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知不是梦中身(百看红楼2)
分类
作者 百合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百合,女,双鱼座,专栏作家,在《百家讲坛》开专栏点评红楼两年多以来,因见解独到,推理缜密,解读细腻,令人信服和深省,读者反响热烈。天涯网名“时光雕刻的萝卜花”,曾在《青年心理》杂志开案例分析专栏,另著有长篇女性心理小说《美人灯》。
书评(媒体评论)
比起《梦里不知身是客》,《安知不是梦中身》
更上了层楼。体贴人心更深杳,穿越古今更佳妙,语
言传述更窈窕。因为一绝以赞:
人情练达即文章,品古韵今滋味长。
检点红楼儿女论,大观谁与竞芬芳?
——《百家讲坛》主讲人 著名红学家梁归智
作为出演过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演员,在红
楼世界中深度浸淫过的梦中人,我们对《红楼梦》这
部书有着非同一般的别样感情,因此对眼下数不胜数
的红楼点评书籍始终保持审慎态度。但看了百合的红
楼人物解读,我们感受到了她对红楼发自内心的热爱
,对书中人物理解上的细腻独到,更有她写作过程中
一以贯之的真诚,让我们由衷地敬佩和叹服。
——87版《红楼梦》香菱扮演者陈剑月
北静王、柳湘莲扮演者侯长荣
百合曾说过一句话:对写作者来说,你写的每个
字都是自己的脸面。我喜欢百合这样的作者,用心、
用情、肯较真。她解读的《红楼梦》,也总是有独特
的角度,作为第一读者读她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和荣
幸。
——十点读书公号编辑 谢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红楼梦》,百合笔下的《
红楼梦》有她自己的滋味,这个滋味犹如在花开的树
下喝酒,喝得让人尽兴,也喝出了另一番人生。
——诗人 牛皮明明
目录
这世界不能没有林黛玉——灵性篇
又美又干净的姑娘,愿你能活成妙玉的样子
宝玉:护花与揩油,也就一线之隔
迎春:为什么生活总是欺负老实人
做樊胜美还是贾探春,就看你关键时刻够不够狠
宝琴赢过宝钗,靠的不只是美貌,还有率真
贾母:为什么老年人那么爱过年
香菱:我讲一个姑娘的故事,你可别哭
夏金桂:吃相太难看,做人也必定不好看
娇杏:为什么命运给你的都是恰恰好
王夫人:母亲要的并不多
黛玉告诉你,哪有人喜欢孤独
她们那么美,却都说自己不读书
终于,我们活成了薛宝钗——智慧篇
终于,我们都活成了薛宝钗
林黛玉:我多心有什么错?
贾琏的“琏”原来是可怜的“怜”
探春为什么不和王善保家的对嘴
女人之间有一种友谊叫“不过如此”
麝月:拎得清,才能花开荼蘼
贾敬:《红楼梦》里的“科学怪人”
王道士:历来高手在民间
多姑娘:我的生存之道是荡亦有道
尤氏姐妹花的母亲尤老娘,是一个怎样的娘
贾代儒:长大后你还不如我
冯紫英,《红楼梦》里最有男子气的男子
《红楼梦》告诉你,人心的地界里不讲先来后到
人生需要一点弹性——职场篇
凤丫头说了:给我一个舞台,我绝不会跌倒
《红楼梦》告诉我们,一个人是怎么失去别人尊重的
坠儿:出身底层的年轻人,犯不起的错不要犯
柳嫂子:势利乃人之常情
金钏儿:人生多艰,需要一点儿弹性
李嬷嬷:得体退出有多么难
焦大,我情愿你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王住儿媳妇:刁人都有自己的逻辑
