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价值典藏版2.0)(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记录了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1942年6月到1944年8月为时两年的避难生活。
日记中不但有作为逃亡者的安妮对战时特殊生活的详细记录,也有作为少女的安妮对自身成长的点滴勾勒,有短暂又令人雀跃的初恋,有对父母之爱的敏感渴求,以及对为人处事和人生方向的独特见解。
安妮虽然身处困苦,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始终贯穿于字里行间,直到日记的最后一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安妮日记(价值典藏版2.0)(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安妮·弗兰克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安妮日记(价值典藏版2.0)(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记录了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1942年6月到1944年8月为时两年的避难生活。 日记中不但有作为逃亡者的安妮对战时特殊生活的详细记录,也有作为少女的安妮对自身成长的点滴勾勒,有短暂又令人雀跃的初恋,有对父母之爱的敏感渴求,以及对为人处事和人生方向的独特见解。 安妮虽然身处困苦,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始终贯穿于字里行间,直到日记的最后一页。 目录 1942年 1942年6月12日 星期五 1942年6月14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15日 星期一 1942年6月20日(一) 星期六 1942年6月20日(二) 星期六 1942年6月21日 星期日 1942年6月24日 星期三 1942年6月30日 星期二 1942年7月3日 星期五 1942年7月6日 星期一 1942年7月8日 星期三 1942年7月9日 星期四 1942年7月10日 星期五 1942年7月11日 星期六 1942年8月14日 星期五 1942年8月21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日 星期三 1942年9月21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5日 星期五 1942年9月27日 星期日 1942年9月28日 星期一 1942年9月29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1日 星期四 1942年10月3日 星期六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1942年10月16日 星期五 1942年10月20日 星期二 1942年10月2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7日 星期六 1942年11月9日 星期一 1942年11月10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2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17日 星期二 1942年11月19日 星期四 1942年11月20日 星期五 1942年11月28日 星期六 1942年12月7日 星期一 1942年12月10日 星期四 1942年12月13日 星期日 1942年12月22日 星期二 1943年 1943年1月13日 星期三 1943年1月30日 星期六 1943年2月5日 星期五 1943年2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3月10日 星期三 1943年3月12日 星期五 1943年3月18日 星期四 1943年3月19日 星期五 1943年3月25日 星期四 1943年3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4月1日 星期四 1943年4月2日 星期五 1943年4月27日 星期二 1943年5月1日 星期六 1943年5月18日 星期二 1943年6月13日 星期日 1943年6月15日 星期二 1943年7月11日 星期日 1943年7月13日 星期二 1943年7月16日 星期五 1943年7月19日 星期一 1943年7月23日 星期五 1943年7月26日 星期一 1943年7月29日 星期四 1943年8月3日 星期二 1943年8月4日 星期三 1943年8月5日 星期四 1943年8月9日 星期一 1943年8月10日 星期二 1943年8月18日 星期三 1943年8月20日 星期五 1943年8月23日 星期一 1943年9月10日 星期五 1943年9月16日 星期四 1943年9月29日 星期三 1943年10月17日 星期日 1943年10月29日 星期五 1943年11月3日 星期三 1943年11月8日 星期一 1943年11月11日 星期四 1943年11月17日 星期三 1943年11月27日 星期六 194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1943年12月24日 星期五 1943年12月25日 星期六 1943年12月27日 星期一 1943年12月29日 星期三 1944年 1944年1月2日 星期日 1944年1月5日 星期三 1944年1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7日 星期五 1944年1月12日 星期三 1944年1月15日 星期六 1944年1月22日 星期六 1944年1月24日 星期一 1944年1月27日 星期四 1944年1月28日 星期五 1944年2月3日 星期四 1944年2月12日 星期六 1944年2月13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14日 星期一 1944年2月16日 星期三 1944年2月18日 星期五 1944年2月19日 星期六 1944年2月20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23日 星期三 1944年2月27日 星期日 1944年2月28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1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2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3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4日 星期六 1944年3月6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7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12日 星期日 1944年3月14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15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16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17日 星期五 1944年3月19日 星期日 1944年3月20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22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23日 星期四 1944年3月27日 星期一 1944年3月28日 星期二 