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谷牧画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会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刘会远著的《谷牧画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谷牧同志早年受严格私塾教育、解放前任左联负责人、解放后辅佐国家领导人管理经济、改革开放后担任对外开放前线总指挥等辉煌而曲折的一生。
目录
一、私塾拔尖,高小连三甲
二、“红七师”党支部书记
三、在北平投身左翼文化运动
四、身陷囹国冷静应对
五、淞沪会战带回重要文件
六、第一次面见周恩来副主席
七、发展万毅团长入党
八、改变667团精神面貌
九、光明磊落撤出友军
十、独立旅“离”又“不离”
十一、百十一师的新生
十二、血洒大青山
十三、见证刘少奇高屋建瓴指导山东工作
十四、在战斗中迎来抗战胜利
十五、单刀赴会郝鹏举
十六、制止土改中的乱斗、乱打、乱
十七、陈毅专程点将抓支前
十八、一幅珍藏了66年毛主席像背后的故事
十九、连续3个报告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二十、不动声色地纠正“左”的偏向
二十一、毛泽东要谷牧上专列同行
二十二、陈毅点将助阵上海“五反”
二十三、接受周恩来总理教诲
二十四、担任国务院三办副主任
二十五、钦佩周总理反急躁冒进
二十六、从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角度对大炼钢铁的反思
二十七、扭转经济困难的“10人小组”
二十八、大庆经验促成设立工交政治部
二十九、三线建设热潮中看望彭老总
三十、独具匠心的设计革命
三十一、组建基建工程兵部队
三十二、“文革”初陪少奇“蹲点”
三十三、与红卫兵儿子谈心
三十四、工交座谈会的较量
三十五、成为“二月逆流的小伙计”
三十六、白天被批斗,晚上抓工作
三十七、总理授命抓港口建设
三十八、跟随邓小平整顿工业交通
三十九、成为“四人帮”重点攻击对象
四十、“我不入苦海,谁入苦海”
四十一、在“四人帮”老巢获取重要情报
四十二、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考察西欧
四十三、考察对中央解放思想影响巨大
四十四、国家领导层借用外脑促开放
四十五、不怕欠账,有重点地吸收贷款
四十六、鼓励外商到中国投资
四十七、实行外贸体制大改革
四十八、香港招商局最先发动办工业区
四十九、广东省委提出全省办加工区
五十、邓小平提出:还是叫特区好
五十一、谷牧敲定:“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
五十二、全国人大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五十三、四个经济特区破茧而出
五十四、特区建设的10条指导意见
五十五、特区面临最大的思想风浪
五十六、促成“新50号文”下发
五十七、特区建设不是要收,而是放
五十八、“抓对外开放要靠明白人”
五十九、以点带面,连片开放
六十、及时发现、解决特区建设出现的新问题
六十一、谷牧对特区批评最多的一次会议
六十二、经济特区发展进入新里程
六十三、改善投资环境的22条细则
六十四、有意不提“海南20年赶台湾”
六十五、先请“神农氏”,后请“爱迪生”
六十六、囊括沿海、连片开放的第二步
六十七、领衔孔子基金会工作
结语
谷牧生平大事年表
序言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
了中国的新纪元。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总
设计师与主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不朽功勋。与
他一起披荆斩棘的还有他的战友、他手下的大将们
,这些改革开放的元勋们和主帅一道团结带领亿万
中国人民共同开辟了我们今天的新征程。他们的贡
献值得大书特书,他们的事迹值得记忆与敬仰,他
们是今天走在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广大党员干部的榜
样与楷模。
为了缅怀这些改革开放的元勋,方便读者特别
是广大干部熟悉学习这些楷模与榜样,我们决定出
版《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为使丛书内容早日
呈现读者,我们根据书稿撰写进展情况,采取分辑
分册方式出版。
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开放新宣言。实现这一宣言,需要一大批具有与时
俱进、时不我待精神,具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
法、人言不足恤气魄的勇将,需要无数投身改革开
放的干部,需要亿万民众的共同奋斗。只有这样,
我们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得以向前推进。
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导语
谷牧既是开放政策的探索者,又是政策的推行者;在中央他是前线的指挥官,对地方他是中央的决策者。刘会远著的《谷牧画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讲述了谷牧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外资吸收利用及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们高度评价他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后记
2009年初,病重的谷牧从305医院转到北京医院
。6月,习近平同志到医院看望;7月,李克强同志
到医院看望……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谷牧依然
关注党和国家的命运,并对新一代领导人寄予厚望

2009年11月6日14时55分,谷牧因病去世,享年
96岁。
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谷牧对党对人民无限
忠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为社
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奉献了
毕生精力,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坚守革命者和中国
