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汀江觅渡/红色少年小说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唐宝洪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唐宝洪著的《汀江觅渡》以小说的形式描写了汀江边的几名少年英雄的故事,集中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少年儿童的风貌,歌颂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通过小说主人公的事迹,诠释“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展现苏区少年为国富民强的梦想所走过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唐宝洪,男,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二级作家,1969年生于闽西上杭,闽西文学院副院长(法人代表),《文化龙岩》杂志执行主编,迄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书评、戏剧等作品360多万字,并涉猎影视文学创作,著作有:长篇小说《海峡情缘》(国台办重点图书)、《海峡风云》(合作,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播)、《汀江觅渡》,小说集《你为什么伤害我》《朋友》《情侣杯》、,散文集《忧郁的残雪》,30集电视连续剧一部(合作)。大型戏剧作品有《海峡情缘》《朔风吼》。小说、散文、诗歌入选多个选本,并被选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作品多次获奖。
目录
引子
1.水鸭子
2.小歌仙
3.平民夜校
4.风云突变
5.风起云涌
6.暴动
7.红色激流
8.歌与哭
9.博弈
10.觅渡
11.航程
补记
序言
2014年10月31日,在“新古田会议”上,中央军
委主席习近平同志曾颇动感情地指出:“闽西是原中
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
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闽西,一方充盈着英雄传奇的红色土地。
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闽西就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
开始探寻革命的真理。1926年,闽西成立了福建首个
中共农村党支部,革命的火种开始在闽西大地燃起。
1928年3月4日,后田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
第一枪,随后平和暴动、蛟洋暴动、永定暴动相继爆
发,八闽大地有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有了第一块红
色区域,有了第一支红军队伍,闽西成为中国土地革
命战争的重要发源地。
闽西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为朱毛红军入闽献上
了一场盛大的奠基礼。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入闽
,在长汀长岭寨击溃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
击毙少将旅长郭凤鸣。长岭寨大捷,是井冈山会师以
来,朱毛红军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整个闽西大地为之
欢腾鼓舞。
打土豪、分田地,成立苏维埃政权,闽西开始了
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成了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
。接着,在毛泽东的根据地建设思想引领下,闽西苏
区开始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文化建设,“红色小上海”
长汀名闻遐迩,宁化则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胜
利召开。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
毛泽东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从此,古田会议
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人民军队勇往直
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1934年八九月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
势异常危急。悲壮惨烈的松毛岭保卫战打了七天七夜
,红军指战员和苏区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又一道
屏障,为中革军委部署战略大转移赢得了最后的宝贵
时间。9月30日,中央红军第九军团的将士们,齐聚于
长汀县南山镇钟屋村观寿公祠门前的草坪上,向闽西
根据地的父老乡亲们告别,然后兵分两路,悲壮地踏
上了充满艰难险阻的漫漫长征路。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总兵力达8.6万人,其中
闽西籍子弟兵约2.6万人,到达陕北时,闽西籍子弟
兵只剩下2600多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征途中每
一华里都掩埋着一名闽西籍红军战士的忠骨。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的红二十四
师和十几个独立团,总兵力不足1.6万人,从此,在
项英、陈毅等人的领导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南
方游击战争。广大苏区群众开展“保田运动”,使得
土地革命时期的部分胜利果实,一直保留在广大贫苦
农民的手中。闽西,作为中国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
要区域和中国革命在南方的战略支撑点,时刻准备着
迎接全面革命胜利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三
年游击战争,创造了与二万五千里长征同样辉煌的奇
迹!
