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巴尔扎克著的《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的故事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日常生活展开:为争夺葛朗台的家产,围绕欧也妮的婚事,克律肖家和格拉森家展开明争暗斗。而天真美丽的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堂弟查理,不惜倾囊赠予私蓄,这激怒了爱财如命的父亲老葛朗台。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葛朗台夫人一病不起。后来,葛朗台夫妇先后撒手升天,留给欧也妮一笔可观的财产。痴情的欧也妮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最终等到的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全书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也没有传奇色彩,正如巴尔扎克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这出悲剧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资产阶级家庭的金钱关系及“金钱至上”观念对人性的侵蚀和扭曲。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人间喜剧》中比较著名的小说有《高老头》《驴皮记》和《欧也妮·葛朗台》等。而短篇小说《沙漠里的爱情》《纽沁根银行》和《无神论者做弥撒》同样浓郁、震撼,是阅读巴尔扎克不可或缺的环节。 目录 序 正文
序言 在世界文苑中,描绘吝啬鬼最负盛名的作品有两 部,一部是莫里哀的《吝啬鬼》,一部是巴尔扎克的 《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一发表就 引起欧洲文坛的关注,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对 这部作品甚为赞赏,亲自译成了俄文。 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奥诺雷·德·巴尔扎 克,一七九九年五月二十日生于法国古城图尔的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过着孤独的 寄宿生活。一八一六年,他进入法律学校学习,一八 一九年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决心从事文学创作。家 人给他两年时间让他尝试,他的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 悲剧《克伦威尔》却遭到了失败。父母向他发出最后 的通牒。为了生计,他转入神怪小说的写作,五年间 写出十部小说,可是经济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巴尔扎 克又转而投身生意,接办了一个印刷厂,不料一年半 后宣告破产,还欠下一大笔债,以致拖累终身。他重 新回到写作上来。一八二九年,他发表了《朱安党人 》,揭开了《人间喜剧》创作的序幕。一八三一年发 表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此后的二十年间,他 还写过一些剧本,也试图再做生意,甚至想在政治上 有所作为,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人间喜剧》 的创作上。 一八五〇年三月,巴尔扎克与相恋了十八年之久 的波兰贵族遗孀韩斯卡夫人结婚。长期的辛劳耗尽了 他的生命,在获得幸福不到半年,他就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的一生,正如雨果所说,“作品比岁月 还多”。他留下一百六十多部作品,其中《人间喜剧 》九十多部,尽管没有圆满地完成《人间喜剧》的全 部规划一一一百三十六部,但这足以成为世界文学史 上一座丰碑。 被称作《人间喜剧》“最完美的描绘之一”的《 欧也妮·葛朗台》发表于一八三三年,即七月王朝初 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 复辟初期,贵族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 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大革命前相比已不可同 日而语了。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可凭借 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 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势力影响较大的农村也占 据了优势。贵族势力与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资 产阶级已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巴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 更敏锐地观察和捕捉到了这个重大社会现象。