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实践智慧(商学院绝对学不到的诺曼底领导力)(精)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日)野中郁次郎//荻野进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野中郁次郎,1935年生于东京,日本管理学重要思想家之一,被誉为“知识管理之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现任一桥大学名誉教授、早稻田大学特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大学名誉教授。2017年荣获加州大学哈斯商学院终身成就奖,也是该校历史上率先获奖的学者。
他在市场营销、组织论、经营战略、创新等领域都卓有建树,尤其是关于知识创造过程、知识管理、知识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为日本企业应用知识创造理论提高竞争力,成为富士通、三井物产、Seven&I等大企业的独立董事,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知识创造理论之父”和“知识管理的拓荒者”, 2002年获得日本政府授予的“紫绶勋章”以表彰其社会贡献。
著有《失败的本质》《知识创造企业》《实践智慧》《国家经营的本质》等80多部畅销专著,2007年,荣获美国管理科学院国际管理学奖,2008年又被《华尔街杂志》选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既是一篇真实残酷的“战争叙事”,也是一
个富于启迪的“竞争故事”。很难想像它来自一位管
理学家,但也恰恰是因为野中教授,诺曼底登陆成了
可以用管理学和领导力去解读的有趣案例。对于管理
者,如果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本书千金
莫易。
——宁向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得到
”管理学主讲人
未来要站在整个战略高地上提高认识和修养。诺
曼底登陆需要战略领袖,需要战役指挥能力,如果我
们也能产生这么伟大的思想家,如果我们也有诺曼底
登陆的指挥能力,抢占世界大数据流量的机会点怎可
能不行?但是,现在离我们要求的目标还很远。
——任正非 华为主要创始人、总裁(在后备干部
项目管理与经营短训项目座谈会的讲话)
后记
坦率地说,我做梦也没有想过这本关于诺曼底登陆战
的书能够出版。
1992年春,我和神户大学的加护野忠男、庆应义塾大
学的奥村昭博一起,前往巴黎出席当地举行的国际经营学
会议。由于飞机于清晨落地,未能立即办理酒店入住手续
,而会议是在第二天才正式开始,所以时间充裕。正当我
们考虑如何打发时间时,一个念头闪过:对!去诺曼底。
我突发奇想的建议得到他们二人的认同,于是我们三
人乘坐火车前往卡昂。在本书中也讲到过,卡昂是诺曼底
地区的中心,也是损毁最为惨重的城市。我们进入仍留有
遗迹的卡昂市区,参观了战争博物馆。我们还前往奥马哈
滩,进入了德军以前的碉堡,瞻仰了盟军的墓碑。伫立在
沙滩上,任由“那一天”的思绪不断涌现。当天我们就返
回了巴黎,后来关于会议的情形反而没什么记忆了。
当时我正和创作《失败的本质》一书的朋友们一起,
策划一本以反败为胜的形式取得胜利的领导者们的故事(即
2005年出版的《战略的本质》)。实际上候选资料中就包括
诺曼底登陆战,无奈其叙事过于复杂和庞大,最后不得不
放弃了。另外当时我还想写一本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书。海
军陆战队擅长水陆两栖作战,而诺曼底登陆战正是水陆两
栖战,而且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水陆两栖战。
由于有这两本书的写作意向,我心里一直暗暗想着“
什么时候到现场去看一看”。
说来也是偶然,还有一件事。不久以后我参与“北陆
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知识科学研究科”的设立事宜,
录用了一位名为菲利普.皮杰埃尔的教师,他曾开车带领
着我游览他的祖国比利时,参观二战时希特勒的最后赌注
——突出部之役的战场旧遗址,具体就是巴顿救援的激战
地域巴斯托涅。我至今还记得,在市中心的广场有一辆巨
大的“谢尔曼”坦克,那是广场的标志。
因这次访问,我将诺曼底登陆战和突出部之役联系了
起来,深刻理解了是这两次战役决定了德国的失败。
时间推移到了2012年夏。我和同事竹内弘高(现哈佛
商学院教授)以及一絛和生(一桥大学大学院国际企业战略
研究科教授)从2008年开始主持知识论坛,每年召集日本30
家大公司的后备经营干部做研讨。按惯例,2012年举行夏
季拓展,当年的5期生和第二年(2013年)的6期生以日语译
本出版不久的安东尼·比弗的《诺曼底登陆》做案例研讨
,主题就是领导力。学员们彻夜讨论谁的领导力更为优秀
,谁的相对拙劣,决定盟军胜利的究竟是什么……
就在那时候,我开始构思这本书。我不仅关注登陆行
动本身,也会关注前后一段时期的国际政治状况。从构思
到动笔,我仔细探寻这场人才济济的史上最大战役,试图
从中发现在战争这种极端场景中发挥力量的领导力的本质
。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当时钻石出版社《钻石哈佛商业评
论》的总编辑岩崎卓也以及编辑柚本佐智子时,他们很感
兴趣,于是开始策划。后来该杂志的出版人、原杂志编辑
部副主任中田雅久也加入进来。
关键词是本书多次谈到的“实践智慧”,这一概念原
本在《战略的本质》一书中提出。最初我更关注实践智慧
的领导者丘吉尔,但随着考察的深入,指挥了史上最大战
