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拖延伤害到底有多大
生命应该好好珍惜
拖延就是一团乱麻
与“压力山大”说拜拜
拖延是一种慢性病
麻烦,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
被解雇了,究竟有多惨
谁来“还我健康”
如何把拖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第二章 揪出那个“拖拉斯基”的真凶
诡异的“心理症结”
拖延与懒惰,狼狈为奸
万恶的完美主义
不去承担失败的恶果
拖延带来的劣质快感
你有“决策恐惧症”吗
害怕成功?开玩笑吧
内心太过于依赖他人
只有普通人才会拖延吗
第三章 从告别惰性开始
克服懒惰,“战拖”就成功了一半
远离那些懒散的伙伴
多做点事,其实不吃亏
放下三分钟热度,多点专注力
踏实才能换来长久
时刻提醒自己:别犯懒
神奇的PDCA循环法
你经常这样问自己吗
第四章 完美主义并不完美
解放心智,承认不完美
完成比美丽更靠谱
消极的完美主义
不在错误里迷失
尽心尽力就好,无须尽善尽美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半途而废不都是错
别固执,缺憾也是一种美
完美主义拖延症
你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吗
第五章 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
让虚度年华的事情不再发生
别小看十分钟
盘活那些零碎的时间
抓住“黄金时间”
“二八法则”与“四象限法则”
远离意外的干扰
适当放松,享受惬意时光
每天“多出”一小时
桌面脏乱的人为何总拖延
第六章 迅速行动,即刻执行
你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有行动,才能成功
马上行动,不要因拖延而失败
真正的成功始于立即行动
有千万次心动,抵不上一次行动
不要将任务拖到最后做
克服拖拖拉拉的恶习
第七章 有计划,更好地走出拖延
成功,让计划做行动的先导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顺利执行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
敢于构想美好的未来蓝图
按照计划做,克服犹豫不决
第八章 使命感成就执行力
为自己的工作设立一个高标准
时刻记住,这就是自己的工作
对结果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
不糊弄,认真是执行的灵魂
第九章 意志力,一种自我引导的精神力量
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工作与休息
要执行力,就必须改掉一些坏习惯
战胜“黑色星期一”
向拉瑞·埃利森学减压
无可挑剔地对待工作
培养决断力,工作不拖延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第十章 心动诚可贵,行动价更高
笨鸟先飞,事事先谋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突破瓶颈,迈过心中的那道坎
抛开翻倒的牛奶继续上路
凿开心中的那眼清泉
善于筹划,更善于行动
高调做事,勇敢尝试
懒惰是致命的弱点
罗马大道与死胡同
敢于挑战自我
小事不小视,胜小才可博大
勇气赢得成功
牢牢把握住机遇
生命应该好好珍惜
风花雪月的桂林,是张广林心中的“人间天堂”。
读书的时候,他就跟室友们商议,到时候一定得来一场精彩的“毕业之旅”,纪念一下终将逝去的青春。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人家背着包出发了,张广林却找了个理由推托了,至于那个理由,他现在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几年之后,那些热爱旅行的室友们,已经把张广林心中的旅游胜地都领略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张广林还在跟自己说“等忙完了这段时间”“等我攒够了钱”“等我结婚的时候”,理由一抓一大把,不过除了他自己相信以外,没有人相信。在别人眼里,这家伙就是一个典型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确,拖延时间是张广林唯一能做好的事,因为这是世界上最不费力的事!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已经浪费掉了大把的时间和生命。
那天,天空飘着毛毛雨,无情的老天像发了善心,在为谁哭泣似的。张广林在人人网上闲逛,看到某位老同学的主页时,脑袋顿时“嗡”的一声,毫不夸张地说,他确实是被吓到了。
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孩儿,竟然得了尿毒症,躺在医院里做透析。当然,更触动张广林的还是她写的那篇日志——《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我很遗憾,还没有跟最爱的人一起去布达拉宫,过去我总说‘等到什么什么时候’,现在我想去了,我不想等了,可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我很遗憾,还没有好好地陪伴父母,还没来得及孝顺他们,却已经躺在了病床上,还要让他们带着心酸的眼泪来照顾我。早知道是这样,我一定会经常回家,不会把忙当成借口,推迟回家的日子。
“我很遗憾,还没有实现事业上的理想,我总以为时间有的是,想做的事总会有机会去做。可现在,我拖着病痛的身躯,已经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精力充沛地去做事。我更后悔的是,在我精力充沛的时候,我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玩乐、去消遣、去逛街,却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做一件靠近理想的事……”
张广林看了这些之后心里很难受,虽说他跟那位美女只是普通同学,没什么特别的交情,可还是替这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悲伤之余,他又有点庆幸——“至少我还健康地活着,这真是莫大的幸福啊!”庆幸之后,他又开始悲伤——“她后悔遗憾的那些事,我也没有做,难道我也要等到躺在病床上或是垂垂老矣的时候,跟她一样祈祷着重新活一次吗?”