他在一 八三〇年以来发表的中短篇小说中,多次表现过这个 题材,如《高布赛克》、《苏镇舞会》。而这个题材 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展示。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 内部的日常生活展开:为争夺葛朗台的家产,围绕欧 也妮的婚事,克律肖家和格拉森家展开明争暗斗。而 天真美丽的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堂弟查理,不惜 倾囊赠予私蓄,这激怒了爱财如命的父亲老葛朗台。 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葛朗台夫 人一病不起。后来,葛朗台夫妇先后撒手升天,留给 欧也妮一笔可观的财产。痴情的欧也妮苦苦等待心上 人的归来,最终等到的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全书没 有耸人听闻的事件,也没有传奇色彩,正如巴尔扎克 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刀光剑影,没 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这出悲剧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 的发家史、资产阶级家庭的金钱关系及“金钱至上” 观念对人性的侵蚀和扭曲。 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的典型一一 葛朗台。巴尔扎克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他 的悭吝性格: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 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 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 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过生日,有 客人来,也不过就是多点一支蜡烛表示一下而已;他 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私房钱,也 要想方设法搜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 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 请医生得破费;等等。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 句话、每一个行动中。 葛朗台的另一大特点是贪得无厌地追逐金钱。占 有金钱,成了他的嗜癖。在葛朗台的心目中,金钱高 于一切,“没有钱,什么都完了”。他的侄儿查理得 知父亲破产自杀,痛哭不已,他便觉得这孩子把死人 看得比钱还重,真没出息。他瘫痪之后,坐在轮椅上 ,整天让人推着在卧室与密室之间转来转去,生怕有 人来偷盗。临死前他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 盯着,感到心里暖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叫女儿料 理好一切,到阴间去向他交账。 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守财奴形象的典型意义还表 现在体现了人物的时代特征:葛朗台懂得商品流通和 投机买卖的诀窍。在必要时他毫不犹豫地抛出黄金, 买进公债。他看准公债落价时买进,等到涨价时再抛 出。由于精于此道,他的财产成倍增加,达到一千七 百万法郎,相当于今日的亿万富翁。他买了公债后, 为充实财库起见,就把草原上的树木砍掉,准备种植 饲草,因为干草收入更大;他在河道浅水处栽种白杨 ,这样可以不用纳稅。这些行动说明他懂得资金周转 和经营品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他还深谙债务关 系,利用自己和格拉森的商业信用,骗取了他弟弟债 权人的信任,把他们应付过去。他假装口吃和耳聋, 使银行家蓬丰先生上当。他既是大土地所有者,又是 个金融资本家,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 金融资产阶级实际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 在艺术上,小说还以环境描写著称。一开卷,索 木尔城的日常风光便历历在目。小说的环境描写,生 动地再现了法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外省生活,那里 虽然比较保守,但资本主义的风气早巳渗透到生活的 各个角落。人物语言个性化是小说的又一鲜明特点。 最精彩的是葛朗台的语言,完全符合他的性格。 《欧也妮·葛朗台》的发表,标志着巴尔扎克创 作成熟期的到来。后来他接二连三写出了许多杰作, 但《欧也妮·葛朗台》仍以独特的成就,在《人间喜 剧》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编者
