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阿霞(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俄罗斯)屠格涅夫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1857年,屠格涅夫疾病缠身,情感生活中也出现了危机。为了排解痛苦,夏天他只身到波恩附近一座温泉小镇疗养,并在那里结识了俄国著名画家尼基金兄妹,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当年11月底,以这段经历原型创作的《阿霞》在罗马脱稿,次年在莫斯科正式出版。
萧珊译的这本《阿霞(精)》讲述了讲述了在异乡萍水相逢的男女青年相恋的故事,塑造了美丽勇敢的少女阿霞的形象。故事散发着命运无法抗拒的淡淡哀愁,反映了屠格涅夫悲观的宿命论。作者主观上力图使人相信,造成男主人公永失真爱的原因不是关键时候的怯懦,而是由不可知的命运以及人无法掌控爱情这一“自然力”决定的。小说的艺术描写体现了屠格涅夫客观表现现实的写作风格,描写人物心理时遵循着“隐蔽的心理学”原则,即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心理描写也是含蓄隐约的。小说情节生动明快,语言优美流畅,充满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十九世纪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奥勒尔省的贵族世家,早年丧父。十五岁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第二年转入彼得堡大学,毕业于一八三六年。其间思想倾向于民主,并开始诗歌创作。二十岁时赴柏林大学留学,四十年代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自然派”的代表人物,一八五二年因发表悼念果戈里的文章而被捕入狱并遭流放。一八八三年于巴黎病逝。
目录
屠格涅夫全新的爱情审美言说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序言
屠格涅夫全新的爱情审美言说
《阿霞》《初恋》《春潮》是屠格涅夫自传性的“青
春记忆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作家刻骨铭心的爱情之
作来纪念这位俄罗斯文豪诞辰两百周年,有着特别的意义
和价值。
这个系列聚焦了屠格涅夫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
至七十年代这一俄罗斯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和作家一个特殊
的人生阶段。这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风云激变的时代,也
是作家由“不惑”迈进“知天命”的生命时段。此期间,
屠格涅夫完成了他的全部六部长篇小说——《罗亭》
(1855)、《贵族之家》(1858)、《前夜》(1860)《
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77)
,充分显现了作为一个“俄罗斯社会思想编年史家”的思
想品格和艺术风范。与此同时,他也写下了中篇小说《阿
霞》(1858)、《初恋》(1860)和《春潮》(1872)—
—爱情中的“实然”存在,它们与长篇小说并置,呈现了
另一个屠格涅夫。
较之于外在世界的翻天覆地和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思想
与艺术思考,屠格涅夫生命的记忆之声似乎显得微弱,常
常会被淹没或悬置。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更
,这一被记忆激活的青春爱情却愈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风采
和魅力。“没有,也不可能有无缘无故产生的创作。心灵
总会被某种东西所惑。这可能是一个思想或是一种情绪,
对别样的世界的向往或是对灿烂美好的世俗生活的爱,总
有一种东西会点燃心灵,创作是一种真正的燃烧,如若它
自己不能燃烧,那么就不可能燃烧别人。”“记忆之所以
具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它具有真理价值。而它之所以有真
理价值,又是因为它有一种保持希望和潜能的特殊功能”
,苏联批评家波隆斯基和美籍哲学家马尔库塞的这两段话
,可以看作对作家爱情记忆小说的精神指认。
屠格涅夫在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次将爱情当
作独立的审美对象,剥去了长期以来被人为赋予的社会政
治意蕴,作品所呈现的爱情与时代、种族、阶级无关,它