在闽西苏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从来不缺乏
少年儿童的身影,他们加入少先队、儿童团、游击队
,甚至直接参加红军;他们站岗执勤、送情报、押解
俘获的敌人,甚至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他们学
知识、练体魄,在战斗中成长,留传下无数可歌可泣
的英雄故事。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红
色文化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2016年6
月,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出台《福建红色文化保护、
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要求通过3至5年的努力
,在全省建设一批国家级红色文化基地,创作一批优
秀红色文化精品,办好一批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推出
一批新型红色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作为红土地的传人,福建作家尤其是闽西作家,
历来重视挖掘和整理红色革命历史资源,并怀着满腔
热情,诉诸文字,形成了以弘扬革命传统为宗旨,以
坚持革命战争史诗为主旋律,以战争年代英雄人物和
史实为题材的文学流派——“红土地文学”,涌现出
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如张惟的《中央苏区
演义》《血色黎明》沈世豪的《中国有个毛泽东》《
走向辉煌》;钟兆云的《将军与故土》《百战将星刘
亚楼》《叶飞传》;庐弓的《秋白之死》;傅柒生的
《军魂》;董春水的《下广东》……除此之外,散文
方面有黄征辉、吴浣、马卡丹、陈碧珍、廖文茂、天
一燕、郭鹰、董茂慧等;小说方面有练建安、季仙、
唐宝洪、黄荣才等;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方面有张永
和、周大文、张耀清、钟建红、符维健等;诗歌方面
有刘少雄、李迎春、余小明、江熙、邱德昌等;电视
剧方面有邱炳皓、林国良、孙国亮等,都取得了令人
欣喜的成绩。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福建少年
儿童出版社抓住契机,策划出版红色少年小说系列共
12册,作家有老中青三代,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人对战
争年代的回望和思考;作品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
直接描写革命战争的,如詹鄞森、郑宜煜的《好红一
片天》,有描写隐蔽战线的,如唐宝洪的《汀江觅渡
》,有反映革命斗争中的妇女儿童群体的,如季仙的
《红妹子》;有展现福建特有的客家文化、风土人情
的,如练建安的《枫岭寨》……
这是一套专门写给当代青少年的红色革命题材的
小说,一大群90年前的少年儿童英姿勃发地向我们走
来,他们中有出身地主家庭的少共国际师战士——范
赤男;有为了当红军而女扮男装的细狗;有将父亲送
上前线的书画铺学徒路生;有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
宁死不屈的客家少年罗号;有智取上杭城的机智少年
阿喜;有唱着嘹亮山歌,参加扩红运动的红妹子……
硝烟弥漫,他们的身影还未走远,我们仿佛还能看见
美丽的客山客水,还能听见隆隆的炮声、喊杀声。
如何向当代青少年读者讲述革命故事?如何通过
文学作品,在当代青少年读者的心中种下革命的种子
?这是作家们遇到的一个大难题。因此,红色少年小
说的出版,是福建作家在这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是
福建作家在红色题材儿童文学领域中的一次集体亮相
,也是福建红色文化在新形势下绽放光彩的必由之路

丁酉岁未于北京
导语
《红色少年小说系列》这套红色小说很好阐释了福建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历史背景,塑造了一大批少年英雄群像,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人对战争年代的回望和思考:有直接描写革命战争的,有描写隐蔽战线的,有反映革命斗争中的妇女儿童群体的,有展现特殊时代背景下传奇曲折历程的……整体表现了革命熔炉里的红色战士,在战火硝烟中成长的英雄少年形象,读来回肠荡气,充满正能量。
