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刘毅娟编著的《造型基础平面(第2版高等院校风景园林设计初步系列规划教材)》的修订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强调自然造型原本,重视取法自然,通过自然形态选择、素描、意向抽象和简化抽象等一系列的造型训练,获得对自然造型原本的形象思维及表达;第二,结合教学改革的成果及学生创新作品,更换示范案例;第三,增加从平面构成到风景园林平面布局设计的研究案例等。通过梳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典范,使其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范例经典。本教材可给初学者提供系统的理论框架、方法及思维模式,专业设计人员也能从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上篇 造型原本 第1章 感悟自然形态 1.1 自然与自然形态 1.1.1 自然 1.1.2 自然形态 1.1.3 自然形态的类型 1.1.4 自然美 1.2 解读自然形态 1.2.1 宏观 1.2.2 微观 1.2.3 扩大视域 1.2.4 改变视角 1.2.5 剖视 1.2.6 图式分析 1.2.7 扩张力与空间 1.3 自然的启示 1.3.1 形态联想 1.3.2 意象再现 1.3.3 模仿自然形态 1.3.4 模拟自然形态 1.3.5 仿生 第2章 从自然形态到造型 2.1 写生自然形态 2.1.1 素描 2.1.2 写实 2.1.3 速写 2.2 抽象自然形态 2.2.1 意象抽象 2.2.2 简化抽象 2.2.3 绝对抽象 2.3 造型演绎 2.3.1 对荷塘的观察、分析和形态抽象 2.3.2 螺类生物形态的演绎过程 2.4 实验 2.4.1 实验1:抽象自然形态 2.4.2 实验2:抽象校园的树木 第3章 风景园林中的造型基础 3.1 造型基础产生和发展 3.1.1 造型基础 3.1.2 造型基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3.1.3 包豪斯学派和造型教育体系的形成 3.1.4 时间构成的探索 3.2 风景园林中造型艺术的设计演变 3.2.1 艺术思潮的影响 3.2.2 大地艺术的影响 3.2.3 多元化发展 下篇 平面构成与风景园林平面布局 第4章 形态分类 4.1 几何形 4.1.1 方形模式 4.1.2 三角形模式 4.1.3 圆形模式 4.2 自然形 4.2.1 蜿蜒的曲线 4.2.2 自由螺旋线 4.2.3 卵圆形 4.2.4 不规则折线形 4.2.5 折曲线形 第5章 形的基本要素 5.1 基本要素的概念形象 5.2 基本要素的视觉形象 5.3 基本要素的特征 5.3.1 点 5.3.2 线 5.3.3 面 5.3.4 平面化的体 5.4 实验3:以形的基本要素解读风景园林的平面布局图 第6章 形态的构成规律与应用 6.1 基本形与骨格 6.1.1 基本形 6.1.2 骨格 6.2 形态的构成规律与应用 6.2.1 重复构成 6.2.2 特异构成 6.2.3 渐变构成 6.2.4 发散构成 6.2.5 聚集构成 6.2.6 分割构成 6.3 实验 6.3.1 实验4:基本形的构成练习 6.3.2 实验5: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散构成、聚集构成、分割构成 6.3.3 实验6:综合构成 6.3.4 实验7:以构成的语言解读风景园林平面布局 第7章 形态构成法则与风景园林平面布局分析 7.1 对称与均衡 7.1.1 对称 7.1.2 均衡 7.1.3 对称与均衡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7.2 统一与变化 7.2.1 统一 7.2.2 变化 7.2.3 统一与变化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7.3 相似与对比 7.3.1 相似 7.3.2 对比 7.3.3 相似与对比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7.4 节奏与韵律 7.4.1 节奏 7.4.2 韵律 7.4 -3节奏与韵律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7.5 比例与尺度 7.5.1 比例 7.5.2 尺度 7.5.3 比例与尺度在建筑和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7.6 实验 7.6.1 实验8:以情感为主题的平面构成 7.6.2 实验9:综合分析风景园林的平面布局 第8章 从平面造型到风景园林平面布局设计 8.1 风景园林平面图设计与黑白平面布局图 8.2 实验10:校园一角的黑白平面布局设计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