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人继续沉默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以色列)亚伯拉罕·耶霍舒亚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后记
上海九久读书人的编辑约我和汪晓涛博士翻译亚
伯拉罕·耶霍舒亚(A.B.Yehoshua)的《诗人继续沉
默》时,我对耶霍舒亚和他的小说,乃至整个以色列
文学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这本书里一共收集了耶霍舒
亚的十二篇中短篇小说,分别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和
七十年代。耶霍舒亚是一位用希伯来语写作的以色列
作家,我们接手的却是这些故事的英语译本,而且是
由四位译者在不同时期翻译的。这样的二手翻译能成
功吗?我心怀疑惑和惶恐地开始翻译他的小说,很快
我就忘掉了英语译本中不时出现的磕绊,被他深深地
迷住。
亚伯拉罕·耶霍舒亚出生于一九三六年,父亲是
一位研究耶路撒冷历史的东方学学者和作家,母亲来
自摩洛哥的一个富商家庭,妻子则是一位心理分析学
家。父亲给了他历史视角,妻子给了他心理视角。他
曾半开玩笑地说自己被妻子分析了半个世纪。他在以
色列军队当过三年伞兵,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攻
读过哲学和文学,客居巴黎期间担任过世界犹太学生
联盟的秘书长,后来一直在海法大学教授比较文学和
希伯来文学。许多个人经历在他的小说中都有所反映

不过,耶霍舒亚本人认为,如果要给他写一份寥
寥数语的自传,他的塞法迪犹太后裔和第五代耶路撒
冷人的身份是必须保留的。大多数以色列作家是来自
东欧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比如与他并称为以色列文
学三位男高音的阿摩司·奥兹(Amos Oz)和大卫·格
罗斯曼(DavidGrossman)。从步入文坛的第一天起,
耶霍舒亚就不想被贴上塞法迪作家的标签,成为一个
跟他父亲那样专写民间传说的少数族裔作家,但他感
到塞法迪犹太人身份给了他一个不同的视角。比如,
对他来说,阿拉伯人不是敌人,而是类似堂兄妹一样
的亲戚。他们和阿拉伯人的冲突不管多激烈,都还得
在一个屋檐下讨生活。他一直致力于理解阿拉伯视角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情人》出版于一九七七年,
背景是一九七三年赎罪日战争后的海法,讲的是犹太
少女达菲和阿拉伯少年纳伊姆之间的狂热爱情。在当
时的以色列文学中,这是为数不多的以阿拉伯人为主
要人物的作品。
耶霍舒亚与奥兹年龄相近,两人都在以色列建国
初期度过了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在五六十年代登上以
色列文坛。这一代人被称为“建国的一代”,以别于
之前的“独立战争的一代”。这一代作家的身份是“
作为完整犹太人的以色列人”,他们内化了从大以色
列国土向以色列国家的转化,形成并强化了他们的以
色列公民身份。这一转化的意义非同小可。作为在儒
释道文明中生活的东方人,我们对有着共同源头和圣
地的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三大一神教文明很
难理解。对他们来说,我们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他者
。对犹太人而言,以色列立国不但让他们获得了生存
的空间,而且保障了他们思考的空间和对历史理解的
连续性。半个世纪以来,耶霍舒亚和他的作家同志们
在以色列的公共生活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双重角色。
政治上,他们被誉为以色列自由知识分子的良心,关
心以色列的政治和社会,热情不懈地支持以色列和平
反战运动,关注占领地、阿以冲突等敏感问题。在二