本书是该系列之《汀江觅渡》,由唐宝洪著,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苏区少年儿童的风貌,歌颂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后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
征。长征前夕,图胜彪被编入红三十四师,担任副营
长。湘江战役,由闽西子弟组成的红三十四师殿后,
全军覆灭,图胜彪壮烈牺牲。
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苏区后,熊大脚、杨满祥
、简来金、图芒种都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坚持游击战
争。熊大脚、图芒种陆续牺牲,幸存下来的杨满祥、
简来金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翌年春,随所部游击队被
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副团
长简来金牺牲;塘马血战里,新四军营级干部杨满祥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担任“汀江奇石”与“
鳜鱼”、“红鲫鱼”、“当归”之间联络的那位邮差
,对革命前途彻底悲观绝望,主动投敌,出卖了“汀
江奇石”一一龚秘书。早有防备的龚秘书巧妙逃脱追
捕后远走南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来成为南洋一
家中文报纸的主笔,因呼吁华侨投身抗战,被日军特
务暗杀。因为叛徒的出卖,石龙渡中转站下辖的多个
联络点先后被阙金牙的侦缉队或孙桂的别动队破获,
王友厷、江福发先后被捕,英勇就义。丁文琦人面广
,获悉军警前来抓捕,就立即解散了德胜堂戏班,隐
姓埋名,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解放后重新入党,从事
文化工作。而高芷雅在梅影师太的庇护下没有遭到逮
捕,后来离开了天月庵,不知所终……
苏向龙经历九死一生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
陕北;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山东梁山泊一带浴血抗击
日寇;抗战胜利后,率部挺进大东北;解放战争期间
,从长白山一直打到海南岛;新中国成立不久,奉命
调入海军;1955年,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再后来,
担任南海舰队司令员,指挥所部海军痛击入侵西沙群
岛的南越海军,击沉南越护卫舰1艘,击伤其驱逐舰3
艘,毙伤南越舰长以下官兵200余人,俘获南越少校以
下官兵80余人,还俘获美军驻岘港领事馆联络官,为
捍卫祖国领土和领海的完整建下不朽的功勋;晚年,
调入解放军总参谋部任职,直至离休。
20世纪末,汀江棉花滩水电站建成发电,石龙渡
整体搬迁,原集镇被淹没。年逾80的开国少将苏向龙
回到故里,坐游艇游览烟波浩渺的龙湖。往事,在龙
湖水面荡漾,老将军吩咐随行的家属,他百年归寿后
就安息在龙湖岸边的山岗上,他的魂魄要千年万年守
望石龙渡的山山水水,陪伴他少年时代牺牲在汀江流
域的亲密伙伴何细妹、王友厷、叶水和、图芒种……
精彩页
1 “水鸭子”
多少年来,石龙渡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谣:“天峰秀丽欲耸天,一排街店半山悬。货船渡船如梭织,棉花险滩把船拦。”石龙渡有渡口直通上杭、永定、龙岩,附近最险的滩叫棉花滩。棉花滩礁石棋布,水流湍急势头猛,似裹着雷霆划在水面的闪电,这么急的水流撞击在露出水面的礁石上,飞溅起欢呼霍跃的水花,而那些藏在水面下的暗礁,似一个个张牙舞爪伺机吞噬或啃咬船只的怪兽。站在岸边看棉花滩,你会觉得棉花滩里的江水似万马奔腾奋争先,又似一条巨大的蟒蛇以比汽车还快的速度在追捕前方的猎物,而一处又一处漩涡,像动漫世界飞速旋转的魔术轮,不知疲倦地转圈子,瞬间把水面上所有的纷争所有的风景都卷进肚子里。自古以来,汀江航道上的船工把棉花滩视为鬼门关,官府也禁止船只在棉花滩上载客。明明知道是鬼门关,天庐乡船工苏旺田却在棉花滩上撑过两次船。
