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张宝林著的《还原与阐释(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从形象构建的角度还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人如何接受美国文学,阐释其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不仅揭示了中国文人认知、选择美国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美国文学形象在中国的多元呈现形态,而且分析了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美国形象构建与中国“自我”形象构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张宝林,男,1981年生,甘肃定西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曾在《文学评论》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和专著多部,现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厚 绪论 第一章 “他者”崛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外部语境 第一节 美国崛起及其影响力在中国扩散 第二节 美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 第二章 “自我”症候: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内部语境 第一节 文学现代化诉求与美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文学场”分化与美国文学译介队伍 第三节 都市文化语境与美国文学传播 第三章 辛克莱热:阶级/革命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一节 阶级/革命话语与辛克莱热 第二节 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变化 第三节 翻译辛克莱:从话语实践到政治实践 第四章 休士热:民族/国家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一节 美国黑人及其文学: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公其议颢 第二节 杨昌溪与美国黑人文学形象构建 第三节 休士:民族革命还是阶级革命斗士 第五章 “自由”的文学:自由主义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一节 杜衡与“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生成 第二节 “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中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策略 第三节 “现代美国文学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诉求 第六章 刘易斯热:多元话语交织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一节 “诺奖情结”与刘易斯热 第二节 刘易斯获奖:相关争论与刘易斯形象构建 第三节 美国获奖:相关争论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七章 选择与安排:文学史、翻译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一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选择和安排美国文学 第二节 翻译选择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第八章 从“ABC”到“新传统”: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的整体变迁 第一节 《美国文学ABc》与美国文学“旧”形象 第二节 《新传统》与美国文学“新”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导语 张宝林著的《还原与阐释(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旨在从形象构建的角度研究美国文学在1930年代中国的接受问题。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前两章分别从中美两个维度,阐述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社会、文化和文学语境。中间四章主要基于重要案例,阐述阶级/革命话语、自由主义话语、民族/国家话语等不同话语形态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既揭示美国文学形象在1930年代中国呈现出的共时性差异,又剖析其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最后两章主要通过考察1930年代中国的多部世界文学史著,既分析中国文人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构建美国文学形象,又揭示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特点在1930年代中国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语部分先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再简要分析美国文学对于1930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参照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