○一三年一次对美国犹太人的演讲中,他声称散居在
美国和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只能说自己是部分犹太人,
只有像他这样生活在以色列并被犹太文化包围的人才
是完整的犹太人。这句话当然在世界范围的犹太人中
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直到今天还让美国的犹太人耿耿
于怀。今年四月,已经八十二岁高龄的他还在以色列
的《国土报》上撰文承认,他为之奋斗半个世纪之久
的解决巴以冲突的两国方案,现在似乎已经不相干了

虽然深深卷入以色列的政治活动,耶霍舒亚的小
说却全然不是其政治观点的简单传声筒。这又与他所
属的“建国一代”有很大的关系。这一代作家不满足
于上一代作家突出英雄和强调社会群体的批判写实主
义手法,更注重用现代派的心理写实、象征和嘲讽的
手法来表现个体的世界,或者说个体与团体的冲突。
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关心政治。耶霍舒亚在很多小说
中隐藏的政治含义只有深究才能看出。比如收在本书
结尾的短篇小说《老人之死》,里面的老人总也不死
,大概活了一千岁了。跟他同居的阿什特太太对他的
长寿厌烦不已,决定在他熟睡的时候宣告他死亡。住
在同一公寓楼里的“我”明知老头没死,却自愿充当
阿什特太太的同谋,帮她请医生开死亡证明,请殡仪
员。因为年老没有价值便被宣判死刑,自己走去参加
自己的葬礼,甚至还在葬礼上发表悼念自己的演讲—
—这样荒诞不经的故事不由得让人想起卡夫卡。老头
被活埋后,阿什特太太要求叙述者“我”搬去跟她同
住,“我”意识到发生在老头身上的命运也将在自己
身上重演。“我”做了阿什特太太的帮凶,也给自己
掘了一个坟墓。我在读这篇故事时,脑子里想的是美
国作家约翰·契弗(John Cheever)的著名短篇小说《
伤心歌谣》(一译《恋歌》)。那篇故事里面的女主人
公琼也跟阿什特太太一样,喜欢接近那些已过盛年的
落魄男人,被她盯上的男人
目录
诗人继续沉默
与小雅利的三日
漫长而炎热的一天,他的绝望、妻子和女儿
雅达尔夜行快车
佳莉娅的婚礼
洪峰
面对森林
最后的指挥官
一九七〇年的初夏
六一二导弹基地
沉睡一整天
老头之死
译后记
精彩页
诗人继续沉默
昨晚他又回来得很晚。当他终于回家的时候,一点轻手轻脚的意思也没有,好像我的睡眠无足轻重。他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公寓里回响了好一阵子。他把门厅的灯都打开,无休无止地翻弄着什么纸。最后他安静下来。我摸索着回到有灯的地方,老年人的似睡非睡。然后,是雨的声音。这种雨已经持续不断地下了三个星期了,雨帘飘打着窗玻璃。
他晚上都去些什么地方呢?我不知道。一次我设法跟了他几条街,结果一个老相识将我堵在街口。这位无可救药的小说家跟我喋喋不休的时候,他就消失了。
雨把平原变成了一个泥沙混杂的沼泽地。冬天的特拉维夫,一座既无下水道也无排放口的城市,湖像产卵一样不断地涌出来。城外的大海,黝暗不洁,隆隆地奔腾,好像正在从这座蔓延的城市隐退。大海变成了城市的背景。
五点未到,窗户已经发白了。怎么回事?他突然出现在我的梦里,就那样站在我面前,全身尽收我的眼底。我想他离海岸不太远,膝上是几只黑色的鸟。他抚摸着它们,平息它们烦躁不安的鼓翼。他的微笑让我吃惊。他面朝我站着,凝神细细地审视着我,虚弱地朝我笑笑。
第一声鼾声从他的房间传来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再也睡不着了。明天抑或是后天,又一艘船要扬帆远行。我想我还是会上船的。这种吞噬心灵的痛苦会自行溶解的,我心里明白。只要我能将尊严保持到分手的时刻。再过二十个小时左右。
现在我看不到他,但我知道他在睡觉,手放在胸口上,眼睛闭着,嘴张开着。他的呼吸清晰可闻。
首先我必须描述一下他,他长得什么样子。我可以做到这一点。虽然他还没有十七岁,他脸上的特征已经固定下来。我早就知道他的相貌定型了,不会变了,永远不会变的。
他的背微驼,强悍的身躯谦卑地向前屈着。扁平的头盖骨。脸粗糙、肥厚、圆头圆脑的。脸上和额上冒出些粉刺。黑乎乎的胡茬,剪得短短的头发。还有他的眼睛。