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1944年3月31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1日 星期六 1944年4月3日 星期一 1944年4月4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6日 星期四 1944年4月11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14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15日 星期六 1944年4月16日 星期日 1944年4月17日 星期一 1944年4月18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19日 星期三 1944年4月21日 星期五 1944年4月25日 星期二 1944年4月27日 星期四 1944年4月28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2日 星期二 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1944年5月5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6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7日 星期日 1944年5月8日 星期一 1944年5月9日 星期二 1944年5月10日 星期三 1944年5月11日 星期四 1944年5月12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13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16日 星期二 1944年5月19日 星期五 1944年5月20日 星期六 1944年5月22日 星期一 1944年5月25日 星期四 1944年5月26日 星期五 序言 就在把世界拖入苦难的深渊,使人类经历惨绝人寰的 杀戮与死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黑暗渐逝,曙光 即将来临之际,本书的作者,那个长着一双大大的黑眼睛 ,活泼、聪明的十五岁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法西斯 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凋谢了,一个青春 的生命夭折了,然而,她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她 在与世隔绝的密室中写下的日记。它是纳粹罪行的真实记 录,是对人性、和平和安宁的激情呼唤。这本日记在战后 得以出版,成为20世纪文学界中影响深远、读者数量众多 的作品之一。安妮·弗兰克也成了广大青少年及他们的父 母十分熟悉的名字。今天我们再次把她介绍给生活在21世 纪的中国的少男少女,相信你们会从中找到一个亲切的朋 友和在许多方面可以学习、受到鼓舞的榜样。 安妮·弗兰克1929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 家庭,父亲奥托·弗兰克是一个商人,家里还有母亲和姐 姐玛戈,一家四口过着富裕、安适的幸福生活。1933年希 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下令取消犹太人的国 籍。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在阿姆斯特丹继续经商,安妮 也进了学校,并结识了一些朋友,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 时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了荷 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 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 进父亲的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即《日记》中称为 “后屋”或密室的地方。除了他们一家之外,还有范·丹 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杜瑟尔医生。这八个人在狭 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里,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多,每 天都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能弄出一点声音来,生怕被 在楼下和库房里工作的人听见。窗户钉上板子,拉上窗帘 ,遮住一切光线,只在夜里才偶尔能打开窗户,吸一口新 鲜空气。安妮躲进后屋时刚满十三岁,到1944年8月4日被 绿衣警察带走时,也不过刚过十五岁。本来是一个花季少 女,本来正应该尽情享受阳光、友情和欢乐,却不得不躲 藏在与外界隔绝的小屋里,忍受恐惧、饥饿、病痛,可以 想象,这对一个快活、开朗、率真,又爱思考的女孩来说 ,是多么大的痛苦,多么大的折磨啊!恰好这时候她得到 了一件生日礼物,一个日记本。从此她就把日记本当成了 最知心的女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基蒂。她以给基蒂写信 的形式,倾诉心中的一切感受,讲诉后屋中发生的故事。 也就是这本日记帮助安妮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光。 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开始,一直记到1944年8月1日 ——他们即将被发现为止。我们在日记中看到,这个激情 、敏感的少女在封闭狭小的环境中是多么苦闷;看到她对 在特殊的环境中人际关系的扭曲是多么反感、厌恶;看到 这个自尊心强、有独立见解的孩子与长辈之间的冲突;看 到她用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 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 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异 性的情感的渴望。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自我反省精神。 她不断剖析自己,用真、善、美的标准检验自己的言行, 纠正自己的缺点,锤炼自己的性格。其中的许多思考往往 连成年人也未必做得到。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 洁、率真又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她的一颦 、一怒、一喜、一悲,无不引起读者共鸣。我们对她孩子 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 这样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严格要求,身处逆境 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 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 太人的悲惨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特别令我们感动的 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 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努力 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爱生 活,热爱大自然,积极汲取知识,用精神上的充实,弥补 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由。