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心惟尔(生涯散蠹鱼笔记)(精)/大观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傅月庵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肄业。曾任出版社编辑、总编辑,二手书店总监。现任“扫叶工房”主持人之一,潜心砥砺编辑技艺,视为匠人修行;致力探索书籍的未来形式、各种出版可能。偶亦为文,散见网络、报纸期刊。著有《生涯一蠹鱼》《蠹鱼头旧书店地图》《天上大风》《我书》《书人行脚》《一生惟尔》等。
后记
Dreaming of you。
少年嗜读《宫本武藏》,一年一次,来来去去读了七
八回,深爱作者吉川英治。吉川能写字,有一条幅,大书
“生涯一书生”,隐然有种自负与自得,极喜欢。
上个世纪最末几年,任职远流博识网主编,没预算找
人写文章,只好自己来,逼稿成篇,准时流淌。几年后,
居然也十多万言。结集成书,取书名。想半天,灵光闪现
,一口咬定《生涯一蠹鱼》,还扬言:“一蠹鱼、二蠹鱼
、三蠹鱼……直直写它个没完没了。”少年气盛,不知愁
还不知羞,灾梨祸枣不打紧,想都没想谁要读你书?只知
写写写个不停。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甫过半,硬盘里又积了一堆文章,
多半讲书,间也讲人讲事。非虚构却有不少“想当然耳”
,自己浮想联翩而出的。又到了结集时候,嫌“生涯二蠹
鱼”呆气,也想让另一位心仪的日本僧人良宽墨书派上用
场,遂取名《天上大风——生涯饿蠹鱼笔记》。此时盛气
稍减,却还不少,自拟腰带文案:“天上犬风之日。我在
人间读书”,不仅自得自负,简直好大口气!
蠹鱼两只,读者不弃,没连累人赔钱,遂还继续写,
意气则渐沉渐凝,不复风发飞扬。两本书,四五年时间,
送走父亲也结了婚,悲欣交集,世事都知,阅历深矣,再
没那么天真活泼又美丽了。
与此同时,事情也正在发生变化。网络蓦兴,潘多拉
的盒子大开,人人都是一个发声筒,阅读不再是那么单纯
静谧的一件事。留言版(BBS)、部落格(博客)、脸书
(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从长篇大论到三
言两语,众声喧哗我为你而读而写,书介书话书评……人
所感受到的,却多半是喧嚣的孤独。为了即时的赞声,人
们(包括我自己)停不下来,掏了又掏还掏再掏,穷而不已
,唐瞍先生所言“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
抒情”的散淡与蕴藉,竞都消失于无形。
字越写越小越草
诗越写越浅,信越写越短
酒虽饮而不知其味
无夕不梦,梦里不是雨便是风
却从不曾出现过蝴蝶
(《四月——有人问起我的近况》)
最最老派的诗人周梦蝶都梦不到蝶了,遑论吾辈?