役、是常人也是伟人的艾森豪威尔的卓越领导力引起了我
的注意。丘吉尔没能做到的,“常人”艾森豪威尔却做到
了。
成书的时候,在就业研究所发行的人才经营刊物
《WORKS》担任《成功的本质》连载栏目责任编辑的荻野进
介也作为文字高手加入了进来。《成功的本质》连载每期
一次,内容是报道创新的成功案例并对其意义加以解说,
到2014年已经连载13年了。我和荻野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现
场采访,说起来也是因为与我合作默契才加入的。起初他
好像因为工作内容不同而不知所措,但到了2012年年底,
从和钻石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宫崎伸一前往诺曼底现场采访
开始,突然好像开动起来的发动机一样。
以上就是本书的形成经过。这并不是一本从开始就归
纳出明确思路的书,就如同本书所阐述的偶然和必然相互
联系的复杂系统的历史一样。
贯穿本书的关键词是“实践智慧”,实际上在当今国
际政治学领域,这种实践智慧也开始引人注目。在国际关
系理论中,出现了“实践转换”(practice tum)的潮流。
把握国际政治的要领并不是理论性知识,而是以理性和共
同感觉为基础的使世界生生不息的实践智慧。
丘吉尔也好,艾森豪威尔也好,无疑都是拥有实践智
慧的领导者,可以说本书正是从这一点上评价这两人的。
我也非常希望在国际政治学的最前沿也能存在这种对实践
智慧领导者的评价潮流。
本书是广义上的经营学书籍。
经营,也就是管理,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认为的,它
的目标是培养综合实践范围内的广泛修养。经营学中有着
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性以及自由宽广的横向理论体系
的趣味性。
但是经营学书籍并不是明天就能产生作用的入门宝典
,尽管可以引出有助于企业经营的教训,却不涉及眼前的
具体事务。每个人都应该带着问题意识,思考自己能从史
目录
序章 史上最大战役及其拥有实践智慧的领导者
失败的教训
第一章 希特勒的挑战和丘吉尔的英明决断
——以“闪击战”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1 五天决胜负的闪击战
2 另一个命运之日:1940年5月10日
3 英法联军的“史上最大撤退战”
第二章 “法国战败”的冲击和丘吉尔的斡旋
——从不列颠之战到同盟国成立
1 败给德国的“世界最强陆军”
2 保卫英国本土的“不列颠之战”
3 走向同盟
领导者的确定
第三章 “伟大而平凡的人”艾森豪威尔的成长
——盟军的三次登陆战
1 艾森豪威尔登场
2 盟军的三次登陆战
第四章 内阁官员们的战略和领导力
——登陆欧洲本土的“霸王行动”
1 迪耶普的教训
2 最高司令官的人选纠葛
3 开始实施的诺曼底登陆战
战场
第五章 现场指挥官的决断与自觉
——“D日”1944年6月6日
1 确定登陆地点和时间
2 “D日H时”
3 英军、加拿大军队的鏖战
第六章 着眼“战后”的领导者
——解放巴黎,直至最后的战斗
1 计划落空的登陆后作战
2 隆美尔离去,巴顿到来
3 登陆战结束,巴黎解放
决策的本质
第七章 诺曼底登陆的行动战略
——从战争复杂系统的视点
决定盟军胜利的分歧点
1 否定间接战略,选择直接战略
2 决定“6月6日在诺曼底登陆”
3 把法国境内的交通设施作为战略轰炸目标
4 机动力的组织化
5 消耗战和运动战的结合
第八章 艾森豪威尔的领导力
——从“实践智慧”的视点六种能力构成的实践智慧
1 树立正确目标的能力
2 直面现实的能力
3 适时创造氛围的能力
4 描绘直观本质的能力
5 将想象变为现实的能力(“政治力”)
6 组织实践智慧的能力
后记
精彩页
1 五天决胜负的闪击战
德军进攻波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8个月后,经历过“宣而不战”的战争,沿着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三国与德国相邻的边界形成了西部战线。其南方——法德边境横亘着马其诺防线。这一防线像比利时南部的森林与沼泽一样,发挥着天然屏障的作用。
德军突破传统做法,执行崭新的作战方案——更主要的是他们的闪击战,加上一次又一次的好运气,号称拥有欧洲最强大陆军的法国只坚持六个星期就战败了,而英国则竭尽全力投入本土防卫。
它被称为“宣而不战”的战争。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突然进攻波兰。翌日,与波兰缔结互助条约的英国发布宣战文告,与德国开战。6小时后,法国也畏畏缩缩地采取了同样举措。从此以后,伴随着巨大的物质破坏、伤亡人数达6 000万之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转瞬之间,波兰就遭到德军蹂躏——无论是战略理论还是军事装备,波兰军队都落后于时代,还处于以骑兵为主力的水平,根本不是德军先进坦克的对手。9月17日,根据前一个月和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时的秘密协定,苏联军队也侵入波兰。
波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遭到了德国和苏联的瓜分,波兰政府成员不得不逃往罗马尼亚。
这期间,英法两国却没有任何应战动作。尽管法国陆军相比德国陆军占有更大优势,可是面对德军进攻波兰,法国只作壁上观。德军也没有继续向西进攻的态势,所以尽管有了宣战文告,但一直没有发生战斗。因此,这一时期的状态被世人嘲讽为“宣而不战”的战争。
英国人的海军拥有守卫英吉利海峡的强大力量,即使德国的轰炸机飞来,英国空军也可轻易将其击落。他们深信,法国人的坚固堡垒马其诺防线已经把德国的威胁远远隔开。所以,英法两国的民众仅仅是防卫意识比较强烈,在战争初期,他们的确缺乏真正的战斗意志。