这些文字出自一 个十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吗?从日记还可 以看出,安妮有文学天赋,在上学时就创作过童话故事。 她梦想当一名记者或作家。她流畅的文笔,对人物性格的 刻画和对后屋的趣事的描写,她真情的内心倾诉都表明了 本书的文学价值。 1944年8月4日,由于有人告密,德国盖世太保和荷兰 绿衣警察冲进后屋,逮捕了藏匿的八个人和他们的朋友, 把他们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父亲奥托一人生 还。盖世太保抄家时,安妮的日记散落在旧书报堆里,米 普和艾莉把它们收集、保存下来,战后,她们把日记交到 奥托手中。父亲将日记整理、誊写,于1947年在荷兰公开 出版。日记很快被译成许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发行,全 球的发行量达三千万册,成为战后有世界性影响的百部书 之一。同时在荷兰成立了安妮·弗兰克基金会,他们躲藏 的那座房子成了纪念馆,她就读的学校改名为安妮·弗兰 克学校。日记后来又改编成电影、电视和动画片,其影响 可想而知。我国在1959年就曾有日记的片段在杂志上发表 ,20世纪80年代中译本问世。1996年又有根据国外的A版和 B版选材、内容扩充的新译本出版。现在的译本,因篇幅所 限,仍根据当时经过整理、删节、抄录的国外版本翻译。 宁瑛 导语 《安妮日记(价值典藏版2.0)(精)/经典名著大家名译》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这是一本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真实地再现了成长期的少女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时的困惑、看法和观点,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描述了青春期的心态,而且细致而充满自信,简约而不失真实地描述了一个孩子转变为成人的心态。 本书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也是青春期少女成长必读的指导丛书,并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最畅销的读物。 后记 1944年8月4日,绿衣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所有隐藏 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并把他们送进德国的和荷兰 的集中营。 后屋被盖世太保抢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书籍 、杂志和报纸中间发现了安妮的日记。除了对读者没有价 值的几处之外,现将原文印刷出来。 在隐匿者之中,只有父亲得以生还。克拉勒和科弗斯 经历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活了下来,又回到他们的 家中。安妮于1945年3月——解放前两个月,在贝尔根-贝 尔森集中营去世。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从一个很边远的小地方走出来,没有很高的学 历,但是我读了很多书。我觉得读一本优秀的书,相 当于自己多活了一辈子。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阿来 一辈子读过一本经典和没读过一本经典的人生整 个都不一样,我不敢劝你们读一辈子的经典,但是希 望你们至少认认真真读一本经典。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马原 精彩页 1942年11月7日 星期六 亲爱的基蒂: 母亲很烦躁,这对于我来说经常是危险的礁石。玛戈从来不受父母的责怪,而我总是一切都有份,难道是偶然的吗?比如昨天晚上玛戈读一本带美丽的插图的书。她上楼去,把书放在一边,准备过会儿再接着看。这时候我恰好没什么特别的打算,就把书拿过来,想看看图画。她回来,看见“她的”书在我手里,就皱起眉头,想把书要回去。我本来想接着看,玛戈生气了。母亲说:“书是玛戈在看,快还给她!”父亲进屋不知道前边发生的事,可是却相信玛戈受了委屈,就对我说: “我倒要看看,如果玛戈翻你的书,你会怎么样。” 我立刻屈服了,放下书,走出屋子,他们以为我生气了。但是我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发火,只是非常伤心。 父亲这样做不公平,没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评判。我本来已经想自己把书还给玛戈,而且假如父母不干预,不站在玛戈一边的话,肯定还会更快点。母亲向着玛戈,那是不言而喻的。她们相互袒护,对此我已经习惯了,我对母亲的责骂和玛戈的过分敏感已经无动于衷了。我爱她们,只因为她们是妈妈和玛戈。父亲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假如他更爱玛戈,喜欢她,认为她一切都好,对她温柔,那我心里就会有点嫉妒。因为父亲是我的一切!他是我的理想,在世界上我爱他超过一切人。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对玛戈和对我不同。玛戈是最聪明、最美丽和最优秀的,可是我也有权利要求得到认真对待。在家里我总被人当成小丑和没用的人,必然受到双倍惩罚——第一是因为我老是受到责备,其次还因为我管不好自己。我已经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温柔和所谓的认真的谈话。我期待着得到他还从来不曾给我的什么东西。我不嫉妒玛戈,既不渴求她的聪明,也不羡慕她的美丽。我希望的是父亲真正的、真实的爱。不仅把我当作孩子,而且当作一个人——安妮。 我眷恋父亲,因为他是唯一还重视我对家庭感情的人。他不明白,我有时不得不说出对于母亲的看法。父亲不谈论母亲的缺点,有意回避这方面的话题。可是母亲的态度在我心里是个负担,我常常不能控制自己,批评她的粗枝大叶、她的嘲讽和苛刻。因为不是每次都一定是我不对。 我在各个方面都和母亲截然不同,于是我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冲突。我不评论她的性格,因为我对此不能做出评判。我只把她当成母亲看,但是她不是我心目中的母亲。我必须自己做我的母亲。我脱离他们,走自己的路。谁知道,我还会走到哪儿呢?在我的心里有一个理想的母亲——妇女形象,可是我在我必须叫她母亲的这个人身上一点也看不到。 我一再想,别看母亲不好的方面,只看好的,我在她身上找不到的,在我自己身上培养。但是并不总能办得到,最可怕的是,父亲和母亲都不愿意看到我吃亏,而且我这样惹得他们不高兴。什么时候父母能使他们的孩子们完全满意呢? 有时候我想,上帝要考验我。我必须在没有榜样、没有援助的情况下使自己完善,那么以后我就会坚强,有抵抗能力。 将来除了我之外谁会读这些信呢?谁会帮助我?我需要帮助和安慰。我常常软弱,不能成为我想做的那样的人。我知道这一点,一再尝试,每天重新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 我不是总受到同样的对待。今天我被当成大人,什么都允许知道,第二天又说,安妮还是个傻乎乎的小羊羔,以为已经从书本上学到了许多,但是其实还什么都没真正明白。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不是讨人们喜欢的、娇生惯养的小娃娃。我有我的理想、我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可是我还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哎,每当我晚上一个人待着,或白天我和那些我已经不愿意再看见的人、我感到腻烦的人挤在一起时,脑子里就出现好多疑虑,因为他们不理解我和我的问题。于是我最后总又回到我的日记上。这是我的开始,也是我的结束。基蒂永远是最有耐心的,我向你保证,无论如何我要坚持下去,克服我的苦闷,给自己找出一条路来。可是我也多么希望能看到成功,得到爱我的人的鼓励和支持啊! 别批评我!请理解,我可能一下子对自己的要求太多了! 安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