然而,即使如此不用功,细细算算又七八年之积,宛
如水库蓄洪,竟有三十多万字。友人催促,应当结集成三
,蠹鱼再出。心里却总里碍,不踏实,觉得没什么精彩的
,“能出吗?”“那就去芜存精吧!”一去先去了近十万
字,还不中意,再去七八万,所剩即今日所见,未必精绝
,但至少不坏;如犹不入法眼,诚然作者笔墨修行问题了

文章写得多,选得少,颇经一番汰泽。书名则得来全
不费工夫。二零○一二年岁暮,某夜有梦:一名胖大和尚
写了一幅字送我,墨迹淋漓,力透纸背,是即“一心惟尔
”四字。醒来便觉这是好书名,文言“一心惟尔”,白话
“我的心里只有你”。懂事解字以来,租书读书编书买书
写书卖书讲书……一路流窜,册不离身,回旋直人书天堂
,已载满欢乐亦辛酸。
副标则简单许多,仿前次模式,取为“生涯散蠹鱼笔
记”。散者,三也,但也实在“大散仙”一枚。此书之议
,二。一三年早便写好“新书资料表”,篇目也大致选定
,却因慵懒,一拖再拖,校稿一摆即两三个月。自己根本
没时间偏又不愿放手,活脱脱“捏怕死,放怕飞”中年心
态。幸而一鲤、健瑜宽容大度,不离不弃,要不是有这两
位好编辑,此书怕早已“散形”,胎死腹中了。偏劳接生
,真是谢谢谢谢!当然,另一位必须郑重致意的,是老友
雅棠,相识廿年,合作完成的书一时也数不清,人生道途
得有“亦师亦兄亦友”之人相伴,诚然有幸。他的摄影、
装帧,定然让此书风采更增。
也是与健瑜与雅棠讨论而出的:此书力求简洁,散淡
为先。凡所提及的书籍,无论大小,一概不标注出版资料
、不出现书影。盖数字时代里,一机在手,搜寻快如闪电
。作者文章写得好,读者有感,自然顺藤摸瓜找过去,受
益更多;文章不够看,读者无反应,要资料书影何用?时
代在变,形式也要变,纸本当也尝试与虚拟相结合,万莫
累赘才是。
写作是一种抵抗,抵抗岁月的侵蚀,记忆的漫漶;雪
泥鸿爪无非脚注,点检人生种种,时代风向,如此或可让
脑袋清明一些,而生勇气、得智慧继续往前走。如此说来
,写作又像是一种人间修行了。偶读《圣经·马太福音
26.41~43》一段文字,蓦然有感: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
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
,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意旨成全。
走到此刻,于书于世缘流转,或许就是这样的心情吧
。若把“杯”置换成“书”,“喝”改成“读”字。浮生
若梦,人在江湖;酬世来去,离离落落。年过半百还能保
有一股“闲散”之气,努力抵抗,一点初衷犹存,诚然大
幸!
人间有我。一心惟尔。是为后记。
目录
大陆版序
这些人那些人
蝶飞矣,蘧然一梦
世缘
只有真实才能获得自由
编辑李敖
亲爱的人
我不过是太白粉而已
自从一见桃花后
也读亦舒
念黄裳
猜想毕飞宇
刘震云猜想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安妮的宝贝
漫游者本雅明
瞬息的烛火
我的另一个妻子,《罗马帝国衰亡史》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得了编辑病的那个家伙!
用文字画漫画的作家
香蕉花盛开的时候
关于山冈庄八
荷风习习,屐声叩叩
旧书记忆:尾崎秀实片段
无冕的文豪
这些书那些人
胡适的宝贝
用三十年热情追踪一本书
吓坏了克林顿总统的那一本小说
时代往哪里走?通俗就往哪边去!
关于纸房子里的人
基地的想象
不要摆脱这本书
野在骨子里的冒犯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阅读像是一场降灵会
闲话《威尼斯日记》
幸好我们还有“狼”
鱼,我爱你而且非常尊敬你
中国人与日本人
江户大姐头,平成国民作家
梦外之悲
今年再不会有更好看的了!
如梦
知识的岩波,逆飞的理想!
关于少年H种种
苍茫却望潮来处
这些事那些事
旧书之光
二手书之恋
告别最喜欢的那家书店
上海之夜
大阪买书记
伤逝
纸上膝栗毛
台湾旧事
三本书的回忆
关于《送行者》
我们一起开的那家书店
终于悲哀的书
烦恼
梦与书
书事
明星·乡愁·书店街
念想
书皮的故事
世间万物无常,惟此方为妙事耳
中华雅道,毕竟不颓
其他种种
父辈之名
未敢翻身已碰头
今时往事
那些年,在台北晃荡寻书
我到东引
最后那道青春之光
后记
精彩页
蝶飞矣,蘧然一梦——追忆诗人周梦蝶种种
熟识诗人周梦蝶,他已老,八十上下了。更年轻的周公,也见过,一九八。年代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馆,远远地,他穿着人所熟悉的那一袭褐色大衣,正低头吃饭,吃得很慢很慢。林清玄写过文章,说周公吃饭一粒一粒吃,原因:不这样,我怎么知道每一粒的滋味呢?