传统优秀知识分子做人、处世的原则,追求真理,
顾全大局,实事求是,兢兢业业,注重个人修养,
严于律己并严格要求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他尊重
知识,尊重文化,崇尚传统文明,长期自觉与“左
”的思想干扰斗争。
谷牧的逝世,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
在沿海开放地区,人们不会忘记:从1978年底到
1988年初近十年间,谷牧既是开放政策的探索者,
又是政策的推行者;在中央他是前线的指挥官,对
地方他是中央的决策者。他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
开发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外资吸收利用及
外贸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人们高度评价
他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的巨
大贡献。
精彩页
四、身陷囹圄冷静应对
谷景生被捕后,谷牧有任务去过一次山西运城。
1936年4月初回到北平后,谷牧在辟才胡同一处公寓建立了秘密碰头点,并与杨彩、魏东明、张甦平等研究和处理左联的工作。
1936年4月30日晚,老同学王一平来看望谷牧,他是1935年底组织胶东暴动失败后来北平的。清晨两点,住在同院正房早就盯上了谷牧的一名特务带着几个军警冲进来,抄出谷牧的一些文稿,把他俩押到北平军警督察处。
次日上午,谷牧的牢房里押进来一个新犯人,一进门就大骂国民党,称谷牧为“小同志”“小老弟”,问他“是什么案子进来的”等等。谷牧看他举止不自然,估计是个耍苦肉计的家伙,未予理睬。下午,此人被提走了。夜里,谷牧被提审,审问者就是白天那个家伙。他逼谷牧承认自己是共产党,还说“杨彩是领导你的,你说不说都一样”。没想到这句话使谷牧听出了破绽,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学生,坚称对方抓错了人。
再次审问谷牧的是一位有胶东口音的法官,他相信了谷牧所说“王一平是老乡,来串门被一起抓了进来”。王一平也是久经地下工作考验,二人配合默契,敌人在审讯中没有抓住任何破绽与把柄。
十几天后,那个山东籍法官便叫他们取保走人。就这样,王一平先出去,按谷牧的指点找到山东会馆看大门烧开水的老张头,开来一张盖有山东会馆戳子的保单,谷牧终于安全出狱。
出狱后,谷牧立刻换了住处,组织上让他尽量隐蔽。但有的活动是必须有左联负责人出面的,比如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一个讨论文学方向的集会,他就参加了。会上对“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谷牧晚年在回忆录中说:“我内心是赞成‘国防文学’……明确简练,动员团结面广……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口号是左翼文坛旗手鲁迅先生提出来的,我对之不能公开说不同意。”便设法避免了表态。
8月初,谷牧和一批平津地区已暴露的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被安排到西安参加了东北军的学兵队。从此,谷牧这位北平左翼文坛“少帅”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反差极大的变化,他到了一支旧军队中去搞“兵运”,从一个“兵”做起。
五、淞沪会战带回重要文件
1936年8月初,谷牧到西安的东北军中开展工作。
谷牧等100多人到达西安时,正式被称为东北军学兵队,驻扎在西安的东城门楼。报到时,谷牧按组织建议,称自己老家在旅顺附近。因为当地方言与胶东话接近,而东北人身份有利于在东北军扎根。谷牧在回忆录里谈到学兵队后来出领导干部的比率相当高时,归结为:“学兵队不仅使学员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得到培养,而且经历了‘西安事变’的惊涛骇浪,使这批文化水平比较高、洋溢着革命热情的青年军人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站在历史大舞台上应对复杂局面的锻炼机会。”
1937年5月,在“西安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东北军学兵队(先改为青训班,此时已称差遣二队)被蒋介石下手谕解散。党组织留谷牧和少数同志分散到东北军的部队继续从事兵运工作。1937年6月,谷牧被分配到驻信阳的67军107师,在师部当司书。主要职责是起草文件,协助书记官保管师部的关防(公章),掌握团以上军官证件的发放和保管。直接上司书记官已50多岁,精力不济,自谷牧来后,起草文稿皆由谷牧主笔,书记官一字不改,只盖个章就送师长“画行”。
谷牧到部队刚一个月,就发生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华北吃紧,67军曾在津浦线、平汉线北线与日军中岛今朝吾师团和土肥原师团激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后,67军接到命令,驰援松江与40军残部及保安部队死守松江县城3天。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惨烈代价后,坚持到了11月8日午夜,阻击日军的任务胜利完成。
当时107师师部没有固定地点。连续3天的战斗,个个疲累已极。8日深夜,谷牧在师部临时驻地青浦县一个小村庄的禾场上睡着了。9日晨,被一声剧烈的爆炸声惊醒,发现师部其他成员都已不见踪影。谷牧急忙收拾起书记官撤退时遗下的师部关防和重要文件,跑到村头一看,尽是撤退的士兵,说是师部已向西南方向撤走。
谷牧连忙向同一方向赶去。路上有些散兵看他是师部的人,也跟着一道行进。急急忙忙走了七八里路,遇到一条不小的河,河上有桥可过。谷牧等跑上桥,被迎面一队日寇的骑兵发现。他们下马端着枪扑过来。对谷牧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师部关防落人敌人手中。急中生智,他连忙扔掉背包,脱了外衣,只带着公文袋(内有师部关防、师长图章及团长们的证件等)和手枪就下水沿河游去,从侧面避开了敌人的搜索。在寒冷的河水里一直游了两里多路,看两岸没动静才上来。
谷牧一路打听师部的消息,到了苏州,满街都是溃散的军人,铺面紧闭,吃喝都找不到,他意识到不能顺着敌人进军方向往西走,便带领跟随的107师的士兵经太湖插向西南,辗转到江西的浮梁。一路又集结了散兵约百把人,在九江过长江,于12月下旬抵信阳。
找到师部时,师长正为部队打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