宝玉:你们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芳官:天分越高越要当心,运气越好越要低调
《红楼梦》告诉你,人生实苦,愿你有处可诉
风吹哪页读哪页——细节篇
《红楼梦》怎么读:风吹哪页读哪页
是不是真正的贵族,细节说了算
《红楼梦》里的杯子,不只是杯子
哪有一味良药,能治得了黛玉心中的委屈
《红楼梦》告诉你:不读书的人生有多可冷
87版《红楼梦》的编剧牛在哪里?让这些细节告诉你
精彩页
据说读《红楼》的人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喜好。年轻时多喜欢黛玉讨厌宝钗,年岁渐长后会转而喜欢宝钗,等到老了,又会重新喜欢回林黛玉。
这分明对应了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青春年少,心中向往轻舞飞扬,性格却横冲直撞,以为只要真的就是美的
对的,一切圆融的世故的,都是虚伪的可厌的;等到成熟一点,行过一些路吃过一些亏,明白了一些人情世故,知道个性是双刃剑,忙不迭与黛玉划清界限,赞许起人见人爱的宝钗;等到老了,历尽沧桑目光洞明,看遍了人间种种的尔虞我诈口是心非,方觉这世上最美的品质是率真,而与率真共存的那些不悦与尖锐,因为心境的宽容早已变得忽略不计。
那些不喜欢林黛玉的人,多半还在人生的中段地带辛苦跋涉,他们不喜欢她,本质上是接受不了林黛玉种种的小情小绪,自己的生活已经够沉重,实在再也担负不起一颗额外的玻璃心。从实用角度出发,弃黛玉而捧宝钗,倒也无可厚非。
于是,喜欢黛玉仿佛成了一种情怀,与现实渐行渐远。
其实宝钗与黛玉,根本用不着非此即彼。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孟光都接了梁鸿案,两个优秀的姑娘放下猜疑相互接纳,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氛围,她们实际上分别代表了应对复杂世界的两套系统,截然不同却各有千秋,如同《理智与情感》中的埃莉诺与玛丽安,没有对错之分,传达出了一种很包容的人生观。
薛宝钗的好很直观,因之完全符合世俗评判标准;而林黛玉的好,却全在曲径通幽处,蓦然回首时。

王蒙曾在一次讲座时说了一句话,引来哄堂大笑,他说:“能和林黛玉谈一次恋爱,死了都值。”
这不是哗众取宠,做林黛玉的爱人,该是这世上最幸福的爱人。
没有人能像她那样,让对方在一日内遍尝恋爱中的所有滋味:一会儿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会儿酸溜溜,俏语谑娇音;一会儿赌气不理你,让你摸不着头脑;一会儿哭得梨花带雨,让你心痛却手足无措。你的心情像过山车,一下冲上高空陶陶然,一下跌入谷底痛不欲生,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她可以提供给你怎样的人生况味。如果这算折磨,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讲,极端的快乐与极端的痛苦都能带来极致的体验。这些体验如同冲浪,让你一次次接近了人生的真相。万水千山走遍,才有资格说:我知道什么是恋爱。林黛玉,便是那个渡你的人。
但是,如果娶妻,很多人仍然不敢选黛玉,因为她太情绪化,实在不适合做一个烟火家常里的妻子,婚姻需要的是平静。所以呢,娶妻当娶薛宝钗。真的是这样吗?
