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2014年修订本)
分类
作者 李镇西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商品特色

内容推荐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2014年修订本)》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李镇西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例,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家教理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坚强意志的磨炼、青春期教育、“代沟”的化解、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儿的优秀成才,对于千千万万孩子和家长是极好的参照和提醒:也许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与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会脱颖而出,铸成大器!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本书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学生成长的励志书。

作者简介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当代知名教育家。先后任教于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在成都武侯实验中学任校长多年,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浯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代表作有《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给教师的36条建议》等。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曾被提名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李镇西从教多年,坚持践行科学的素质教育,获得各界的肯定与推崇,2007年7月3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题词说:“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目录

【序一】父女之间该有这样一本书/吴非

【序二】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窦桂梅

【自序】家长也是教育者

【引言】让每一个家庭成为民主教育的摇篮

【家教手记一】 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开始

一 父母怎样进行启蒙教育/ 002

二 祖辈怎样伴孩子成长/ 019

【家教手记二】 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

一 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 030

二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 045

【家教手记三】 帮助孩子战胜学习挫折

一 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 054

二 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062

三 激励孩子战胜“中考恐惧症”/ 068

【家教手记四】 让孩子拥有美好品格

一 孩子,善良最美!/ 086

二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 097

三 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 110

四 意志是这样炼成的/ 117

【家教手记五】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一 请和孩子一起上网/ 130

二 坦然地对孩子“谈情说爱”/ 135

三 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 142

【家教手记六】 培养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国情怀

一 爱国教育,仍然重要吗?/ 152

二 让孩子尽可能“中国”一些/ 158

【家教手记七】 从学会写作到学会做人

一 我教女儿写作文/ 170

二 真实作文,就是做人/ 181

【家教手记八】 陪孩子走过高中,走向成熟

一 帮助孩子适应高中生活/ 202

二 守望高三/ 215

三 女儿从学生变成“老师”

四 “生活很辛苦所以很幸福”

【附录】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思想评介/ 255

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 255

营造“互相爱恋”的家庭氛围/ 258

观察: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 262

【后记】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266

序言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
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
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
,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
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里的种
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帮我吧,我
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
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
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
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
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
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
的失职。 

是的,家长也是教育者!  

每一届新生入学,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
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
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
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
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
——那就是你的孩子!”也正是在这第一次家长会
上,我总要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
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
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
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
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
,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
,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
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
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
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
,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
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
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
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作为从教20多年的教师,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出
类拔萃者——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走上工
作岗位后事业有成。但我从来不在任何场合说自己
如何如何“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不是因为我
谦虚,而是我清醒地知道: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
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
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
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因此,我对一些教师爱
把自己班上考上大学的学生仅仅作为自己的教育成
果不以为然。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
以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这首先要归功于其父母。因
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者身份也是
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现在提出素质教育,学校所进
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
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曾有一位年轻教师对我
说:“现在教育上种种弊端是明摆着的,我很想进
行一些改革,但我怕呀!”我说:“怕什么呢?校
长不是很支持你的工作吗?”他说:“我怕家长呀
!我想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少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家
长有意见;我想取消星期六的半天补课把时间还给
学生,家长有意见;我想让学生每晚看《新闻联播
》,家长有意见;我想叫学生每天吃完晚饭后洗一
顿碗,家长反对……”他的话让我沉思:是呀,教
师是为孩子好,家长也为孩子好,可为什么这两个
“为孩子好”竟然“打架”了呢?问题就出在这些
家长不是教育者——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
成长,但是他们对教育却一窍不通。

而我是幸运的。我的历届学生进校,我都通过
家长会、家访、家长校访接待日、家校联系本等形
式与我的“同事”——学生家长们探讨教育,不仅
仅是探讨某一个孩子的具体教育,也探讨比较宏观
的教育话题。尽管我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的本职工
作并非教师,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的时间,越来越
多的家长都或多或少懂得教育了,面对孩子的成长
能够自觉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进行审视。我
们有家长委员会,这个家长委员会绝不仅仅是帮班
主任做一些琐碎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是和我一起开
会研究班上的工作。我的学生家长还常常出席我的
班会,有时也来听我班上的课(不仅仅是我的课也
包括其他老师的课),我的确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他
们真当成我的同事了。这使得我所进行的每一项教
育教学改革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来自学生家长的反
对。因此,每当我的学生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或者
我自己教育上获得了新的成果,我总是发自内心地
感谢我的学生家长。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
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
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将
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将孩子看成是
祖国的未来,这样,他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
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会发展与时代
进步的要求来设计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明天;作为
教育者的家长,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
老师的工作,或者说,他将把学校教育工作也当做
自己应该关心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的分内事;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而不仅
仅是父母的眼光)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
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作为教育
者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
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为最好的而又独一无二
的“我”……

我的身份很特殊,因为我既是许多学生的老师
,又是一个女儿的父亲。但我无论是教师还是父亲
,我都是教育者。

正因为我这双重身份,让我比起非职业教师的
家长来说,可能多了一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
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所谓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
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我在做父亲之前就完全具
备了,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
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家长
自身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
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有一次,我到书店去买书,看到一位中年女士
在找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当时书架上正有关于天才
儿童培养的书,也有把残疾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的
书,可她抽出这些书翻了翻便放下了。她叹息道:
“我的孩子既不是神童,也不是残疾儿,谁来给我
出主意,如何教育普通孩子呢?”