德国没有西进的三个原因
那么德军为什么没有积极西进?
首先,希特勒希望和英法,尤其是和英国达成和解。实际上在10月6日进行的议会演讲中,他说:“如果德国和英国达成和解,有望给欧洲以及世界带来和平。”
然而,这样的和解等于让英法承认德国获得的领土,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自1936年3月以后,希特勒屡施奸计,在莱茵河西岸莱茵兰的非军事区驻军,占据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现在正如你见到的,又把波兰收入囊中。
不久,看到英法的坚决态度,希特勒明白和平解决已经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向陆海空三军的首脑表明了进攻西欧的打算。希特勒认为:“德国陆军强于法国陆军,只要装甲部队和空军相互配合,就可轻易把敌人击溃。”尽管陆军强烈反对,但希特勒固执己见。有一次甚至已经把11月12日确定为向西进攻的开始日期,最终由于天气原因不得已推迟。西进计划后来屡次延迟,延迟次数竟达39次之多。如此,军方反对加上天气不佳,是德国推迟进攻的第二个原因。
到了第二年的1940年1月10日,希特勒命令一个星期后开始进攻。但是在1月17日,德国第2航空队的联络官发生了一次意外,他乘坐的飞机不幸迫降在比利时境内(“梅赫伦事件”)。这名军官携带着记录希特勒整个西进计划的文件,尽管他当场就销毁了一部分,但大部分都落到了比利时政府手里。
德国方面也吃惊不小。本应严格保密的作战计划暴露无遗,只好再一次彻底更改计划。这是德国进攻延迟的第三个原因。
尽管如此,“宣而不战”的状态结束的日子还是到来了。
古德里安的“闪击战”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德军从4月9日开始进攻挪威,直到5月10日凌晨,持续对重要目标进行空中打击。由此开始,希特勒启动进攻比荷卢三国和法国北部的“黄色计划”,开始进攻西欧。希特勒认为击败法国是迫使英国议和的最好办法。德军的装甲部队势如破竹,很快就突破了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边境。
闪击战曾被用来对付波兰,在这次西线进攻中一战成名。使闪击战出现在真实战场上的“闪击战之父”,是德国陆军大将海因茨·古德里安。(“闪击战”这一概念的创始者究竟是谁并不确定,有利德尔·哈特、希特勒以及报纸上流传的意大利人等等说法,众说纷纭。)
P23-27
导语
《实践智慧(商学院绝对学不到的诺曼底领导力)(精)》是一本最适合职场人和管理者看的二战史图书。日本经营学世界权威野中郁次郎,为大家详细讲诉“二战”最高军事领袖在历史上伟大决策的思考轨迹、行动轨迹,及其非凡的领导力。1944年6月6日凌晨,一项代号为“D-day”的军事行动在诺曼底海滩开始。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在空军部队的掩护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从朴茨茅斯启航,横渡英吉利海峡,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战役,是战争史上最复杂的一次决策,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规模的空军和海军舰队协同进攻。在硝烟散尽的今天,非常具有从经营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价值。本书以艾森豪威尔、丘吉尔、罗斯福等最高决策者的经历为主线,介绍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策划、组织、实施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艾森豪威尔的决策和领导才能。对于我们了解“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协同作战”的一些决策内幕,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本书从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的角度,分析战争的战术和策略,而且为企业参与产业竞争、管理者提升决策领导能力,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序言
另一位实践智慧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我们注意到还有一位领导者有着和丘吉尔不一样的实
践智慧,这就是诺曼底登陆战的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
从1944年6月6日的“D日”开始,艾森豪威尔巧妙地
指挥欧洲战场的盟军,最终击败德国。战后他访问苏联,
和苏联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格奥尔吉·朱可夫等人多
次会谈,从一个军人的角度对冷战的体制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总司令后,他作为共和党
候选人竞选总统,1953年1月,他就任第34任美国总统。虽
然他作为政治家的经验为零,但外交经验极为丰富,是一
位与众不同的总统。
在以平易近人的品格和充满魅力的笑容赢得国民爱戴
的同时,他对苏联推行冷静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取得封锁
政策的成功。近年来,艾森豪威尔因“对第三次世界大战