照这说法,宝玉得到的最完满才对——与林黛玉谈一场恋爱,与薛宝钗共度今生。可他不是一样“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纵然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有的平静其实意味着枯索,让人生了然无趣。
再也遇不到林黛玉那样的一个人。
她仿佛样样不走心,却样样出手不凡。自称只读了《四书》,然而无论写诗填词都那么别出心裁。天赋超群,在你面前却从不自傲;她身体不好不喜女红,却愿意花心思单给你做个荷包,让你精精致致地戴着;
她不逼你追名逐利,却在你写不完作业时乖巧地躲起来不让你分心;看你实在完成不了,她会主动现身当枪手,写诗、临楷样样在心;
你挨了打,别人嘘寒问暖送医送药,独她没法前来,因为太心疼你,哭得眼睛像桃子而没法出门。
做为妻子,宝钗给得出理性的关爱,在她是分内;却给不出黛玉那么走心的细致入微。哪一种更可贵?傻子都会分辨。

宝钗的性格胜在含蓄浑厚,藏愚守拙;林黛玉的性格,则是槽点多亮点也多,乍看小气,实则大气;貌似任性,实则聪慧;文艺不假,精明也是妥妥滴。
她丰富曲折得让人目不暇接,分花拂柳,绕榭穿桥,是一程又一程的风景。你想读懂她,得先越过那些不讨喜的表象。
第二十六回,林黛玉记挂白天被父亲叫走的宝玉,晚上特意去怡红院探望,明明宝钗在里面,而她却吃了闭门羹,哭着回去,第二天写出了摧人心肝的《葬花吟》。
她不恼对她无理的晴雯,只恼蒙在鼓里的宝玉。经宝玉解释后,她平静地说:“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生歪气的也是有的。”宝玉说要回去教训教训,林妹妹说:该教训,得罪我事小,万一将来得罪了宝姑娘贝姑娘,事就大了。调侃之间,这事就这样过去了,没对晴雯揪着不放,尽显大家闺秀的气量。
在栊翠庵品茶被妙玉呛声“大俗人”,她一声不吭,事后也没见她记仇;湘云说她长得像戏子,这气该生,但是她介意的竟是给湘云使眼色的宝玉,一边倒和湘云有说有笑地结伴而行了;袭人褒钗贬黛时,她明明在窗外听到,仍然没计较,只忙着感动于宝玉对她的力挺。生气都抓不到重点的感觉。
按人家林黛玉的逻辑,只要她最在乎的人心里有她就好了,至于其他人,爱谁谁,她全都消化得了。姿容潇洒,大道至简,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说她聪慧应该没人反对,却很少有人看到她有做贤妻的潜质。宝玉自以
为悟了写个偈
导语
给普通读者看的文史解析文章不好写,深了太学究气,没人愿意翻开第二页,浅了隔靴搔痒,合上杂志一无所得,正了未免让人看得不过瘾,歪了又有哗众取宠之嫌。而百合著的《安知不是梦中身(百看红楼2)》中红楼梦的文章却写得有故事细节,有场景分析,深入浅出,亦庄亦谐,让人读得欲罢不能。
序言
到现在,我还会偶尔想起六年前的那个秋冬之交的黄
昏,临汾火车站,老旧的候车室,空气混沌却让人无端感
到安全。 我在等一列姗姗来迟的绿皮火车。车晚点了,
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下来。我百无聊赖地闲逛, 在二楼书
摊上顺手买了一本杂志打发时间。翻到一篇评红文章,心
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写一篇投投稿……是的,你不知道契机
什么时候来,它非常有可能在无数懒散不经意的瞬间乘虚
而入。
我还记得,三年前第一本书出来的时候,正逢书博会
召开,赶上参展。我远远地看着它,不敢上前。怕有人认
出我是作者,要羞死的——其实想多了,哪有人认识我?书
放在书槅子最高处,根本没人注意到它,我鼓了好大的勇
气走上前遮遮掩掩要买,买下来并没有带走,而是偷偷摸
摸放到了低处,希望来来往往的人们能多看它一眼。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可是她开的时候,怎
么那么心虚理短。
就这么摸索着试探着,又走了三年。现在,《百看红
楼》(二)也要上架了,却仍然有“三日入厨下”的忐忑不
安。
同第一本一样,这本书还是在生活的缝隙里写就,在
同现实的升级打怪中写就,在上一秒崩溃下一秒开怀大笑
的岁月里写就。
常常在写的时候左右摇摆,一方面告诫自己要重视读
者阅读体验,不要只顾着自嗨;一方面又警惕自己,怕不
由自主开始迎合和套路,流入庸俗。
一方面担心自己没有进步一味重复,一方面留神切勿