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张广林在这方面,做得的确不错。虽然他身上有不少缺点,可还算懂得自省,不属于无药可救型。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桂林天堂”,过去总说钱不够、时间不够,可赚多少钱才算够呢?自己周末睡懒觉、假日玩网游的时间,难道就不能去旅行吗?
他突然觉得,自己是在为推迟行动找理由,想办法把自己的拖延无原则地合理化,却忽略了光阴有限的事实。美好的青春,还没等自己为它写好悼词呢,它就已经头也不回地绝尘而去了。
不过,你可别以为拖延症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觉得年轻人缺乏自制力、不够淡定才会拖延。其实,拖延症这种病,真的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国界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
张广林一直很敬仰某位老教授,并时常去看望他。老教授一直想写本传记,专门研究一个让人议论纷纷数十年的人物的逸事。这个主题很新颖也很吸引人,而且,他本人对此了解颇多,文笔又生动,如果能写出来的话,肯定大受欢迎,为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和财富。
不久前,张广林问及老教授的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写完了,老教授却告诉他,自己根本就没写。说这番话时,老教授还迟疑了一下,像在考虑该怎么给后辈晚生解释。最后,他给出的理由跟张广林一样:太忙了,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没有时间去写。
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想把写书的计划埋进坟墓里。但张广林信以为真,他觉得老教授德才兼备,又是学校里的骨干,肯定是真忙。他其实不了解,老教授是觉得写书太累人,不想找麻烦,所以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找好了失败的理由。
曾有人给拖延起了一个可怕的外号,叫“生命的窃贼”,其实这也不算冤枉它。拖延就是偷走时间、偷走生命的“窃贼”,让人虚度光阴、厌倦生活。如果有人幻想着用白日梦和从没按时履行过的计划表来实现梦想,那么死人也会跳出来为他鼓掌。
P3-5
年轻时图安逸,老来多艰难。大好的金子年龄,用来睡觉、玩牌、打游戏,这样拖延浪费时间实在是太可惜了。时光难留,匆匆一去不返;如今最好,别说来日方长。年轻时就该努力一把,别让将来的你,憎恨现在碌碌无为的自己。
谢志强编著的《别让拖延症害了你》在揭开拖延症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帮你揪出让人变成“拖拉斯基”的真凶。
对你来说,或许今天的工作又没有完成;或许再重要
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才动手;或许问题越拖延越严重;
或许工作效率太低;或许时间总是不够用……
你是不是总会遇到这一类问题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很不幸,你已经是一名拖延症患者了。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被拖延所困扰,拖延的时候虽
然内心饱受煎熬却又很难从中脱逃。拖延使得我们的工作
效率低下,生活变得糟糕,并且还会因为拖延而影响自己
的人生轨迹。
时间是有限的,一天不会有第25个小时,谁也不可能
“向天再借五百年”,或许你觉得拖延的只是当前的几分
钟,但日积月累,最终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时间跨度。今
天被昨天的拖延束缚,明天又为今天的拖延而头疼,这无
疑是令人懊恼的恶性循环。
其实,世间最公平的就是时间。满不在乎的懈怠与全
力以赴的努力,会让结局有截然不同的画风。拖延与否,
改变的不仅是当下的进度,更是人生的格局。与其让拖延
时间成为你一生奋斗的遗憾,倒不如脚踏实地把当下未完
成的目标一一解决。不管明天的你是否会感谢今天努力的
自己,至少现在的不拖延会让明天更从容。
年轻时图安逸,老来多艰难。大好的金子年龄,用来
睡觉、玩牌、打游戏,这样拖延浪费时间实在是太可惜了
。时光难留,匆匆一去不返;如今最好,别说来日方长。
年轻时就该努力一把,别让将来的你,憎恨现在碌碌无为
的自己。
生活的坑,都是自己挖的,所有的拖延终归是要付出
代价的。请记住:人生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战胜
了自己,也就战胜了世界。
本书在揭开拖延症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帮你揪出让人
变成“拖拉斯基”的真凶。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案例和心
理学研究成果,对困扰你的拖延症问题进行一次科学、全
面的趣味剖析,为你提供抗击惰性、处理压力、管理时间
等一系列的“战拖”方案,帮助你有效地克服拖延问题,
让你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已。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被拖延所困扰,拖延的时候虽然内心饱受煎熬却又很难从中脱逃。拖延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低下,生活变得糟糕……生活的坑,都是自己挖的,所有的拖延终归是要付出代价的。请记住:人生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也就战胜了世界。谢志强编著的《别让拖延症害了你》为你提供抗击惰性、处理压力、管理时间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帮助你有效克服拖延问题,让你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迎来一个全新的自己。