我非常清楚大家都认为他是低能儿,我自己甚至会抢在别人前面宣布。大家都这么看,我的女儿们也不例外。至于我自己,我从没否认过这个事实,毕竟它没有暴露我什么,也不反映我的感官有什么不健全的地方。我读过一些这方面的科普文章,可以向你保证这纯粹是个意外。而且,他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像我的地方。除了某种凶猛的特征外,我俩毫无共同之处。因此,他的存在一点也不让我觉得尴尬。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认为他是个临界案例,游弋在正常与非正常的边缘地带。证据?他的眼睛。我是唯一经常有机会凝视他的眼睛的人,我敢说那里面(虽然我得承认次数并不多)有光芒闪烁,一种来自黑暗的能量,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不止他的眼睛。
还有……
他在我生命的晚年出世。一次意外,一个错误,某种该诅咒的奇迹。那时,我们——也就是他的母亲和我——已经迈进暮年的门槛了。
我对那个时候——他出生以前的那段时光——有着鲜活的记忆。那是一个轻柔的春天,漫长而奇妙。我,一个已经出版了五卷本诗集的诗人,决心封笔了。我的决心出于一种彻头彻尾的绝望,毫无挽回的可能。因为就是在那个春天,我不得不对自己承认,是到了保持沉默的时候了。
我失去了对音律的感觉。
我最知心的几个朋友已经开始嘲弄我,说些让我气馁的话,对我新创作的任何诗都不屑一顾。那些后起之秀写的新诗让我困惑,有时气得我发疯。我偷偷地模仿他们,结果写出了我此生最拙劣的诗。“既然如此,”我对自己说,“我就从此保持沉默吧!”又能怎么样呢?然而,沉默的结果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完全给打断了。有些日子里我们早早地上了床,另一些日子里,我们则在拥挤不堪的咖啡馆里听废话连篇的讲座,或者跟那些在死神门前渴望荣誉的过气艺术家厮混到半夜。
那个漫长奇妙的春天,轻风充溢,鲜花绽放。我在大街小巷里来回不停地游荡着。激动和绝望扫荡着我的心灵,我感到自己在劫难逃。我徒劳地想把自己灌醉,向每个人宣布我发誓沉默。我抨击诗歌,嘲弄机器编程写出的诗,目中无人,对任何事物都不屑一顾。我喋喋不休,常常笑个不停,向人坦白自己内心的隐秘。夜晚我给报纸写读者来信,谈一些琐碎的事情(公共交通什么的),没完没了地推敲遣词用语。
然后,就是这个不期而至的怀孕。
那份难堪。
我们是在初夏发现怀孕的事的。刚开始我们还走很多路,后来就把自己关在家里,最终变得非常尴尬,对每个人都充满歉意。先是向我们的女儿道歉,她们恐慌地看着上了年纪的母亲渐渐隆起的腹部;然后向亲戚道歉,听任他们沉默地打量着新生儿。P1-3
导语
亚伯拉罕·耶霍舒亚著的《诗人继续沉默》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以戏谑而淡雅的笔调书写了十个令人扼腕的故事。在故事《诗人继续沉默》中,身心日渐老去的诗人决定封笔,而与他朝夕相处的弱智儿子却开始写诗并得以见报。《与小雅利的三日》讲述了一个潦倒学者企图用孩子来报复其昔日爱人的故事。《雅达尔夜行快车》讲述的是偏远小镇的居民们为了获得存在感而密谋让火车出轨的故事……
内容推荐
《诗人继续沉默》收录了亚伯拉罕·耶霍舒亚的十二个中短篇小说。它们以梦境一般的笔法塑造了一个个既敏感又迟钝的角色。故事有时在城市,有时在战场,有时在遥远的山村,有时完全囿于家庭,并总是从司空见惯中生出离奇。每个故事的主线带来不断加剧的紧张感,即使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有重要的事情发生:
封笔的诗人与智力障碍的儿子—起生活;
绝望的备胎照顾梦中情人与别人的孩子;
外派多年的父亲截取女儿追求者的信件;
村民们每日仪式般等候火车经过;
指挥官拒绝命令他的部队上战场;
渴睡的工人溜回家休息;
邻居当中有个永生不死的老头;
……
然而,在这些虚构的世界里,即便是细微的行动也会陷入瘫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3: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