哗众取宠误入歧途;
一方面提醒自己流畅简洁才会让文章读起来清爽,因
为信息量过多会分散读者注意力,另一方面又觉得为了外
观光溜而平白砍掉许多知识点,对读者来说算不算偷工减
料……好纠结。
自媒体时代到来,大家都已经开始习惯“快阅读”,
在这样的潮流中,我不免有邯郸学步之感。尽管,写出了
不少所谓的“十万加”爆款文,我仍然会忍不住一次次审
视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
发。”
就在这样的纠结与硬撑中,迎来了我的第二本书,我
还是将它归置为“百看”系列,“百看”有两层意思:一
是指《红楼》百看不厌;二是谐音我的名字“百合看”。
如果有意愿和精力,灵感和才华又肯眷顾,我会把这个系
列一直写下去。
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一会儿看到一个不疾不徐娓娓
道来,往深处一走再走,却有几分夹缠啰嗦的作者,那是
一以贯之的、笨拙死磕的我;当你一会儿又看到一个行云
流水,不着痕迹,轻松到底却有点油嘴滑舌的作者,那是
一个忽然间想要摆脱地心引力放飞自己的我。
除了继续保持了第一本从人物心理性格分析入手的特
色,第二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渐渐开始把目光从人本身
转移到人物关系上,饶有兴味地研究人与人交往中的幽暗
与微妙。
第一本的人物分析追求全面与深刻,而第二本中,从
已经分析过的人物身上,发掘读者们容易遗漏的亮点或槽
点,力求展示人性的多面和复杂。毕竟我不能一再重复自
己,如果到了写无可写那一天,我会识趣撂笔。
无论如何,写作给予了我太多。
至少,它让我不再孤单。
当文字被散落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阅读,也许千里之
外,也许一墙之隔,他们给我回应,与我讨论,或者表达
不满,哪怕气势汹汹地来挑剔,我也统统甜蜜地接受——
就像有人在你必经的路上堵截你,他至少要知道那条路在
哪里不是吗?
同是《红楼梦》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写作,还让我这样一个原本一眼看到老的平凡人,忽
然在这个世界上轻刷了一下存在感。
记得《百看红楼》(一)热卖的时候,我没有告诉身边
的人们,有签售活动,我都是找其他理由请假前往,上午
在众人瞩目里迎接鲜花与掌声,下午又静悄悄潜回公司接
着做良民。
我根本不想让身边的同事知道我写书,觉得这毕竟是
与工作无关的私事,再说一本书而已,有什么可嘚瑟的?于
是瞒得铁紧。
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你不要妄自菲薄。
你想没想过,一百年后,你这个人已经不在了,但你写的
字可能还在世间流传。”哇,瞬间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点
高大上了。而且,还多了一份写作人的责任感。
是的,百年后,当我死亡,停止呼吸,身体归于尘归
于土,腐烂在大地深处,而我的文字还完好无损,与有缘
的人们一一相遇。我的思想不死,我将以另外一种形式获
得永生。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写字谓之“立言”,位列三不朽之一。
一个写字的人要懂得感恩,蒙上天偏爱,在芸芸众生中选
定了我们,给了我们一只会写字的手,理当珍惜。
不忘初心,存一份恭谨,一份谦卑,一份清醒,持洁
净之态郑重以待,才不算暴殄天物。
蔡康永说:“你如果不好好写,你就留不下来。”
我要好好写,才能留下来。
与所有写字的人共勉。
是为序。
内容推荐
百合著的《安知不是梦中身(百看红楼2)》是作者百合的第二本红学评论集,是第一本《梦里不知身是客:百看红楼》的姊妹篇。该书承袭了作者一贯细腻又深刻、犀利又温暖的文风,一如既往地运用心理学职业人特有的缜密敏锐,打破思维定势,带领广大读者深度享受《红楼梦》带来的美学享受及人生思考。与前一本相比,该书内容除了对人物个性、心力继续深度剖析之外,也开始通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映照社会现象、解读微妙人际关系等等,关注点更加开阔,写法也更加轻快活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