许多年之后,每与周公吃饭,总会想起那个画面这段话。但,那是吃饭,是传说。吃粥的周公,我看多了,绝非如此。
二oo四年婚后,与周公往来频繁,一两个月便会呼朋引伴,在家聚会,邀他来吃粥,号称“周公宴”。说是“宴”,不过家庭便餐,有什么吃什么,惟两物绝不可少:白酒与白粥,盖乃周公指定物。老先生善饮,即使仅剩四分之一个胃,依然难得一醉。台湾的酒,他最爱金门高粱(竹叶青勉可凑合),酒精含量还得五十八度者,低于此者不入酒眼。有次试他,端了杯三十八度,他啜饮一口,笑笑说:“今天酒薄了点。”果真骗不了,赶紧换L杯。生平不喜洋酒,尤其威士忌,老打趣说:“味道怪,像马尿。”有一回,他的老友杜忠诰教授开了一瓶特级红酒,满室异香,周公坚持不喝,说是像“喝人血”,不好!经过围劝,加上尝了的人人都说好,他遂心动,喝过一杯后,一语不发,杜教授问他如何?“我还要一杯!”好酒当前,铁石也变心,一整个“梵志翻着袜”了。
周公爱喝粥,与佛教信仰、与动过胃切割手术或都有关。他吃粥,用大碗,只白粥,其它不与。满桌是菜,却尽拣眼前花生米配食,全神贯注,几乎一语不发,一粒花生米一口粥,帮他夹菜问他吃这吃那?回答一概“不要!”。吃完后,放下碗,不响片刻,方心满意足说:“真好吃!”问他为何吃得如此简单?一桌菜白煮了。他的理由:“我的福薄,不能吃太好。鸡鸭鱼肉你们吃好了。”这话有趣,大概跟他老称自己“驽钝”、“脑筋笨”一样。“也知自笑,故可做一浪漫诗人。”南怀瑾先生是这么说他这弟子的。
周公浪漫出了名,多情而不及于乱。三毛与他闲话终宵,毛妈赶人,三毛拦门不让他走的逸事,流传已久,早成佳话。他的“女朋友”多,泰半因他口风紧,重然诺,说不讲就不讲,绝不外泄。年轻摆书摊起,便有许多女生围绕他倾吐心事,感情纷争什么的都说给他听。周公心肠柔软,有耐性,是最好的倾听者;书也读了不少,儒释都通,开示一二,每每中的。“那时我读辅大,在重庆南路下车后,总要弯去明星咖啡馆买个糕点,站在骑楼吃。为的是偷看那些围在周公书摊的女孩子……”周公传记纪录片《化城再来人》导演陈传兴教授这样回忆。作家雷骧说的更有趣:“那时候我看他看女生的样子,眼睛瞪这么大,真是‘好色之徒’啊!”
有一回到周公家,那天老先生谈兴特浓,同行几位女生没大没小,嘻嘻哈哈直追着问情事。周公兴高采烈拿出一个铁盒子,一堆照片与信件,几乎都是女生写的,他不忍丢弃,一张张讲给我们听,这位如何如何,那位怎样怎样,边讲边笑也感叹。我在旁边听得趣味盎然,九十多岁老先生,一整个就是宝二爷怡红公子模样。也曾问过周公,为何喜欢亲近女生?他低头沉思了,答案依然很《红楼梦》:“女儿是水做成的。清爽!”再问他,是否真跟哪一位谈过恋爱?他闭目沉思半晌,睁开眼睛,腼腆笑了,终不说破。——一九四八年,国共内战,烽火连天,青年周梦蝶拜别老母妻儿,加入青年军,辗转来台,运兵船人港时,他登上甲板,远眺陌生的南方高雄港,心中想的竟是,一直翻读却未终卷的《红楼梦》。二○○五年《红楼梦》批注笔记《不负如来不负卿》当也缘起于此。
晚年周公,诗写得少。忙人之所闲,闲人之所忙。成日读报看书写字,他看书像吃饭,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读得很仔细,原因还是自认“脑筋笨”,人一能之,己得十之。第一次到我家,饭还没好,独坐窗台下,要我们别理他,白忙去!信手从书架取下一本书,看了起来。李渔叔《鱼千里斋随笔》。临走时,向我借。我说送你,他猛摇手,不需要,借就好!下次再来即归还,用信封慎重装着,再以出了名的毛笔字写上书名。到今天,这信封我还不敢丢,太珍贵了。