那一刻,我心里一动:我的女儿也是很普通的
孩子,我和她的故事也许更能代表绝大多数普通孩
子(既非天才又非残疾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特
点。

我女儿的确很普通。200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
我在网上给女儿搞了一个她的《成长画传》。在序
言中,我这样写道—— 

许多朋友都认为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畅销书
《爱心与教育》,其实,他们不知道,在我的心目
中,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女儿——晴雁。 

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为女儿是神童,不,
她智力平平,从未参加过“奥赛班”什么的;而且
,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她喜欢跳舞,但老
师说她骨骼比较硬;她也喜欢画画,但老师说她没
有什么培养前途,她更不会钢琴之类。总之,她的
确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孩子中的一个。

但她当然不是弱智,她也有着和千千万万普通
孩子一样的“中等智力”,更重要的,她和所有孩
子一样,纯真、善良。

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
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
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
乐的人!

而什么是快乐呢?我告诉女儿—— 

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
,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
,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瑕
,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
,就是最大的快乐! 

“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
地成长!”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十八
年来,围绕这个理念,我和女儿之间有许多酸甜苦
辣的故事,这些故事,既体现了女儿的成长,也折
射出我的成长。 

我女儿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所以,她的
许多苦恼、挫折可能比较有代表性,而我和她共同
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故事,可能会对
和她一样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长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因为我回首女
儿成长足迹的时候,也看到我由一个不会做父亲的
小伙子成长为一个还算受女儿认可的好父亲的经历
。女儿在学习我,我也在学习女儿;我在教育女儿
,女儿也在教育我;我在培养女儿,女儿也在培养
我;我在成就女儿,女儿也在成就我;我让女儿成
了好女儿,女儿让我成了好父亲。我们都在共同地
完成着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我们还将
继续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培养,互相成就。
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
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
烧。 

对一个孩子来说,合格的爸爸妈妈很重要;对
一个民族来说,合格的父亲母亲更为重要,正如德
国伟大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
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
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后记

那几年,我独自一人在外求学时,一张我和女
儿的合影一直陪伴着我。这张照片,是1997年春天
我和我女儿在新都公园里照的。我把它镶嵌在小相
框里,小相框一直矗立在我在宿舍的书桌上,照片
里的女儿也就一直静静地注视着我读书。

学习之余,我每每和师兄师弟们聊起女儿的一
些故事和趣事,他们受到感染的同时,建议我把我
和女儿的故事写一本书。其实,这本书我早就想写
了。早在2000年春天,我曾对女儿说:“晴雁,爸
爸给你写一本书,作为给你的14岁生日礼物!”但
因为忙,一直没有能够写成,竟然拖到了今天。

心里总觉得欠了女儿一笔债。

几年来,许多读者读了《爱心与教育》《心灵
与诗》等拙著后,在感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
解,以为我爱学生胜过了爱自己的女儿。有的读者
就曾这样在来信中写道:“您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
!”面对这样的“赞美”,我总是这样回答—— 

不,我并没有把一切献给学生,因为我同时深
爱我的家人,朋友,特别是我用心培育了我的女儿
。 

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一般成功的教师,往往同
时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
秀学生的,自己的孩子却不太优秀。
   这也是一种偏见。事实上,我所认识的许多优
秀的教育者,他们的子女也非常优秀。在我看来,
如果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成功,那
就算不上真正的“优秀”,至少他的“优秀”不算
完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在
教育学生方面有些经验;作为一个家长,我同样可
以无愧地说,我教育自己孩子也颇有心得(包括有
益的教训)。我认为,把这些心得写出来让更多的
人分享,是一件有意思更有意义的事。 

而且,我一直把女儿作为我的第一教育成果。

我的名片背后罗列着我的“主要作品”,是这
样写的—— 

“一个美丽而善良的女儿,数以千计合格的中
学生,十多本受读者欢迎的著作。”

不少人曾问我:“你怎么把女儿列在首位?”

我总是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在我的心目中,
没有什么比得上我的女儿更值得我爱,并让我得意
!”

是的,我永远为女儿而骄傲! 

