家大小姐的母亲的母亲,似乎并不在意夫君的这份志向,也不抱怨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更乐意生活在娘家的老园子里。母亲便一年四季待在向家的时候多,住在戴家的日子少。
记忆中母亲的舅舅很多,有在外念洋书并出洋留学的,也有在当地任县党部官员的,还有在家什么都不做,成天酗酒烧烟、纳妾收小的。舅舅们各忙各的,没人关注这个寄居向家的外甥女,甚至对这个嫁出门的妹妹亦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冷漠。婶娘们更是你一言我一语冷嘲热讽,虽有外婆疼爱,母亲和母亲的母亲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尴尬和郁闷。没多久,母亲三四岁时,母亲的母亲抑郁而死,将母亲孤零零地扔在了向家。
谈及母亲的母亲的死因,一位婶娘隐约告诉母亲,说母亲不是戴家的骨肉。言下之意是向家大小姐另有所爱,而且与戴家公子是奉子成婚。那时母亲尚小,并不明白这事意味着什么,对她的命运会有什么影响,只当是婶娘们惯常的饶舌。懂事后母亲想起向家的这则飞短流长,又觉得将信将疑,因为母亲对婆家的冷淡,父亲对母亲的疏远,除了家世和个性的原因外,似乎另有隐情。多年后母亲和我说起,我倒觉得以向家当年的家世与家风,大小姐以爱情抵抗婚约,做出点红杏出墙的壮举,似乎也在情理中。
这件事的后果是苦了母亲。母亲的父亲不久便续弦再娶。有了上次迎娶富家千金的教训,这次娶了一个贫寒人家的女儿,并很快生下一男一女。在这个新组建的家庭里,母亲成了外人。母亲的父亲依然在外戎马倥偬,继母带着三个孩子在家。即使继母不是生性刻薄,母亲在家也要带弟妹,洗尿片,打猪草……
母亲的外婆去世后,母亲成了真正的孤儿。在富有的向家和败落的戴家,母亲都是无人疼爱的无娘崽!就在外婆死去的那一刻,“家”便在母亲的情感世界中彻底坍塌了。
P3-6
导语
质朴如山风的文字,记录了岁月错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时光与人性温情,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龚曙光著的《日子疯长(精)》是一本值得大家细细品读的好书。
序言
这十几叠散文组成的集子可以看作首尾相衔的一部“
梦溪诗章”,一曲时而激越时而低徊的长吟。笔触所及,
皆为梦溪故地,父母至亲和儿时老友。野风吹起渡口的层
层涟漪,湖上芦荻声声如诉。这是一场追忆的逝水年华,
一个离我们遥遥无测、邈远到难以言喻的空阔世界。诗人
沉浸忘我,以至于忽略了光阴流转,心灵留驻,耽搁在一
壶浓香扑鼻的春醪旁,酣醉不起。
倾听摇晃不醒的呓语,走入那个叫作“梦溪”的古镇
深处,感受风情野韵和一个个传奇。青石老垣从雾幔中一
点点析出,粗长的声气由远而近。扁平的历史在我们眼前
矗立起来,古井苔痕变得鲜活洇湿,开始一滴滴渗流垂落
。一个少年从踏上停泊乌篷船渡口的第一步起,就开始目
击生存的忧伤和惨烈,接受自己不可摆脱的命运。记忆中
的第一次死亡事件是镇上的老更夫,这位老人每天夜里呼
喊的“小心火烛”突兀地消失。而后是一个个亲人的离去
、从小厮磨的友伴作别,生活真容依次显露。无法习惯的
死亡与同样唐突的爱情交织一起,令人滋生出无法排解的
哀痛和深长的惊惧。
这是发生在一座中南小镇及四周的故事,它由小城、
村野、河畔、知青生活点组成,孕化演绎,滋生万物。它
贫瘠,却散发出永恒的温情,浊臭与馨香,冷酷与热烈,
一层层积叠镶嵌。纯真无瑕的爱恋与乡间猥亵,大义凛然
和怯懦苟且,生生搅拌在这方无所不包的乡土里,令一颗
游子之心无力割舍。这是一部周备细致的人物志、风俗志
,是与故土和昨日的一次促膝长谈。其中,追忆“九条命
”的顽韧的父亲、美丽柔弱而又刚强坚毅的母亲之章,读
来真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再没有什么文字可以替代。这
是最不喧哗的刻记,具有惊心之力却又始终呈现安然沉默
的品质。与这些记述相映的是另一副笔墨,即幽默俏皮和
忍俊不禁、机智过人的揶揄和反讽。
有一些过目不忘的篇章,于节制朴素中透露出惊心的
消息:“三婶”的失贞和男人的颓唐;麻脸老校工悲壮的
“义举”……它们沾满血泪,闪烁着艰难生存的人性之光
,其故事本身就蕴含了底层的日月伦常,写满道德礼法,
可以作为复杂的人性标本,一部乡间的百科全书。
全书的丰富性既表现于斑驳的色彩和含蓄的意绪,又
由淳朴率直的美学品格显现出来。它写苦难不做强调,谈
幸福不事夸张,所有议论和修饰都给予了恰当的克制。这
部忆想之章把坎坷与折磨化为题中应有之义,内容上毫无
沉郁滞重之气,形式上也没有迂回艰涩之憾。它转述的是
流畅的生活和乐观的精神,有一种自然沉稳、自信达观的
气度。我们掩卷之后,除了对人事耿耿于怀,还有关于风
物的不灭印象。比如我们耳旁会长时间响着知青们在露天
影院的那场打斗声,北风掠过大苇塘的尖啸,感到阵阵刺
骨的寒意。那片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凄凉而又迷人,好像是
专门为当年知青们量身打造的一个人生舞台,在此尽可上
演淋漓的悲喜正剧。
书中浓墨重彩写了一棵祖父的大梨树,它仿佛栽种于
文字中央,蓬勃茂盛,硕大水旺,俨然成为一凛然不可侵
犯的神物,为一历经沧桑者的另一具形骸。这些描述甚至
让笔者恍若站在了《诗经》中那棵神奇的“甘棠”之下,
瞻仰它的浓荫匝地,伟岸雄奇,承接不可思议的神性之光

翻阅中,随着最后一个字符的出现和消逝,思绪漫洇
开来。我们不知道这本书有什么理由从无数的乡野回忆中
凸出,也不明白它叩击心弦的力道从何而来。熟悉的生活
场景,血缘和故土,生死离别,他乡忆旧,如此而已。可
又不止于此。形制类似,质地有异,原来它以独有的蕴含
和舒张吐纳,产生出绵长不息的力量。
我们感受了它的洞悉和宽容,率直和诚恳,还有无讳
饰无虚掩的为文之勇。信手写信心,倾吐过来人的慷慨,
其实是很难的一件文事。世事洞明而后能舍,经历漫长愈
加执着。我们就此看到了一篇篇没有书生气也没有庙堂气
,更没有腐儒气的自然好文。它是心灵自诉,岁月手札,
亲情存念,也是搏浪弄鱼。
“弄鱼”在书中有过专门的记述,那是精密的河溪水
口绝技:踏激流涉滩石,捉到活蹦乱跳的大鱼。
好吧,现在就让我们打开鱼篓,一起分享。
张炜
2018.3.21
内容推荐
《潇湘晨报》创办人龚曙光首部慢忆时光散文集。
《日子疯长(精)》质朴如山风的文字,记录了岁月错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时光与人性温情,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