P4-6
导语
《一心惟尔(生涯散蠹鱼笔记)(精)/大观丛书》——台湾出版人傅月庵书话集,这些人那些人、这些书那些人、这些事那些事篇篇都好看!十年磨一剑,有料才是真。
本书讲书讲人讲事,有时是“人后面的书”,有时是“书后面的事”。跑马跑远了,也讲讲作者自己,如何变成今天这模样,在世界里游戏年复年。人(包括自己)散在这岸那岸东洋西洋,事发生在旧时今时现代古代。
序言
《一心惟尔》成书于二○一五年冬天,距离前一本书
《天上大风》已过了十年。
十年成一书,其实也无捋须也无坚苦,多半因为懒散
;书中文章无非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所说:“
顺水漂啊漂,漂到他的床边,他伸手一捞……就缔结一世
的姻缘。”——编书、读书、买书之时,或有所感,转成
文字,赚点稿费再买再读,如此一篇篇累积,出版社说应
该出书了,却没多少感觉。盖受禅家影响,不太看得上文
字,总觉得那是不得已而为的“第二义”,甚且是“业障
”。更糟糕是喜新厌旧,爱写新的,写过就算了。二○一
○年左右,有了“脸书”(Facebook)新玩具,愈发耽溺不
可收;只顾眼前爽快,懒得回头收拾!
最后所以结集成书,说来惭愧,几次讲座或读者来信
,竟然陆续有人说“受到你的文字影响很深,谢谢你!”
甚至有“让我脱困而出……”这样“严重”的话。初时绝
不相信,后来屡有所闻,不得不严肃面对,自忖虽不是什
么好榜样,当也无害于世,既然还有人要看要信,且似乎
有些益处,便就再出一本吧。
出书之时,正当实体出版如雪崩坏之日,蒙好友相挺
,居然卖得还行,没害人赔钱。于是当九州出版社老友黎
明来邀,希望能出简体字版时,不免心动。然而江山易改
,懒散难移,拖拖拉拉,不意竟又几年过去。“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
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估计普贤菩萨这话于我无
效,诚然无可救药之顽石也。
此书仍是书话。讲些书讲些人讲些事,有时是“人后
面的书”,有时是“书后面的事”。跑马跑远了,也讲讲
自己,如何变成今天这模样,竟也就能以书维生,在世界
里游戏年复年。人(包括自己)散在这岸那岸东洋西洋,事
发生在旧时今时现代古代,而以“书”将之统一了。仔细
翻摆,背后当都有一个“缘”字,是即这一版本所以能出
现在大陆读者面前,读者竞也愿意带回家翻读,草蛇灰线
,隐隐现现的那个力量。
此版能出,第一要感谢黎明,没有他的鞭策,书出不
来,我也补充不了新文章。第二要感谢九州出版社,时当
纸本乱世,诸君竞愿出版这样一本未必好卖的书,确然胆
识过人,深愿此书多卖几本,证明我错了,而不是隔岸喃
喃:“成功不必在我!”
是为序。
傅月庵。二○一八,“大雪”之日。台北头湖厝。
内容推荐
《一心惟尔(生涯散蠹鱼笔记)(精)/大观丛书》是 傅月庵的随笔集。
一心惟尔。爱在心里口难开。爱什么?爱这些书那些书、这些人那些人、这些事那些事,以及其他种种。有人有书,还有贯穿其中的浓浓情义,从周梦蝶、唐德刚、李敖、张大春到竹久梦二、司马辽太郎、陈舜臣、梦枕貘;从阿城、贾平凹、毕飞宇、刘震云到泰勒、艾柯、卡里耶尔、本雅明……他朝雨锄瓜夜读书,边读边写,笔带感情,语多温暖,让人看到了白纸黑字里一个广阔无垠的天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