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记 1931—193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儿童古今通》丛书 。这套丛书的作者皆为民国时期大家,选取我国古代典籍 中有趣味且富含哲理的故事,译成浅明易懂的语体文,以 供小朋友们阅读。 本社此次精选部分书目进行整理再版。为了便于今天 的儿童阅读和接受,将原来竖排繁体转化为横排简体形式 。在保持总体语言风格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修订 。 一是每个故事都配了一幅原创插画,既简洁生动,又 契合文意。 二是对一些疑难生僻字加了拼音和注释,以帮助儿童 阅读和理解。 三是对标点符号及个别词语按照现在的用法规范和语 言习惯加以修改。 四是对部分原文注释进行修订,以更加全面和严谨。 希望小朋友们在阅读这些童话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 中的精彩,进一步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正如著者之一的 吕伯攸所说:“原书经过这么一次意译,也许会把它的本 意走了味。不过,小朋友们先读了这本小册子,将来再读 原书,未始不可借此做个引导啊!” 编者 2018年12月 目录 郑武公的诡计 儿子和邻人 吃剩的桃子 和氏之璧 扁鹊的医术 一双象牙筷子所引起的忧虑 道德此璞玉宝贵 一片玉的楮叶 眼睛的比喻 务光的自杀 两条蛇 老马和蚂蚁 不死之药 远水不救近火 你们将要穷苦了 树杨拔杨 软耳朵的中山君 杨布打狗 三个虱子 自己咬死自己 假的谗鼎 海大鱼 梦见一座灶 太相信别人的结果 画什么最难 这孩子也许要死了 自相矛盾 精彩页 儿子和邻人 宋国有一个富人,住宅建筑得非常宏大。 有一次,接连下了好几天大雨,不知怎样,竟将一部分的围墙冲坍了。他的儿子对他说道:“这垛围墙,赶紧要去叫泥水匠来修筑一下才是啊!否则,也许有盗贼们要走进来呢!” 过了一会儿,富人遇见了隔壁的一个老邻舍,也对他说:“这垛围墙,要是不修筑好,盗贼们是很容易进来呢!” 富人没有听从他们的话。到了这天晚上,果然有许多强盗,从那围墙坍坏的地方走了进来,劫去了许多财物。 富人就很懊丧地说道:“我的儿子真聪明,他竟早已虑到盗贼们要进来抢劫。可惜,我当时没有听从他的话!” 富人想了一会儿,又说道:“哦,当时那个老邻人,不是也和我说过,盗贼们要进来的话吗?这样看起来,这些强盗们,也许是他去叫来的同党呢!” 吃剩的桃子 卫君很宠爱弥子瑕,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够原谅他的。 依照卫国。的国法,私自乘坐国君的车子的,应该处刖刑。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患了急病,有人便去报告弥子瑕。这时候,已经是半夜里了。弥子瑕得到了这个消息,匆促间找不到车子,他便私自坐了卫君的车子,赶回家去。 第二天,卫君听到了这回事,非但不去责罚他,而且还赞叹着道:“弥子瑕真是一个孝子啊!他为了母亲的缘故,竟不顾到自己犯的刖罪了!” 又过了几天,弥子瑕和卫君同在果园中游玩。弥子瑕随手采了一个桃子来吃着。他觉得这桃子味道很甜,便将自己吃剩的半个,给卫君吃。 卫君又赞叹道:“弥子瑕真是爱我啊!他连吃一个桃子的时候,都想到我呢!” 后来,卫君不欢喜弥子瑕了。他又说:“弥子瑕曾经私自坐过我的车子,又将他吃剩的桃子给我吃,这真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当即又办了弥子瑕的罪。 和氏之璧 楚国人和氏,在山中得到了一块璞,他便拿去献给厉王。 厉王非常欢喜,便去找了一个玉工来,叫他辨识一下。哪知那个玉工观察了一会儿,却说道:“这是一块很普通的石头,哪里是璞!” 厉王听到了这个答复,当然是立刻愤怒起来了,他说:“和氏真是一个骗子!他竟敢到我这里来说谎,那是非惩戒他一下不可啊!”他便发下一道命令,将和氏处了刖刑——砍去了他的左足。 后来厉王死了,便由武王。即位。和氏又拿了那块璞,去献给武王。 武王也非常欢喜,便去找了一个玉工来,叫他辨识一下。哪知,这个玉工也照样地说道:“这哪里是璞,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罢了!” 武王也痛恨和氏的欺骗,立刻将他再处一次刖刑——砍去了他的右足。 过了几时,武王又死了,便由文王即位。和氏再不敢去献那块璞了,他只是抱着那块璞,坐在楚山下哭泣着。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甚至把眼泪哭完,连血都哭出来了。 文王得到了这个消息,便派人去问他道:“天下处刖刑的人多极了,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 和氏道:“我并不是悲伤我的足被刖,实在是悲伤这块宝玉,被人当作顽石看待;像我这样忠实的人,却被人当作骗子看待啊!” 那人回去,就将这番话报告了文王。文王便去找了一个玉工,将那块璞剖解了开来。果然,里面真是藏着一块很名贵的宝玉。 文王便重重地封赏和氏,并且将那块宝玉取名为“和氏之璧”。 P6-15 导语 吕伯攸著的《韩非子童话/民国经典童书》的材料,是从《韩非子》里取下来的。 《韩非子》的原著者,名叫韩非,是战国时候韩国的诸公。他很欢喜研究刑名法律的学问。不过,他有些口吃的毛病,所以不大会说话,只能用笔来写述他的感想。 他起初在荀况那里求学,几次上书劝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他。他便发愤著书,作成内外储、说林、说难、孤愤、五蠹……等五十五篇,共二十卷,约十余万字。那是不必说,就是现在的《韩非子》了。 这部书,虽然也像别的子书一样,目的在发表他自己的学说,但是,其中所引证的故事,却很不少;所以,现在就选取最有兴趣的二十余则,将牠的大意译成语体文,以供小朋友们阅读。 序言 这本书的材料,是从《韩非子》里取下来的。 《韩非子》的原著者,名叫韩非,是战国时候韩国的 诸公。他很欢喜研究刑名法律的学问。不过,他有些口吃 的毛病,所以不大会说话,只能用笔来写述他的感想。 他起初在荀况那里求学,几次上书劝谏韩王,韩王不 能用他。他便发愤著书,作成内外储、说林、说难、孤愤 、五蠹……等五十五篇,共二十卷,约十余万字。那是不 必说,就是现在的《韩非子》了。 这部书,虽然也像别的子书一样,目的在发表他自己 的学说,但是,其中所引证的故事,却很不少;所以,现 在就选取最有兴趣的二十余则,将牠的大意译成语体文, 以供小朋友们阅读。 我想,原书经过这们一次意译,也许会把牠的本意走 了味;不过,小朋友们先读了这本小册子,将来再读原书 ,未始不可借此做个引导啊! 内容推荐 1931—1934年,中华书局出版《儿童古今通》丛书,本次对这套丛书整理再版,一是对故事更一步精挑细选,二是将竖排繁体转为横排简体,更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吕伯攸著的《韩非子童话/民国经典童书》精选《韩非子》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译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配以精美生动的插画,让孩子在阅读本书的同时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