石龙渡的富庶和花花世界,让追逐金钱和追求刺激的人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到这里,也成了亡命之徒打家劫舍的目标。其中有股水盗,匪首叫吴宜骅。他自幼偷鸡摸狗,长大成人后游手好闲,不愿脸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种庄稼谋生,而喜欢结交远近一带的地痞流氓,干些强买强卖的勾当,并强行向一些商贩收取保护费,有次勒索未成竞把石龙渡的一位颇有来头的布店老板活活打死。为躲避官府的追捕,吴宜骅只得纠集了4个心腹哥们,逃到一个海岛上,拜在红刀会的门下。在红刀会里,吴宜骅学会些拳脚功夫,也积蓄了不少的银两。他不甘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就以带去的几个心腹为骨干,拉起属于自己的队伍,打起“五士骑龙”的旗号,回到汀江流域,以汀江岸边一座叫天龙岽的大山作为巢穴,以汀江两岸的商家及来往于汀江航道上的船只为打劫目标。他之所以打出“五士骑龙”的旗号,一来是因为他和4个心腹加起来正好是5个人,人人都会些武功,都会搞呼风唤雨的那一套把戏,二来是因为天龙岽有一个雄奇壮丽的景观就叫“五士骑龙”。
“五士骑龙”景观,指的是由龙峰到龙井,一条山梁直下,宛如一条蛟龙从天而降,五座大岩石一字儿骑在蛟龙背上,如武士般威风。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哦“五士骑龙”的诗赋引人入胜,而“五士骑龙”的动人传说,更为天龙岽蒙上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相传古时候,天龙岽瘴气不开,毒蛇猛兽出没频繁,附近一带的居民深受其害。为害更烈的是人祸。远近贪婪狂徒啸天龙岽各险要隘口,结成股匪。悍匪经常洗劫、屠戮远近村庄,并强迫各村选一年轻貌美的女子送上山去给匪徒当压寨夫人。官兵数次上山进剿,不但未能剿灭悍匪,反而扰民,或征夫,或摊派钱粮,甚至敲诈勒索淫人妻女,使当地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汀江两岸有五位武艺高超的壮士。他们志趣相投,常聚在一块切磋武艺共襄武德。他们学刘、关、张桃园结义,在汀江龙门义结金兰,依年龄大小,号龙一郎、龙二郎、龙三郎、龙四郎、龙五郎,江湖上称日:汀江五龙。
天龙岽附近一带村庄百姓不堪蛇、兽、匪、兵之害,纷纷外出逃难,过着凄惨的生活。“汀江五龙”闻之,乃结伴来到天龙岽,发誓除暴安民。
悍匪自恃人多势众且熟悉地形,势欲诛杀“汀江五龙”。五位壮士舍生忘死,勇猛冲杀,杀得众匪徒鬼哭狼嚎。狡诈凶残的土匪采取车轮战术,日夜分批轮攻五位壮士,“汀江五龙”虽个个艺高胆大心细,怎奈寡不敌众,又兼三天三夜粒米未进,滴水没沾,又未曾合眼,精疲力尽,又饿又累,头脑发胀,两眼发花。尽管如此,“汀江五龙”个个全无惧意和悔意,拼死搏杀。
惨烈的搏杀持续到第四天,五位壮士分别被包围在五个险峻的岩崖,已无退路。这时,他们都已受了伤,仍然死战。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一条巨龙从汀江河里呼啸着直冲云天,然后俯冲而来,“汀江五龙”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约而同地跃上龙背,顿觉精神一振,力气倍增。霎时,巨龙怒吼,电闪雷鸣,狂风卷石,暴雨倾泻。“汀江五龙”以视死如归的气概,悲壮地挥剑砍杀悍匪,直杀得悍匪纷纷毙命,无一漏网。这一场血战,震慑了毒蛇猛兽,它们或远遁,或潜迹,再也不敢猖獗作乱了,从此天峰岽附近一带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汀江河里的龙因擅自显形飞临紫金山,受到玉皇大帝的惩罚,被化成了一道势如从天而降的龙山。而在龙背的“汀江五龙”也因气力已竭,精魂升天,化作了龙背上五块异峰突起的大岩石。
为了纪念五位除暴安良不惜拼死血战的壮士,天龙岽附近村庄的百姓将龙峰到龙井这一段景观取名为“五士骑龙”,并把五壮士誉为五龙,筹资修建了五龙寺,四时奉祀,世代怀念。
自从吴宜骅这股水盗盘踞天龙岽之后,石龙渡就被闹得鸡犬不宁,不是这个店家被洗劫一空,就是那个老板被绑架勒索,搞得人人自危。而汀江水面上,往来船只也经常被这股水盗拦截,发展到后来,吴宜骅强制石龙渡一带的船夫每月给天龙岽五龙寺供奉香火钱,不从者,轻则被“五士骑龙”抓去暴打一顿,重则被水盗们剁去手指。船夫供奉给五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