从她出生开始,我就给她写成长日记,一直写
到她读小学。她读小学后,我虽然没有再写她的成
长日记,但我常常随意记下她的一些趣事或对她来
说值得纪念的时刻。她读中学后,我多次给她写信
。这些信记录了我和她心灵的沟通,并见证了晴雁
的成长。

这本记录我和女儿共同成长的书,记录了许多
我和女儿共同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
我和我女儿用流淌的生命共同创作的,它当然和“
家教”有关,但其意义绝不仅仅止于“家教”,它
首先属于成长,属于生命。这样的成长是快乐的,
这样的生命是和谐的。 

写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要真诚感谢文龙玉老
师!是她的热情与辛劳让无数读者得以分享我和女
儿成长的快乐与和谐的生命。

现在,女儿已经十八岁,但我仍然要说——

晴雁,爸爸愿意永远和你一起成长1
   2006年3月20日

导语

读李镇西老师所著的《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老师教养女儿手记(2014年修订本)》,你会懂得如何让孩子树立自信心,走出自卑的阴影;你会体悟到孩子为班级效力,不是“吃亏”,而是一种“收获”;你会赞同“家长也是教育者”的道理;你会明白孩子的高中生活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要一路和孩子摸爬滚打,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挺过;你会教孩子“真实作文,就是做人”;你会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学会倾听孩子的申辩。

精彩页

第一,是让以后长大了的女儿感受到父母之爱。本书开篇引用的女儿出生过程的日记,只是我当天日记的“简写版”。其实,孩子出生那天的日记,我写得很详细。她是晚上脱胎而出的,但我从那天上午她妈妈阵痛就开始写了,随着妻子分娩前后的过程,我断断续续地详细记载了女儿诞生的经过,也记录了妻子痛苦而幸福的一天。之所以写得这么细,是因为我决定,在女儿懂事后,我要让她知道,为了她的出生,妈妈付出了怎样的艰难痛苦!多年以后,长大了的女儿读到我写的这些文字,才真正理解了我对她说的话:“你的生日,同时就是妈妈的受难日。”所以,每年她生日的时候,面对我们的祝福,她也真诚感谢妈妈给了她生命并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  

第二,这也是一种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的素材。过去我们国家不太重视生命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倡导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记录孩子的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关注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的每一天变化,让渐渐长大的孩子通过爸爸妈妈的日记——实际上是通过爸爸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生命鲜活,感受自己的勃勃生机,进而热爱生命,呵护生命,并把这种感情扩展为对一切生命的敬畏和欣赏,这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第三,记载童心的纯真,让日记成为孩子自我教育的资源。“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无瑕的。做父母的通过日记记载孩子的童心,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当然,对于婴幼儿来说,孩子的言行都是很幼稚的,甚至是很可笑的,但正是在这幼稚而可笑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到孩子的一切都是透明的,是不加矫饰的。所谓“赤子之心”的可贵,正在于这颗心没有经过世俗的污染,晶莹而芬芳。相比之下,成人的心,在“成熟”的同时也许已经锈迹斑斑!我从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美好人性的丧失,而应该是童心的保存。今天我们为孩子记下他的纯真,便能为孩子的明天珍藏一份教育的素材。孩子通过阅读爸爸妈妈为自己写的成长日记,可以从中读到一个纯洁的“我”,这个纯洁的“我”会时时提醒孩子,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有过的童心!

第四,写孩子成长日记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的过程。在独生子女时代,绝大多数家长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父母。我们都是在毫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做了孩子的家长,因此必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许多错误,必然面临一个学习做父母的任务,而这种“学习”只能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何尽量避免教育失误,如何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如何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获得自身的成长,这些都可以通过日记得以实现。我每次记录孩子成长故事的时候,也是在记录自己的教育过程,同时自然而然地反思自己的教育。

下面摘录一则我为女儿写的成长日记—— 

1988年4月18日
   这段时间,你有两个变化,一是有点认人了,特别是晚上,我抱着你,你会哭,可是一放到妈妈手中,便不哭了;二是开始学翻身,你一睡进婴儿床,总是把身子侧着睡,好像想翻过去趴着,可惜现在还不行。

你一见和你一般大的小孩,便友好地笑,并要“唱歌”。昨天和今天,我把你抱到穿衣镜前,你一见镜子里有一可爱小孩,不知正是自己,便笑眯眯地咿咿呀呀“唱”起来。我把你抱离穿衣镜,你停止笑唱,一返回镜前,你又对着镜子中的小孩笑唱起来,煞是有趣!

有时,你把手抬起在胸前,用眼睛使劲地看,你盯着自己的手,仿佛在问: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仿佛在看手腕上并不存在的手表,有时我便会问你:“晴雁,多少时间了?”今天晚上,刚刚把你的外裤脱了,你便出神地低头看自己的两只胖胖的脚丫,又仿佛在问:“这又是什么啊?这么白,这么胖!”
   

P5-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