防患于未然”而重获好评的希望越来越大。
盟军最后取得胜利,应得益于以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为代表的拥有实践智慧的领导者。
开场白有点过长了。再说明一下本书的结构。第一章
至第六章在关注上述各领导者决策的同时,还将探讨“史
上最大战役”是如何计划和实施的,第七章从战史研究的
角度回到诺曼底登陆战的战略论,第八章则尝试深入挖掘
率军作战的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的领导艺术。关于
军队组织编制
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军队的编制也有所不同。但是
到了现代,对军队的组织编制和等级,各国基本都采取大
致一样的标准。下面是不同时期各部队组织编制概况,可
供阅读本书时参考。因兵种不同,部队人数等也存在很大
差异。“级别标志”是室内演习时所用的标记。
……
另一位实践智慧领导者艾森豪威尔
我们注意到还有一位领导者有着和丘吉尔不一样的实
践智慧,这就是诺曼底登陆战的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
从1944年6月6日的“D日”开始,艾森豪威尔巧妙地
指挥欧洲战场的盟军,最终击败德国。战后他访问苏联,
和苏联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元帅格奥尔吉·朱可夫等人多
次会谈,从一个军人的角度对冷战的体制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总司令后,他作为共和党
候选人竞选总统,1953年1月,他就任第34任美国总统。虽
然他作为政治家的经验为零,但外交经验极为丰富,是一
位与众不同的总统。
在以平易近人的品格和充满魅力的笑容赢得国民爱戴
的同时,他对苏联推行冷静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取得封锁
政策的成功。近年来,艾森豪威尔因“对第三次世界大战
防患于未然”而重获好评的希望越来越大。
盟军最后取得胜利,应得益于以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为代表的拥有实践智慧的领导者。
开场白有点过长了。再说明一下本书的结构。第一章
至第六章在关注上述各领导者决策的同时,还将探讨“史
上最大战役”是如何计划和实施的,第七章从战史研究的
角度回到诺曼底登陆战的战略论,第八章则尝试深入挖掘
率军作战的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的领导艺术。关于
军队组织编制
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军队的编制也有所不同。但是
到了现代,对军队的组织编制和等级,各国基本都采取大
致一样的标准。下面是不同时期各部队组织编制概况,可
供阅读本书时参考。因兵种不同,部队人数等也存在很大
差异。“级别标志”是室内演习时所用的标记。
内容推荐
《实践智慧(商学院绝对学不到的诺曼底领导力)(精)》由野中郁次郎著,全景展现诺曼底登陆始末细节。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战将近300万盟军士兵从英国本土输送至法国诺曼底,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点燃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西欧战火。作为史上最大的登陆战,它从根本上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势。
在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登陆作战中,“伟大而平凡”的盟军最高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天才政治家丘吉尔、创下“不败神话”的巴顿,以及蒙哥马利、罗斯福、斯大林……众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共同创造出二战的决策轨迹。在战争这种极端环境下,大到作战部署、组织编制,小到现场战术,领导者必须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做出判断并推进行动。一旦做出决策,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领导者必须在“当下”做出“恰当判断”。
卓越的领导者,不只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动,也不是简单地击败敌人,而要应对一系列互相关联的问题,调动一个庞大的组织。这需要用知识来推进行动,也要用实际经验来调整认知,平衡现实与理想——形成动态综合理性与实践的“实践智慧”。它帮助领导者应对复杂危机,树立团结更多人的正确目标,在各种互相关联的问题当中寻找最妥善的决策。
“实践智慧”的诺曼底领导力,在艾森豪威尔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在企业、组织的管理之中都会用到的智慧。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无数做决定的时刻,而战争只是将“实践智慧”领导力的影响放大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应该带着问题意识,思考自己能从史上最大的战役中学到什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