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高惠芳著的这本《青年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经验性方法》共分十三章,内容包括:黑格尔的经验世界——对《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的新解读;黑格尔论经验哲学——对《逻辑学》“经验主义”一节的解读;马克思对“实定法”与理念的经验性批判——兼论《法哲学原理》的概念逻辑;哲学的逻辑学的思辨与经验——马克思对《法哲学原理》的经验性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中经验性批判的限度与考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种经验性批判——兼谈马克思的经验的逻辑等。 目录 第一章 黑格尔的经验世界——对《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的新解读 一 对象与自我 二 直接性与间接性 三 “这一个”和意谓 四 第三条道路:批判哲学与经验主义的自我批判 五 马克思对黑格尔经验世界的批判 六 确立历史的科学的经验世界的哲学地位 第二章 黑格尔论经验哲学——对《逻辑学》“经验主义”一节的解读 一 经验主义与旧形而上学概要 二 经验的分析方法 三 从经验主义到批判哲学 四 马克思对黑格尔经验观的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对“实定法”与理念的经验性批判——兼论《法哲学原理》的概念逻辑 一 法的实定——对第3节、第211—214节“法的实定”的讨论 二 概念与具体经验相适应:是一种合乎理性的过程吗? 三 形而上学的体系与幻象 第四章 哲学的逻辑学的思辨与经验——马克思对《法哲学原理》的经验性批判 一 王权 二 行政权和立法权 三 经验的单一性和普遍性的对立与超验性的二元论 第五章 《论犹太人问题》中经验性批判的限度与考量 一 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逻辑关系 二 政治解放是一个有限的范畴 三 对犹太人实现政治解放的经验性批判 四 未完成的对“自我意识”的批判的批判 第六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三种经验性批判——兼谈马克思的经验的逻辑 一 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 二 对理论政治派的批判 三 对实践政治派的批判 四 经验的逻辑: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问题》到《导言》 结语 第七章 市民社会中“经济事实”的还原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以费尔巴哈的作用为切入点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验性考察 一 本质上,政治经济学是为市民社会学 二 费尔巴哈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什么? 三 “完成的”与“未完成的”: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第八章 马克思:经验经济学的逻辑范式批判 一 经济学的两条道路 二 概念经济学的逻辑范式 三 经验经济学的逻辑范式 第九章 经济生活的哲学批判史——兼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象学问题 一 国民经济学,是为经济生活的精神现象学 二 作为现象学的国民经济学的本质与还原 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 结语 第十章 《神圣家族》 一 经验事实的“三个批判 二 经验世界的认知方式 三 德国与法国的秘密 第十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经验的历史的逻辑学 一 思辨哲学与经验主义统一于实证唯心主义 二 经验的历史的逻辑学 三 一个反思 第十二章 《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批判 一 对“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方法”的追根溯源 二 蒲鲁东:“思辨的哲学的逻辑学”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应用 三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应用的批判 结语 第十三章 青年马克思:经验的方法在思辨阵地上的革命 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二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 四 方法论中的革命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