导语 巴尔扎克著的《欧也妮·葛朗台(全译本)》是《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以欧也妮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为中心事件,层层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和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成功地刻画了世界文学史中不朽的吝啬鬼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精彩页 在外省的一些城市里,有些房屋的外表给人一种阴郁感,仿佛最阴暗的修道院、最荒凉的旷野和最凄惨的遗址。或许在这些房屋里同时还有修道院的寂静、旷野的枯燥无味与遗址的死亡气息。屋里的生活节奏是那么平静,若不是突然瞧见一个听到陌生人的脚步从窗口探出的一张面孔似僧侣纹丝不动、目光惨淡而冰冷的人的话,异乡人会以为这里无人居住。这种凄凉的成分笼罩着一所位于索木尔的一条凹凸不平的街道——它一直通城市高处的城堡——尽头的住宅。这条现在很少有人过往的街道,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有些地方还很阴暗,但却有惹人注目的地方:总是那么清洁,干燥的石子路清脆的响声,狭窄弯曲的街面以及住宅的幽静。这些房屋坐落在城墙脚下,属老城的一部分。房屋已有三百年了,尽管是木质结构但依然坚固牢靠,形式各异的外表别具一格,使索木尔的这个地段引起了考古学家和艺术家的极大兴趣。若从这些房屋前走过,人们很难不欣赏它那两端雕着奇形怪状头像的粗大的木梁,这些木梁以漆黑的浮雕形加盖在大部分房屋的底层。有些地方横梁上覆盖着石板,在摇摇欲坠的墙壁上勾画出蓝色的轮廓,房顶由木柱支撑,因年久失修,木梁下弯,因日晒雨淋而腐烂的盖板已经蜷曲。还有些地方,磨损的窗面已经变黑,精巧的雕刻变得模糊不清,看上去太轻薄已承受不了可怜的女工放在上面的石竹或玫瑰的棕色花盆的重量。再远些,是嵌有巨钉的大门,我们的祖先才华横溢,上面刻下了难以辨认的文字,其含义永远是个谜。时而,一位新教徒署名表示自己的信仰,时而一位天主教徒在上面诅咒亨利四世,也有某个布尔乔亚刻上钟形徽号以显示他过去曾在此当过地方长官的荣耀。法兰西的全部历史跃然其中。在这座工匠抹了灰的墙壁上大显其技的危房旁矗立着一座绅士的宅院,在半圆形的门框上还可看见一七八九年以来使国家动荡不已的历次革命毁坏的贵族徽章的遗迹。在这条街上,经商的底层既不是小铺子也不是大商店,对中世纪的遗风颇有癖好者会在这里发现我们的先辈留下的朴实无华的缝纫工厂,这些既无门面、橱窗,又无玻璃隔板的低矮店堂又深又暗,里外毫无装潢。厚实的大门分上下两截,粗糙地包着铁皮,上半截往里开启,装有弹簧门铃的下半截总是不断地打开关上。空气和阳光通过大门的上方或拱门与木板同窗台高的矮墙之间的缝隙中进入潮湿的岩洞式房屋,墙上嵌有坚固的百叶板,白天卸去,晚上放下,再用带螺栓的铁条固定起来。这面墙是用来摆设商品的,那里没有半点招摇撞骗之术。按照买卖的性质,陈列的商品有:满满两三桶盐和鳕鱼,几捆帆布和绳索,吊在楼板小梁上的黄铜索,沿墙挂着的箍圈以及摆在货架上的几块呢料。请进吧!一位衣着整洁、风姿绰约、头戴围巾、两臂通红的年轻姑娘放下手中的活计唤来父亲或母亲,按您的意愿,或冷淡、或殷勤、或傲慢——这由店主的性格而定——做成两个苏一法郎等于二十个苏。——译者注或两万法郎的买卖。您也会看到一位做木桶生意的商人坐在门口,一边绕着大拇指一边同邻居聊天,表面上他只有一些劣质的酒瓶架或两三捆板条,但码头上的工场可为安茹的箍桶匠提供充足的货源。他知道如果收成好,他能卖掉多少木桶板,估计误差也就是一块板上下。艳阳天能使他致富,阴雨天能使他破产。仅一个上午,酒桶价从十一法郎可跌至六里弗尔。法国古币名,最早是货币的重量单位。——译者注这地方,像都兰地区一样,商业的行情受天气变化的制约。种葡萄的、有田产的、木材商、箍桶匠、客栈老板、船员都盼望阳光。他们晚上睡觉时生怕第二天听说夜里结了冰。他们怕雨、怕风、怕干旱,按他们的意愿,时而要雨水,时而要天暖,时而要乌云,在天公与凡人的利益之间,决斗是没完没了的。晴雨表令人们的面孔变化无常,时而忧愁,时而快活,时而高兴。从索木尔这条古老大街的这头到那头,“金子般的艳阳天”这几个字对每一家都意味着一个可观的数字。这样,每个人都会对邻居说“天上掉金路易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适时的阳光和雨水会给他带来多少收益。在美好季节的星期六中午,您不会在这些诚实的生意人那里买到一个苏的东西。他们都有各自的葡萄园、小园圃,所以要去乡下住两天。在那里,购进,卖出,赢利,一切都事先预计妥了,生意人还可以利用大半天时间娱乐,观察、评论、互探隐情。某个家庭主妇在邻居们在没有询问她丈夫山鹑是否要煮得恰到火候的情况下是不会买的。一个年轻姑娘把头伸出窗外就必然会被游手好闲者瞧见。因此,人们的良心在光天化日下暴露无遗,就像这些难以捉摸、阴暗寂静的屋子,无半点秘密可言。人们几乎天天都在户外过日子:每对夫妇坐在门口,吃中饭,用晚餐,吵架拌嘴。他们对街上的行人都要评头论足一番,无一幸免。从前也一样,当一个陌生人来到这外省的小城镇时到处都受到嘲弄。那些有趣的故事、昂热人“想象力丰富”的雅号都由此而来。说些市井笑话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老城的古老宅院坐落在街的高处,从前这里住过乡绅。这所充满凄凉的住宅——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