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彭瑞花,1980年2月生,山东青岛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民族宗教研究院副教授,宗教问题研究所所长。2012年至2015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师从吕建福教授学习宗教学,佛教方向,获哲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温金玉教授学习宗教学,佛教方向。曾就职于青海师范大学,首批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主要从事佛教戒律、宗教事务管理研究,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 菩萨戒释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意义、创新之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菩萨戒的形成 第一节 菩萨戒概述 一 菩萨戒的概念 二 菩萨戒与声闻戒的关系 第二节 菩萨戒的起源 一 菩萨概念的演变 二 居士戒 三 十善戒 四 六度 第三节 菩萨戒的形成 一 西域大乘佛教的兴盛 二 《伅真陀罗经》与菩萨戒初步形成 三 《法镜经》与菩萨戒形成 第二章 菩萨戒在中国的早期传译 第一节 菩萨戒初传中国的社会背景 一 居士佛教的流行 二 戒律缺失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 早期菩萨戒经典的传译 一 西域来华传译人及传译经典 二 “菩萨戒”与“声闻戒”并行范畴的提出 第三节 菩萨戒文本 一 经戒一体 二 经中列出戒品 三 菩萨戒经 第三章 菩萨戒的体系 第一节 梵网系菩萨戒 一 梵网系菩萨戒概述 二 《梵网经》及其戒律思想 三 《菩萨璎珞本业经》及其戒律思想 第二节 瑜伽系菩萨戒 一 瑜伽系菩萨戒概述 二 《菩萨地持经》及其戒律思想 三 《菩萨戒羯磨文》 四 《菩萨善戒经》及其戒律思想 五 《大方广三戒经》及其戒律思想 六 《佛说菩萨内戒经》及其戒律思想 第三节 优婆塞系菩萨戒 一 优婆塞系菩萨戒概述 二 《优婆塞戒经》及其戒律思想 三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及其戒律思想 四 其他在家菩萨戒经 第四节 密教菩萨戒 一 密教菩萨戒概述 二 原始密教戒律 三 早期密教戒律 四 中期密教戒律 五 晚期密教戒律第四章 菩萨戒在中国的流传 第一节 菩萨戒在中国内地的流传 一 菩萨戒在经录中的地位 二 菩萨戒著述及其思想 三 菩萨戒的授受 第二节 菩萨戒在敦煌地区的流传 一 梵网系菩萨戒的流传 二 《菩萨律仪二十颂》与瑜伽系菩萨戒的流传 三 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第五章 菩萨戒向日本、韩国的传播 第一节 菩萨戒向日本的传播 一 菩萨戒传入日本的历史背景 二 鉴真东渡与菩萨戒东传 三 最澄与菩萨戒在日本的弘扬 第二节 菩萨戒向韩国的传播 一 佛教传入韩国 二 圆光与菩萨戒初传新罗 三 慈藏与菩萨戒在新罗的弘扬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 附录二 《菩萨地持经》四重四十一轻戒 附录三 《优婆塞戒经》六重二十八失意 附录四 《大方等陀罗尼经》二十四重戒 附录五 《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录文 后记 内容推荐 彭瑞花著的《菩萨戒研究/西北地区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研究系列丛书》通过对菩萨戒的起源、形成、内容、发展、流传进行系统的考证、梳理、分析,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术观点,菩萨戒起源于印度大乘佛教,早于小乘戒律传入中国,形成了梵网系、瑜伽系、优婆塞系和密教菩萨戒,以梵网系菩萨戒最为流行,并发展成为与小乘戒律并行流传的戒律体系。本书研究了菩萨戒在中国内地和敦煌地区的流传,菩萨戒向韩国、日本的输出,揭示了菩萨戒在敦煌地区的流传特点及其对日本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