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张笑涛著的《消费社会中的大学道德教育使命--从消费主义到消费正义》以人们生活其中的大众消费社会为背景,对大学道德教育的使命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消费社会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其对大学德育的正负面影响,消费社会背景下重树大学德育使命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相关理论分析,新的大学德育模式构建等,从而可以为指导大学生科学理性消费与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提供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张笑涛,男,河南禹州人,教育学博士后,许昌学院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南省高校(豫南)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教育学刊》等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省级和其它招标、重点课题10多项,获得省级等教学成果奖4项,参与撰写著作和教材3部,获得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双导师”等学术奖励。 目录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框架和思路 1.6 主要研究方法 2 消费社会背景下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 2.1 消费社会的发展历程 2.2 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 2.3 消费社会对大学德育的影响 2.4 消费社会中大学德育的现状 3 消费社会背景下重树大学德育使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1 德育使命的内涵廓清与特征归纳 3.2 我国大学德育使命的历史流变简介 3.3 大学德育使命的时代性要求 4 消费社会中大学德育使命理论分析 4.1 重新认识“消费” 4.2 大学德育要引领社会消费道德风尚,担负消费的社会公正责任 4.3 认识和批判“消费主义” 4.4 消费社会中的大学德育使命:弘扬消费正义,培养有道德的消费者 5 消费社会中大学德育使命的实现 5.1 德育目标上,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消费 5.2 德育内容上,增加消费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休闲教育、公民道德等新内容 5.3 德育社会环境上,弘扬科学、文明的大众消费文化 5.4 德育方法上,强调交往、对话、体认、审美等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