对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敞开的,是人类两性的“共情
”状态。作家以线性的叙事框架,优雅的叙述姿态,自描
式的从容笔墨,以肉与灵、心理与哲学的多重面向,呈现
了一种全新的爱情审美言说。
……
屠格涅夫独特的爱情审美言说是他对青春记忆的创造
性再造,他将爱情往事变成了爱情审美的源泉,将一桩桩
未果的爱情变成了叙事人心灵中永恒而又神圣的精神财富
,赋予了爱情命题神话诗学的品位。只此一念,他的小说
也成了永恒。屠格涅夫的爱情书写,是在传统与现代两个
不同文化维度的参照中展开的。他的价值立场不是单面的
,而是多维的和立体的,充满矛盾和辩证的。甚至小说中
的含混和暧昧都是其丰富性的必要因素,正是这种复杂多
向的价值向度,生成了其原始而又蓬勃、丰富而感性的美
学价值。可以说,屠格涅夫的爱情小说在一定意义上切中
了现代人爱情的“启蒙”命脉,男人女人都遇见过爱情,
但是对爱情本质的认知恐怕还远远不是如此深刻的、高尚
的,在这个意义上屠格涅夫的“爱情启蒙”并没有失效。
张建华
二○一八年九月
导语
《阿霞(精)》这部自传体小说,展现了贵族家庭出身的屠格涅夫对农奴善良而纯朴的情感,其中的场景描写和对话清晰反映了屠格涅夫对农奴制的反对与厌恶。此外,这部小说既有助于读者了解屠格涅夫对历史进程的关注和态度,也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他的长篇小说。
书评(媒体评论)
我的传记就在我的作品里。
——屠格涅夫
精彩页
“是的。”我说,并不是没有一点惊讶的样子,我的确没有料到他会谈起她来。
“您要把她了解清楚以后才可以批评她,”他说道,“她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和一个难于驾驭的头脑。要跟她处得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您知道她的身世,您就不会责备她了……”
“她的身世?”我打断他的话,“她不是您的……”
加京向我看了一眼。
“您想她不是我的妹妹吗?……不对!”他接着又说下去,并没有注意到我的狼狈,“她实在是我的妹妹,她是我父亲的女儿。听我说罢。我信任您,我要把整个故事都告诉您。
“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善良、聪明、受过很好教育的人一一但是并不幸福。命运对待他并不比对待别的任何人坏;可是他连它的第一次的打击都忍受不了。他年轻时候由于爱情结了婚。他的妻子,我的母亲死得很早一一她死的时候,我还只有六个月。我父亲带着我到乡下去,整整有十二年,他没有到任何地方去过。他亲自教育我,如果不是他的哥哥,我的亲伯父到乡下来看我们,他就永远不会跟我分开。这位伯父长年住在彼得堡,他在那里担任一个非常显要的职务。他劝我父亲把我交托给他,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不愿意离开乡下,我伯父跟他反复说:一个像我这样年龄的男孩子与世隔离、完全孤独地生活下去,是一件很不好的事,而且跟着我父亲那样的一个非常忧郁、沉默的教师,我一定会落在别的跟我年龄相仿的男孩们的后面,甚至我的性情也可能变坏。父亲一直不肯听从我伯父的劝告,可是最后他终于让了步。我跟父亲分别的时候,我哭起来了,我爱他,虽然我从来没有看见他脸上有一丝微笑……但是我一到彼得堡,我立刻就忘记了我那阴暗的、没有欢乐的家了。我进了陆军士官学校,后来编进一个近卫军联队里面。每年我回到乡下过几个星期,我看见我的父亲一年比一年更忧郁,更深沉,而且多思善虑到了懦怯的地步。他每天去教堂,几乎连怎样说话都忘记了。有一次我回家的时候(那时我大概已经过了二十岁),我在我家里第一次看到一个瘦瘦的、黑眼睛的十岁光景的小女孩——阿霞。我父亲说她是他领来抚养的一个孤儿,——他是这样说的。我并没有对她特别注意。她怕羞,机警,沉默,好像一只小野兽一样,只要我走进我父亲喜欢的那个房间(一间阴暗的大房间,我母亲就死在那里面,在那个房间里即使在白天也得点蜡烛),她就会立刻躲到他的伏尔泰式的扶手椅后面,或者书橱的背后去。以后三四年,我因为公务上的关系没有回到乡下去。每个月我从我父亲那里收到一封短信。他很少提到阿霞,即使提到,也只是匆匆的一笔。他虽然已经过了五十岁,可是看起来他还是像一个年轻人。所以你可以想象出来我那时的惊惶:有一天我突然地、毫无思想准备地接到我们总管写来的一封信,报告我父亲病危的消息,而且说如果我想送我父亲的终,就得马上回家去。我火速地赶到家里。我父亲还活着,可是差不多只剩下最后的一口气了。他见了我非常喜欢,用他的瘦弱的手臂拥抱我,他的又像是探问、又像是恳求的眼光久久地凝视着我的眼睛。在我确实答应了满足他的最后的愿望之后,他吩咐他的老用人去叫阿霞进来。老用人带着她进来了,她浑身打颤,几乎站都站不住了。
“‘这儿,’父亲很费力地对我说,‘我留给你我的女儿,——你的妹妹。你可以向雅科夫问个明白。’他指着那个老用人,又添了一句。
“阿霞痛哭起来,伏倒在床上……半小时以后我父亲去世了。
P54-5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